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光復鄉慘重災情,災後六天仍見道路上仍滿是淤泥,且清理愈加困難,專家質疑現場指揮層級太低;另一方面,林保署表示,馬太鞍溪堰塞湖壩體下切還不穩定,若遇到極端豪雨,壩體北面和東面可能再度崩塌,挑戰尚未結束。
災情昨天進入第六天,搶救、重建工作都在跟時間賽跑。賴清德總統下令國軍加派兵力中秋節前完成清淤,中央、地方都說,會全力以赴。至於機具是否足夠?縣府表示,因交通壅塞,機具抵達不易,會盡力疏導。
過去幾天災區指揮系統紊亂,除中央與地方之爭外,位於災區的中央前進協調所由經濟部次長賴建信擔任總協調,與過往重大災害多由政務委員以上層級擔任總指揮的作法有落差。曾任重大災害指揮官的人士指出,指揮官最重要角色是協調各部會分工,面對國防部「好幾顆星星」的將軍,若非政務委員銜命協調,確有難度。
以先前台南風災為例,由政務委員兼工程會主委陳金德南下坐鎮,統合中央地方資源推進受損房屋修繕進度,這次光復洪災由經濟部次長任總協調的層級確實略低。
全台滿懷熱血的「鏟子超人」投入救災,現場指揮調度成考驗。有志工觀察,昨天情況有比前一天好,至少有人指示可去哪幫忙,大家都是有心人,「來到災區就是走一步算一步」。
但以花蓮縣的國立光復商工遭「泥封」為例,如同華山文創園區一樣大的校園覆上頑強淤泥,最深有一人高的淤泥徹底覆蓋,學校已停課一周,但技職課程無法靠遠距取代,嚴重影響學生學習進度。
據了解,現場不是缺人力,而是缺工具,面對卅公分至一三○公分的頑強淤泥,人力與輕型機具完全束手無策,需要重型機具進行深度挖掘和搬運,校方也急喊話,盼各界緊急支援。
林保署昨以無人機空拍,堰塞湖湖水仍從溢流口持續沖刷,溢流水道兩側崩塌坡面仍不穩定,先前集水區降雨仍有水量持續匯入湖區,目前仍維持紅色警戒。政府研議若有緊急狀況將發布海嘯警報警示撤離,昨天有人誤發海嘯警報,災區許多人往高處跑,現場一度緊張。
負責監測的團隊、陽明交大防災與水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林志平表示,現在下游河道淤積嚴重,排水能力很差,不用很大的流量就可能淹到市區,造成災情。林志平說,壩體切口兩岸的殘坡仍不定時崩落,很可能就會形成新的堰塞湖,待水蓄滿後,又會出現溢流,甚至沖刷潰決的現象。
光復災情仍待清理,中央氣象署預報員林定宜提醒,由於菲律賓東方海面熱帶擾動逐漸發展,台灣附近水氣增多,本周花東、恆春半島有不定時短暫陣雨,花東災民及救災志工需多留意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