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上市櫃營收超預期 飆最強10月…全年挑戰50兆元新高 | | 記者黃彥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上市櫃公司10月總營收達4.64兆元,年增11%,為史上最強10月,優於預期,法人看好全年營收有望挑戰50兆元,改寫新猷。 上市櫃10月營收僅次於今年9月的4.68兆元,月減1%,為史上單月第二高。整體而言,上市櫃營收寫三紀錄,包括歷年最強10月、首度連四月站穩4兆元大關,前十月營收亦創同期新高,彰顯台灣AI供應鏈在全球產業中展現強勁的復甦動能與韌性。 < ... | | 上福認列子公司無形資產減損13.4億 前3季每股虧9.5元 | | 台北10日電/中央社 | 雷射印表機及事務機耗材廠上福全球科技今天傍晚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宣布依據國際會計準則(IASs)第36號公報,認列子公司商譽等無形資產減損,金額高達新台幣13.47億元,導致上福今年前3季稅後虧損12.12億元,由盈轉虧,每股淨損9.5元。 上福執行副總經理黃懷德表示,由於合併的美國子公司Katun,主要進口的事務機卡匣耗材與機器設備等產品,多來自中國、日本及台灣,受美國關稅影響以致 ... | | 科技股領漲 台股多頭未變 | |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美國政府關門有解推一把,台股昨(10)日開高走高,在科技權值股、記憶體等漲價概念股領軍下,加權指數一度勁揚325點至27,976點,終場上漲218點收27,869點,收復月線和5日線,化解技術面危機。 法人指出,多頭未變,我國10月出口年增49.7%創新高,上市櫃公司繳出最強10月營收佳績,加上有12月年底法人與集團作帳行情加持,「台股要站回28,000點不難,3 ... | | 上市櫃營收五大天王 出列 | |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上市櫃公司10月營收昨(10)日全數公布,營收五大天王同步出爐,包括10月營收金額最高為鴻海(2317)、10月營收月增率最高為東華、前十月營收年增率最大為皇普、10月營收連續成長最多為竹陞科技,而今年新掛牌且前十月營收年增率最大的公司是熙特爾-創。 營收金額最高的霸主依然由鴻海連霸,受惠於AI伺服器需求及蘋果新機銷售亮眼雙引擎帶動下,鴻海10月合併營收高達8,957.0億元,年增11.2 ... | | 就市論勢/晶圓代工、高階封裝 帶勁 | | 聯邦投信台股研究團隊/經濟日報 | 盤勢分析 台股昨(10)日上漲218點收27,869點,回到月線之上,技術面仍呈多頭走勢。 美國政府自10月1日關門至今進入第40天,近期參議院領袖達成跨黨派臨時撥款協議,可能將政府資金暫時延長至2026年1月30日。 台經院公布2026年度景氣預測,今年台灣經濟表現亮眼,前三季成長率分別達5.45%、8.01%與7.64%,成長動能以貿易與投資為主,前三季輸出、資本 ... | |  | | AI 相關主流股 資金追捧 | |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昨(10)日主要亞股、歐股幾乎都上漲,台股集中市場加權指數更是大漲218點,但櫃買指數卻獨憔悴,下跌0.6%,成交量也縮至1,163億元。法人指出,近期加權指數也量縮,明顯是資金有限,成交量集中在AI相關主流股如記憶體、PCB、IC設計、封測等,中小型股較多的櫃買指數因而表現較弱。 兆豐投顧董事長李秀利指出,從技術面來看,櫃買指數亦較加權指數弱勢,加權指數昨天回到月線之上,櫃買指 ... | | 看好輝達 GB 系列伺服器明年出貨成長 緯創、鴻海、廣達...大摩挺 | | 記者魏興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摩根士丹利(大摩)證券在最新「大中華科技硬體產業」報告中指出,由於AI需求相當暢旺,預估2026年輝達GB系列伺服器機櫃出貨量將上看6萬至7萬櫃,年增逾1.14倍。台廠中,按讚緯創(3231)、鴻海、廣達等廠商。 大摩科技產業分析師高燕禾指出,由於受惠GB系列出貨持續成長,高燕禾看好下游硬體廠的偏好順序為緯創(首選)、鴻海、廣達,均給予「優於大盤 ... | | LINE Pay上月業績月增3% 聯強月增6% | | 記者彭慧明/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台灣最大第三方支付業者LINE Pay(7722)昨(10)日公布10月營收7.03億元,創新高,月增3.6%,年增26.4%;前十月營收63.97億元,年增25.7%。 【記者吳凱中/台北報導】通路代理商聯強(2347)昨日公告10月合併營收371.43億元,為同期新高,月增6.46%,年增3.04%;前十月合併營收3,220.86億元,年減7.66%。 ... | | GIS 搶攻 AI 眼鏡商機 法人看好與蘋果合作開發 | |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鴻海集團旗下觸控模組大廠GIS-KY(6456)董事長周賢穎昨(10)日於法說會表示,正積極與多家客戶共同開發AI眼鏡產品,並全力擴大光學業務版圖,力拚營運先蹲後跳,預料2027年相關產品將顯著貢獻營收。 GIS為蘋果穿戴頭盔Vision Pro供應鏈,負責光學貼合業務,由於蘋果也傳出正積極揮軍AI眼鏡市場,法人點名,周賢穎所指的AI眼鏡客戶,即包含蘋果,亦即GI ... | | 航空三雄10月營收高飛 Q4步入貨運旺季 好景可望續攤 | |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航空業10月營收寫佳績。華航(2610)、長榮航(2618)與星宇航空(2646)10月營收在三連假帶動下,同步創歷年同期新高紀錄,三家公司均認為,10月因旅遊旺季加上電子出貨潮,推升航空客貨兩旺,展望本季可望續寫佳績。 華航集團10月合併營收181.07億元,年增5.7%,是歷史同期最高;其中客運收入109.9億元,年增8.98%,亦是同期最佳。 長榮航10月客運營 ... | | 東哥上季每股純益 5.42元 接單有斬獲 | | 記者吳秉鍇/高雄報導/經濟日報 | 東哥遊艇(8478)昨(10)日公告第3季獲利5.1億元,年增2.4倍,每股純益5.42元;累計今年前三季稅後純益10億元,年減17.1%,每股純益10.64元。該公司指出,剛結束的美國羅德岱堡國際船展買氣熱絡,已有訂單入袋,挹注營運可期。 東哥表示,該公司自去年產能調配影響生產排程,並推行多元銷售通路策略,以致使得銷售時點遞延,現在已逐步回穩。 東哥進一步指出,關稅議題從今年上半年持續 ... | | 寶成10月營收年減9.9% | |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經濟日報 | 寶成10月自結合併營收215.66億元,月增11.3%、年減9.9%;累計前十月合併營收2,102.09億元、年減4.2%。其中,製鞋業務前十月營收年增1.2%,呈現穩定走勢 ... | | 寶雅10月營收年增13% 統一超年增4.4% | | 記者侯思蘋/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寶雅昨(10)日公布10月營收為21.4億元,年增13.1%,累計前十個月營收為208.8億元,年增6.9%,單月、累月營收創同期新高。 寶雅表示,10月主要受惠美妝品類帶動成長,寶雅將持續展店,預計對公司帶來正面貢獻,並藉由美妝店提高在台灣滲透率;同時寶雅將持續加速數位布局,藉由產品組合優化以及完整數位布局,提升消費者體驗。 寶雅截至10月底為止,全國共有441間店,對於展店計畫,寶雅 ... | | 良維上月業績月增4% 寫單月新高 | |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連接器廠良維(6290)昨(10)日公布10月營收9.57億元,續創單月新高,月增4.68%,年增44.45%;第3季稅後純益4.11億元,創單季新高,季增144%,年增245%,每後純益2.58元。良維累計前十月營收84.42億元,年增逾三成。 ... | | 台股ETF受益人數 續創新高 | | 記者何佩儒/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台股上周拉回修正,昨(10)重新站上月線。根據集保戶股權分散到7日的統計顯示,台股ETF受益人數上周仍增加11.9萬人,總人數1,154.1萬人續創新高。包括元大台灣50(0050)及四檔主動式ETF等,共13檔台股ETF受益人數同步創高。 今年是主動式ETF元年,投信業者積極發行主動式台股ETF,由於績效表現亮眼,也吸引投資人目光。除了主動群益台灣強棒、主動統一台股增長受益人數都已突破11萬人, ... | | 台股ETF前十強犀利 近半年績效跑贏大盤平均達43.5% | | 記者高瑜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台股驚驚漲,近半年來加權報酬指數上漲36.5%,觀察同期間的台股原型ETF表現,贏過指數的有22檔,占比約35.4%,且前十強ETF的平均績效43.5%,中信小資高價30(00894)、富邦科技、元大電子、野村臺灣新科技50更有超過五成的亮眼表現。 根據CMoney統計至10日,62檔台股原型ETF平均報酬率表現為26.8%,僅僅一檔為負報酬,以類型來看,科技主題型以及市值型 ... | | 股票型商品魅力失色 單周資金淨流入減少近四成 | |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過去一周整體股票型ETF獲資金淨流入較上周減少近四成至328.2億美元,美國淨流入規模縮減逾五成至139.8億美元。各地除了中南美洲資金淨流入有增加,其他普遍減少,淨流入歐洲、日本降至1.6億、0.7億美元;中國更轉為淨流出4.1億美元。 上周美股結束周線連三紅,市場擔憂AI泡沫,那斯達克與費半指數周跌幅逾3%,拖累全球股市普遍收黑。 科技股漲高疑慮和 ... | | 外資賣亞股 南韓大失血 上周淨流出50億美元最多 | | 記者張□文/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投資人擔心人工智慧(AI)泡沫,科技股高檔震盪,外資上周大幅賣超亞股,對南韓賣超50.4億美元最多,其次是台股的35.5億美元、印度的5.6億美元;外資上周只買超兩個市場,即印尼的2億美元、菲律賓的0.7億美元。 新興亞股上周普遍收黑,以南韓跌3.7%最重,其次是菲律賓跌2.8%、台股跌2%。 外資最近持續賣超台股,今年以來對台股買超縮水到12.8億美元, ... | |  | •用綠保種出另一種生計!四分地也能創百萬營收 從順月農園四分地的小實驗,到新竹尖石山上五月桃的集體轉型,這些農民走上一條不噴藥、不施肥的路。讓土地恢復呼吸、讓動物回來,就會知道自己種的,不只是農作物而已。綠保農法讓他們找到新的客群,也讓部落重新思考,生計之外,還可以種下什麼樣的未來。
•台積電2026年最重要一役!矽光子CPO是什麼? 今年第四季,台積電最先進二奈米製程預計啟動量產,CoWoS先進封裝產能穩定增量,在日本熊本、美國亞利桑那、高雄、新竹寶山等地新廠照預定時間進入量產……,截至目前為止,台積電不斷強化競爭門檻,逐一實現發展藍圖。眺望2026年,台積電也將直面最重要的一役──實現矽光子CPO(共同封裝光學)量產。究竟矽光子是什麼?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