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second that.」不是我排第二!開會最容易誤解的 6 句英文
  大家在開會討論新產品上市計畫,討論得正熱烈,Nancy 的外籍同事突然插進來一句:
  “May I come in here?”
  這同事明明就坐在 Nancy 的旁邊,已經在會議室了,為何還問可不可以進來?
  May I come in here? 其實是會議中常用的句子。今天來看看開會最容易誤解的英文句子。
  1. May I come in here?
(X)我可以進來嗎?
(O)我可以打個岔嗎?
  Come in 有很多意思,在這裡指「加入討論」,別人已經在講一件事,我們中途想打斷,就派得上用場:
  • I’d like to come in here and make a suggestion. 我想打岔一下,給一個建議。
  2. You can take the floor.
(X)你可以坐在地板上。
(O)該你發言了。
  Floor 原意是「地板」,也可指「發言權」,這地板指的是「發言的講台」:
  • I now invite the President to take the floor. 現在請總統講話。
  • Whose turn is it to take the floor? 輪到誰發言了?
  有 take,基本上就會有 give。Give the floor to,意思是「給……發言權」或「請……發言」。
  • Mr. Johnson, we will give the floor to you next. Please allow your colleague a chance to finish speaking first. 
Johnson先生,等等會請你發言。請先讓你的員工把話說完。
  3. I'm afraid you are getting sidetracked.
(X)恐怕你被踢除了…
(O)恐怕你有點離題了。
  Sidetrack 是一個合併字,side 是「一邊」,track 是「軌道」。「軌道另一邊」,引申為「轉移話題、離題」。
  • Don’t get sidetracked by the audience’s questions. 不要被觀眾提問就轉移焦點。
  Sidetrack 也能進一步延伸為「耽擱」。
  • I'm sorry I'm late - I got sidetracked. 很抱歉遲到——我被其他事情耽擱了。
  4. Are you with me on this?
(X)你跟我在一起嗎?
(O)你知道我的意思嗎?
  Are you with me? 字面上是「你和我在一起嗎」,引申為「你知道我的意思嗎」。
  詢問對方是否贊成自己,我們可以說:
  • Are you with me or against me?你是贊成還是反對?
  贊成的話,可以回答 "I am with you."。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理解:I am with you. 原始的意思是
  「我和你在一起」,進一步延伸為「我理解你的意思」,再進一步是「我贊同你的想法」。
  5. I move to end this discussion.
(X)我走了,這場討論就結束了。
(O)我提議結束這個討論。
  Move 我們熟悉的意思是「移動、離開」,move 其實也有在會議上「提議、動議」的意思。例如:
  • I move to adjourn the meeting. 我提議停止會議。
  • I move that the proposal be accepted. 我提議接受這項建議。
  6. I second that.
(X)我排第二。
(O)我附議/我也這樣想/我支持這個觀點。
  會議中有人先表達了一個觀點,你想要表示贊同,可以說 I second that。 Second是第二,這兒指我同意第一個人所講的,所以我是第二。例如:
  A:"I could use a drink." 我想喝杯飲料。
B:"I'll second that (= I agree with you)!" 我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