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協防台灣? 川普:習近平知道犯台後果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11/04 第601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焦點新聞 是否協防台灣? 川普:習近平知道犯台後果
川習會後美中說法 北京未提4議題
川習會沒提到台灣 學者:策略沉默
德外長與王毅通話 將重啟訪中行程
OpenAI與亞馬遜簽380億美元協議 擴大雲端運算資源
華爾街示警 科技大廠AI競賽可能演變成「囚徒困境」
高市早苗人氣高 新閣支持率破8成
美3場地方選舉 川普回任後風向球
紐約市長4日投票 民調指民主黨曼達尼有望當選

焦點新聞
是否協防台灣? 川普:習近平知道犯台後果
編譯盧思綸、高詣軒/連線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十月卅一日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節目「六十分鐘」專訪,他在這段二日播出的訪談中,談到包括上周南韓釜山「川習會」的美中台關係和他日前下令重啟核試等議題。

主持人歐唐納爾提問川普,若中國大陸武力犯台,是否會下令美軍協防台灣,他未正面回答,只說如果那天真的發生了,「妳就會知道答案」,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很清楚答案是什麼。

川普重申,習近平在上周與他的會談中完全沒提此事,「外界有點驚訝,他完全沒提,因為他明白,他非常清楚了解」。 川普說,台灣距中國約一一一公里,距美國約一萬五二八九公里遠,「但這不重要,他理解會發生什麼事,他和我討論過此事」,但在此次川習會中從未提起。

歐唐納爾追問,既然川普說習近平明白上述情勢,為何不將此一立場公開告知所有人?川普則以機密為由指稱,「我不想洩漏;我不能洩漏我的祕密。我不想成為確切告訴妳一旦發生什麼事,就會發生什麼的人。對方知道,但我不是那種妳問我問題,我就會全部告訴妳的人」。

川普指稱,中方很清楚採取行動以後會發生的事,並且強調「習近平和他的人在幾次會議中公開說過,『川普總統任內,我們絕不會做任何事』,因為他們知道後果」。

川普獲習保證? 陸未回應

中國大陸駐美使館發言人劉鵬宇未直接回應川普是否曾獲得習近平或其他中方官員關於台灣問題的任何保證。他在聲明中強調,中國「絕不允許任何人或勢力以任何方式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還寫道:「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也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如何解決台灣問題,完全是中國人民自己的事,只有中國人民才能作出決定」。

陸增加石油儲備 估12億桶

白宮未詳述習近平或其他中方官員何時曾向川普傳達,「在他任內不對台採取軍事行動」的訊息。

華爾街日報三日報導,中國大陸數月來一直在增加石油儲備,專家預估目前總量介於十二億至十三億桶,可作為短期供應中斷的有效緩衝。

對美中貿易協議,川普說,中國已同意對美出售稀土礦產並重啟採購美國農產,換取降低關稅,「他們擁有的實力是稀土,因為他們廿五、卅年內持續累積並經營」;中國用稀土對付美國,美國則用飛機零件等方式應對,「他們有數百架波音飛機。我們不給他們零件。我們行動可能都有點不理性,但我們最終擁有的王牌是關稅」。

重啟核試 指控中俄都在做

上周川習會前,川普突在自創社媒真實社群寫道,已下令五角大廈立即開始測試核武,川普則在前述六十分鐘節目中說,「俄羅斯有在核試,中國也有,只是主持人妳不知道;他們有在核試,而我們沒有,所以我們也必須核試」。

歐唐納爾直接問川普,美國是否計畫在時隔卅多年後首次重啟核試爆,川普回答「我是說,我們將像其他國家一樣測試核武,沒錯」。

美國核試由能源部負責,美國能源部長萊特二日接受福斯新聞頻道(FNC)節目「周日簡報」訪談時說,「我認為,我們現在談論的試驗是系統測試。這些並不是核試,而是我們所說的非臨界爆炸」。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三日聲稱,中國恪守暫停核試驗的承諾,希望美方也確實遵守。

   
川習會後美中說法 北京未提4議題
編譯盧思綸/綜合報導/聯合報
在上周南韓釜山的「川習會」後,美中陸續以聲明與談話揭露會談內容。彭博三日報導,雙方雖對外宣稱取得進展,但在多項議題上說法有所出入,部分細節仍有待釐清。其中北京在四項議題:晶片、貿易調查、能源與「不可靠實體」清單上隻字未提。

白宮聲明,中國大陸將恢復安世半導體晶片的出貨,並終止對美企半導體供應鏈的調查,且將直接與輝達談晶片出售事宜。但美國貿易代表(USTR)葛里爾說,輝達最新的Blackwell晶片並未納入川習會議程。

美方也提到,將持續調查中國是否遵守在川普第一任所簽的美中貿易協議,以及中國承諾將購買更多美國能源,也將取消自今年三月以來對美國採取的非關稅報復措施,並將部分美企從不可靠實體清單中移除。

美中均已揭露川習會內容為中國的稀土出口管制、中國採購黃豆等美國農產品、芬太尼與其他關稅、海運物流相關與TikTok。

白宮表示,美中同意彼此暫停對稀土的出口與制裁措施,美方將暫停其商務部九月宣布的「百分之五十規則」一年,即任何被列入實體清單的公司,其直接或間接擁有百分之五十以上股權的子公司,同樣受限於出口管制規定。

北京則表示,美國將暫停在九月公布的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百分之五十關聯企業規則;中方暫停十月九日對稀土的相關出口管制措施,並未提及此前就已存在的其他管制政策。

白宮表示,中方同意自今年起購買至少一二○○萬公噸美國黃豆,並自明年至二○二八年每年進口至少二五○○萬公噸,並將恢復採購美國高粱及原木。但中方聲明僅簡短提到,美中就擴大農產品貿易達成共識,沒有具體的採購數量。

   
川習會沒提到台灣 學者:策略沉默
記者黃雅慧、陳素玲、程嘉文/台北/聯合報
釜山川習會落幕,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認為,川習會主要成果是美國以降低芬太尼百分之十關稅換取大陸繼續買農產品。樂觀看,中美雙方仍僵持或讓美國有些餘裕處理台灣經貿協議。對於台灣議題,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吳瑟致認為,川習會沒有談台灣是一種「策略沉默」,是有意識、暫時的談判節奏控制,而非單純忽略。

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昨舉行地緣政治新局勢座談會,連賢明在會上表示,相較川普一點○,大陸這次談判做好準備,包括稀土、農業等反制工具,甚至調整半導體規則、農產品輸入、反傾銷與反壟斷調查等舉措,可看到中方有準備,且打算進行長期抗戰。

連賢明認為,川習會是做好結論的會議,雙方大概有共識,不當面翻臉,但對於要如何合作沒有共識。對於台灣議題,他推測,川習會中可能有帶到,但兩邊立場有差異,所以未往下談,認為可不用太擔心台灣被出賣,因為中美分歧大到很難在台灣議題上達到共識。

吳瑟致提供書面報告指,川習會避談台灣是雙方相互傳遞的訊號,為雙方競爭關係中設定「緩和邊界」(護欄),讓對話聚焦在可操作的經貿領域來維持溝通,至於「深水區」的戰略紅線問題則保持模糊。從美方思維看,若在川普二點○的美中領導人第一回就納入台灣議題,不僅會讓北京因此選擇關門,也會削弱美方在後續談判的靈活性。

此外,針對川習會,國安局研判,雙方都有意「管理爭議、持續對話」,但彼此的根本矛盾不易解決,未來地緣戰略角力仍持續升溫。

   
德外長與王毅通話 將重啟訪中行程
柏林3日專電/中央社
德國外交部證實,外長瓦德福今天與中國外長王毅通話,雙方同意在多項外交與經貿議題上維持對話,瓦德福也計畫在不久後重啟原訂的訪中行程。

中國外交部今日發布新聞稿指出,外長王毅應德方要求與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Johann Wadephul)通話。

中方表示,中德關係穩定發展符合雙方利益,也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穩定,並強調兩國應堅持透過對話增進了解與互信,「不應搞麥克風外交,也不能進行違背事實的無端指責」。

德國外交部回覆路透社詢問證實,瓦德福與王毅進行了一場良好且具建設性的對話,雙方討論當前外交、安全與經貿議題,並同意持續保持交流。

德國外交部發言人並指出,10月底延後的訪中行程將於近期實現,具體日期尚未公布。王毅在通話中也邀請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與總統史坦麥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訪問中國。

瓦德福上任後曾多次公開批評中國對台和對烏政策,在10月中一場柏林「日德中心」(JDZB)成立40週年紀念活動中,譴責中國軍事擴張危及台海與印太安全,且透過經濟支持方式援助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行動。

10月底瓦德福原訂的訪中行程臨時取消。根據德國外交部說法,原因是此行未能安排足夠的高層會晤。外界則普遍認為,北京不滿瓦德福上任後多次公開在台海與烏俄議題上批評中國,且拒絕在出發前撤回相關言論,導致中方臨時縮減接待層級。

   
OpenAI與亞馬遜簽380億美元協議 擴大雲端運算資源
舊金山3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亞馬遜公司將在一項為期數年的380億美元協議下,為OpenAI提供雲端運算服務,讓這個ChatGPT開發商能夠使用數十萬顆輝達(Nvidia)圖形處理器訓練並運行其人工智慧模型。

路透社報導,這項今天宣布的協議,凸顯了AI產業對運算能力日益激增的需求,推動著產業朝著技術有望媲美或超越人類智慧的方向邁進。消息公布後,亞馬遜股價在盤前交易大漲5%。

OpenAI將立即開始使用亞馬遜雲端服務(AWS),所有預定的運算資源預計將於2026年底前全面上線,並在2027年及以後仍有擴充空間。

這項協議是OpenAI自上週完成重組以來的首批重大行動之一。這次重組讓這個ChatGPT的開發商得以逐步脫離非營利組織背景。路透社先前報導,OpenAI正為首次公開募股(IPO)鋪路,屆時公司估值可能高達1兆美元。

然而,AI公司估值飆升及其龐大的投資承諾——單是OpenAI的總額就超過1兆美元——也引發外界擔憂,認為AI熱潮可能正在形成泡沫。

   
華爾街示警 科技大廠AI競賽可能演變成「囚徒困境」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頂尖避險基金的主管表示,科技大廠為了主宰人工智慧(AI)而展開的競賽,已演變成一場價格不菲的競爭,這可能使這些公司陷入類似賽局理論中的「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

Business Insider報導,管理資產約370億美元的Davidson Kempner資本管理公司投資長Tony Yoseloff,在上周高盛Podcast節目「Exchanges」上表示:「你必須投資,因為你的同業都在投資,如果你落後,你將無法得到更強的競爭地位。」但問題是,市場似乎認為這些投資立即就能獲得回報。

Yoseloff表示,他不認為AI是一時炒作,而是一種長期性的科技變遷。當初個人電腦從在美國普及到為職場提升生產力,花了大約十年。網際網路從大眾化到帶來同樣效益,也花了約五、六年。因此,如果歷史不斷重複,那麼今天AI熱潮的經濟效益,也可能要再過幾年才看得出來。

他說:「因此,我的看法是,到了某個時點,是否會出現對AI的立場搖擺?投資人是否會擔心起這些資本支出究竟是怎麼投資的?」

Yoseloff指出,目前對AI進行的龐大投資,是由一群全世界財務最健全的公司帶動的,這些公司負擔得起再投資自己的現金流。但公開市場可能沒那麼有耐心。

他說:「如果市場開始對投資AI能得到的假定報酬提出異議,會發生什麼事?市場會對這些報酬有多少耐心?」

他的發言適逢外界對大量投資AI是否會讓股市形成泡沫進行廣泛辯論。包括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在內,一些業界領袖都已對AI的過度狂熱發出示警,儘管他們認同這項科技的顛覆潛力。

   
高市早苗人氣高 新閣支持率破8成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聯合報
自民黨籍日相高市早苗十月廿一日才就任,根據日本新聞網(JNN)一、二日所做的最新民調,高市新閣的支持率達八成二,不支持率僅一成四三。

八成二僅次於二○○一年小泉純一郎新閣的八成八,甚至比她的政治導師安倍晉三首次(七成三四)、第二次(六成六九)拜相時還高,也遠高於她前任石破茂新閣上路時的五成一六。

對高市就任後的一連串外交表現及作為,包含接待第二任首度訪日的美國總統川普,達八成三的受訪者肯定她在外交舞台上的首秀。

日本社會與專家均對高市日前的外交首秀予以正面評價,認為她與川普等外國領袖的互動,和傳統日本政治人物予人的嚴肅、有距離感的印象不同,高市親切、直率、拉近距離的態度,被認為是她出身奈良的日本關西人性格在外交活動中增添人情味。

然而高市的高人氣並未明顯拉抬自民黨支持率,在前述的民調中,該黨支持率為二成八九,比上次調查時增加一個百分點。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為百分之五點五,與自民黨組成新執政聯盟的日本維新會為百分之三點九。

日本讀賣新聞三日報導說,高市若要像小泉與安倍般長期執政,關鍵仍在中間選民。

   
美3場地方選舉 川普回任後風向球
編譯盧炯燊、茅毅/連線報導/聯合報
紐約市、美國維吉尼亞州與新澤西州四日將舉行市長及州長選舉。雖屬地方選舉,但選舉結果與得票率的消長仍可視為美國總統川普回任近十月後的風向球。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二日報導,民主黨在去年大選慘敗後,一項歷時九個月、橫跨廿一個民主黨執政州,探討民主黨敗因的研究直指,長期支持該黨的勞工階層選民認為,它太過關注覺醒與跨性別議題、軟弱且未苦民所苦,即其「白左」政策令它失去選民支持。

該研究主要鎖定勞工階層,因為此一群體長期是民主黨的核心支持者。但研究發現,該核心群體過去十年逐漸疏遠民主黨,認為它既不強大也不愛國。該群體的選民認為,民主黨如今除了「反川」,根本講不清楚自己的立場為何,更嚴重的是它過於關注社會議題,反而對影響一般人日常生活的經濟問題不夠關注。

不過該報告也指出,民主黨仍有機會重獲那些流失的藍領選民青睞,可藉由重新調整施政重點,像醫療保健和住房等議題。

另外,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二日發布最新民調,顯示川普的支持率為百分之四十三、不支持率為百分之五十五,支持率比三月所做的調查下滑四個百分點。對明年十一月舉行的美國期中選舉,民主黨、共和黨的支持率分別為百分之五十、百分之四十二,差距來到八個百分點,而在三月所做的調查中,民主黨僅領先一個百分點。

   
紐約市長4日投票 民調指民主黨曼達尼有望當選
編譯高詣軒、茅毅/綜合報導/聯合報

紐約市長選舉四日舉行。根據兩份最新民調,卅四歲民主黨籍進步派候選人曼達尼均領先六十七歲獨立參選人古莫,有望成為該市首位穆斯林市長。

紐約州前州長古莫雖在六月舉行的民主黨紐約市長初選輸給紐約州眾議員曼達尼,但七月宣布參選到底。根據紐約郵報一日發布、由民調機構AtlasIntel所做的調查,曼達尼領先古莫六點六個百分點,兩人差距創下自七月以來最小。

但根據經費來源為美國福斯新聞的十月廿四日至廿八日所做民調,曼達尼領先古莫仍達十六個百分點。紐約市為民主黨大本營,當地該黨與共和黨的支持者比例為六比一;共和黨候選人斯里瓦在前述民調的支持度僅一成五。

曼達尼政見包括房租凍漲、公車免費、大規模興建社宅、富人增稅與取消公立學校資優班等。民主黨建制派與共和黨都認為他的立場太左,恐將影響未來美國政治生態。他在十月的第二場電視辯論會中,抨擊古莫只在乎政治權力,失去自我,已成美國總統川普的傀儡。

曼達尼支持巴勒斯坦的立場也引起古莫及斯里瓦抨擊,指控他煽動反猶火焰。曼達尼對此說,將為紐約猶太社群增加打擊族裔仇恨的經費,反稱對手扭曲他的觀點。

在十月的首場電視辯論會中,古莫抨擊過去失敗的紐約市長大多欠缺施政經驗。曼達尼則強調,將持續對抗川普,讓市民可負擔紐約的生活支出,並反擊古莫對他欠缺經驗的抨擊根本與紐約市脫節。

紐約時報三日報導,民主黨內對曼達尼的立場分歧。聯邦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傑福瑞斯二日表明,不認為曼達尼是該黨的未來;現任紐約州長霍楚則站在曼達尼身邊說,不認為此刻可在這邊討論該黨未來為何。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一日曾與曼達尼通話,讚許其競選活動,表態願意提供後續協助,但未正式替他背書。

川普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二日播出的「六十分鐘」節目專訪中直言,自己不喜歡古莫,但要是劣質的民主黨人對上共產主義者,「我永遠會選前者」,還稱曼達尼若當選,那「我以後很難給紐約市經費」。截至二日提前投票結束,已有逾七十三點五萬名選民完成投票,是二○二一年上屆紐約市長選舉的四倍多。

   
台北信義區不只百貨!隱藏版美食與景點大公開
或許你習慣把信義區和購物畫上等號,但這次不妨放慢腳步,用不同的方式探索這片熟悉又陌生的街區。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走進巷弄、走進歷史,也走進街頭的煙火氣息,發現原來在信義區,也能展開一場接地氣又充滿驚喜的小旅行。

培養耐挫力,化失敗為成功養分
有些人面對失敗,常會衍生沮喪的情緒,唉聲嘆氣地抱怨各種不順,進而懷疑自我的價值。有些人則相反,遇到挫折不屈不撓,把失敗當作是成長的養分,這就是所謂的「耐挫力」。耐挫力不是天生就擁有的能力,而是經由後天訓練及培養,以下為幾項培養耐挫力的方法。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