★症狀:急慢性腹瀉、腸炎,伴隨腹脹、噁心嘔吐、消化不良等
 
  ●中醫家傳老偏方:
 
  按摩天樞穴:全身放鬆,分別用拇指指腹按壓肚臍旁兩側的天樞穴,力道由輕漸重緩緩下壓,以患者能忍受為宜。持續5∼6分鐘,手指再慢慢上移,不要離開皮膚,在原處輕輕按揉片刻。另可按摩大腸俞、足三里等穴。
 
 
 ★什麼原因會引起腹瀉?
 
  腹瀉俗稱「拉肚子」,是生活中常見的小毛病,但長期腹瀉不能隨便吃藥應付了事,因為腹瀉大多是腸道疾病的徵兆,總體可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2種。
 
  感染性腹瀉多為急性,如細菌性痢疾、腸結核(因結核桿菌入侵腸道所引起)等;非感染性腹瀉多為慢性,如潰瘍性結腸炎、小腸吸收不良等。
 
  另外,一些嚴重的腸道疾病如大腸癌、腸道腫瘤等,以及一些常見疾病如甲狀腺亢進、糖尿病、肝硬化等,也會引起腹瀉。
 
  因此,腹瀉超過幾個月的人,特別是中老年人,最好到醫院徹底檢查。如果沒有發現其他疾病,又排除嚴重的腸道疾病,此時不妨試試中醫的按摩方法。
 
 
  ●胡醫師生活實例
 
  ◎慢性腸炎為何吃藥總不見好轉?◎
 
  我的一位老同學經常腹瀉,斷斷續續已經超過大半年,她去看過醫生,醫生說是慢性腸炎,吃了很多藥就是不見好轉。
 
  有一次同學聚餐,大家在飯店裡吃完晚飯不久,她又開始腹瀉,急忙跑去洗手間。等她出來,我問她好點沒?她說肚子還是有點不舒服。
 
  得知她的情況,我當下即教她按摩天樞穴。
 
  ●老偏方1:按摩天樞穴
 
  穴位尋找:天樞穴有2個,分別位於肚臍左右兩邊6公分處。
 
  操作方法:全身盡量放鬆,分別用拇指指腹壓在兩穴上,力道由輕漸重,緩緩下壓,以能忍受為宜,持續5~6分鐘,手指再慢慢上移,在原處輕輕地按揉片刻。
 
  按摩完後,同學表示腹痛腹脹已緩解,肚子舒服許多,她問我這個穴位怎麼會有這麼神奇的效果。
 
 
 ★為什麼按摩穴位能有效止瀉?
 
  按照中醫的說法,「慢性腹瀉」主要是因為天生體質虛弱,或病後體弱,久瀉傷脾,導致脾胃虛弱、運化失調,不能升降清濁(即把有用的營養精微物質,和沒用的殘渣糟粕,進行整理後分開。吸收有用的部分,把沒用的垃圾轉移到大腸,多餘的水分轉移到膀胱,最後排出體外。)引起的。
 
  天樞穴是大腸的募穴,是腹部要穴。據《千金方》記載:「天樞,主瘧振寒,熱盛狂言。天樞,主冬月重感於寒則泄,當臍痛,腸胃間游氣切痛。」
 
  臨床經驗證實,針刺或以艾灸刺激天樞穴,都能有效提高腸腑功能,消除或減輕腸道功能失常導致的各種症候。
 
  用手指按摩天樞穴的療效雖不如針灸快速,但也能改善腸腑功能,有效緩解各種腸道疾病,長期持續,不但能防治腹瀉,對便祕、腹脹、肚臍周圍疼痛、消化不良、噁心想吐等症,也有很好的療效。
 
  貼心叮嚀:平時如果因消化不良,或受寒引起腹瀉時,都可以試試按摩天樞穴。按摩之前如果有便意,要先排便再進行。
 
  ●老偏方2:按摩大腸俞穴
 
  同時可配合按摩大腸俞、足三里等穴,發揮溫通氣機、調理腸腑的作用,可輔助治療慢性腸炎、小兒腹瀉等症。
 
  穴位尋找:大腸俞穴就在腰部,位於第4腰椎棘突下左右2指寬處。
 
  功效:可調和脾胃,治療腹瀉、腸炎、痢疾、便祕、小兒消化不良等症,還可改善腰痛、男性早洩等問題。
 
  ●老偏方2:按摩足三里穴
 
  穴位尋找:足三里穴,位於膝蓋外側凹陷處,往下約4指寬處。
 
  功效:主治腹脹、消化不良、腹瀉等腸胃病。
 
 
~以上資料摘自《很老很老的老偏方7~~腸胃病一掃光》胡麗娟◎著
人類智庫【康鑑文化】出版
 
 
 →★看更多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