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八日分析,川普政府對中國大陸輸美商品,以及任何購買或組裝中國商品的國家加關稅,北京被逼得進退兩難,只能準備打經濟消耗戰。中國可能吸引亞歐和其他地區的投資人,但這艘逃生艇並不夠大。北京用關稅和出口管制反擊的效果有限,畢竟中國輸美商品約是其進口額的三倍。
華爾街日報九日報導,自美國總統川普首任與中國大陸打貿易戰以來,北京已打造一系列工具打擊美國痛處,現在更準備全面運用這些工具,包括出口管制、監管調查和不可靠實體清單等。
此外,北京正準備採取新方法施壓美國公司,迫使美企放棄作為最重要資產的智慧財產權,否則將失去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
任職歐巴馬政府的前國安高官、喬治城大學教授麥艾文說,「中國系統性整合一系列新工具,以盡量降低中國的成本並盡量增加美國痛苦」;北京已做好準備,將讓他們在貿易戰占有不對稱優勢。
自上周起,美國對幾乎所有經濟體加關稅,並對越南等中國工廠持續轉移生產線的國家徵更高關稅。 一位匿名的中國政策顧問直言,「誰先投降就會成為被害人,這攸關誰堅持更久」。
對北京而言,貨幣貶值將是減輕關稅衝擊的最簡單辦法,但這可能引發資本外逃,也會疏遠中國可能試圖討好的貿易夥伴。
截至目前為止,北京幾乎沒採取有意義的措施來促進家戶消費,利用關稅和出口管制反擊的效果也有限,但若北京相信其忍耐度高於華府,這可能成為唯一選項。
對川普一再加中國關稅,北京回嗆奉陪到底。經濟諮詢機構龍洲經訊創始合夥人兼研究主管葛藝豪表示,「中國對美國造成的痛苦,不會像中國感受的痛楚一樣多,因為中國擁有龐大的對美貿易順差,而且除了稀土,出口管制會造成更多損失」;「北京此舉透露的訊息是,將抵抗美國主宰的企圖,並非常樂意打場經濟消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