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台股多頭信心又遭衝擊 指數開高殺低震盪743點…短線盯台積法說 | 記者張□文/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美中貿易關係波瀾不斷,台股昨(14)日開高爆大量殺低,開盤衝上歷史新高27,507點後,隨隔日沖獲利了結賣壓出籠,加上傳出美中互課港口費,衝擊多頭信心,27,000點得而復失,高低點震盪高達743點,終場下跌130點收26,793點,成交量飆增至7,090億元史上第四高。 法人指出,大盤多頭格局仍未改變,但預期短線將高檔震盪,艾司摩爾(ASML)及台積電(2330 ... | 伺服器ODM台鏈 小摩按讚 | 記者魏興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摩根大通(小摩)證券在最新釋出的「台灣ODM產業」報告中指出,儘管第3季GB系列伺服器放量速度低於預期,不過隨GB300已順利大量出貨,預估第4季出貨量將激增至1.2萬-1.3萬櫃,季增幅超過六成。 對於台系伺服器ODM廠,小摩偏好順序為鴻海(2317)、廣達、緯穎、緯創。其中除緯創為「中立」外,其餘均給予「優於大盤」評級;零組件廠中,最看好台達電受惠A ... | 三貝德、亞洲教育 15日停牌 | 記者侯思蘋/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補教業者三貝德(8489)與旗下子公司亞洲教育同步昨(14)日公告,今日起因有重大事項待公布,經主管機關櫃買中心同意自暫停交易。 兩家一起停牌是否有進一步整併計畫或者投資規劃,引起市場關注。 三貝德指出,該公司將於15日召開重大訊息說明記者會,待前開重大訊息公布後,再申請恢復交易。 三貝德主要業務為雲端數位學習課程及補習教育,產品線涵蓋線上教材與實體補習班收入 ... | 亞洲創新籌資平台 啟動 | 記者黃彥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金管會攜手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及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將於21日舉辦「2025臺灣週亞洲創新籌資平台」啟動典禮、產業創新日論壇暨亞洲創新盃決賽,以期提升台灣資本市場國際競爭力,形塑完整創新生態系。 活動將以「亞洲創新籌資平台」啟動典禮隆重揭幕,將透過放寬及精進創新板制度及債券市場相關規範,提升台灣資本市場國際競爭力,期盼台灣加速匯聚重點特 ... | 就市論勢/AI成長、消費價值 均衡配置 | 中國信託投信台股投資團隊/經濟日報 | 盤勢分析 近期台股連日大漲後,呈現漲多回吐。即便市場氣氛一度樂觀,但高檔獲利了結賣壓不容小覷。昨(14)日加權指數終場跌130點,收在26,793點,並爆出巨量,顯示市場多空交戰激烈。 回顧國際情勢,美中貿易爭端一度引發美股大幅修正,但隨後在雙方釋出緩和訊號後美股反彈。這股樂觀氛圍雖帶動台股昨日開高,可惜後繼無力,尾盤龐大賣壓出籠,也為 ... | |  | 大陸強硬回應稀土出口管制措施 台指期再陷「匆匆忙忙」處境 | 記者周克威/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 台指期夜盤14日開盤後,在中國大陸強硬回應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美股電子盤軟腳中,雖以26,740點、上漲15點開出,並一度上衝至26,748點,但隨多方人氣潰散下,行情由紅翻黑,至26,509點、下跌216點後才告止穩,在晚間9點20分左右,夜盤指數在26,600點、約下跌125點附近遊走。 雖傳出中國政府說明稀土及設備出口管制並非全面禁止,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亦表示川習會仍將於APEC峰會期間登場,帶 ... | 台幣靈活混合基金靚 兼顧波動風險 近半年七檔報酬率逾五成 |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理柏資訊統計,新台幣靈活混合型基金共有133檔,標的包含全球、區域、單一市場平衡型以及多重資產型基金,下半年以來聯準會降息、美元轉弱推動各資產走揚,經理人多採偏多積極操作,累計近半年報酬逾五成的基金就有七檔。 法人建議可透過新台幣靈活混合型基金,透過股債及多資產配置掌握各市場優勢契機,兼顧波動風險。 其中復華傳家、野村鴻利、野村 ... | 平衡型基金 抗波動 | 記者高瑜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美中雙方就貿易問題一度和緩的關係再度生變,最新中國對美貿易態度轉強,金融市場再掀波瀾。法人認為,事件後市發展仍需要持續專注,建議投資人可透過平衡型基金來參與第4季行情,一檔掌握股債雙多的趨勢。 國泰美國多重收益平衡基金經理人范姜佩瑩表示,美股市值占全球股市比重近五成,遠超任何單一國家,在股市投資當中,配置重要性難以撼動。尤其在大而美法案通過後針對稅務政策進行調 ... | 期貨商論壇/黃金期 長線看俏 | 記者高瑜君整理/經濟日報 | 黃金價格再度成為全球金融市場焦點,昨(14)日盤中強勢突破每盎司4,160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反映市場避險情緒的急劇升溫。推動金價飆升的背後,是美國政府停擺延續至第13天所引發的政治與經濟不確定性,以及投資者對聯準會即將降息的押注。 美國政府關門導致關鍵經濟數據無法公布,市場對通膨與利率前景愈發迷茫,避險資金因此湧向黃金與白銀等貴金屬 ... | 瀚宇博庫藏股提前達陣 | 記者李孟珊/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華科事業群PCB廠瀚宇博(5469)昨(14)日公告,已於昨天買回2,000張庫藏股,本次庫藏股不僅提前達陣,且執行率達100%。 瀚宇博原訂今年9月17日起的二個月內,在每股88元以下買回2,000張庫藏股,用於轉讓給員工,昨日提前執行完畢,平均每股買回均價為86.32元。 瀚宇博指出,本次實際買回期間在今年的9月17日至10月14日,比原預定買回的期間11月14日,提前一個月達標,買回張數為2,000張 ... | 台燿、創意 四檔搶鏡 | 記者何佩儒/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上市櫃公司9月營收已公布,好業績成為未來支撐股價的重要基礎。台燿(6274)9月營收創下新高,因接獲大型雲端服務提供者(CSP)訂單,高階銅箔基板占比持續提高,有助毛利率上揚,第4季營運持續看好;創意因委託設計(NRE)表現亮眼,9月營收也創新高,第3季營收季增逾四成,表現亮眼。 法人分析,台燿9月營收優於預期,因此上修第3季財務預估。且隨泰 ... | 雷虎強攻歐美軍工商機 |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經濟日報 | 全球最大的陸軍裝備展「美國陸軍協會年會(AUSA 2025)」,在華盛頓特區華特會展中心隆重登場。雷虎(8033)今年是第三年進軍此全球軍工盛會,推出SeaShark 800海鯊號無人快艇系列及Overkill FPV無人機系統,全力搶單。 雷虎表示,AUSA作為全球最大的陸軍裝備展覽,吸引數萬軍事專業人士參與。據了解,雷虎相關Overkill FPV無人機及關鍵零組件已經打入美軍供應鏈及歐洲盟邦體系,目前正持 ... | 特力屋16日登興櫃 每股58元 | 記者侯思蘋、嚴雅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上市公司特力昨(14)日宣布,旗下子公司特力屋(7867)將進軍資本市場。特力總裁何湯雄表示,此次興櫃將啟動四項特力屋轉型策略,包含擴大社區店、拓展社區管家服務、提升自有品牌占比以及強化電商,期望能強化獲利能力。 特力屋昨日舉行興櫃前法說會,由何湯雄主持。特力集團持有特力屋72.29%股權,並於今年2月完成增資,本次興櫃發行新股2,600萬股,資本額從7億提高至9.6億元,10月16 ... | OpenAI結盟博通眾達營收獲利補 | 記者秦鈺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OpenAI宣布與博通共同開發首款AI ASIC晶片、以及部署10GW的資料中心,消息一出,帶動博通股價飆升,台股供應鏈眾達-KY(4977)受惠。 眾達主力業務為光收發模組設計、研發與量產,深耕全球光電傳輸元件領域。法人看好矽光子、CPO技術應用加速,帶動高階光通訊產品需求,預估2025年營收、獲利將大幅成長 ... | 中美互徵港口費 持股長榮商品揚帆 00919、0050、0056交投火熱 | 記者徐牧民/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台股昨(14)日上演大怒神行情,早盤創高後,市場賣壓出籠,終場收在26,793點,台股各類指數表現跌多漲少,僅航運、金融撐盤。 由於中美貿易戰將互徵港務、港口費,航運類股意外受惠,類股指數大漲3.92%,當中的台股ETF熱門成分股長榮更是大漲5.59%,也讓持有長榮的台股ETF逆勢抗跌。 觀察76檔台股ETF中有24檔成分股中持有長榮,以持股張數來看,群益 ... | 捷流閥業營逐季增溫 |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經濟日報 | 國內閥門龍頭大廠捷流閥業(4580)表示,目前半導體產業保持良好動能,隨著美國關稅政策底定,新台幣匯率趨穩,營運將有望逐季增溫。 捷流指出,近期受惠多元產業客戶拉貨表現持續穩定,加上半導體及其他產業別需求同時保持良好動能,公司透過旗下台灣與中國廠區靈活的產能調度能力,有效滿足不同產業客戶在進度與技術面上的各項需求。 捷流表示,全球供應鏈重組與半導體產業區域化發 ... | 297萬人今早被錢香醒 11檔台股 ETF 發股利161億元 | 記者廖賢龍/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 297萬位受益人15日一早被錢香醒,今日是11檔台股ETF股利發放高峰日,預計發放161.7億元現金股利。 今日發放股利的11檔台股ETF包括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915)、野村臺灣新科技50(00935)、中信綠能及電動車(00896)、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第一金工業30(00728)、凱 ... | |  | •加密貨幣進軍美國房地產市場 美國最大的抵押貸款融資企業將開始接受加密貨幣作為申請抵押貸款時的資產,這是川普政府推動數位貨幣進入主流金融體系的又一重要措施。聯邦住房金融局局長普爾特本周表示,將指示美國兩大抵押貸款融資公司—房利美與房地美,在評估購屋者是否能負擔房貸時,將加密貨幣投資視為整體財富的一部分。
•高齡化!面對失智挑戰 將動腦變成日常習慣 保持大腦活躍是預防認知退化的重要方法之一,將動腦習慣融入日常生活,如閱讀、解謎、學習新技能或語言,都能刺激腦神經連結,增強記憶力與思考能力。即使是簡單的數學運算或與人交流,也能活化大腦功能,每天花些時間動動腦,讓思考成為習慣,為大腦健康打下基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