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個母親跟我說,她孩子已經被我們這個教育系統「害」了好多年……。
 「孩子要上國中了,很叛逆,很難管,不想念書了,」這位媽媽說:「我好想知道,怎麼安排孩子到國外念書?那裡比較適合他!」
 這時候,我總會制止。
 
我總會問這樣的父母一個問題──
 「你怎麼知道,你孩子適合國外?」
 在國外,我看過太多太多的移民家庭,通常都是兒子女兒在台灣「拒絕學習」,所以,父母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比較適合國外。
 國外較自由。
 國外較開放。
 國外沒有這麼大的壓力。
 好像,只要孩子不喜歡亞洲的教育,就「一定」會喜歡國外的教育?
 這,就是許多父母所做的,錯誤的「外國夢」。
 錯誤的外國夢,以為只要出了國,就可以解決孩子在台灣這邊受教育所遇見的「所有問題」。
 卻不知,很多時候,問題核心,不是出在教育。
 不是出在文化。
 而是出在──人。
 孩子本身。
 「國外的教育,沒這麼神,」我總是負責澆出第一桶冷水:「你不能這麼肯定,孩子出國,就不會再發生在台灣發生的問題。」
 到國外,等於讓孩子重新開始。
 之前的他不喜歡舊體制,現在的他,就會喜歡新的嗎?
 包括,要學一個新的語言。
 融入新的文化。
 認識新的朋友、學校。
 而且,以現在已養成的叛逆之個性,去做以上這些事情,已經和小時候第一次上學不同了。
 「當然可以,」那位母親迫不及待的說:「全都可以!」
 「那你不是在幫孩子,你是在『寵』孩子。」我說:「花錢讓他出國,學做凱子。」
 看過太多的孩子,一到國外,壓力解除,對自己的責任心也跟著「完全解除」。
 有的到國外使壞,丟盡自己家鄉的臉,比在亞洲還要更壞,甚至丟了小命……都有。
 「我覺得,問題並沒有解決,」我繼續說:「反而應該帶到體制面前,讓他更熱情的面對它。站在比體制更核心的體制的體制的面前,強健的重新面對它。」
 父母應該睜大眼睛,看清楚現在的核心問題,到底是在教育體制,還是孩子?
 無法適應國內教育體制而出國,並沒有解決「核心問題」。
 出國是為了「更棒」。
 而不是……「救爛」。
 (圖片來源:tinkerbrad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