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胚芽米 
 
   ◆ 食材功效:助消化、久病調養、緩解腹瀉、預防動脈硬化 
 
   ◆ 主要營養成分:蛋白質、醣類、鐵、磷、維生素B群 
 
   ◆ 宜常食者:老年人、產婦、消化能力弱的嬰兒 
 
   ◆ 須慎食者:胃酸過多的人 
 
  ● 食療效果 
 
   1 抗氧化:白米內含維生素B1可幫助醣類代謝;維生素E則有抗氧化效果,不僅可防癌、抗老,也可預防白米所含的亞麻油酸被氧化。 
 
   2 幫助成長:白米可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B群、E等營養素,能幫助人體成長。 
 
   3 促進消化:白米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食物消化、吸收。 
 
   4 補充體力:白米富含澱粉質,是補充體力、調理脾胃的極佳食物;且澱粉也是人體補充能量最主要的醣類成分。
 
  ● 健康補給站 
 
   1 烹調白米前,先浸泡清水1∼2小時,即可加快料理速度。但勿過度淘洗,以免維生素與礦物質流失,降低營養價值。
 
   2 煮食白米避免使用鋁鍋,以免攝取過多的鋁,影響智力。
 
   3 用溫水或處於保溫下的電鍋,浸泡白米約20∼30分鐘,按下開關開始煮飯。待開關跳起後,燜5∼10分鐘,將米飯充分攪拌後再燜5分鐘,就可以煮出一鍋香噴噴的白飯。
 
   4 新鮮白米會帶有一股淡淡的稻米香,而且米粒完整白皙,具有光澤、透明感;而舊米會逐漸粉化,並出現發黃、碎粒、雜質含量多的現象,還會失去光澤、散發出霉味。因舊米的營養會慢慢流失,最好盡快食用完畢。
 
  ● Yes OR No 糙米的飲食宜忌 
 
   ○ 宜:能提供人體所需的熱量 
 
   ○ 宜:適合久病初癒、病後脾胃較虛弱的人食用,有助於調養身體 
 
 
   △ 忌:長期大量食用白米,可能會出現酸性化體質 
 
   △ 忌:白米只含少量礦物質,偏食白米易致身體功能不全 
 
 
  ● 醫生的糙米飲食叮嚀 
 
   1 白米中含有鐵質,若和含有葉酸的山藥一起搭配食用,能使皮膚恢復血色、重現活力,很適合貧血或疲勞的人食用。
 
   2 白米的磷與香菇的鈣搭配食用,對骨骼與牙齒很有助益。
 
   3 白米含有維生素B6,與富含葉酸的青菜一起食用,有助於人體造血;維生素B6與葉酸也是體內紅血球生成不可或缺的營養成分,適量補充可預防貧血、刺激食慾、促進兒童成長發育。
 
   4 將白米和多種雜糧搭配為五穀米或十穀米等主食型態,可加強不同營養素的攝取,有益維護人體健康。
 
  ● 中醫師的糙米小偏方 
 
   1 白米具有健脾胃、補中益氣、養陰生津、除煩止渴、固腸止瀉等作用,適用於調理脾胃虛弱、口渴、營養不良、病後體弱等症。
 
   2 白米熬粥會浮出一層濃滑的粥油,取粥油加微量食鹽空腹服食,能補脾胃,有益產婦、老年人或腹瀉幼兒。
 
   3 風熱感冒者可將白米50克煮粥備用。取薄荷葉15克切碎,加水100c.c.煮滾,濾渣取汁,與糖、粥一起熬煮,每天吃2次,每次1碗,至病癒為止。
 
   4 取生薑1∼3克煎成汁,去渣後與白米50∼100克一同煮成粥,加蔥白2根食用,可治療老年人虛寒型胃痛。
 
  ● 營養師告訴你糙米價值 
 
   1 白米在加工過程中,會流失許多胚芽與糊粉層的營養,如能搭配糙米或豆類同食,較能兼顧營養均衡。
 
   2 若欲煮白米粥食用,可依照1:5的比例,將白米加水入鍋燜煮30分鐘,中途勿掀蓋,即可煮出好吃的清粥。
 
   3 白米若熬成米湯加牛奶餵食嬰兒,可以用來補充白米不足的營養素,適合添加於嬰兒副食品中食用。
 
  ● 糙米選購要領 
 
   選購:以挑選米粒充實飽滿,大小形狀勻稱,色澤晶瑩剔透者為佳。若米粒呈現黃色,或有非白色的粉質,或破碎嚴重,代表品質不佳。
 
   保存:濕熱環境會加速米質變差或長蟲,米桶應置於乾燥低溫處,或放入冰箱中。米桶勿直接接觸地面,以保持白米新鮮。
 
   處理:食用白米前,先浸泡30∼60分鐘,倒掉浸泡水後,重新加水烹煮即可。
 
 
~以上資料摘自《五穀雜糧 營養密碼》陳彥甫◎著 
人類智庫【康鑑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