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櫃營收寫最強7月…重返4兆元大關 繳出「三好」成績


全世界最厲害的頭腦、最捉摸不透的管理動向、不知何去何從的地球命運,都在【世界公民電子報】。 【人資e周刊】內容包含最新勞工政策解析、企業管理進修、人事聘用秘方,希望您的疑難雜症能獲得解決之道。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5/08/12 第615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上市櫃營收寫最強7月…重返4兆元大關 繳出「三好」成績
記者周克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上市櫃公司7月營收昨(11)日全數出爐,在AI需求強勁帶動下,繳出歷年最旺7月、再次重返4兆元大關、今年次高的「三好」成績單。法人看好,隨著AI熱潮延燒,8月整體業績有望再繳出月、年雙增的好成績。

根據統計,上市櫃公司7月營收合計4.06兆元,月增2.6%,年增3.3%,主要受惠新台幣對美元匯率回穩,以及美中科技戰停火帶動AI需求、8月川普關稅政策生效前搶運等有利因素。累計上市櫃公司前七月營收挺進至27.58兆元,年增12.3%。

上市櫃公司7月營收不僅扭轉3月至6月連續下滑窘境,並重返4兆元大關,為今年第二高;其中,7月營收創歷史新高家數為61家,與6月相同,主要包括金像電(2368)、高力、奇鋐、台達電、尖點、宇瞻、茂綸、新產、富世達、安馳、堤維西等公司,集中在AI、金融、PCB、汽車零組件、生技、內需等族群。

另外,上市櫃公司7月營收年增的有883家,占比達46.2%;月增公司922家,占比48.2%;月、年雙增的公司則為492家,占比25.7%。

展望後市,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元富投顧總經理鄭文賢等專家表示,台積電7月合併營收創同期新高、史上單月次高,考量台積電是AI供應鏈最上游的晶片供應要角,以此研判,組裝、伺服器、散熱、PCB、封測等AI供應鏈後續業績依舊強勁。

儘管工具機等部分產業將受對等關稅疊加效應不利影響,但在AI占台股整體營收比重已逾五成催動下,上市櫃公司不僅8月營收可望持續年增,也很有機會較7月再攀升。

台新投顧總經理江浩農、永豐投顧總經理李學詩表示,觀察上市櫃7月營收前20大的企業,幾全數由AI、蘋果供應鏈包辦,統一超、金融業等內需產業也幾乎不受對等關稅影響。

另外,法人走訪供應鏈後發現,此波的AI熱潮主要來自產業需求成長、並非是規避關稅政策而來的搶運潮,加上輝達GB200出貨持續擴大、GB300最快下半季開始備料出貨,看好上市櫃公司8月業績有望再繳出月、年雙增的好成績。

 
電子業加班 連24月成長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AI接單暢旺下,主計總處昨(11)日指出,6月電子零組件業加班工時達27.9小時,連24月正成長,為45年來次高。

因美國對等關稅是在8月實施,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表示,對等關稅對產業衝擊,預計8月或9月就會反映在加班工時上。

譚文玲表示,6月時並不知道對等關稅是要課20%,所以與AI訂單相關的電子零組件業加班工時仍處在高檔,6月出口暢旺,7月出口更好,以目前6月加班工時來看,拉貨潮不減。

主計總處昨日發布受僱員工薪資及工時統計。6月全體受僱員工總工時平均為173.3小時,因今年端午節是在5月,因此月增5.6小時;去年端午節在6月,因此年增13.5小時。6月員工加班工時平均為8.6小時,月減0.5小時。

主計總處指出,製造業6月加班工時17.5小時,年增1.1小時,連13個月正成長,但較5月略減0.4小時。

譚文玲解釋,5月有端午節及勞動節,工作天數20天,6月工作天數多一天,因此不需要這麼多加班工時,但6月製造業總工時183.2小時,較5月增加6.9小時,顯示拉貨力道仍在。

譚文玲指出,與AI需求密切相關的電子零組件,6月加班工時為27.9小時,與5月持平,續寫45年來次高水準;年增3.3小時,為連24個月呈年增走勢。

 
預估4.2萬勞工受對等關稅影響
記者歐芯萌/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就業市場,勞動部次長李健鴻昨(11)日表示,可能受影響的就業人數,包括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失業、減薪等,約可能達4.2萬人,勞動部已擴大就業安定協助,幫助勞工減輕衝擊。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表示,政府分析就業衝擊包括減班休息、減薪等。所謂影響4.2萬人,不等於全部都是失業,而是包含各種衝擊樣態。政府不希望潛在衝擊發展成失業,勞動部才會提出各項支持措施。

李健鴻表示,可能受對等關稅20%影響的就業人數,包括減班休息、失業等,人數約4.2萬人。不過,截至昨日,實施減班休息(無薪假)人數為3,397人,比前次統計(8月1日)時少44人,通報家數也減少七家。

李健鴻表示,勞動部已提出首波在僱用安定措施的薪資差額補貼,擬從五成提高到七成,也在研議擴大薪資差額補貼適用產業範圍。

 
上半年經常性薪資平均數47,608元 近七成員工薪水低於平均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主計總處昨(11)日指出,今年1至6月工業及服務業經常性薪資平均數47,608元,年增2.99%,增幅創25年同期最高;實質經常性薪資平均數43,609元,年增1.04%,增幅創五年同期新高,代表薪資成長趕上物價成長。

觀察統計,目前薪資成長已連15個月超過通膨。

不過,今年上半年經常性薪資不及平均數47,608元的人數占比,上升至69.81%,亦寫新高,顯示個人薪資差距很大。

主計總處統計,6月工業及服務業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為47,798元,年增2.84%;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8,713元,合計後總薪資平均數為56,511元,年增1.88%。

上半年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47,608元,年增2.99%,寫25年來同期最高。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指出,經常性薪資與獎金及紅利無關,因此,經常性薪資增加主因是最低工資持續增加,及廠商加薪所致。

她表示,經過平減消費者物價指數後,今年上半年平均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3,609元,年增1.04%,創下近五年同期最高增幅。主因是薪資增加後,近期物價漲幅趨緩,沒有像先前漲那麼多,因此實質薪資才會轉為正成長,代表薪資成長不會被物價吃掉。

主計總處指出,含經常性薪資及非經常性薪資,再平減物價之後,今年上半年每人累計實質總薪資平均數為36.4萬元,年增1.52%,創近四年同期最高增幅。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平均經常性薪資47,608元,竟有高達69.81%低於此水準。換言之,有近七成員工薪水低於平均值。

譚文玲分析,薪資平均數持續提高,薪資位於平均數以下員工數也一直增加;但從數字亦無法判斷是否因特定產業造成薪資差距擴大,只能確定行業、職位、教育程度不同,導致差異大。

 
美降息預期升溫 三大債市淨流入力道擴大
記者廖賢龍/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就業走弱帶動降息預期升溫,債市近全面上漲。根據美銀引述EPFR統計顯示,統計自2025年7月31日至8月6日止近一周,三大債市延續淨流入態勢、且動能明顯增溫;其中,投資級企業債以淨流入115.8億美元居冠,美國非投資級債券基金淨流入增溫至24.5億美元,新興市場債基金淨流入17.2億美元。

針對近期國際情勢,安聯投信表示,美國非農就業數據意外低於預期,市場預期聯準會9月降息機率上升,10年期公債殖利率走低,債市近全面上漲;美國7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僅為7.3萬,過去三個月平均新增就業人數創下新冠疫情以來最低。ISM調查顯示製造業萎縮速度達到九個月來最快,就業分項指標創逾五年最低。

歐洲部分,歐元區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2%,核心CPI年增2.3%,保持在央行的目標水準。英國央行決議調降基準利率1碼至4%,為兩年半來最低;亞洲部分,中國大陸7月出口年增7.2%、進口年增4.1%,均超出預期,主要受惠中美關稅休戰期限將屆、企業加速出貨所致;進口出現一年來最大增幅也顯示內需逐步回溫。

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陳信逢表示,隨著美國對等關稅逐漸明朗,現階段市場焦點自就業數據轉向穩健的企業獲利。另一方面,最新公布的就業數據也助長市場對聯準會在下次會議降息的預期,推動行情回升。受惠於企業獲利穩降息預期增溫,風險債表現回升;股債波動維持低檔,新興貨幣反彈,債券資金流入回溫。

展望後市,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陳信逢表示,隨著關稅談判結果陸續出臺,市場的不確定性正在降低,樂觀情緒也隨之升溫。在這種環境下,配置上,不重押單一市場,分散投資。因企業基本面穩健,加上市場情緒樂觀,建議在追求成長的同時,透過多元分散應對市場波動,並藉由信用債的穩定收息,降低整體波動性。

 
國際財經要聞
減關稅衝擊…韓越領袖會面 拚2030年貿易倍增
編譯劉忠勇/綜合報導聯合報

南韓和越南領導人同意加快腳步,力拚二○三○年將雙邊貿易額擴大近一倍,達到每年一千五百億美元,藉此減輕美國關稅帶來的衝擊。

南韓總統李在明十一日在首爾會見越南共產黨總書記蘇林,會後李在明在聯合記者會上說:「我們同意進一步加快互利的經濟合作,這是雙邊關係發展的堅實基礎」。

蘇林是李在明六月初上任以來首位訪韓的外國領導人,李在明形容這次訪問凸顯越南對南韓的戰略重要性。他說:「越南在貿易和安全上都是南韓極為重要的鄰國」。

越南政府資料顯示,南韓是越南最大外資來源國和第三大雙邊貿易夥伴。截至二○二五年五月,南韓在越南登記的投資總額達九百四十億美元。兩國去年雙邊貿易額達八一五億美元,較前一年成長百分之七點三。

蘇林說,兩國也正在加強軍事關係,希望雙邊關係發展對區域安全有所貢獻。越南副外長阮明宇在政府網站貼文說:「這次訪問開啟包括半導體和人工智慧等合作領域。」

 
反擊高關稅…印度抵制美貨 總理喊自立自強
編譯任君翔/綜合報導聯合報

從麥當勞、可口可樂、亞馬遜到蘋果等美國的跨國企業,已在印度面臨抵制聲浪。美國總統川普對印度課徵百分之五十關稅,引發反美情緒,一些印度企業與總理莫迪支持者喊出抵制美國貨。

路透報導,全球人口第一大國印度是許多美國品牌的關鍵市場,這些品牌在印度快速拓展,以瞄準增長中的富裕消費者群體,其中許多人熱愛國際品牌,將此視為生活提升象徵。

川普對印度產品課百分之五十高關稅後,印度開始出現抵制美貨、改買本國產品聲浪,雖然尚無美國貨銷售受立即影響的跡象。

印度品牌Wow Skin Science共同創辦人喬德里發布影片,呼籲支持本國農民及新創企業,將「印度製造」打造成「全球熱門話題」,向料理及美妝產品風行世界的南韓學習。

印度電話駕駛服務公司執行長沙司特里則在領英上寫道:「印度應該跟中國一樣,有自己的推特、Google、YouTube、WhatsApp及臉書。」

莫迪十日在邦加羅爾的一場活動上,呼籲印度應更加自立自強,表示印度科技公司為世界製造產品,「如今應將印度需求排在優先順位」。

與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有關的民間團體「民族覺醒運動」,十日在印度各地發起集會,呼籲人們抵制美國品牌。該團體召集人馬哈詹表示,「這是展現民族主義及愛國主義」。

 
川普考慮放行輝達高階AI晶片「給回扣」售中 類比降規版戰機出口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將考慮允許輝達(Nvidia)在中國大陸銷售基於最新Blackwell平台的AI晶片,並證實已與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達成協議,華府可分得該公司H20處理器在中國銷售額的15%。H20為輝達2023年為遵守拜登時期出口管制推出的降規版。

如果獲准,將為輝達打開數十億美元的銷售機會。川普表示,若批准Blackwell晶片出口中國,將在性能上「做負向調整」,他把這個類比為美國向外國出售降規版先進戰機。

他稱H20是「中國已經擁有的舊晶片」,並補充說:「至於Blackwell,我想他(黃仁勳)會再來找我談。」

川普政府與輝達、超微(AMD)達成的「分潤」協議,震驚華府與北京。知情人士透露,部分國安官員正考慮辭職,抗議川普近來釋出可能放鬆先進晶片出口管制的訊號。

哈德遜研究所美中關係專家Michael Sobolik還批評:「令人震驚的不只是國安影響,還因為從未有過先例。『給回扣』不該成為對外商業往來的前提條件。」

前白宮國安與科技官員Aaron Bartnick則質疑這項安排的合法性,因憲法出口條款禁止對出口徵稅或收費,預料將引發司法挑戰。他直言:「這本質上是政府收取輝達與AMD的回扣,以換取它們削弱美國國安。」

川普的言論正值美中官員持續進行貿易談判之際,他希望能促成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峰會。美國商務部據傳已接獲指示,凍結新的對中出口管制,以免影響峰會機會。

 
AMD宣布 美國政府已核准出口AI晶片至中國的許可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晶片製造商超微(AMD)周一宣布,該公司對中國大陸出口一些AI處理器的初次許可申請已經獲得美國政府核准。
 
要聞
AI雙雄晶片銷陸驚天大內幕…傳美抽成15% 用營收換出口許可
編譯葉亭均、記者林薏茹/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輝達與超微傳出與美國川普政府達成一項特殊安排,兩大AI晶片巨頭均同意把在大陸市場銷售AI晶片的15%營收上繳美國政府,以換得半導體出口許可。這是史上首例美國政府從企業營收中「抽成」。

業界認為,若輝達、超微與美國政府達成的這項協議順利定案,雖然兩家AI晶片巨頭獲利難免因而受影響,但有助其拓展大陸市場銷售動能,台積電(2330)通吃兩家晶片商代工訂單,後續出貨量看俏;與大陸雲端大廠往來密切的AI伺服器代工廠,包括鴻海(2317)集團旗下工業富聯(FII)、英業達及神達等,營運將同步受惠。

英國金融時報(FT)引述包括一位美國官員在內的消息人士報導,輝達同意把在大陸銷售H20晶片的15%營收分享給美國政府,超微也會將旗下MI308銷售營收的相同比率上繳,但川普政府尚未決定如何使用這筆資金。

FT上周五(8日)報導,美國商務部當天已開始核發H20晶片的出口許可,時間點正值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與川普會面的兩天之後。美國官員還表示,政府同時也開始發出超微晶片出口許可。

這種「交換條件」的安排可謂前所未見。根據出口管制專家的說法,從來沒有企業為了取得出口許可而同意上繳部分營收。不過,這項交易符合川普政府的模式,也就是川普敦促企業採取像是在國內投資等措施,以避開關稅,目的是把就業和營收帶入美國。

對此,輝達沒有否認已同意這項安排,僅表示遵守美國政府制定的規則,以參與全球市場。

伯恩斯坦分析師估算,基於今年初實施出口管制措施前的輝達財測,輝達原先預估今年會在中國大陸銷售150萬顆H20晶片,營收約230億美元。

台積電通吃輝達、超微AI晶片訂單,隨著兩大晶片廠晶片出貨大陸解禁,台積電將成最大受惠者。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在上(7)月法說會上,談到輝達H20解禁議題時也回應,客戶可以在如此大的市場銷售,對台積電也是個好消息。

 
金管會談關稅衝擊 金融業將是海嘯第二排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實施對等關稅,立委關注國銀資產品質是否受衝擊,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昨(11)日表示,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大力推動關稅政策、虛擬貨幣與AI議題,金融業算是海嘯第二排,他說,從市場風險、信用風險與匯率議題來看,因法規對銀行投資有限制,評估市場風險影響不大,主要影響在信用風險,強調銀行雨天不收傘。

立法院財委會昨日考察台灣金融研訓院,包括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國民黨立委羅明才、陳彥良、金管會銀行局局長童政彰、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雷仲達、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高一誠都出席。

金管會回應關稅議題時表示,對金融業影響主要在信用風險,根據近期銀行7月底回報壓力測試結果,初步判斷影響還好,在加壓的情況下,銀行因為過去累積的備抵呆帳與資本,都可以度過關稅衝擊。官員說,今年壓力測試也把關稅等變數納入考量。

童政彰說,美國4月初宣布對等關稅措施後,金管會就與經濟部、銀行公會開會,設想關稅對產業可能影響。針對企業援助部分,金管會透過銀行公會發函金融機構,舊貸部分展延到今年底,以確保資金不會中斷,另外也請金融機構設置單一窗口,提供協助。

金管會表示,經濟部也透過信保基金提供保證,對評估影響較大產業提高保證額度。

另外,立委羅明才關注金管會對於虛擬貨幣交易所來台態度,賴士葆則詢問台灣是否有機會發行穩定幣等。陳彥良指出,對於虛擬貨幣資產,台灣基本上也先從洗錢防制開始,再來鼓勵成立公會,並在立法院推動下,金管會也提出虛擬資產服務法草案,已送行政院。

 
空地設太陽能板 有條件免稅
記者胡順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中市稅務局表示,民眾若在空地或農地上設置太陽光電板,僅以支柱撐起,未於光電板上方或下方以建材舖設頂蓋,且未設有門窗、牆壁及其他裝備,這類開放式結構的太陽能設施,不會被課徵房屋稅。

稅務局解釋,這類設備不具備傳統房屋的構造,也不具遮蔽或使用功能,因此不符合課稅條件。

稅務局指出,根據《房屋稅條例》規定,房屋稅是針對附著於土地上的各類房屋及提升房屋使用價值的構造物所課徵,即便是違章建築也屬課稅範圍。

稅務局解釋,太陽光電板本質上是轉換太陽能為電能的設備,若僅以支架安裝於空地、農地或其他非建築物構造上,未另設遮蔽頂蓋或圍建構造,就不會被視為房屋,自然不在房屋稅課徵範圍之內。換句話說,只要太陽能設施不是「像房屋」一樣,具有遮蔽、圍建、實體使用空間性質,就不會被認定為房屋。對單純希望在空地或農地設置太陽能設備的業者與民眾來說,這項區別有助於減輕房屋稅負擔。

不過,稅務局也提醒,若是在既有建築物的屋頂上加裝太陽光電板,例如架設在鐵皮屋頂、水泥樓頂等結構之上,即使太陽能板本身不具遮蔽功能,仍會被視為增加房屋使用價值的附屬設施,依法必須納入房屋稅課徵,依規定,設施完工後30日內,納稅人應主動向所在地稅捐稽徵機關辦理申報。

 
汽車零件業 經部六招支持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經濟部長郭智輝昨(11)日與汽車零組件產業座談,提出六大協助,包含降低成本、檢討貨物稅、研發投抵優惠、匯率避險等。

郭智輝昨日與台灣外銷汽車AM(售後市場)及國內OE(汽車新車原廠)供應鏈大廠,深度交流台美關稅與新台幣匯率等議題。

經濟部表示,台灣汽車零組件製造業營利事業家數約1,741家,近三年外銷值均突破2,200億元,且美國市場占比約達五成,業者對於關稅與匯率變動敏感度高,直接連動營利及經營績效,影響力道深遠。

經濟部針對汽車零組件產業提出六項因應對策。第一,導入智慧製造與人工智慧技術服務,協助業者提升產線生產效率;第二,透過汰舊換新政策引導業者添購高效能新設備;第三,集中採購原物料,提升企業議價能力,並由經濟部出面協助中鋼降低生產成本,進而讓利給中下游業者。

第四,加大企業創新支持力道,提高研發投抵額度,研發補助將以從速從優從簡來協助業者,激勵業者投入轉型研發;第五,將向財政部建議檢討貨物稅政策,加速淘汰老舊汽車,擴大內需市場;第六,推動中小企業取得避險額度信用保證措施,協助產業降低匯率風險。

 
張榮發遺囑官司三審定讞 長榮四公司股利 張國煒有份
記者邱金蘭、 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遺囑官司三審定讞,兄弟爭產卻仍未落幕。目前張榮發持有的四家公司股利已累積到160億元,卻因遺囑執行人遲未請求,張榮發幼子張國煒(小K)近日委託律師向法院聲請要求遺囑執行人向四公司請求股利,上個月已獲台北地院裁准。

長榮航空(2618)、長榮海運(2603)、長榮儲運及長榮國際昨(11)日回應,已收到遺囑執行人來函,並就股利領取事宜回覆遺囑執行人暨副本法院知悉。

張國煒委任律師林文鵬表示,去年受張國煒委託,提告四位遺囑執行人柯麗卿、戴錦銓、劉孟芬及吳界源涉嫌背信,並向台北地方法院聲請解任遺囑執行人職務,並改定適格的遺囑執行人。

主要基於兩個事由,一,遺囑指定張國煒接班集團總裁,四位遺囑執行人本應協助,但違背應忠實踐履遺囑的任務,選任張國華擔任長榮集團主要控股公司巴拿馬長榮國際常任董事及常任總裁。二,張榮發名下有長榮海運、長榮航空、長榮國際儲運及長榮國際等公司股票,遺囑執行人怠忽職守未請求應有的股利。

林文鵬估從2016年到2020年,已超過五年時效的股利合計約20億元;而從2021年到2025年,尚未失效的股利有140億元。合計160億元的現金股利及股票股利。

而法律上股東請求股利發放時效是五年,五年後公司可拒絕給股東,張榮發過世九年,部分股利的請求已陸續超過時效。

 
關稅疊加 工具機淪為慘業…中高階產品恐被取代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對等關稅疊加計算,工具機成「慘」業,行政院昨(11)日公布產業衝擊評估,工具機輸美關稅,比日、韓、德等競爭國高出9個百分點,未來中高階工具機可能被日、德取代,是衝擊最大產業,政院將協助開拓非美市場,並輔導轉型升級。

行政院昨日由副院長鄭麗君率領秘書長龔明鑫、政委楊珍妮等人召開記者會,說明台美談判及對等關稅對產業衝擊情形。

龔明鑫分別分析工具機、手工具、水五金、重電、塑膠製品等傳統產業受對等關稅衝擊情形。工具機方面,根據政院資料,台灣疊加後的輸美關稅為24%,相較於主要競爭國日本、南韓、德國的15%,高出9個百分點,壓力較大,包含大型龍門機、車銑複合機、精密零件等,可能被日、德取代。

龔明鑫說,未來將協助業者開拓非美市場以降低風險,例如印度、東南亞、歐洲,同時要輔導業者雙軸轉型,並提供貸款補助、汰舊換新補助等,加碼擴大內需。

至於手工具、水五金的主要競爭對手是越南和中國大陸,這部分台越關稅一致,中國大陸關稅則是原稅率加55%,近期大陸對美相關出口已出現衰退,等於大陸讓出許多市場,台廠可以爭取,龔明鑫強調,這代表關稅競爭未必完全是防守,也可以積極進取。

重電產業方面,龔明鑫表示,主要競爭對手為中國大陸與歐盟,雖短期內因產品需認證、替代性低,出口仍有支撐力,但面對歐盟時,對方技術成熟且關稅更低,競爭壓力較大;相對下,面對大陸時,台灣技術具優勢,短期壓力較小,政府鼓勵業者朝綠電、風電等利基產品發展,以提升競爭力。

至於塑膠製品,主要競爭國為中國大陸、墨西哥,台灣輸美關稅都較兩國低,影響較有限。

行政院強調,為減緩關稅對產業衝擊,已規劃產業支持方案,並已於7日起受理申請。

媒體關注下半年景氣,龔明鑫表示,美國尚在進行232調查,情況較為複雜,不過預期在AI需求的趨勢下,ICT產品出口短期內仍會維持成長,整體第3季出口表現,他仍偏向樂觀看待。

 
iPhone變革…一張嘴就能操控 台積電、鴻海等台鏈吃補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彭博報導,蘋果準備在2026年春季推出全新AI功能,能讓iPhone實現真正的全語音控制,讓iPhone「用講的就能操作App」。法人看好,iPhone AI功能大躍進,將有助刺激買氣,台積電(2330)、鴻海、大立光、美律等供應鏈業績同步吃補。

業界人士指出,目前iPhone已可透過語音助理Siri完成打開App的動作,但無法進一步操作App相關內容,蘋果為了能強化用戶體驗,打算將AI功能整合到Siri,從而實現真正的免觸控操作體驗。

不過,由於技術挑戰因素,蘋果上述功能無法趕上即將來臨的9月新機發表會,可能要等到明年春天透過軟體更新才能使用。市場預期,此一人機介面革新,將會是蘋果推出Siri以來最大的變革,並有望成為業界標竿。

據知情人士向外媒透露,這項能讓Siri像人類一樣操作App的語音控制技術,才是讓蘋果內部寄予厚望的變革核心,因為此一技術能真正打造出與其他品牌廠的差異化,吸引消費者埋單。

換言之,蘋果打算將Siri成為iPhone的「免持」控制器,讓用戶動動嘴就能完成手機在絕大部分App上的操作,而升級過後的AI Siri也將被賦予前所未有的能力,能精準執行App內部執行複雜的多步驟任務。

舉例來說,未來用戶可以透過Siri,以語音指令的方式,找到一張照片,並且進行編輯、發送,甚至完成在社群媒體上的發表與評論,或者是在購物App瀏覽時,用語音方式將商品添加至購物車,期間將完全不必進行手來觸控操作。

若從硬體角度來說,業界人士分析,蘋果革新iPhone語音功能的同時,首先是處理器晶片必須具備AI運算能力,而為了達到精準的收音功能,麥克風規格也必須是高階,才能提升Siri的辨識能力,進而完成精準的語音操作。

 
德儀大漲價 調升逾6萬個品項價格…矽力躍大贏家 茂達、致新等也沾光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全球類比IC龍頭暨車用晶片大廠德儀(TI)近期對客戶發出漲價通知,涵蓋旗下超過6萬個品項,堪稱德儀近年最大規模漲價,當中超過四成品項漲幅逾三成,震撼業界。

德儀以產業龍頭之姿領頭漲價,法人看好有助市場秩序向好,前台股股王、有「中國德儀」之稱的矽力-KY(6415)因與德儀產品重疊度相對高,也可望沾上龍頭廠漲價的外溢效益,成為最大贏家;茂達、致新、力智等台廠也將享有市場氛圍轉佳與價格壓力舒緩帶來的好處。

德儀產品廣泛用於工控、汽車、消費性電子等領域,幾乎所有電子相關產品都能看到德儀的晶片。德儀已在6月小試身手,調漲旗下3,000多個晶片品項價格。

陸媒指出,這次德儀漲價的規模,比6月的3,000多個品項多20倍、達6萬個以上品項,範圍包括工控、車用電子、消費性電子、通信設備等,且呈現明顯的結構性特徵,也就是抬高舊款產品價格,如此可以引導客戶升級採用新一代產品。

德儀曾在2023年發動價格戰以鞏固市占,當時殺得業界措手不及,如今德儀大幅調升產品價格,一改殺價搶單策略,法人看好有助整體產業秩序朝正向發展。

業界人士提到,德儀具備市場龍頭地位,產品範圍很廣,具備漲價與降價的力量,而且行銷策略也很厲害。之前德儀殺價,應是搶中國大陸市占率的想法,而現在漲價,看來則是維護毛利率的策略。

先前德儀採積極的削價搶市策略,撼動市場甚大,當時電源管理IC產業一片譁然,外資也曾為此大幅調降矽力目標價,認為德儀砍價對矽力產品均價與市占率殺傷力甚大。如今德儀一改降價策略全面漲價,法人看好矽力也將成為優先受惠的廠商。

矽力今年前七月合併營收為101.55億元,年增0.6%,長期的年度業績目標看增二至三成。該公司董事長陳偉先前表示,關稅因素帶來短暫、較大的季節性干擾,但對全年業績目標不會有特別大影響,其今年成長動能聚焦汽車與消費性電子兩大領域。

陳偉估計,今年矽力的業績約超過六成來自中國大陸市場貢獻,他認為,總經環境不確定性使得很多客戶傾向使用本土供應商產品,客戶端設計導入加速。

根據業界消息,德儀此次大手筆調升旗下逾6萬個品項價格,平均漲幅介於10%至30%,其中超過四成品項漲幅逾三成,主要漲價品項聚焦工控、車電、數位隔離器等產品,消費性電子與通訊用晶片、電源管理晶片也在其中。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