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位一直鬱鬱不得志的創業者,四處請教創業成功秘訣。  
他問了一位成功企業家,那位企業家說:「你還太早、你還太嫩,再去業界混個10年再來吧!」 
 
他不甘心,又找了一位創投,結果對方也對他沒有好話:「你好像應該先做一份很縝密的計畫書,從頭到尾,規畫得好一點,創業不是講一講寫一寫就可以的。」 
 
接下來,他跑去請教某位會計師長輩,長輩也是中肯的告訴他:「你最好可以保證,對方投資在你身上,可以得到幾倍的投資報酬率,不然,這些錢,寧可拿去放買股票、房地產,也不要放在你那邊。」 
 
創業家蠻沮喪的。 
 
他原本以為,願意低頭下來請教,應該會有很多人「教」他才對,沒想到,無論是企業家、創投、還是會計師長輩,每一個不但沒教他,還一口就咬定「你不行」。 
 
最後一句,他客觀的問:「先撇開這些,你們認為這個點子本身怎麼樣?」 
 
猜猜他們說什麼。 
 
他們說:「你的點子是什麼?再說一次?」 
 
他才發現,原來對方連點子都還沒聽清楚,只看到他、還有他準備的東西,就拒絕了。 
 
創業者很沮喪的離開了。 
 
路上,他遇見了一位知名的藝術大師。 
 
他勇敢的上前,介紹了自己。 
 
並且將他的點子,告訴了對方,並懇切的請求:「請您聽完整我的點子,再批評我好嗎?」 
 
這位大師看了他一眼,真正的、耐心的聽了他的點子。然後他瞇起眼睛,搖搖頭。 
 
「大師,是不好嗎?」 
 
大師只是笑。 
 
「大師,我的點子有問題嗎?」 
 
大師更是笑個不停。 
 
「大師、大師……我知道我沒有縝密的計畫,我也還不夠經驗,我也無法保證投資報酬會是好的……。」 
 
大師終於說話了。 
 
「呵呵,那些玩意兒,」大師說:「只是給『小創意』的。」 
 
「喔?」 
 
「真正的『大創意』,是不必計畫的,它這麼簡單,這麼偉大,又這麼直接,是直接一個靈感下來,就足夠你去完成它。」大師說:「沒有那個靈感,你再怎麼計畫也沒有用。」 
 
「那,大師,」創業家仍然想問:「我的點子怎麼樣?」 
 
大師搖搖頭,就和剛剛搖搖頭是一樣的。 
 
「我不想評論,因為,大創意,是容不下任何人的評語的,」大師說:「我今天能評它,那就不是大創意了!」 
 
以上故事是虛構的,實際發生事情是我在念小學的孩子,有一天帶著他的創意來問我,和剛剛那個創業家一模一樣的問題。 
 
我相信如果是一般的父母,尤其學問愈多、經歷愈多者,一定會和孩子摸摸頭: 
 
「嗯,你不錯,但再多一點經驗,以後會更好!」 
 
「不錯的點子,但需要更多的規畫,才能變更好!」 
 
但我絕不這樣做。 
 
因為,大創意來自於靈感,而不是規畫或經驗。這段時期的孩子,最重要的是由父母幫他「維持」那個童年開始的最自然的「靈感之火」。 
 
所以我說的是: 
 
「孩子,這個點子真棒,真的是我看過最棒點子。」我說:「你要不要再想個兩個,更瘋狂的,然後我們三個點子來比比看!」 
 
長期在公司訓練創意行銷人員,我發現台灣的教育,荼毒很深,深到讓現代的年輕人一滴靈感都沒有! 
 
等大學畢業後再來訓練?為時已晚。 
 
愈嚴謹的,愈訓練不出創意。因為大創意根本是很浪漫自然的東西,讓經驗在腦裡融和之後,某一個點突然打在自己的意識裡,這個過程,是孩子最珍貴也最容易失去的資產,請小心呵護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