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五日就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訴訟進行口頭辯論;包括川普提名的幾位保守派大法官,都提問質疑關稅適法性和川普這項政策是否越權。
訂定關稅屬於國會職權;不過川普今年上任後,援引一九七七年制定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宣稱美國與外國貿易逆差已形成緊急狀態,因此總統有權課徵關稅因應,但遭企業提告越權。美國國際貿易法院和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已先後裁定川普政府違法,現在上訴至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五日辯論近三小時,暗示可能首度出手限制川普政策。最高法院由六位保守派和三位自由派大法官組成,多名保守派大法官質疑川普課徵關稅做法。
首席大法官:徵稅屬國會職權
首席大法官羅伯茲說,關稅實際上是「對美國人徵稅,而這一權力歷來屬於國會核心職權」。
大法官戈薩奇也認為川普政府擴張權限不妥,質疑國會是否已將憲法賦予的關稅權力全盤交給總統。他問到:「照政府的邏輯,國會是否也能把一切監管對外貿易的責任甚至宣戰權,都交給總統?」他認為這將導致行政部門的權力逐漸且持續增長,而國會權力則逐漸喪失,總統若能任意課徵關稅,未來的總統可能以氣候變遷構成緊急狀態為由,對汽油車課徵高關稅。
川普引用的IEEPA授權美國總統針對國家緊急狀態「管制」進口,但由川普任命的大法官巴瑞特說,過去有沒有任何法律,以「管制進口」這段關鍵文字,就授予總統課徵關稅權力。
代表聯邦政府的司法部訟務次長沙爾五日引用前總統尼克森的案例,為關稅辯護;尼克森曾在一九七一年援引「與敵國貿易法」宣布緊急狀態,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徵百分之十從價稅。沙爾說,關稅符合IEEPA的管制手段,主要目的是用來管制,增加稅收只是附帶功能。
自由派大法官:關稅榨公民錢
自由派大法官薩多馬友當場質疑,「你想說關稅不是稅,但它們本質上就是稅,正在從美國公民身上榨取金錢」。
羅伯茲和其他幾位大法官也探討「重大問題原則」。該原則要求行政機關在制定重大政策時,必須有明確的國會授權。最高法院曾運用這項原則,禁止拜登政府減免學生貸款,認為行政部門不能以含糊不清的法律條文來解決國會可能未曾預料到的聯邦政策「重大問題」,羅伯茲說,「這似乎可以直接應用於關稅制度」。
不過川普政府的代表回應,這項原則不適用外交事務。
辯論後半段,一些大法官也為川普辯護,讓最終會如何判決無法預測。大法官卡瓦諾就表示,國會通過IEEPA,「想必是希望賦予總統應對緊急情況的適當工具」,既然立法者賦予總統實施制裁等許多工具,為何又禁止他使用關稅?
大法官艾里托也說,川普可能還有其他法律手段來推行他的大部分計畫。
川普:提高關稅是為了全世界
最高法院辯論結束後,川普表示,最高法院若推翻他的關稅政策,將「帶給國家極大破壞」。
川普說,他聽說該案「進展順利」,但如果他不能實施關稅,「全世界都會陷入蕭條」。川普說,他威脅提高關稅,才迫使中國撤回稀土出口管制,「那不是針對我們的威脅,是針對全世界的威脅。我這麼做是為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