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電力超市」□試行不間斷交易


【常春藤e起學英語】精選最精采的文章,時而新奇有趣,時而發人深省,透過閱讀喜歡的事物學習英語。 【考公職e周刊】提供你公職、職場、證照……等各類考試的情報,還有應考人現身說法,上榜秘訣分享給你!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7/04 第594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陸「電力超市」□試行不間斷交易
漢台水上救援交流 無人機成亮點
陸富裕家庭數 連二年下滑
上海入境遊客同比增長38.5%
小米汽車外銷 兩年後再說
陸上半年對外發展 新開國際貨運航線117條
新疆亞歐商貿博會 簽約金額逾4179億人民幣
陸首座海水漂浮式光電投用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編輯小語
陸「電力超市」□試行不間斷交易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推動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邁出關鍵一步。6月底,中國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啟動連續結算試運行,從之前只是按周、按月等短期開展交易變成可以每天不間斷交易。現在,買賣雙方可以在這個「電力超市」根據需求隨時跨省區買賣電力。

中新社報導,南方區域電力市場是中國首個連續運行的區域電力市場,交易範圍覆蓋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海南五省區。它還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統一出清電力現貨市場,轉為連續結算後,預計日均交易規模達38億千瓦時(度),超過英國、法國、德國用電量規模總和。   

清華大學教授、能源經濟資深專家夏清說,這麼多市場要素一起出清,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區域市場最大的意義在於,電力市場規則不再由各省級政府來制定,而是在統一的規則下讓市場資源要素流動起來。

這將打破省份間壁壘,擴大市場資源配置範圍。在跨省的「電力超市」裡,電力價格和普通商品一樣受供需影響,呈現出用電高峰時價高、用電低谷時價低,電力緊缺區域價高、電力富餘區域價低的特點。

由此,價格「指揮棒」將發揮作用。以海南與廣東聯絡線為例,南方區域市場結算試運行期間,聯網線路日均交互送電近1000兆瓦時,且呈現夜間海南負荷需求大、廣東送電海南,中午時段海南光伏大發、海南送電廣東的特性。   

統一電力市場建設,也將進一步解決中國新能源躍升發展帶來的消納需要。華北電力大學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王鵬表示,近年來中國推動新能源躍升式發展,但西部地區新能源大基地的風光消納面臨困難。統一電力市場有助新能源全國範圍內合理流動,形成適合中國國情、有更強新能源消納能力的新型電力系統,有助能源清潔低碳轉型。

就南方電網區域電力市場來看,通過利用各省區的供需時段和調節性能差異,可以在更大範圍內自動適應新能源發電的隨機性與波動性。2024年11月,在新能源大發的情況下,南方電網區域全網新能源利用率達到99.21%。   

據中國國家能源局的《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發展規畫藍皮書》提出,到2025年,中國將初步建成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電力市場頂層設計基本完善,實現全國基礎性交易規則和技術標準基本規範統一。到2029年,全面建成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推動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市場監管公平統一、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

 
漢台水上救援交流 無人機成亮點
樊嘉琳/武漢報導/聯合報

7月2日,第四屆漢台水上救援交流會於武漢開幕。本次活動由苗栗縣水上救生救難協會、苗栗縣救難協會、桃園市水上救生協會與武漢雲豹救援隊共同參與,70餘名兩岸專業救援成員齊聚漢江灣,圍繞救援技術交流與聯合演練展開交流與合作。

桃園市水上救生協會榮譽理事長黃清泉提到,無人機投放救生圈的救援環節讓他印象深刻,「雲豹救援隊基地的無人機在救援應用技術更先進,台灣在救援方面也比較強,大家有技術就需要相互學習和交流。」

活動現場,兩岸救援隊聯合舉行「水陸空」綜合演練——模擬橋面事故、人員落水、高空被困等複雜場景。其中,雲豹救援隊通過水路突進,並利用無人機搭載繩索系統,實現從衝鋒舟至橋面的高效攀爬營救,同步推進高空與水域救援。此外,特種無人裝備成本場亮點,多連發救生圈無人機、拉索救援無人機、水域救援無人艇等機器人輪番登場,集中展示了AI在無人化救援中的高效與精準應用。

活動期間,苗栗救難協會、苗栗水上救生救難協會和桃園水上救生協會還參觀了武漢雲豹救援基地,詳細了解各類救援機型功能與裝備配置,展開無人機演示與技術交流,兩岸隊員也分享在水域救援中的實戰經驗。苗栗縣救難協會理事長林賢正表示,「雲豹救援隊隊部的無人機技術非常先進,無論是山地、水域還是火災現場,無人機都能快速勘察全局,其技術是非常重要的。」

本次參與活動、來自台灣的林小姐也表示,「這幾天的交流,對我來都是蠻新的東西,也學習到很多。」此次漢台交流活動,不僅提升兩岸救援隊的協同救援能力,更通過相互學習提升彼此的專業能力,打造科技救援領域的交流平台。

 
陸富裕家庭數 連二年下滑
記者陳湘瑾/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研究報告顯示,大陸家庭可支配資產在人民幣600萬元(約新台幣2,450萬元)以上的富裕家庭數量連續兩年下降,去年跌至512.8萬戶,年減0.3%。

日系廣告公司博報堂生活綜研與胡潤研究院聯合發布《高淨值族群消費心態及行為研究報告2025》,以線上問卷收集大陸一到四線城市調查1,200位中產(家庭可支配資產人民幣200萬以上、600萬元以下)及高淨值(家庭可支配資產在人民幣600萬元以上)人士。

報告發現,2024年資產人民幣600萬元以上的大陸富裕家庭數量已連續兩年下降,按年微降0.3%至512.8萬戶。受經濟、國際局勢等外部環境影響,高淨值人群的個人經濟寬裕度方面,可支配資產規模則較2021年驟降29%。

按照消費類別支出變化來看,「為家人的開銷」呈現顯著增長傾向,「投資」和「個人日常的開銷」略有上升。「個人奢華消費或體驗的開銷」明顯減少,「朋友和純商務的開銷」也呈現小幅下降傾向。

奢侈品支出方面,科技產品在該品類的消費支出增加占62%,躍居奢侈品消費增長首位;支出減少最多的則是私人飛機/遊艇(44%)、腕錶(38%)、高級訂製/中古珠寶(35%)。高淨值人士「最想要的事物」前三名分別是健康、幸福和金錢,其中「金錢」的排名大幅上升七個名次至第三名。

胡潤集團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官胡潤表示,這並非物質欲望復歸,而是經濟形勢下的理性選擇,「在不確定性時代,健康是抵御風險的生理基礎,金錢是維持安全感的心理底線。」

 
上海入境遊客同比增長38.5%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上海市商務委主任朱民2日表示,今年1月至6月,上海接待入境遊客424.8萬人次,同比增長38.5%;實現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增長85%。

中新社報導,上海市政府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朱民在會上介紹了2025「上海之夏」國際消費季的總體安排。「上海之夏」國際消費季是上海去年首次推出的以促進暑期入境消費為主的活動。首屆「上海之夏」國際消費季從當年7月首個周末持續至10月的第二個周末。

朱民說,首屆「上海之夏」活動期間境外旅客人數同比增長42.2%,外卡消費總額同比增長68.2%。第二屆「上海之夏」同樣將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各方來客提供輕鬆、快樂的體驗。

2025「上海之夏」活動仍將於7月至10月舉辦,聚焦「讓全球旅客好來、好玩、好購」,通過「活動+產品+服務+政策」,充分展現上海的夏日活力和魅力。活動主辦方根據日韓、東南亞、歐美等不同地區遊客的特點,差異化打造各項活動和特色產品。

 
小米汽車外銷 兩年後再說
記者林茂仁/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近日在直播中針對小米首款電動休旅車YU7的訂單情況、出海計畫等進行回應表示,小米汽車會優先專注國內交付,2027年再考慮出海(意指出口汽車到海外)。

小米YU7在6月底開賣後,不到一天就接獲28.9萬輛訂單,打破全球紀錄,該車預計8月交車,但現在才下單的話,等待期將超過一年。小米汽車App顯示,YU7標準版交車預計58-61周(約15個月),Pro版51-54周(約13個月),Max版38-41周(約10個月)。

新浪財經報導,雷軍在直播中表示,在小米YU7初期訂單量公布後,有人質疑訂單裡有大量SU7轉單至YU7,但實際上,小米SU7和小米SU7 Ultra轉單小米YU7的數量,不到小米YU7訂單的15%。

雷軍未再公布YU7的最新訂單數量,但其透露了SU7的交付情況:上市發表15個月後,小米SU7累計交付量已接近30萬輛。

小米汽車的高銷售量迅速補充小米早期的高投資。雷軍在近期的小米投資者大會上表示,小米汽車業務虧損正在逐步縮小,有望今年開始賺錢。對比其它競爭對手,小米汽車將是最快實現獲利的車企。

對於從SU7到YU7的心態變化,雷軍表示,最大的變化是小米汽車不再是行業新人,感到壓力巨大,對於小米汽車的出海計畫,雷軍表示,目前國內排隊等待交付的訂單較多,小米會先專注國內,優先解決國內的交付問題,2027年再考慮出海。

軍雷表示,小米將持續提升YU7產能,但由於排隊人數眾多,仍請用戶耐心等待,對於急需用車的消費者,雷軍稱可關注小鵬G7、理想i8、特斯拉Model Y。

雷軍透過微博發文宣布,小米YU7將開啟限時改配,7月6日上午10時到7月7日24時,鎖單用戶都可參與改配,如改配成功,將重新安排生產並重新計算預計交付時間,由於不少用戶在YU7開啟售賣後就急著支付鎖單,容易出現錯選配置等問題,因此設置此次限時改配。

 
陸上半年對外發展 新開國際貨運航線117條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航空物流分會2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今年大陸全國共新開117條國際貨運航線,每周增加往返航班超過233個。

中新社報導,今年上半年新開的國際貨運航線,航向結構以亞洲和歐洲為主。其中,亞洲航線54條,歐洲航線45條,北美洲航線12條,南美航線2條,大洋洲航線2條,非洲航線2條。共涉及42家航空公司,其中包括15家國內航司。貨物結構以跨境電商貨物、電子產品、汽車配件、機械設備、生鮮貨物、特色農產品、服裝為主。

該分會日前發布的《2024-2025年全國新開貨運航線分析報告》顯示,中國航空貨運供給不斷加大,保障能力提升,航空物流市場需求保持高位增長。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4月30日,共新開國際貨運航線243條,航線網絡覆蓋全球六大洲。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航線網絡加速擴大,不斷密織國際航線網絡。目前正形成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四大世界級機場群為核心的航空貨運通道,暢達東南亞、東北亞市場,通達歐美澳等區域的航空貨運網絡正逐步完善,對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支撐作用日益凸顯。

另,阿聯酋航空1日宣布開通杜拜往返深圳的每日直飛客運航線。深圳成為繼北京、上海、廣州之後,阿聯酋航空在中國內地布局的第四個戰略門戶。

此前,阿聯酋航空在中國內地每日運營五個航班,包括每天各兩班往返上海和北京,以及每天一班往返廣州。隨著深圳航點的加入,自7月1日起,阿聯酋航空在迪拜與中國內地之間連通的內地門戶城市增加至四個。

 
新疆亞歐商貿博會 簽約金額逾4179億人民幣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2025(中國新疆)亞歐商品貿易博覽會2日舉行成果新聞發布會,本屆商博會簽約經貿合作項目365個,簽約金額4179.24億元(人民幣,下同)。

中新社報導,新疆商務廳黨組書記、2025(中國)亞歐商品貿易博覽會組委會秘書長李軒介紹,本屆商博會共吸引50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參展參會。除傳統周邊國家外,來自東南亞、非洲及拉美等地區的參展商數量顯著增長,特別是衣索比亞、 尚比亞、科摩羅、塞內加爾等非盟成員國首次參展。

本屆商博會還舉行了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高質量發展招商推介會暨東西部自由貿易試驗區產業合作對接活動,助推新疆自貿區建設取得實效。   

李軒表示,這是新疆自貿區成立以來舉辦的首次產業對接活動,共簽約19個項目,簽約金額27.11億元,涵蓋先進裝備、商貿物流、新材料、農副產品加工、電子信息技術等領域。新聞發布會會公布,今年前5月,新疆自貿區新設立企業14435家,總數達40748家。

 
陸首座海水漂浮式光電投用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國石化青島煉化全海水環境漂浮式光伏(太陽能)項目建成投用,這是中國首個實現工業運行的全海水環境漂浮式光伏項目,與前期投用的樁基式水面光伏聯動,成為目前中國石化規模最大的水面光伏電站。

中新社報導,上述整體項目年發綠電1670萬千瓦時(度),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4萬噸,相當於多植樹75萬株。

該漂浮式光伏電站所在水域與海域聯通,利用海水表面空間發電。項目位於青島煉化氫能「產研加」示範園內,具有零排放、效率高、成本低等優勢,占地面積約60000平方米,裝機容量7.5兆瓦,通過光伏板隨潮汐同步升降設計縮短板體與水面距離,最大限度藉助海水散熱,通過冷卻效應提高發電效率5%至8%。   

此前,青島煉化已建成中國首座碳中和加氫站與全國首個工廠化海水制氫項目,水面光伏項目的全面建成投用形成「光伏製綠電、綠電製綠氫」的新能源產業格局,為綠氫煉化、綠氫交通產業奠定了資源基礎。下一步,青島煉化將再拓展建設23兆瓦漂浮式光伏項目。

 
悠遊北海岸訪地質奇觀 到最美候車亭療癒看海
曾被美國CNN譽為亞洲十大熱門打卡點的野柳地質公園,坐落長約1.7公里的野柳岬,以擁有世界級地景聞名,如今也是許多韓國遊客初訪台灣的必遊景點。另網路上被封為「最美候車亭」的跳石候車亭,於 2025年初維修解封後,再度吸引絡繹不絕的遊客造訪。

新興運動匹克球的傷害與風險因子
匹克球運動引起相關傷害的主要原因,絕大多數傷害都與絆倒、跌倒、突然轉彎和其他突發動作有關,其中扭傷和肌肉損傷比骨折更常見,跌倒或俯衝常導致腕部、橈骨、肱骨和尺骨骨折。在防護方面,提高運動安全技巧有助於預防或減輕受傷的後果,包括肌力和心血管訓練,增強球場適應力,都有助於減少損傷的發生。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關稅談判 政府謹慎回應…強調雙方持續磋商


【常春藤e起學英語】精選最精采的文章,時而新奇有趣,時而發人深省,透過閱讀喜歡的事物學習英語。 【考公職e周刊】提供你公職、職場、證照……等各類考試的情報,還有應考人現身說法,上榜秘訣分享給你!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5/07/04 第612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關稅談判 政府謹慎回應…強調雙方持續磋商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對等關稅緩衝期屆滿倒數計時,對台關稅稅率即將亮牌,在美國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後,外界關注台美談判進展,值此關鍵時刻,政府態度謹慎。

行政院昨(3)日回應媒體提問時僅表示,雙方持續磋商,若有具體結果會適時對外說明。

外媒先前報導,美國針對對等關稅,正與四個國家接近達成協議,包含台灣、南韓、越南、印尼。四個被點名的國家中,越南率先達陣,美國總統川普在社群宣布與越南達成協議,稅率自原本46%降至20%。

同樣被外媒點名可望達陣的南韓,至今仍未傳出好消息,南韓總統李在明昨日更坦言,與美國關稅協商並非易事,但會竭盡全力。

台灣方面,行政院雖在日前發布新聞稿,釋出台美談判具「建設性進展」的正面訊息,但川普臉色難料,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面對外界關注台美談判進展時,均未有進一步說法,僅表達持續磋商、有具體結果會適時對外報告。足見政府對於關稅亮牌結果,仍是屏息以待。

行政院長卓榮泰昨日在行政院會上指出,美國對等關稅仍在談判中,緊密牽動全球經貿秩序,川普4月3日宣布新的關稅政策後,政院在48小時內提出產業支持方案,美國關稅談判與各國進行到最後關鍵,感謝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政務委員楊珍妮非常辛苦,與美國多次視訊、面對面談判,談判工作持續進行當中。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昨日重申,台美雙方持續積極就對等關稅等經貿議題磋商溝通,有談判相關資訊可進一步說明時,將再適時向國人報告。

 
投資台灣方案2.0 新增七產業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行政院會昨(3)日拍板投資台灣三大方案2.0,延長至2027年,並擴大適用範圍,除原本六大核心戰略產業、5+2產業創新領域,新增納入五大信賴產業(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次世代通訊)、服務業、大健康產業等七大產業,將是未來聚焦亮點。

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原本已於去年底到期,行政院會昨日拍板2.0版本,經濟部昨日表示,將回溯適用,有興趣的企業已可提出申請。

經濟部指出,三大方案優惠措施加碼,新增貸款額度7,200億元,且由三大方案平均分配,大企業支付銀行委辦手續費,均採階梯式補助20億元以內0.7%、20億元至100億元0.5%及逾100億元0.3%,中小企業支付銀行委辦手續費部分均調整為1%,支付期限仍維持三年。委辦手續費是由國發基金與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支應辦理。

經濟部初估,至2027年將可吸引企業投資1.2兆元,創造8萬個本國就業機會,促進企業運用AI轉型。

適用對象方面,則放寬擴大至全球海外台商、外商。經濟部次長江文若表示,由於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已實施一段時間,目前確實有掌握潛在案件,但基於尊重業者,不便對外透露,經濟部歡迎外商投資台灣。

在人力配套方面,為引導企業加薪,方案修正原增聘優惠措施,未來企業聘雇本國員工投保薪資如達3.63萬元,移工比率可於現有「3K五級制」及現有Extra制額外再加10%;若聘雇本國員工薪資達3.82萬元,移工比率上限可由40%提高至45%。

 
普發現金卓揆示警 恐再掏空國庫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在野黨主張普發現金,今(4)日將進入表決,行政院長卓榮泰昨日表示,普發現金萬萬不可,將再次掏空國庫、耗損國力,呼籲國會正視、並整體考量,在強化經濟及國土安全韌性精神下通過特別條例,讓行政院能編列特別預算。

立法院會今日將處理朝野黨團所提特別條例,預料將進入表決戰,在野黨團挾人數優勢,可望通過普發現金。

卓榮泰昨日於行政院會表示,國家安全是整體的防護網,不能有所缺漏,政院提出《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預計編列4,100億元特別預算,從產業、就業、民生及國土安全韌性,發揮全面性的安全網。

卓榮泰表示,國會裡有聲音要用普發現金取代國土安全韌性1,500億元、及補助台電1,000億元,這萬萬使不得,形同是把民生物資和國土安全、政府該維護的責任,轉嫁到國人個人身上。

卓榮泰強調,政院在特別條例中提出了支持產業、安定就業、照顧民生、國土安全韌性四大項,一共4,100億元預算,囊括930億元支持產業、1,670億元照顧民生等,包括補助台電1,000億元,是對產業和民生的直接支持,能夠穩定物價和民生。

另外卓榮泰指出,國土安全韌性的1,500億元預算,編列在國防部、海委會、農業部及內政部四大部會。他重申,所有預算都是一體,國家安全更是整體防護網,呼籲國會正視,以4,100億元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整體精神為考量,儘速通過特別條例。

 
越南關稅降了…傳產四族群 銷美前景正向
記者宋健生、嚴雅芳、吳秉鍇、黃淑經濟日報

美越達成關稅協議,運動休閒產業鬆口氣。

美對越南進口商品徵收20%關稅,比起4月初宣布的稅率46%大砍超過一半,在越南布局的台商包括製鞋、成衣、自行車、高爾夫等四產業對銷美前景正向樂觀看待。

製鞋大廠寶成(9904)、豐泰、鈺齊、來億、中傑、志強不約而同表示:「心裡的那顆大石頭終於可以放下」,至於端終產品是否漲價,製造端是否分攤部分成本,都有待後續協商。

寶成表示,4月初美國預告越南關稅為46%時,該公司就持續和品牌客戶溝通,做合適因應,並持續採取多元布局策略,靈活進行產能配置。「現在美國下調關稅,我們會與品牌客戶保持密切溝通,做好因應」。

中傑指出,品牌客戶還沒有消息,相關影響都還在評估中。來億與鈺齊認為,關稅政策確定是好消息,目前生產線正常出貨,第3季接單一切正常。

目前越南出口到美國的鞋子,橡膠或塑膠運動鞋的關稅稅率約20%至25%、真皮皮鞋約8.5%至10%、人造皮鞋約10%、EVA拖鞋/夾腳拖約6%至12%、防水靴/安全鞋約4%至37.5%、童鞋(各材質)約10%至25%。上述品項7月以後關稅統一為20%。

台灣成衣雙雄儒鴻、聚陽皆表態對美越協議方向樂觀其成,認為政策明朗有助品牌客戶恢復穩定採購、降低不確定風險。

儒鴻指出,該公司越南產能占比約65%,美越新關稅框架符合市場預期,且關稅分級制度具備一定彈性,整體屬於正面發展。聚陽認為,隨著政策方向明朗,有助品牌客戶制定穩定採購策略,不再因不確定性延遲下單。

國內自行車龍頭業者指出,隨著美國對越南關稅確定,後續不用再觀望,品牌客戶美國市場已經開始漲價,後續還要再協調如何分攤稅率。

高爾夫產業方面,越南銷美商品對等關稅敲定20%,高爾夫球具兩大代工業者復盛應用和明安均認為在可接受的範圍,並看好第4季出貨旺季營運可期。

另一代工廠大田正啟動越南新廠運作,預計8月開始出貨。

 
普發現金 可望今天三讀…朝野三版本上演表決戰
記者歐芯萌/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朝野各自提出三版本「特別條例草案」,立法院昨(3)日黨團協商,藍綠白各有堅持,最終無法取得共識,預計今日將上演表決戰,因在野黨具人數優勢,普發現金可望今日三讀。

立法院昨日召開黨團協商,討論朝野各版本特別條例,行政院版《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共匡列4,100億元預算,其中包括1,500億國土安全韌性預算、撥補台電1,000億;國民黨、民眾黨團版本則納入普發現金,分別主張全民普發1萬元、6,000元。

昨日經過朝野協商,各黨均有其堅持,未能達成共識,立法院長韓國瑜裁示送交今日院會處理,再掀朝野表決大戰。

由於在野黨都主張普發現金,只是藍、白主張發放的金額不同,因立法院朝小野大,普發現金可望三讀,發放額度如何整合出版本仍待觀察;然而執政黨基於財政紀律等因素強烈反對,若三讀通過,政院是否會再提覆議,也將是關注焦點。

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認為,普發現金預算2,300億元,執行上沒有學理、實務上所推論的那麼好,這筆錢卻會犧牲國土安全與貼補台電1,000億元,希望在野黨不要慷國家之慨。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根據《預算法》,立院只能議決行政院預算案,不能由立院提預算自己審,這是違法又違憲。

國民黨團總召傅□萁指出,特別預算動用歲計賸餘,這項條例有急迫性,當然要即刻審查,尤其7月9日美國對等關稅期限將屆期。普發現金是讓政府跟基層人民站在一起,稅收超徵原本就是額外取得的經費,過去民進黨執政時也有三倍券、五倍券案例。他強調,特別條例是因應美國關稅,不應將國土韌性預算放進來,國防特別預算應該另有一個概括性的整體討論,而不是放入振興產業預算。

民眾黨團副總召張□楷說,民調顯示,絕大多數民眾都贊成普發現金,民眾黨提6,000元、國民黨提1萬元,用意都是「還稅於民」。至於藍白金額有差異,他認為,藍白版本提案大同小異,待兩黨後續討論完成,很快就會得到一個折衷版本,對全民最為有利。

 
國際財經要聞
觀察站/台灣有機會達成貿易協議 但內容難料
記者陳熙文聯合報

美國對等關稅寬限期的期限步步逼近,眼看川普總統不肯延長期限的態度逐漸明朗,各國都加緊談判腳步,不希望受制於美國最後頒布的關稅稅率,更怕直接回歸「解放日」的高關稅。

川普的談判策略是先拉高,再降低;但川氏語言捉摸難定,不僅他所說的稅率差距極大,他所訂出的日期也往往隨時改變。越南在談判開始即表態讓步至零關稅,最後仍被課百分之廿關稅,但時間上反而超車日韓。

美國與各國談判進度緩慢是不爭的事實,目前除了英國、剛達陣的越南,以及硬碰硬,用貿易戰逼出談判的中國大陸,其他經濟體顯然都還深陷五里霧中掙扎,不知該堅守下去,還是該趁早向川普讓步臣服。

其中,原來情勢看好的日本和南韓,這些與美國關係密切的印太國家,顯然還離終點線有段距離。

以日本為例,早在四月中旬就開啟對美談判,現在卻成了川普開刀的對象,稱日本是「被寵壞」的國家,不願開放美國米和汽車進口;另外,南韓本來也是美國談判代表經常掛在口上的「資優生」,現在則恐怕因為南韓新任總統上台而為談判帶來變數。

涉外人士認為,日本和南韓的情況比較特殊,皆與美國涉及安全議題上的合作,雙邊談判勢必會比較複雜,反觀美台之間更接近單純貿易關係,且台灣按部就班向美國釋出善意,現在看起來,台灣仍有機會在七月九日前達陣。

美越貿易總額與美台貿易總額相近,且台越皆是美國的貿易逆差國,而越南也早早向美國輸誠,同意為美國調降至零關稅,正如賴清德總統也在四月投書彭博,表明願意增加對美採購,且承諾在互惠基礎上,同意把關稅降至零。

越南和台灣條件如此相似,若越南能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台灣同樣也有機會,特別是美國現階段也面臨趕進度壓力,必須達成更多貿易協議的情況下,台灣不失為美方拿來做成績的選項之一;但最後談出什麼結果或被課多少稅率,可能還是存乎川普一心。

 
美貿易新策略 要孤立陸企 柬國、台灣等最易受衝擊
編譯盧思綸/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彭博資訊報導,美中貿易戰暫時維持休兵,但北京愈來愈警惕,美國試圖藉由與別國的貿易協議,將陸企孤立於全球供應鏈之外,美越協議即首例。關於商品轉運和出口管制等方面的條款,讓同時仰賴美國需求和大陸生產的亞洲國家遭受池魚之殃,以越南、柬埔寨與台灣最受衝擊。

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暫緩期即將屆滿,白宮官員加緊與亞洲和歐洲等主要貿易夥伴達成協議,內容可能包含針對中國大陸的限制措施,這恐怕會影響許多其他亞洲國家。

印度是另一個傳出接近達成協議的國家,也一直在就原產地規則進行談判。華府希望產品在當地創造的附加價值至少達到60%,才能獲得「印度製造」的資格,印度已努力將比率降至35%左右。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 SA)亞太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近期在一份報告指出:「川普貿易戰帶給亞洲國家的困境在於,它們一方面依賴美國的終端需求,另一方面又極度仰賴在中國大陸本地生產的附加價值」。

艾西亞也說,其中以越南、柬埔寨和台灣最容易受到衝擊。

除了轉運之外,北京另一項憂慮是:美國是否會說服其他國家共同實施或強化對高科技設備的出口管制,進一步限制中國大陸取得製造先進半導體所需的技術工具。台灣已經在6月將中國大陸最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SMIC)列入黑名單。

對大多數亞洲經濟體而言,中國大陸是比美國更大的貿易夥伴。北京當局也多次警告,若自身利益受到威脅,將採取反制。

從帶頭打壓大陸出口到重塑全球「可信任」供應鏈,美方一連串行動對北京的長遠風險在於,這將帶動大規模轉變,使中國大陸更加被排除在國際貿易之外。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WTO研究院院長、曾任中國商務部顧問的屠新泉表示,「如果有些協議明確將中國列為目標,並顯示某些國家正在與美國合作或聯手『圍堵中國』,那麼中國一定會有所反應。」

 
英財相淚灑國會 驚動市場
編譯劉忠勇、林文彬/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英國首相施凱爾2日在國會接受質詢時未支持財政大臣麗芙絲,讓麗芙絲頓時淚眼汪汪,英國股匯債市也應聲下跌。隨著麗芙絲可能下台的猜測升高,施凱爾急忙出面力挺,帶動英國金融市場3日反彈。

英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2日勁揚19個基點,是4月以來最大漲幅,3日盤中下跌12個基點至5.3%;英鎊兌美元小幅升值,扭轉2日重貶0.8%的頹勢。英國股市聚焦於國內市場的富時250指數2日收跌1.3%,3日盤中最多漲0.8%。

美國公債也感受到這股震波,殖利率2日全面走揚,3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揚約5個基點,報4.81%;債券價格與殖利率走勢相反。

由於自家工黨國會議員反對,施凱爾政府1日放棄削減50億英鎊(約68億美元)殘障福利支出的計畫,進一步推升削減預算赤字難度。緊接著隔天,施凱爾在英國國會每周舉行的首相問答時間上,拒絕公開為麗芙絲繼續擔任財政大臣背書,讓麗芙絲流下眼淚。

隨著麗芙絲反應引發外界對她去留的猜測,進而導致英國金融市場陷入動盪,施凱爾旋即出面澄清,向BBC強調麗芙絲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擔任財政大臣。

 
美非農就業強勁 7月難降息
編譯陳律安/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上月非農就業報告比市場預期強勁,反映即使經濟正在放緩,美國勞動市場仍保有韌性,可能把聯準會(Fed)的降息時程推遲到9月。最新數據強化了投資人對美國經濟的信心,帶動美股3日早盤走高、美元也走強。

美國勞工部統計局3日公布,6月非農就業人口新增14.7萬人,高於市場預估的11萬人,主因州與地方政府增聘人手;當月失業率也降至4.1%,意外低於市場預期的4.3%,原因是求職人數減少。由於7月4日為美國的獨立紀念日,因此這份非農就業報告提前至3日公布。

儘管非農就業人數增數超乎預期,但就業成長正在減速,主要反映企業放緩招聘。不過,企業裁員數仍偏低,原因是雇主在歷經後疫情時代的招聘挑戰後,不太願意裁減人力。

經濟學家表示,美國總統川普正在推行拖累成長的政策,包括對進口貨品全面加徵關稅、大舉遣返非法移民、以及削減政府支出,種種作為已改變民眾對經濟的觀感。川普去年11月勝選後,市場預期他會減稅與放寬監管,帶動企業與消費者信心飆高,如今這兩項指標已轉弱。

觀察申領與領取失業補助的人數,顯示勞動市場已現疲態,不如先前Fed為了對抗通膨而大舉升息時那麼強勁。

多數經濟學家預估,美國失業率將在下半年攀升,成為Fed屆時恢復降息的理由。Fed上月按兵不動,將聯邦資金利率維持在4.25%–4.5%,Fed主席鮑爾也在7月1日重申,在恢復降息前,將持續觀察關稅政策對通膨的影響。今年來美國的通膨壓力並不顯著。

鮑爾近期曾向國會議員表示,若勞動市場明顯轉弱,可能比預期更快降息。

ClearBridge投資公司經濟與市場策略主管舒爾茲表示,「強勁的6月就業報告確認勞動市場依然穩健,也徹底關上了7月降息的大門」,但他也說,市場就該把這項就業穩健的好消息視為利多,而非拖慢降息速度的利空。

在最新的非農就業報告公布後,市場預期出現劇烈轉變,交易員幾乎排除Fed 7月降息的可能性。根據芝商所FedWatch工具,目前7月降息機率僅剩4.7%,從2日的23.8%大幅下滑。市場仍預期下一次降息要等到9月,也從原本預期今年總計三次降息,調整為較可能降息兩次。

 
川普衝刺貿易談判 美越敲定關稅…下個換印度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2日宣布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後,並暗示接下來可能與印度達成協議,凸顯他持續在自行設定的7月9日期限前,「衝刺」貿易談判。

川普在社群媒體Truth Social發文宣布,已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越南將從事「前所未見」的措施,允許美國產品零關稅「全面准入」越南市場,美國則將對越南輸美產品課徵20%關稅,遠低於他4月2日「解放日」宣布的46%對等關稅,但仍高於目前對等關稅緩徵期的10%。

越南也同意,若有產品源自其他國家,送到越南出貨,將被美國課徵40%的「轉口」關稅,意圖打擊中國大陸製產品經由他國轉運出口,規避對陸貨高額關稅的行徑。

越南則未證實具體的關稅稅率水準,僅表示與美國針對貿易框架達成聯合聲明的共識,承諾給予美國產品優惠市場准入待遇,包括大引擎汽車。

美越關稅協議的細節依然不多,白宮也還沒發布落實貿易協議的關稅條款或文告,還不清楚20%關稅適用的產品類別,以及是否有產品是用更高或更低的關稅稅率。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越南已同意斥資80億美元採購50架波音飛機,另購買29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作為協議一環。

經濟學家認為,越南避開最糟的情境,帶動在越南設廠的企業股價大漲,包括Nike在3日收盤勁揚4.1%,南韓Hansae在韓股4日收盤暴漲6.9%,三星電子攀漲4.9%,儒鴻在台股4日收盤走揚2.8%,豐泰漲2.5%。

不過,20%的關稅仍高於目前緩徵期的10%、以及川普二度上任前的不到4%,根據協議,美國對越南課徵的關稅稅率。曾任美國貿易官員的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副院長柯特勒(Wendy Cutler)認為,「對越南進口產品設定20%的基準稅率,高於預期,無疑讓其他仍在和美國談判的貿易夥伴倍感壓力」。另一個問題在於,越南同意更高的「轉口」關稅,可能觸怒中國大陸。

此外,川普2日在空軍一號上表示,他可能會和印度達成貿易協議,調降彼此關稅,幫助美企在印度市場競爭。

 
要聞
越南關稅降 分析師:代工業有壓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美國已和越南達成貿易協議,對越南產品課徵的對等關稅將由「解放日」祭出的46%調降至20%,但仍高於協商期間暫時調降至10%的稅率。分析師認為,這個結果符合基本情境的分析,對蘋果的影響不大,但台灣代工業者的關稅負擔將加重,目前的獲利預估還有下修空間。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表示,只要美國對中國大陸的關稅維持在相對較高水準,對越南課徵20%的統一關稅「其實還不算太糟」,關鍵在於細則規定,例如越南是否會對自中國大陸進口、對當地製造業至關重要的產品和零組件加徵關稅。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程世維指出,美越協議「和我們原先的基準情境一致,市場其實早已將東協國家服裝和鞋類代工廠的財務展望和估值,按對美出口課徵20%關稅來反映」,「短期來看,美越貿易協議公布後,服裝和鞋類代工股價反映預料是平淡偏正面,因為市場鬆一口氣,至少目前關稅沒有超過30%」。

瑞銀分析師佛特表示,即使蘋果這次不再享有豁免,對蘋果整體毛利率的負面影響有限。

佛特分析,蘋果供應鏈在越南生產MacBook、iPad和AirPods等產品會受到壓力,但與中國大陸相比,蘋果對越南的依賴程度不高,「考量到蘋果在越南的生產規模相對有限,且以周邊配件為主,對美國進口產品徵收20%關稅,對蘋果毛利率的影響可說微乎其微」。

花旗集團分析師Angela Hsu則認為,台灣代工業者股價可能會出現負面反應,因為這意味著目前的獲利預估還有下修空間,「過去在10%的對等關稅下,台灣代工業平均分攤3%到5%的關稅;如今負擔大幅提高,我們認為品牌客戶很可能會要求供應商共同吸收更高的關稅成本」。

 
自駕小黃上路測試頻出包...馬斯克近日諸事不順
記者林薏茹/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推進AI應用狀況頻頻,自駕小黃Robotaxi最近上路測試頻頻出包,連人形機器人Optimus也傳因設計有問題而使得對供應商採購及生產喊卡,加上特斯拉電動車本業最新公布的交車量大衰退,馬斯克本人也面臨與美國總統川普的嫌隙擴大的問題,對馬斯克而言,最近可謂諸事不順。

特斯拉先前在美國德州奧斯汀首次公開測試自駕計程車Robotaxi服務,但首幾日就爆出多起交通問題與駕駛異常情況。根據多段由特斯拉邀請的受試乘客拍攝並上傳的影片顯示,自駕車出現誤入車道、在多線道路或路口卸客、突然剎車、超速與衝上人行道等情況,引發安全疑慮。

除Robotaxi上路出包,馬斯克先前才與美國總統川普重修舊好,近期又因「大而美」減稅法案再度隔空交火,川普7月1日威脅削減馬斯克旗下公司從聯邦政府領取的數十億美元補貼,甚至表明考慮驅逐已歸化為美國公民的馬斯克。

隨著馬斯克與川普再度撕破臉,馬斯克的企業版圖特斯拉、SpaceX在這場政治對峙中,恐淪為犧牲品,外界認為,雙方衝突升溫,將對特斯拉營運造成實質上的衝擊。特斯拉最新公布的交車數據,也不盡如人意,特斯拉營運前景再蒙塵。

特斯拉2日公布第2季交車數據,共交出38.41萬輛,年減13.5%,寫下歷來最大銷量減幅,且連續兩季銷量都低於40萬輛,是2022年以來最糟糕表現。

馬斯克曾於5月中旬表示,特斯拉已擺脫年初的銷售頹勢,但最新銷售數據表現並非如此。若川普力推的「大而美」減稅法案在眾議院過關,將取消購買電動車減稅優惠,可能進一步拖累特斯拉下半年買氣。

 
Q3台幣走勢 兩觀察重點
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新台幣匯價昨(3)日升破29元,以28.828元作收,盤中更在外資拋匯下觸及28.8元。匯銀人士預估,除了美國經濟表現,第3季新台幣走勢有兩大觀察重點,包括進入股利發放旺季外資是否匯出,以及上市櫃公司財報表現是否影響外資動向,預測新台幣短線在28.2元至29.2元間整理。

外資匯入買超台股成為新台幣第2季升值又急又猛主因,進入第3季,以往年經驗,上市櫃公司開始大量發放股利,外資在拿到股利後多半會將資金匯出,此外,今年以來新台幣升值近4元,7月之後公告6月營收及陸續公布第2季財報,是否會影響外資動向,也成為新台幣第3季走勢關鍵因子。

根據外銀統計過去十年數據顯示,美元每下跌約1%,亞洲股市平均可上漲約1%至2%。上周外資在亞股明顯買多賣少,台股獲得超過48億美元買盤,不僅為外資最青睞的亞洲股市,也是今年來單周最高,另外印度、泰國、馬來西亞與越南也維持資金流入。

隨著7月9日川普貿易談判最終期到來,加稅風險可能拖累美國下半年經濟表現,但也可能提高聯準會降息機率,然不論是經濟成長放緩或聯準會降息機率升高,都不利美元指數反彈。

據金管會統計,5月外資大舉淨匯入126.7億美元,約新台幣3,792億元(以5月底台幣兌美元收盤價29.929元估算)終結連兩個月淨匯出。6月外資又買超台股933.7億元,7月才三個交易日外資再買超839.7億元。

 
台幣升值效應 工具機業嘆50年來最慘時期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經濟日報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昨(3)日收在28.828元、穩坐最強亞幣,一家重量級工具機大廠老闆說,這是他從事工具機產業50年來面對最慘的時期,如果新台幣持續升值,不排除年底要裁員三分之一。

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無奈表示,「新台幣到底是強在哪裡,實在想不通」,業界放無薪假傳聞很多,下一步是裁員,開弓沒有回頭箭,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一家老牌工具機大廠老闆大嘆,新台幣持續飆升,公司已經在做最壞打算,第一波先不再續聘外勞,目前外勞占該公司約十分之一人力,另外產學合作學生名額也暫時減少,如果再不行,就必須裁員。

業者表達,如果新台幣升值到28元,台灣機械業會倒一半,莊大立重申,因為他不是財經專家,所以真的無法預測。莊大立說,機械業近幾年持續向政府反映匯率問題,但政府根本沒有把企業心聲聽進去。

新台幣匯率持續飆升,機械業成大苦主,不但嚴重侵蝕廠商獲利,很多業者也選擇暫時不接單,甚至是根本接不到訂單,因為競爭對手日本、南韓及中國大陸,匯率都沒有升這麼多,在國際市場台廠根本無法競爭。

程泰集團董事長楊德華表示,受到新台幣匯率飆升影響,加上關稅議題衝擊,今年6月以來,很多中小型工具機廠幾乎都接不到訂單,連帶影響許多供應鏈廠商。

 
商品訂價 勿漏稅務成本
記者胡順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近年網路創業風氣興盛,財政部南區國稅局提醒,雖然開店門檻不高,但不少新手賣家在訂價時缺乏「含稅售價」的觀念,可能導致看似訂單爆量,實際獲利卻不如預期,甚至賠錢。

國稅局指出,許多創業者為了搶市占,會將商品價格壓低以吸引消費者,但若未將進貨、包裝、平台手續費、物流費及稅負等成本一併納入考量,可能會出現「賣愈多、賠愈多」。

舉例來說,某賣家以每件商品100元出售,扣除進貨成本70元、包材1元、平台手續費15元、物流費4元,表面看起來還剩10元利潤,但如果再加上5%的營業稅、以及所得稅,實際獲利可能都會被吃掉。國稅局建議,賣家在訂價時應採「含稅反推法」,先列出所有固定成本,再加上預期利潤與稅額,反推出合理售價,才能兼顧競爭力與獲利空間,賣家提供的商品價格,也應包含稅金並在頁面明確標示。

除訂價問題,許多賣家也會忽略稅籍登記。國稅局提醒,每月銷售貨物達10萬元或銷售勞務達5萬元,就須依法辦理稅籍登記。

 
父母贈房子女 留意三稅事
記者胡順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不少父母為了提早安排資產傳承,會考慮將名下房地產贈與子女,但財政部台北國稅局提醒,贈與房地不僅要申報贈與稅,還涉及土增稅與契稅,且這兩筆稅費由誰負擔,將直接影響最後需負擔多少贈與稅;另也可留意贈與稅申報期限。

依規定,贈與土地時,應由受贈人繳納土地增值稅;贈與房屋則需由受贈人繳納契稅。若由受贈人自行繳納,這兩筆金額可自贈與總額中扣除,等於降低贈與稅的課稅基礎,有助節省稅金。

反之,若由贈與人幫忙出錢繳納,則會被視為額外贈與,需併入計算贈與總額,反而讓稅負增加。

舉例來說,母親美雅(化名)在2025年將總值1,300萬元的房地產贈與兒子小新,並產生土增稅120萬元與契稅2萬元,合計122萬元。若這122萬元由小新自己繳納,依法可從贈與金額中扣除,並加上當年度244萬元免稅額,只需就剩下的934萬元課稅,依10%稅率應繳贈與稅為93.4萬元。

但若這筆稅由美雅代為繳納,就會被視為「額外贈與」,需連同原本的1,300萬元一起申報,合計1,422萬元,實際課稅金額提高至1,056萬元,稅額也增至105.6萬元,等於要多繳12.2萬元。

除了注意贈與額之外,也要留意申報期限。有民眾向稽徵機關反映,贈與房地後已申報土增稅與契稅,但稅單尚未核發,眼見30天贈與稅申報期限將屆,是否會被處罰?國稅局對此說明,依《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贈與日次日起30日內應申報贈與稅,但若已在期限內申報土增稅與契稅,則贈與稅申報期限可延長。

國稅局解釋,根據施行細則規定,納稅人若已依限申報土增稅或契稅,可在原本30日的申報期限中,扣除自申報日至收到稅單繳納期限這段期間,若兩者核課期限不同,以較長者為準。

舉例來說,甲君2025年4月10日贈與公告現值1,000萬元的房地給兒子,兒子同日就申報土增稅及契稅,稅單上,土增稅繳納期間為5月12日至6月10日、契稅繳納期間為4月21日至5月20日,贈與稅申報期限由贈與日次日開始起算30天,而此案可扣除期間4月10日至6月10日止,因此贈與稅申報期限應為7月10日。

 
經部砸150億助製造業減碳 汰換高成本製程設備、推動汽電共生等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為達2030年減碳目標,經濟部今(4)日將舉行製造部門減碳旗艦行動計畫社會溝通會議,「產業自主減量旗艦計畫」將首度亮相。經濟部規劃未來五年投入150億元,四路並進推動製造業自主減碳,估可減碳370萬噸。

旗艦計畫四大推動重點,首先是針對「難減」產業,協助汰換高成本製程設備,協助鋼鐵業製程中的加熱爐改善可減少排碳六成;其次,推動汽電共生煤轉氣,透過設備燃料替代,若以天然氣替代燃料煤,可減少排碳三成。

第三,利用AIoT、智慧控制、能源管理系統,達到點線面的整廠節電;最後,針對中小製造業,繼續精進人才培育、輔導、補助等。

經濟部產發署2005年起與工總和鋼鐵等產業公協會及企業合作投入減碳,至2024年減碳績效累計超過1,800萬噸,投資金額超過1,000億元。

然而距離減碳目標仍有距離,分析主因為國內新增多項投資案,導致電力需求增加,鋼鐵等「難減」部門的減碳技術未成熟。

為使製造部門減碳旗艦計畫順利推動,經濟部規劃「產業自主減量旗艦計畫」草案,將減碳對象以規模分項,分為碳費徵收對象等大排放源,與14萬家中小製造業兩大類,在2026年至2030年投入150億元、減碳370萬噸。

碳費徵收對象等大排放源,預計每年提供300家次的訪視輔導、每年200家次的診斷輔導等技術指導。

針對中小型製造業,每年至少培訓8,000人次、每年至少輔導2,000家廠商,以資金補助協助企業設備汰舊換新、設備整合AIoT創新節能減碳,預計每年至少補助600家廠商。

 
36億價金爆出爭議 泰山投資街口案延燒
記者林勁傑/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泰山(1218)投資街口母公司街口金科涉訟,泰山提起返還36億元股款經一審判決勝訴,並得假執行,傳出最近扣押執行竟發現街口諸多帳戶近乎歸零,對此,街口強調絕非事實,正加速上訴二審盼法院還公道。另,電子支付營運正常,且財務狀況穩健,不影響任何用戶權益。

泰山前年爆發經營權之爭,現任經營者主張,前經營團隊決議以36億元取得街口金融科技40.39%股權違法而無效,狀告法院要求街口金科返還投資款35.958億元,並加計年息5%。5月13日台北地方法院一審判決街口須全額返還本金及5%年息,但街口仍可上訴。

不過,傳出法院執行假扣押時發現相關帳戶近乎歸零,泰山不排除聲請管收。街口金科董事長胡亦嘉暗諷只有逃亡的人才會幻想所有人逃亡,正加速上訴二審期盼法院還以公道。

 
台積電退出氮化鎵業務 大客戶納微規劃轉單力積電
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氮化鎵(GaN)廠納微半導體(Navitas)日前宣布,旗下650V元件代工夥伴在未來一到二年內將從台積電(2330)逐步轉由力積電,也曝光台積電將退出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代工。台積電昨(3)日證實兩年內將逐步退出氮化鎵業務。

先前市場傳出台積電優化旗下6吋與8吋廠營運與人力調度,內部也公告調整計畫,納微半導體公告,因獨家供應商台積電將於2027年7月停止生產,規劃在一至二年內轉單。

台積電昨日說明,經過完整評估後,台積公司決定在未來兩年內逐步退出氮化鎵業務。此決定是基於市場與長期業務策略。台積正與客戶緊密合作確保在過度期間保持順利銜接,致力在此期間滿足客戶需求。仍將著重為合作夥伴及市場持續創造價值。此項決定將不會影響之前公布的財務目標。

台積電早在2010年開始布局氮化鎵該領域相關製造。氮化鎵功率晶片廠納微創立初期,團隊有不少來自英飛凌旗下International Rectifier的高階主管,台積電和英飛凌合作多年,相關情誼一併延續至該公司。

台積電2014年在旗下6吋晶圓廠運用氮化鎵技術生產,2015年擴大至低壓與高壓氮化鎵元件生產,矽基氮化鎵製程在2017年投入量產。隨著長期策略發展需要,今年確定淡出該領域,業界預期相關廠區設備與空間將轉投入產能吃緊的先進封裝。

納微半導體和台積電的合作始自2011年,等於草創初期就和台積電合作,後續延伸至氮化鎵功率晶片多代產品開發生產,更因消費應用需求快速擴大,納微半導體2021年在台積電6吋廠的投片還擴至8吋廠以增加產能。

 
台幣又升值…電子業獲利縮水 工具機廠憂訂單
本報記者/連線報導聯合報

台幣匯率昨收在廿八點八二八元,半導體、代工、零組件等產業多以美元為交易貨幣,台幣強勢飆升,科技業者本季難逃營收縮水、匯損與毛利率下滑,災情慘重。一家重量級工具機廠老闆說,這是他從事工具機產業五十年來最慘的時期,如果台幣持續升值,不排除年底要裁員三分之一。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先前提到,新台幣每升值百分之一,影響毛利率與營益率各約○點四個百分點。法人原預期,台積電下半年毛利率可望挑戰百分之五十八上下區間,但匯率強升非但影響第二季營收,下半年毛利率更恐下修。

PC品牌及代工族群方面,鴻海財務長黃德才先前表示,鴻海營收與成本以美元計價,有自然避險能力,財報功能性貨幣為台幣,匯率會影響營收與毛利,台幣匯率升值一元,鴻海營收將減少約百分之三,毛利率下滑○點一個百分點。

傳統產業之中,台幣匯率持續飆升,機械業成大苦主,不但嚴重侵蝕廠商獲利,很多業者也選擇暫時不接單,甚至是根本接不到訂單,因為競爭對手的日本、韓國及中國大陸,匯率都沒有升這麼多,在國際市場台廠根本無法競爭。

程泰集團董事長楊德華表示,據他了解,受到台幣匯率飆升影響,加上關稅議題的衝擊,今年六月以來,國內很多中小型工具機廠幾乎都接不到訂單,連帶影響許多供應鏈廠商,大家都「挫咧等」。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