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用有限時間,在敘事完整、立意明確的前提下,兼顧情境描寫細緻逼真呢?可以參考以下的寫作概念──模組化寫作。 模組化是指將系統分成可擴充並重複使用的小單元(即模組),再將其運用在不同的系統中。就像一箱數千片的樂高盒組裡,是一個個小積木;它們既可做為戰艦砲管,也能成為鐘塔外牆,玩家先分別將其組成數個中小型部件,再連結加固成整體。 寫作也可借鑒這種概念,畢竟題型雖千變萬化,題材終究不脫日常生活中與人、事、物相交接的經驗,和因之而生的體悟思考。因此我們可以參考積木設計的方式,從具體常用的基礎情境開始,逐步擴充建立自己的寫作模組。其做法如下: 從通用生活情境著手 寫作題材來自生活經驗,而學生日常生活不外家庭與校園,及連結兩處的通勤路程(安親班、補習班等),通用生活情境便可從這些方向著手建構。以班級描寫為例:多觀察教室設備配置、班級布置、同學習慣、特殊事件等元素,再依教室環境、同學群像、個人特寫等方向練習書寫,當遇到與校園生活、班級日常、同儕相處等題材,再依具體題目要求微調,便可輕鬆應對。 加入個人生命經驗 然須留意前述通用生活情境模組,較適用於略寫、泛寫,用以引出文章主題。要凸顯個人特質,細描心境與想法,則需進階寫作模組,以擴充特殊性。我們可善用獨特的個體經歷,展現自己獨一無二的「生命經驗」。以打籃球(可替換成任何學科、才藝、嗜好)為例:先找出過程中印象深刻(情感強烈)的節點:如初接觸的驚喜、慘敗後的發憤、欲放棄的沮喪、決勝時的狂喜,或課間輕鬆的舒壓、走下球場的閒適;再回憶或設想當時情境,依序描繪外在環境、人物動作,最後揣摩感受與體悟,反覆書寫整理,便可因應各類追尋與成長,成就或受挫的題材。 然而方法再多、再方便,寫作終究源於生活。我們唯有隨時觀察、感受及思考,方能豐富生活經驗、提煉體悟;最終筆隨心走,用自己的文字紀錄並重新詮釋、建構世界。 (本文由聯合報寫作教室提供) ●想知道更多寫作技巧嗎?《40週寫作覺醒影音書》不僅集結聯合報寫作教室專欄,更新增教師解析引導影音課程,只要跟著扎實完成40週的寫作訓練,就能擊破練習困境,聯合學苑教育商城現正優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