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貿會 「杭州六小龍」首次合體


【考公職e周刊】提供你公職、職場、證照……等各類考試的情報,還有應考人現身說法,上榜秘訣分享給你! 【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9/30 第600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數貿會 「杭州六小龍」首次合體
陸推有色金屬方案 定行業增加值年增5%
湖南自貿區 5年推109創新制度
庫布齊沙漠綠能基地 後年投運
安徽經濟總量跨2兆 成經濟大省
比亞迪下調年銷售目標
京東方正式進軍機器人產業
華為明年產量將倍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編輯小語
數貿會 「杭州六小龍」首次合體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機器人彈琴寫詩、AI助普通人實現「登月夢」、史前恐龍在展館「復活」互動…9月25日至29日,第四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簡稱數貿會)在浙江杭州舉辦,AI等前沿技術集中亮相,勾勒出數位未來新圖景。   

中新社報導,宇樹科技的展台前,兩個人形機器人正上演拳擊格鬥,被擊倒後便自主調整重心、重新站立。藉助強腦科技的智能仿生腿,殘障人士在不同的路面穩步行走,甚至能進行攀岩、衝浪等高強度活動…本屆數貿會上,「杭州六小龍」首次合體亮相。 □      

展區另一側,萬有引力的「靈動臉」則讓人機交互實現共情——用戶的表情可實時映射到機器人面部,實現千里之外的陪伴。「未來機器人不僅是工具,更是有溫度的夥伴」,相關負責人張武龍說。

現場還有更多康養陪護類產品亮相,讓科技關懷滲透至細微處。

從展會看,AI正深度融入生產生活。智能穿戴領域,Wigain智能手表可一站式「望聞問切」,並基於中醫藥大模型生成健康報告與食療建議。Rokid新一代AI+AR智能眼鏡不足50克,卻集成了字幕、翻譯、導航等多項功能。

「無人車已應用於快遞物流、商超配送等場景,將效率提升了20%至30%。」新石器展位負責人潘曉霞介紹,去年其產品交付量突破千台,今年已突破萬台,足跡遍布全球15個國家的300多個城市。

展會期間,還有百餘項首發首秀同台競技。德適生物自研出全球參數規模最大的醫學影像通用大模型iMedImage,覆蓋超過90%的臨床場景;智診科技發布「好伴AI3.0」,構建出「名醫專家AI分身」,更可基於健康檔案實現主動提醒與關懷。  

智診科技首席運營官王鋒認為,AI技術將提升診療效率,推動診斷過程標準化、優質醫療資源普惠化。

在AI技術復刻的敦煌石窟裡,觀眾與壁畫中的樂師跨越千年隔空對奏;戴上VR眼鏡,孩子們「闖」進遠古的森林,全球首個「AI動態可交互恐龍數字資產庫」讓侏羅紀世界再現眼前。 □

數貿會上,古今對話、虛實交融、上天入地都不再是想像。

根據地衛二帶來的全球數貿星座2035計畫,首期4顆AI衛星將登上太空,如同太空超級計算機一般在軌實時處理數據。  

「AI和算力進入太空,人類才可以真正走出地球。」地衛二品牌運營負責人陳軍睿表示,通過即時追蹤全球貨物、智能解析複雜規則,AI衛星將大幅縮短傳統國際貿易時效,數位貿易將邁入空天時代。  

本屆數貿會共吸引154個國家(地區)設展或報名參會,381家國際展商、1.1萬名國際客商共享數貿機遇。

 
陸推有色金屬方案 定行業增加值年增5%
記者謝守真/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官方8部門聯合下發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設定2025至2026年有色金屬行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左右,10種有色金屬產量年均增長1.5%左右的目標。

新華社28日報導,大陸工信部、自然資源部、商務部等八部門於近日聯合印發「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年至2026年,有色金屬行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左右。

方案還提出一系列2025年至2026年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主要目標,包括:經濟效益保持向好態勢,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年均增長1.5%左右,銅、鋁、鋰等國內資源開發取得積極進展,再生金屬產量突破2000萬噸等。

方案並指出,圍繞提高資源保障水準、提升有效供給能力、促進行業轉型升級、激發市場消費潛能、提高國際化發展水準五方面提出十項重點舉措。

其中提出,促進高端產品創新發展,推動超高純金屬等高品質原料、銅合金結構功能一體化材料、貴金屬功能材料、高端稀土新材料等技術突破;提升稀有金屬應用水準。

 
湖南自貿區 5年推109創新制度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簡稱湖南自貿區)工作辦公室28日宣布,獲批建設5年來,湖南自貿區推出制度創新成果109項,有力提升跨境貿易、投資、金融便利化水平。

中新社報導,湖南自貿區推出工程機械再製造體系改革、認證與標準國際合作新模式、出口新能源汽車電池包裝使用鑒定聯動監管等創新舉措。如在工程機械再製造體系改革方面,發布8項團體標準及3項地方標準,在中國率先建立工程機械二手設備檢驗檢測、認證認可、安全評估標準體系,吸引大批再製造維修出口企業集聚。   

湖南自貿區推進「郵快跨」業務一站式通關、製造業智能化轉型市場化升級等改革創新。商務、郵政、海關等部門匯聚合力,打造國際郵件、國際快件、跨境電商業務一站式通關新模式,平均通關時間壓縮50%,企業運輸成本降低30%。   

湖南自貿區推進區內區外聯動創新發展,中非經貿合作促進創新示範園、中非經貿總部大廈建成落地,中非標準合作創新中心、國際青年創業港等投入運營,對非境外投資備案企業增長近3倍。

 
庫布齊沙漠綠能基地 後年投運
記者賴錦宏/綜合報導/聯合報
9月29日,中國大陸「十四五」規畫布局最大的「沙戈荒」風電光伏(太陽能)基地,內蒙庫布齊沙漠基地首個千萬千瓦級特高壓外送基地全面開工建設。

據香港文匯網,庫布齊沙漠規畫跨省外送風電光伏總開發規模4800萬千瓦,本次開工的是位於庫布齊沙漠中北部的新能源基地,該基地是內蒙古首個全面開工的千萬千瓦級「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

基地堅持生態優先、治沙為主,總投資988億元人民幣,規畫建設光伏800萬千瓦、風電400萬千瓦,配套支撐性煤電400萬千瓦、新型儲能500萬千瓦時,外送通道起點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途經山西省,落點位於河北省滄州市,全長699公里,電壓±800千伏、輸送容量800萬千瓦。

基地計畫2027年底前建成投運,投運後每年可為以京津冀為中心的華北電網輸送電量約360億千瓦時,其中新能源電量占比60%,每年可減少標煤消耗約64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600萬噸,將有力促進華北地區能源結構綠色轉型和節能減排,有效提高優質電力資源跨區域優化配置能力,更好服務保障華北地區電力供應和電網安全。

「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是內蒙古深入踐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持續做大做強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助力實現「雙碳」戰略目標的重要實踐載體,也是內蒙古加快規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推進荒漠化綜合防治和「三北」防護等重點生態工程,努力探索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新路徑的實踐。

 
安徽經濟總量跨2兆 成經濟大省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陳軍28日表示,大陸「十四五」(2021至2025年)期間,安徽經濟總量連跨兩個萬億(兆元)台階。在大陸發展大局中,進入了經濟大省的行列。

中新社報導,當天,安徽省政府新聞辦召開記者會,陳軍介紹了相關情況。   陳軍介紹,安徽省地區生產總值從「十三五」末的3.87兆元(人民幣,下同)躍升至2024年的5.06兆元,連續跨越4兆、5兆兩台階,預計五年增量達到1.4兆元。區域創新能力、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進出口總額、實際對外投資、境內上市公司數等穩居大陸全國前10位、均居中部第1位。 □ □  十四五期間,安徽許多領域實現從追趕者到領跑者的轉變。「祖沖之三號」量子計算原型機領跑全球,「本源悟空」刷新中國自主量子算力服務規模紀錄,「東方超環」創造「億度千秒」新的世界紀錄,「天都」雙星實現繞月編隊飛行等。

安徽的重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同樣成效顯著。十四五期間,安徽26個省重大新興產業基地提質擴量,基地產值從十三五末的7500億元提高至2024年的1.35兆元。積體電路、新型顯示器件、人工智能、先進結構材料4大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優秀率居大陸第3位。   

「特別是汽車產業實現歷史性突破:從1968年江淮汽車打造出皖產第一車,到十四五安徽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產量由大陸第8位和第4位躍升至第1位。」陳軍說。十四五期間,來自1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投資者在皖設立外資企業超過5000家,安徽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投資年均增長27.7%。

 
比亞迪下調年銷售目標
記者謝守真/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汽車龍頭比亞迪近期將2025年銷量目標由550萬輛下調至460萬輛。比亞迪表示,受市場環境與競爭影響,此舉屬合理決定,預計海外交付量將達80萬至100萬輛,同時出口量將占全球銷量約20%左右。

香港經濟日報報導,比亞迪品牌及公關事業部總經理李雲飛稱,過去幾個月按市況對生產節奏與產銷目標作調整,直言460萬輛的銷量目標「已相當出色」。他並將車企銷量比喻為股票,需適時「緩一緩」以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強調長期趨勢仍然向上。他還透露,旗下幾個品牌的訂單和銷售反應相當不錯,預告未來數月不論生產或銷售規模,應可迎來新一輪的增長。

至於海外方面,李雲飛稱,若按年初估算,2025年大陸以外地區的銷量可達80萬至100萬輛,受惠於產品和門市擴展及品牌建設投入。他說,目前無新一輪海外建廠計劃,重點是確保亞太、歐洲及中南美洲現有工廠穩定投產和營運,匈牙利廠預計2025年底或2026年上半年投產。南華早報指,比亞迪預計今年出口量將占全球銷量約20%左右,物流改善與新車型推出是主要推動因素。

 
京東方正式進軍機器人產業
記者黃雅慧/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北京京東方機器人近期成立,註冊資本人民幣2億(約新台幣8.6億元),經營範圍包括工業機器人製造、工業機器人銷售、智慧機器人的研發等。

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大陸面板龍頭京東方全資持股。標誌著這家面板巨頭正式進軍機器人產業。此舉引發了業界對智慧製造領域未來發展的廣泛關注。

有觀點認為,工業機器人作為智慧製造的核心組成部分,市場需求持續增長。京東方憑藉其在顯示面板領域的深厚技術積累和產業資源,切入工業機器人領域,有望實現技術協同和產業鏈整合。

京東方董事長陳炎順日前在其全球創新夥伴大會2025(BOE IPC 2025)上表示,未來三年京東方將投入研發資金人民幣500億元、採購資金人民幣5,000億元,支持產業鏈技術突破和產業升級。將把營收中的0.5%用於AI研發,促進AI對製造、產品、運營的賦能。他當時便透露,京東方已組建機器人團隊,將圍繞工廠場景做機器人的製造與研發。

在該會上,京東方正式發布AI工廠,首批規劃AI工廠已經落地。未來在AI技術的加持下,京東方也將以自身實踐為範本,樹立起可複製的「AI+」應用典範。

 
華為明年產量將倍增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總部位於深圳的華為,計劃明年生產約60萬顆910C昇騰AI晶片,大約是今年的兩倍。總體而言,華為將在2026年將其昇騰產線的裸晶(die)產量最多提高至160萬顆。

若華為達成這些目標,將是一大技術突破,外界普遍認為,華為是中國最有希望擺脫對外國晶片依賴的公司。這也意味著,華為和其主要合作夥伴中芯國際已找到某種方式,能夠緩解過去阻礙其AI業務以及北京自給自足目標的一些瓶頸。

知情人士指出,對2025年與2026年的產量預測,包括華為庫存中已有的裸晶,以及內部對良率的估算。

從阿里巴巴到DeepSeek等中國大陸企業,都需要數百萬顆AI晶片來開發與營運AI服務。光是輝達一家公司,估計在2024年就已賣出100萬顆H20晶片。

據悉,華為計劃在2026年底推出910C之後的晶片,業界原本稱之為910D。該公司目標是生產10萬個新晶片組,其設計比現在的兩顆裸晶併入一個晶片組更為激進,是把四顆裸晶整合到一個晶片組。

整體而言,華為明年將分配約160萬顆裸晶在兩類晶片上;相較之下,2025年最多只有100萬顆裸晶。知情人士還表示,華為今年稍早已告訴客戶,公司準備在今年底前出售20萬顆Ascend 910C。

 
T+A母以子貴 A股熱效應 蔓延台股
去年台商西進累積原始投資金額約二兆八四三六億元,投資收益與匯回金額也同步創下歷史新高,顯示許多台商不得不重新評估風險,即便如此,仍有一批台商因子公司在A股的亮眼表現,而受到投資人青睞,形成了「T+A」的特殊現象。

《怪奇寶貝》結合兒童手繪的怪物與失去親人的悲傷
《怪奇寶貝》是部有點難一句話形容的電影,它的故事很簡單,小朋友角色和手繪怪物,看起來也是給小朋友看的電影,但背後談到對於失去親人的情緒和感受如何處理,可能就不是小朋友能體會理解的,反而成人觀眾才能懂。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