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電子報


【發現-史前館電子報】有考古學家帶你進入時光隧道,讓你更認識臺灣豐富史前文化、原住民文化與自然史。 【橘世代電子報】為讀者提供面對人生下半場所需七個面向的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8/11 第596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科創扎根 蘇州打造人才聚集重鎮
連接東南亞、美西 廈門港開通新航線
機器人足球世界盃 中國摘金
全球最長風電葉 運抵山東
德陽護士勇救溺 網友喊讚
從投行看大陸/台商常見重複課稅分析
大陸官媒嗆輝達H20三個不當
華為秀AI推理加速技術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編輯小語
科創扎根 蘇州打造人才聚集重鎮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像眾多中國大陸城市一樣,蘇州近日啟動「十五五」規畫公眾建言工作,其中人才創新創業是重要議題之一。作為經濟大省江蘇的骨幹支撐之一,蘇州近年來一直在努力打造人才聚集重鎮。

新華社報導,走進蘇州街頭的一間茶室或咖啡廳,你的鄰座很可能是一位青年創客;「科學家日」、「國際精英創業周」、「頂尖人才計畫」等活動,頻頻成為這座城市的頭條新聞;以高樓地標和古典園林為背景的引才廣告,在商廈街巷、地鐵公交隨處可見。

這座被稱作「東方威尼斯」的江南水城,還連續多年獲評「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

這座有著2500年歷史的水鄉之城,自古惜才愛才。自隋朝至清朝,蘇州曾湧現了51位狀元,數量居全國之首。今天,在超過1200萬的常住人口中,蘇州各類人才總量達407萬,這意味著每3個蘇州人中就有1個是科學家、工程師或者其他類人才。

重視科創,是蘇州能夠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依託雄厚的製造業根基,蘇州在生物醫藥、奈米技術、半導體、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形成了高密度創新集群。目前,有2100多家人工智慧相關企業在蘇州扎根。有研究報告顯示,蘇州在人工智慧方面的研發投入居中國大陸地級市之首。

2024年,蘇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人民幣2.57兆元,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43萬家,位居大陸城市前列。

專注汽車零部件研發生產的蘇州中日興通訊是這些科技型企業中的一員。公司總經理中山龍太郎是30多歲的日籍華人,2018年到蘇州經營企業。他說,蘇州對科技創新企業的金融支持、服務保障,讓他願意留在這裡。

2024年,中國大陸全社會研發經費為3.6兆元,比2015年增長了2.2兆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68%,位居全球第12位。諸多大科學裝置集群般崛起。大陸已不僅是全球製造工廠、全球企業市場,更日益成為「世界研發實驗室」,吸引著愈來愈多科研人才紛至沓來。

蘇州是大陸這一深刻轉變縮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顯示,「上海—蘇州」科技集群連續位列全球第五。

蘇州的吸引力不僅限於經濟和科技。今年6月,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美籍華裔科學家黑國慶被聘為蘇州大學蘇州醫學院講席教授。生於北京、旅居美國多年的他,把歸國後的第一站選在蘇州,看中的正是這座城市的慢節奏。他說,這裡讓他「有回家的感覺」。

蘇州的開放與包容體現在街坊鄰里之間。蘇州工業園區是江蘇省外籍人士最集中的地方之一。這裡的「老外」超過1.2萬名,來自130個國家和地區。當地在外籍人士聚集的街道正逐步探索出社區服務國際化的新路徑。比如,這裡的指示牌都有多語種標識,社區活動會製作中英雙語海報。

 
連接東南亞、美西 廈門港開通新航線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8月9日6時許,在廈門邊檢總站東渡邊檢站移民管理警察高效保障下,賴比瑞亞籍「地中海奧索拉」輪首航廈門順利靠泊海滄嵩嶼碼頭,標誌廈門港美西地中海新航線SENTOSA正式開通。

中新社報導,該航線共部署8艘14000至15000標準箱級別船舶,將掛靠巴生港、新加坡、林查班、頭頓、鹽田、廈門、長灘、奧克蘭等港口,連接了東南亞、中國華南地區與美國西海岸,形成廣泛貿易網絡,能滿足不同地區貨物運輸需求。

該航線主要裝載跨境電商貨物、高科技產品、汽車及零部件、化工產品和紡織品等。此次新增掛靠廈門港,完成裝載後出境直達美國長灘,不僅節省了中轉時間,強化了中國華南至美西的核心鏈路,同時覆蓋東南亞主要樞紐港,滿足多元中轉需求。新航線開通後預計每年為廈門港新增6萬標準箱吞吐量。

為保障新航線首航船舶靠泊作業高效有序,廈門東渡邊檢站執勤四隊民警積極對接口岸聯檢單位和相關港航企業,實時掌握船舶動態,通過單一窗口網上辦、查驗前置等服務舉措,滿足快線集裝箱船舶「快進快出」通關需求,實現了船舶到港零延誤,裝卸作業零延時,為中國製造出海按下加速鍵。

 
機器人足球世界盃 中國摘金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國機器人在國際競技場上迎來歷史性突破。近日,在2025 RoboCup巴西機器人足球世界盃上,人形組比賽落下帷幕,由北京海澱企業「加速進化」提供核心機器人的5支戰隊創下了前所未有的戰績。其中,成人組清華火神隊和其使用的加速進化T1機器人創造歷史,代表中國戰隊奪得冠軍獎盃。這是自RoboCup開賽28年以來,中國戰隊首次在含金量最高的人形組摘金。

更為彰顯中國機器人科技實力的是,在大賽中,成人組前三名及小型組前兩名戰隊,全部使用了加速進化公司自主研發的「加速T1」和「加速K1」機器人。這標誌著中國自主研發的機器人實現了在該頂級賽事中的全面領跑。

RoboCup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機器人賽事,其中人形組賽事在所有項目中受關注度最高。本屆匯聚了來自中、美、德、韓、英、法等國家的19支全球頂尖機器人戰隊,分為成人組和小型組。

據瞭解,自機器人世界盃小組賽開戰以來,中國戰隊就表現亮眼,近乎以壓倒性優勢橫掃全球傳統強隊。最終,清華火神隊捧起中國首座機器人屆「大力神杯」。

加速進化,是一家2023年成立於北京海澱的科創企業。基於「大模型技術將徹底改變人形機器人的發展軌跡」這一判斷,加速進化從足球場景突破,以此錘煉人形機器人的基礎運動與智慧協同能力,再逐步實現能力的泛化,把機器人在綠茵場錘煉出的能力,加速遷移至工業、服務等廣闊場景。

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正在海澱「加速進化」。從RoboCup賽場的激烈對抗到實驗室的算力星光,海澱的「AI通行證」正在解鎖千行百業:藥店裡的Galbot不僅管理貨品,更在重構零售服務的效率與體驗;商場中的星動Q5,以其擬人化的服務和應變能力,正在煥新商業空間的交互模式;礦山下的靈寶CASBOT,代表了機器人在極端危險環境下對人類的解放與守護。這些場景的突破,正在助力具身智慧從「能執行任務」向「能融入環境、與人自然協作」加速進化,為「讓機器人真正走進千家萬戶」的願景鋪就基石。

 
全球最長風電葉 運抵山東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8月4日,由東方電氣風電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方風電)研製的全球單機容量最大2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核心部件,153米全球最長葉片安全運抵山東東營廣利港,隨後將運往試驗基地進行吊裝。

此次運輸的風電葉片單支長度達153米,堪比4架普通客機首尾相接,運輸難度極高。從工廠到港口的運輸路線如「障礙賽」,高壓線、橋梁、急彎層層阻隔,發運團隊提前半年實地勘測,多次複勘定制分段式護送方案。據悉,同時運抵港口的,還有超過500噸的全球最重風電機艙。

東方風電總部位於四川省德陽市,26兆瓦級海上風力發電機組於2024年10月12日下線,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是目前全球單機容量最大、葉輪直徑最長的海上風電機組。該機組輪谷中心高度185米,相當於63層居民樓的高度,風輪掃風面積相當於10.5個標準足球場。在年平均10米/秒的風速下,單台機組每年可輸出1億度清潔電能,可滿足5.5萬戶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用電。

 
德陽護士勇救溺 網友喊讚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近日,一段海邊救人的視頻在大陸互聯網上流傳:一名七旬老嫗不慎溺水,危急時刻,遊客中一位護士挺身而出為她持續實施心肺復甦,為後續的搶救和轉危為安贏得了寶貴時間。據瞭解,這位護士來自四川德陽,她的善舉也得到了眾多網友點讚。

8月2日下午,山東威海榮成成山歡樂海邊,一名70多歲的女性面朝下漂浮在海面上,其他遊客發現後趕緊將其抬到沙灘上,此時她已沒有了意識和呼吸。見此情形,遊客蘇娟主動站了出來,頂著烈日持續為溺水老人進行心肺復甦,同時指導周圍遊客協助清理溺水老人口鼻中的異物。

經過20多分鐘的努力,老人終於恢復了微弱的心跳和呼吸,之後被急救車緊急送往醫院。

兩天後,老人的女兒輾轉聯繫上蘇娟,告訴她由於施救及時,為後續搶救贏得了寶貴時間,目前母親已脫離生命危險,並再三向她表示感謝。

蘇娟是四川德陽廣漢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的護士,當時正在海邊度假。她的善舉不僅贏得了現場群眾和獲救老人家屬的稱讚,救人視頻被發到網上後,也獲得了網友的讚譽。「我是護士,遇到了就必須去救。」蘇娟從事護理工作15年,面對鋪天蓋地的讚譽,她如此說道。

 
從投行看大陸/台商常見重複課稅分析
劉泰麟(富拉凱投資銀行協理)/經濟日報
台商在兩岸間投資須注意重複課稅問題。

台商投資海外,常見因資金調度、稅務規劃等不同目的,衍生出多層次投資架構的常見做法,但在兩岸稅制不同情況下,尤其是在股利分配或股權轉讓過程中,出現台灣與大陸間重複課稅的情形。

實務中有許多常見的重複課稅情形,以在台灣尚未實施受控外國公司法(CFC)前為例,必須將利潤實際分配回台才需課稅,因此台商過去常透過境外留存盈餘,再以僑外資名義申請回台設立公司。

但在CFC實施後,若台灣公司賺取的利潤要分配回台灣個人或公司,台灣公司賺取的利潤需先繳納20%營所稅,將盈餘分配至境外公司需課徵21%的所得稅,再將該筆所得計入最終股東的應課稅所得,21%的利潤匯出所得稅不能夠用於抵扣,所以整體稅負較高,這也是為什麼實務上以僑外資名義回台投資的個案已減少的原因。

至於在投資大陸方面,台灣公司間接投資大陸公司,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大陸公司利潤匯出繳納的10%所得稅可在台抵減,此項抵減不需對境外公司具備控制力,但須在所得實現當年度提出申請。另外依據CFC規定,台灣公司取得源自大陸公司的股利,在大陸已繳納的股利所得稅,可於五年內申請退回過去繳納的所得稅,若未於規定期限內匯回台灣並提出抵稅申請,將喪失抵減權益。

2025年6月大陸頒布利潤再投資稅收優惠政策,台商在2025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以大陸境內企業分配的利潤,用於境內直接投資符合條件的情況,且投資滿五年者,可按投資額的10%抵免當年的應納稅額,而依據台灣CFC規定,台商間接投資大陸,大陸轉投資公司決議分配利潤即須在台申報課稅,若台商未在五年內將該筆資金實際匯回台灣,則無法申請退回在實現年度繳納的稅負。

部分台商因產業轉型導致營運規模縮小,實際業務活動大幅減少,但因早期在大陸購置了大面積的廠房與土地,使得公司資產結構中不動產占比偏高。此類台商若透過境外公司持有大陸公司股權,並擬以出售境外公司股權的方式間接處分資產,當境外公司價值有一半來自於大陸不動產時,將會適用穿透課稅規定,取得的所得須視為來源於大陸境內所得,需在大陸課徵資本利得稅;在台灣則需依照出售股權利得課徵最低稅負,若以無償或低於公允價值將股權轉讓給第二代,則可能被視為贈與在台課稅。

值得注意的是,大陸已開始實施「受益所有人信息管理辦法」,要求企業申報實際控制人或最終受益人資訊,若有異動應於30日內完成更新備案。另外台灣的CFC要求納稅義務人須申報其境外投資架構,兩岸皆已強化對境外控股架構與實質受益人的掌握,調整投資架構均會被稅務機關掌握與追蹤。

□(本文發自台北,網址www.mychinabusiness.com)

 
大陸官媒嗆輝達H20三個不當
記者黃雅慧/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商務部已著手核發許可證,允許輝達恢復向中國大陸出口H20晶片。不過,中方對於H20晶片「後門」議題仍不安心。大陸官媒央視旗下評論專欄「玉淵譚天」昨(10)日再批H20,稱「當一款晶片,既不環保,也不先進,更不安全時,作為消費者,我們當然可以選擇,不買。」

玉淵譚天表示,後門分為硬體與軟體兩種:硬體「後門」是晶片在設計或製造時留下的物理裝置,具有「後門」功能的邏輯電路;軟體「後門」可以理解為在軟體中植入具有相關功能指令,透過運行軟體對用戶的系統造成破壞、竊取機密等。

報導進一步指出,利用軟體激活「後門」,輝達的CUDA是關鍵,它是一種生態系統。全球有超過400萬開發者在使用CUDA,覆蓋全球90%的AI研究機構。

除了安全疑慮問題外,玉淵譚天表示,H20其GPU核心數量比H100減少41%,性能降低28%,導致H20無法滿足萬億級大模型訓練需求,顯示其不先進。

有分析指出,即便輝達H20恢復對中國大陸銷售,中國的IT基礎設施服務提供者可能也難以立刻恢復對輝達H20晶片的採購,畢竟如果相關安全隱患沒有明確消除,很多企業可能不會貿然採購,因為如果後續出現資訊安全問題,可能需要擔責。因此,部分與政府或國資相關的IT基礎設施服務提供者,可能將會保持觀望或選擇國產替代方案。

 
華為秀AI推理加速技術
記者謝守真/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華為將於明(12)日與中國銀聯在「2025金融AI推理應用落地與發展論壇」發布推理加速技術。據透露,該技術或能降低大陸AI推理對高頻寬記憶體(HBM)的依賴。

HBM是基於3D堆疊的高性能DRAM,具高頻寬、低延遲等優勢,允許GPU直接訪問完整模型,避免DDR頻寬不足導致算力閒置,顯著提升千億參數大模型推理響應速度。

目前,HBM在高端AI晶片的訓練端滲透率接近100%,同時推理端隨模型複雜化而加速普及。然而,其產能緊張和美國出口限制倒逼大陸廠去探索Chiplet封裝、低參數模型優化等替代方案。

IT之家提到,華為曾與北大合作DeepSeek全棧方案,昇騰平台單卡Decode每秒處理突破1,920 Tokens/s,時延降50%。與科大訊飛合作實現MoE模型大規模並行推理,處理速度增3.2倍。

中國基金報引述業內人士,AI產業正從「追求模型極限」轉向「應用價值最大化」,推理成為下一階段重心。HBM是解決「數據搬運」關鍵,HBM不足會導致推理卡頓、響應慢。

大陸通訊行業網站C114通信網則指,算力和存儲是訓練與推理率先受益領域,大陸國產化趨勢下決定未來十年AI勝負。但大陸國產HBM與海外存技術差距,在產能緊張和美國限制下,「彎道超車」是華為等陸企突破的重要方向。

 
今年夏天熱翻天!小心皮膚也撐不住 肌膚問題頻傳
隨著天氣逐漸轉熱,根據醫師臨床觀察發現,夏天皮膚病較為常見的主要有4大類,包括:異位性皮膚炎、濕疹;黴菌或細菌感染,如足癬、股癬、汗斑,以及光敏感性皮膚炎、蚊蟲叮咬皮膚病。

AI排擠新鮮人 招聘訊息減15%
社會新鮮人的競爭對手不再侷限於人類,還有人工智慧(AI)。生成式AI工具興起讓大專院校應屆畢業生在職涯起點更難站穩腳跟,1997年後出生的「Z世代」線上求職平台「Handshake」數據顯示,以往年輕畢業生可從事的初階職位招聘訊息減少15%,而每個開缺職位的申請人數激增30%。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