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批打壓言論自由 陳培哲等75人籲賴政府懸崖勒馬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25/03/27 第883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專題
話題
焦點新聞
政治新聞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各界批打壓言論自由 陳培哲等75人籲賴政府懸崖勒馬
記者張博瑞、周佑政/台北報導聯合報
中研院士陳培哲等七十五位學者、勞團與藝文界人士昨天署名發出「捍衛台灣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聯合聲明,指賴清德總統就任後,不斷妖魔化大陸及以戴紅帽子的方式打壓不同意見者,激化台灣社會的對立,並用民粹主義凝聚支持者的向心力,台灣的言論自由空間遭快速壓縮,呼籲民進黨政府懸崖勒馬。

學者、勞團、藝文人士齊發聲

聲明發起人有陳培哲、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施正鋒、左翼聯盟秘書長黃德北、作家楊渡、醫師蘇偉碩、政大傳播學院教授馮建三、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盧倩儀、人民民主黨創辦人鄭村棋等人。陳培哲目前人在國外,本報記者採訪時他強調,此次連署很重要,「當然要支持」。

聲明指驅逐陸配違背法治精神

聲明以德國經歷納粹政權為例,指集體沉默將德國推向極權獨裁深淵。聲明說:「我們強烈地感受到台灣的民主法治正被民進黨掀起的新一波反中浪潮而遭到空前未有的破壞與威脅,因此,為捍衛我們的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發聲,我們要求政府遵循憲政體制依法而治,並立即採取積極有效措施改善兩岸關係,維持和平安定環境,確保台灣人民能夠在自由民主的環境中安居樂業,共享兩岸和平發展紅利帶來的繁榮成果。」

聲明提到,陸配亞亞在抖音發表批評民進黨的影片可能令一些人不舒服,這屬於言論自由範疇,但陸委會卻宣稱亞亞發表支持武統言論,並據此以行政命令,將其驅逐出境,這種濫用行政裁量作法,完全違背政府保護人權的民主法治精神。

黃德北表示,提出聲明是因為賴總統拋出恢復軍法審判、限制兩岸學術與文化交流等十七項措施,以及移民署取消亞亞居留許可,要求亞亞強制出境,這讓許多人為台灣政治緊縮、兩岸關係惡化感到憂慮。因此此次聲明除了有學界響應,也有來自勞團、藝文界等人士加入。黃德北說,在邀請年輕學者、藝文工作者時,許多人雖想支持卻迫於壓力而婉拒,賴政府造成的「自我審查」壓迫可以想見。

將邀民眾連署不排除維權抗爭

黃德北指出,提出聲明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會架設網站讓民眾共同連署,也會針對不合理政策採取具體作為,更不排除會有維權抗爭活動。他直言,除了民進黨持續激化兩岸的對立,國民黨也毫無解決之力,所以只能透過民間力量自救。

馮建三指出,此次聲明在短短十天內就集結七十五位願意具名的各界人士響應,就是因為賴政府將對岸視為敵對勢力,將對台灣國安造成巨大危險,明明知道自己的軍事量能不及對岸,何必去「戳」他們?

施正鋒說,會站出來是因為現在民進黨政府執政下的思想審查已更勝戒嚴時期,對於國家、社會的分歧有很嚴重的影響。他說,亞亞案造成寒蟬效應,讓台灣的陸配遭到集體汙名化、將不敢發聲。

施正鋒強調,言論自由當然不是至高無上,但政府如何定義、有何作為應該要是可受公評,而非造成社會更大的撕裂。

府稱鼓吹戰爭已牴觸民主紅線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表示,台灣是民主社會,自由與民主是國家根基,總統府尊重也捍衛不同主張者的言論自由。惟鼓吹對台發動侵略戰爭、仇恨與強暴犯行,已經觸犯聯合國公約明確規範的犯罪行為,是對台灣自由民主國家體制的挑戰,也牴觸民主與言論自由的紅線。

75位學者、勞團與藝文界人士聯合聲明全文如下:

賴清德總統於3月13日召開國安會議宣布17項國安因應措施及將大陸視為境外敵對勢力後,國人對於這些政策感到不滿。我們強烈地感受到台灣的民主法治正被民進黨掀起的新一波反中浪潮而遭到空前未有的破壞與威脅,因此,為捍衛我們的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發聲,我們要求政府遵循憲政體制「依法而治」,並立即採取積極有效措施改善兩岸關係,維持和平安定環境,確保台灣人民能夠在自由民主的環境中安居樂業,共享兩岸和平發展紅利帶來的繁榮成果。

台灣民主自由正在遭到破壞與威脅

我們都熟悉那段歷史:當納粹在德國大肆逮捕猶太人與異議人士時,德國社會普遍選擇了沉默,有些人甚至站出來大聲讚賞這些暴行。然而,當蓋世太保開始把矛頭對準普通百姓時,人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卻已為時過晚。最後,這種集體的沉默與縱容將德國推向極權獨裁的深淵,並使其陷入一場瘋狂的戰爭災難中。

賴清德總統自就任以來,不斷妖魔化大陸及以戴紅帽子的方式來打壓不同意見者,進一步激化台灣社會的對立,並用這種民粹主義的方式凝聚支持者的向心力。最近,陸委會宣布取消具有大陸配偶身分的網路博主亞亞(劉振亞)在台居留許可、並強制遣送出境。亞亞在大陸抖音網站上發表批評民進黨的視頻可能令一些人不舒服,但這都是屬於言論自由範疇,現在陸委會卻宣稱她發表支持武統言論,並據此以行政命令方式將其驅逐出境,這種濫用行政裁量權的做法完全違背政府依法而治保護人權的民主法治精神。

台灣言論自由的空間正在快速的遭到壓縮,在現行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前總統舉辦的兩岸學生交流活動中,受邀來訪的大陸學生脫口說出「中國台灣」,前總統竟然因此要被移民署約談;在大陸發展的台灣藝人轉發「中國台灣省」的貼文,也面臨內政部的罰款懲處威脅。戒嚴時代的思想審查機制已經快速降臨台灣上空,嚴重破壞台灣民主法治的發展。

不要讓「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咒語成真

賴清德政府不但是當前台灣民主法治的最大破壞者,也對台灣和平安全造成潛在的威脅。

這場戰爭本可避免或提早結束,但為了削弱俄羅斯並為軍工複合體創造巨大利益,拜登政府不斷延長戰爭,迫使烏克蘭成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導致無數民眾傷亡流離失所。俄羅斯侵犯烏克蘭主權釀成嚴重人道主義災難固然應受譴責,但美國與北約長年否定俄羅斯對其自身安全的關切、透過北約擴張誘使烏克蘭掉入戰爭代理人陷阱的作法更應受到撻伐。

自從解嚴以來,台灣人民逐漸開始享受到兩岸和平帶來的紅利。1990年代以來,兩岸之間經貿迅速增長,2024年兩岸之間的貿易總額高達2312.12億美元,其中台灣更享有699.96億美元順差,佔台灣全年貿易順差總額的86%以上。2015年11月,兩岸最高領導人更在新加坡舉行歷史性的「馬習會」,為兩岸關係邁向新的發展階段創造了難得契機。然而,這樣的發展顯然是與民進黨政府的政治利益相悖,近年來不斷阻撓與破壞。賴清德上任後,更是變本加厲地推動各項敵視對岸的政策,兩岸之間關係日益惡劣,愈來愈多人擔心「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咒語是否真的會實現。

由於大陸與美國正處於大國博奕階段,使得民進黨的中國威脅論與抗中保台策略得到美國大力支持,甚至要把台灣建成「刺蝟島」、「地雷島」。然而,近來國際形勢丕變,美國總統川普決定調整與中、俄兩國的關係,國際政經秩序面臨重組,各國均謹慎以對。反觀民進黨政府,繼續昧於現實,無視川普上台後所作的戰略調整。對當前國際局勢如此缺乏掌握,勢將把台灣帶向兵凶戰危日益孤立的局面。其實賴清德的17條十分危險,可能讓台灣陷入連這幾年的烏克蘭都不如的危險困境。目前美國在東亞的軍力可能已經無法支援台灣,並且與中國對戰代價太大,所以美國多少已經準備放手,甚至要把台灣剔除到第一島鏈之外。對這個轉變的認識,從美國國防部新任副部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的談話、《外交事務》季刊的重要論文、還有國內外幾位有識之士,都曾提及,甚至最近國防部四年的總檢討也對兩岸軍力對峙的後果十分悲觀。

台灣在兩岸與世界和平上可以扮演關鍵角色

目前國際局勢日益詭譎多變,台灣與大陸也正面臨火車即將對撞的危機,處於暴風核心的台灣,特別感受到壓力。但在大陸與美國博奕的當下,我們相信台灣可以發揮關鍵角色,緩和此一對抗的緊張氛圍。只要民進黨政府願意放棄現行抗中保台路線,直接解決當前困擾兩岸和談的障礙,不但能確保台灣的安全,更有助於東亞與世界和平的發展。

我們呼籲民進黨政府懸崖勒馬,不要為了自己的短期政黨利益再做出任何危害台灣的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的事;台灣人民更要站出來捍衛我們得來不易的民主與言論自由,並提出符合台灣人民利益的和平方案。我們還要呼籲大陸朋友,與我們一起捍衛兩岸和平、珍惜大陸40年建設成果和台灣的民主自由生活。

 
TOP
專題
新聞眼/亞亞案 民進黨100%言論自由去哪
本報記者周佑政聯合報
陸配「亞亞」劉振亞因鼓吹武統,遭移民署廢止依親居留許可,但此舉遭外界質疑違反言論自由,到底什麼樣的言論危害國安?保障言論自由與國家安全之間的界線如何拿捏?賴政府有必要說清楚,否則恐造成寒蟬效應,也與民進黨過去爭取的百分百言論自由相扞格。

劉振亞因為武統言論,被移民署依「大陸地區人民在台灣地區依親居留長期居留或定居許可辦法」相關規定,以有危害國家安全或社會安定之虞,廢止依親居留許可。劉振亞則強調,她只是討論武統而非鼓吹武統,兩者根本不一樣。

但就算是鼓吹武統,劉振亞的「言論」是否已經構成危害國家安全?政府並未給出明確答案。如果劉振亞不只是因為鼓吹武統言論,而是具有更明確的危害國安「行動」或有大陸黨政軍等背景,賴政府也應主動對外界釋疑。更何況,劉振亞只是一介手無寸鐵的平民,就算她說武統「不中聽」,難道就可以以不符比例原則的方式將她驅逐出境,不顧及她尚有三名年幼的子女?這根本已經完全違反兒童福利的普世價值。

此外,若民進黨政府認定談論武統、鼓吹戰爭,並非言論自由範疇,那麼到底什麼是「言論自由」?什麼樣的「言論」會危害國家安全?相關部會也應該說明清楚,甚至如法務部近日所言,應不排除訂定專法來界定。

四月七日就是言論自由日,是為了紀念威權時期「自由時代周刊」創辦人鄭南榕。賴清德擔任副總統時,曾在參與「百分之百言論自由:鄭南榕和自由時代」展覽時表示「言論自由得來不易,不僅是國家的重要資產,也是我們應該珍惜的價值」。

如今,在言論自由日前夕,陸配因談論武統,遭向來以言論自由為傲的台灣「驅逐」,讓外界對民進黨政府有所質疑。

亞亞案後,許多人心底都有很深的憂慮,台灣怎麼會變成這樣兩極的社會,這也是昨天為何有那麼多跨領域人士冒著被當局清算、側翼圍剿的風險,依舊挺身而出發表聲明,他們確實說出了很多人對於亞亞案的心聲,身為國家領袖,賴總統有義務要團結人民,而非在內部找敵人,讓台灣變成一個大家再也不認識的仇恨之地。

 
TOP
另2名陸配 月底也面臨強制出境
記者翁至成、張曼蘋、廖士鋒/台北聯合報
陸配「亞亞」劉振亞被移民署廢止依親居留許可並限期離境,前晚她搭機離台前表示,盼申請團聚來台時移民署能依法行事。移民署昨表示,將依相關法令審查,並會商陸委會;對於陸配「小微」、「恩綺」限期於本月卅一日離境,若未依限出境,將依法強制出境。

劉振亞點名內政部長劉世芳迫害人權,劉世芳昨強調,針對各界的批評與指教,都會虛心受教並檢討改進。媒體追問,劉振亞離境了,內政部是否鬆一口氣?劉世芳回應「我還在呼吸。」至於目前內政部查察國人持有中國大陸身分證進度,她表示,目前查察案例大概七十幾個人,已十五人被撤銷戶籍。

移民署昨表示,劉振亞若申請以團聚或探親等事由來台,受理後將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大陸地區人民進入台灣地區許可辦法等相關法令審查,並會商陸委會等機關提供意見後,依規定作成准駁決定,並通知當事人。

大陸地區人民為台灣人民之配偶申請團聚,主管機關經審查後得核給一個月內停留期間許可,通過面談後准予延期,期間為五個月;探親停留時間依申請人身分不同,例如父母、繼父母為一至三個月,每次延期不得逾三個月。

而亞亞在機場與三名子女相擁道別的畫面,引發外界質疑政府拆散天倫的作法,海基會副董事長羅文嘉昨天受訪時仍力挺政府處置方式,強調「符合法律、人情、事理」,對於外界質疑為什麼要造成亞亞與子女分離,羅文嘉表示亞亞有權決定為小孩選擇,「如果認為祖國美好,她可以讓孩子活在美好的國度,但不能強迫其他台灣人一起選擇,讓台灣變成共產制度、紅色中國。」

 
TOP
在野挺聯合聲明「說出大眾心聲」
記者林銘翰、王千豪、鄭□/台北報聯合報
賴總統恢復軍事審判制度等十七條反滲透國安措施後,陸配亞亞因發表「武統」言論被迫離台,七十五位學者昨發表聲明指賴總統用民粹主義凝聚支持者向心力,台灣的言論自由空間快速遭到壓縮。在野黨昨同聲批評賴總統限制言論自由、進行思想審查,學者說出了沉默大眾的心聲。

國民黨昨聲援學者,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說,賴清德正在推動「台獨三部曲」,假國安之名,行戒嚴之實,第一部曲為集錢、集權,司法銀彈備好滿滿;第二部為全台搞大罷免,肅清異己,一黨要獨大;第三部為賴清德要推出「賴十七條」國安條例,思想戒嚴、言論管制。

國民黨發言人楊智□表示,國民黨也非常擔心接下來他們可能會遭受網路霸凌與攻擊,甚至可能會被查水表,國民黨會堅定支持民主自由法治、為中華民國站出來的所有學者及民眾。

民眾黨發言人吳怡萱表示,學者發出聲明,抗議操弄民粹、進行思想審查,民眾黨也要反問賴總統「難道這就是台灣總統應該有的格局嗎?」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說,這些有良知的學者說出千千萬萬沉默大眾的心聲,大家都同感憂心,台灣瞬間從民主國家退回準戒嚴的氛圍,以國安為由壓縮人權,國人隨時要自我警戒,言論自由的尺度不得與政府相左,否則隨時觸犯法網。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也點出國內公民勢力萎縮的問題,民進黨執政後,公民社會力量萎縮,以前代表進步價值的非政府組織(NGO),現在願意出來講話的已經為數不多。

黃國昌指出,過去有很多公民團體的朋友,說好聽是走入體制,說不好聽就是被收編,例如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顧立雄、林□正、羅秉成都去當官,對於司法改革這件事來說,他們慢慢沒有批判的力量。

 
TOP
陸配憂子女「不希望仇恨延續」
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聯合報
陸配劉振亞「亞亞」事件餘波盪漾,來自大陸的新住民們看待劉振亞的角度大不相同,有人批她為了帶貨不擇手段,藉由敏感話題衝流量,挑起敏感、矛盾話題,卻造成社會恐慌與矛盾「太自私」,也有人認為台灣的民主自由早已變質,但更擔心的都是下一代。

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會長鍾錦明表示,台灣共有卅八萬名大陸配偶,近十六萬人已拿到身分證,下一代至少有廿、卅萬人,現在的資訊都很發達,孩子們也都看得到新聞,卻未必能分辨是非對錯,同學們是否會因為家長的關係而發生衝突,甚至造成仇恨的延續。

賴總統定調「中國是境外敵對勢力」,令在台大陸配偶處境尷尬,一邊是娘家、一邊是夫家,變成夾心餅乾。談起近期亞亞事件,出生吉林省、來台十七年的新住民楊國域說,人多總有個案,但對她來說,台灣就是第二個故鄉,更多陸配在台灣安身立命、認真生活,只想在台扎根,「如今土壤卻是鬆動的,要我們怎麼辦?」

談到孩子,楊國域說,「小孩有小孩的智慧」,小兒子還在念國中,她的教育方式是希望孩子要有獨立的思想,「未來,他想要捍衛台灣、攻打大陸,我都尊重他的選擇。」

楊國域說,這是這個時代背景下必須承擔的命運,是很心酸,卻是無解的一代,一邊是親情不可能斷,一邊是兒女也不可能斷。如今的局勢卻也讓她感嘆,從早期的老兵到現在的陸配,總是在政治環境中成為箭靶。

來自廣西的金妮今年四十九歲,來台快廿五年了。兩個兒子大學將畢業,她說,台灣有卅八萬名陸配,相信身邊的人都能看到她們的認真努力,愛家也愛這塊土地,不是輿論所稱的「來騙健保、離婚改嫁」,也期待兩岸可以好好對話、透過柔性管道互相溝通,那是和平最好的方式。

楊國域說,其實大陸就是一黨獨大,大多數的百姓並不在乎政治,她們許多人是來了台灣才知道政治,知道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知道我們是和其他配偶不一樣的群體」,政治離人民很遠,但在台灣似乎又太近了。

 
TOP
羅世宏:網民揚言殺陸配 是言論自由嗎?
記者王千豪、周佑政、唐筱恬、黃于聯合報
陸配「亞亞」劉振亞因武統言論遭處分限期離境,引發社會對言論自由的爭辯。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羅世宏昨受訪表示,「現在有相當數量的人民對現況感到焦慮與不安」,七十五位學者也有這方面的憂慮,社會不應該動不動就貼人侮辱性標籤,到現在網路上都有人要亞亞全家滾回大陸、殺陸配等,這些不理性極端言論,難道沒有比武統更可怕嗎?

羅世宏近期在臉書貼文質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未保護人權,駁回亞亞強制遣返停止執行聲請,而遭炎上,身兼事實查核中心董事長的羅世宏表示,他是以自己個人身分發言,而非代表事實查核中心的立場,但他也強調,他的立場不變,處分應符合比例原則,並考量陸配亞亞有三名小孩,先給予警告,未改善再處罰,而非一開始就採取嚴重懲罰,希望內政部公開調查資料,讓大家言論界線有所依據。

羅世宏說,亞亞影片大多在抖音發布,許多台灣人都沒看過,若經轉傳再向政府檢舉,未來沒人敢再發表言論,如何判斷影響國家安全、宣傳戰爭,怎樣算煽動實質暴力行為、具有戰爭動員能力,主管機關應公開處分書及證據影片,讓大家知道怎樣是跨越紅線。

「言論自由需要大家維護。」羅世宏強調,不能由特定官員或政府決定,至少要合乎程序、比例原則,陸配亞亞言論被判斷為武統,難道網民說要殺陸配就是言論自由嗎?或是有人說為了台灣獨立,就算戰爭也在所不惜,這樣算不算鼓吹戰爭?不應存在雙標問題。

羅世宏說,台灣對於國家安全憂慮確實是存在,政府的責任是要削減人民不安,例如告訴大家正在加強國防實力、建立兩岸對話氛圍等,而不是不斷製造亡國感、製造武統威脅訊息,難道是為了政治利益嗎?政府不能只看短利益、只看對罷免有沒有幫助?這是台灣生死交關的事情。

提供亞亞法律協助的律師葉慶元認為,內政部扭曲法律不令人意外,但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以及最高行政法院錯失了彰顯台灣人權與民主法治的機會,身為一個主修憲法、人權與言論自由的法律人,他感到相當痛心。

 
TOP
國台辦新設「舉報台獨打手」
特派記者陳政錄、記者陳宥菘/北京聯合報
陸配「亞亞」因涉武統言論被迫離台隔日,大陸國台辦在官方網站上新設「『台獨』打手、幫凶迫害台灣同胞惡劣行徑舉報專欄」。

據大陸國台辦晚間最新發布訊息,截至昨日下午,已接獲舉報郵件三二三封,其中,內政部長劉世芳,和民進黨立委沈伯洋、吳思瑤、黃捷,北檢檢察官林達、林俊言、林俊廷,「黑熊學院」金主曹興誠,「深綠」牙醫史書華以及網紅「八炯」、陳柏源等人。

陳斌華也就「亞亞」被廢止在台依親居留許可一事,抨擊民進黨一再濫用司法手段欺凌兩岸婚姻群體。

陸委會昨日表示,中共一再設置各種名目的舉報信箱,只是企圖形塑對台長臂管轄的錯誤假象,對台灣人沒有任何效果。

 
TOP
話題
藍白抗大罷免 綠宣講遍地開花
記者鄭□、蔡晉宇、林銘翰/台北報聯合報
大罷免戰線持續擴大中,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昨宣布,「人民是頭家」政策宣講會將在全台各縣市遍地開花,加開三百場說明會深入基層。藍白則力抗大罷免,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昨批評中選會工具化、目前在殲滅在野黨;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昨赴新竹高呼「新竹一定要守下來」。

民進黨日前啟動第一波「人民是頭家」宣講活動,林右昌昨指出,「人民是頭家」政策宣講會將會擴大舉行,第二階段在全台各縣市遍地開花,加開三百場說明會深入基層;第一階段政策宣講會新竹場將在四月十二日舉行、台北場將在四月十三日舉行。

林右昌也提醒,最近看到國民黨在地方上各種干擾、暴力情況層出不窮,下鄉宣講時,黨中央與地方也要啟動維護罷團人身安全,要成立問題解決應對小組,協助公民團體解決問題。

全台大罷免潮進行中,國民黨目前陷入卅五比零劣勢。朱立倫昨在中常會表示,最近大家看得非常清楚,執政黨為了肅清政敵,司法像7-ELEVEN一樣隨時待命;從全台各地、黨內政敵到在野黨主席,台灣司法武器化的目的,就是政治鬥爭,唯賴命是從。

朱立倫也批評,中選會工具化、球員兼裁判,名單一補再補,審核時間一拖再拖,因為中選會正在等待指示,想讓罷藍、罷綠時間脫鉤,「方便殲滅在野黨」。

朱立倫呼籲全黨團結一致,站出來捍衛、支持黨籍立委,讓民進黨的台獨陰謀無法得逞。

對於民進黨將辦三百場政策宣講,國民黨發言人楊智□表示,民進黨財力雄厚,國民黨會維持自己的步調。他們每一場宣講都是幹部培訓,期望每個來參加宣講的支持者,都變成國民黨在鄰里的宣傳者。

面對罷團鎖定已被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民眾黨第二場「人民要當家」宣講將於卅日在新竹市天公壇公園舉辦。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昨日在黨內會議裁示全黨全力以赴,「新竹一定要守下來」,團結對抗綠色威權。

據民眾黨規畫,第二場全民問政宣講卅日下午於新竹市天公壇公園登場,助講者包括黃國昌、高虹安、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民眾黨立委陳昭姿、黃珊珊,另外國民黨立委鄭正鈐、謝龍介等人也會站台助講。

 
TOP
新聞眼/老柯極端劇本 賴總統要繼續演?
本報記者蔡晉宇聯合報
大罷免進入第二階段連署攻防戰,民進黨啟動下鄉宣講還要遍地開花,黨主席賴清德下令黨公職全力投入,罷免如惡火蔓延,朝野高度對抗下,國會空轉、社會對立,民心不安。

一位民進黨立委透露,過年期間,賴清德總統來到選區發紅包,兩人閒聊,大意是賴總統說他以前當立委時,立院沒這麼亂,並感嘆才上任總統不到一年,怎麼政局如此亂糟糟?如今,朝野關係不但沒和緩,反而變本加厲,關鍵就出在執政黨擺出「大罷免」架式,向在野黨下戰帖,準備來場殊死戰。

綠營發動大罷免,從柯建銘大聲疾呼,到現在民進黨全黨總動員,賴清德親下軍令,已非柯建銘一人獨腳戲,包括民進黨指責藍白亂砍總預算、賴總統宣布十七項國安措施、民進黨下鄉舉辦三百場政策說明會,一系列組合拳,都是為大罷免助陣、添柴火,透過煽動對立,進行仇恨動員,盼轉化為罷免量能,雖然可能有一定成效,卻對社會造成莫大傷害。

進入第二階段連署後,民進黨內鷹派更加抬頭,柯建銘更是動輒訴諸意識形態、人身攻擊,指在野黨監督是中共指使,甚至連立院秘書長周萬來都被他指控是中共同路人、稱周萬來是聽中共指揮、立法院已經是習近平長臂管轄範圍,種種指控都已超出合理評論範圍與一般社會大眾認知,流於煽動民粹的情緒語言。

賴清德縱使要進行罷免攻防,也該回歸理性訴求,而非讓柯建銘繼續以意識形態操弄政局走向,將民進黨帶往政治光譜極端,傷害台灣民主。

民進黨近來總是在立法院批評,藍白都被鷹派綁架,被傅□萁、黃國昌把持,其實到頭來,民進黨也陷入了相同問題,當台灣所有主要政黨都以更極端的主張進行政治攻防,政局自然是紛亂無比。民進黨身為執政黨,有責任化解僵局,特別是會走到這一步,部分原因正是自家人造成的,罷免惡火終將燒向自己,賴清德還要照著柯建銘劇本繼續走下去嗎?

 
TOP
二階連署 罷團與綠意見相左
記者蔡晉宇/台北報導聯合報
大罷免進入第二階段連署,罷免團體廿四日首次和民進黨高層開會,卻傳出雙方意見有出入。罷團人士表示,罷免團體都希望民進黨能發揮組織力,實質出力助連署,而非推出不痛不癢的議員責任額、「大拜拜」性質的政策宣講會;但民進黨方面認為,罷團仍是主體。

對於罷團與民進黨意見不一,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昨表示,這是有人刻意見縫插針,罷免行動是公民自主行動,民進黨一直以來立場,就是全力支援公民團體,有什麼需要都會全力幫忙。派系人士也指出,該消息有民進黨內派系操作痕跡,目標就是衝著林右昌而來,呼籲綠營此時應團結。

罷免團體廿四日與民進黨高層開會,罷團人士表示,當天開會感受到的氛圍是,在民進黨高層想法裡,第二線協助不過是種說法,綠高層真正盤算,是想力拚幾席罷免成功機率較高的國民黨立委;只有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呼應罷團想法,主張民進黨全面介入「大罷免」連署,不要再拖延。

據轉述,民進黨目前作法,是將地方民代服務處變連署站,並要求連署責任額為議員得票數的三成。但就連柯建銘都反對「三成責任額」,批評這如同「腳趾般的額度」,現在是歷史的一刻,民進黨應該負起全責,自己完成連署任務,直接衝到超過二階門檻,如果都要公民團體承擔,民進黨怎自稱是最守護台灣的政黨?

民進黨人士表示,尊重罷免團體有自主性想法,罷免完全就是公民力量的展現。民進黨的立場就是尊重,罷免行動以公民團體為主體,公民團體的自主性與主體性是最重要的,如同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所言,「罷免不是哪一政黨主導,也並非哪一政黨能夠主導」。

 
TOP
焦點新聞
身障就服員薪資低 勞部擬調整
記者葉冠妤/台北報導聯合報
一樣都面臨缺工,勞政、社政近年卻掀起搶人大戰,許多社福團體反映,由於薪資差距,導致部分身障就業服務員跳往社政、衛政領域,身障就服員愈來愈難招募。

去年民間社工人員起薪調升百分之八點一六,若今年再比照軍公教加薪百分之三,起薪來到三萬八八九八元,每月還有學歷、執照、風險加給。相較之下,協助身心障礙者進入職場、穩定就業的身障就業服務員起薪僅三萬七二六五元,沒有任何加給,薪資跟社工最多可落差近一萬兩千元,矮人一截。

避免身障就業服務員持續流失,據了解,勞動部正研擬加薪方案,明年起,擬將身障就服員起薪調至四萬八一五元,並新增四千元的執照加給。

勞動力發展署回應,起薪薪級調高、專業加給部分仍在評估階段,調整薪級尚未定。

全國身障就服員人數五二五人,新進就服員起薪三萬七二六五元,逐年升級,最高可到五萬八九二元。相較於社工員起薪三萬八八九八元,就服員已經少了一千六百多元,加上社工員另有學歷、執照、證書、風險加給等,每個月最高可多領九九九五元,平平是新進菜鳥,身障就服員跟社工薪資落差近一萬兩千元。

育成社福基金會副執行長蔡惢珍說,社安網人力需求大,社工又嚴重人力流失,這兩年社工薪資頻頻提高,薪水相對比較「香」,導致相關科系畢業生投入身障就服員意願低,或資深就服員跳槽,人都跑到社政、衛政領域,身障就服員愈來愈難召募。

伊甸基金會台南身障職業重建中心主任李俊□也說,很多就服員都是社工系背景,看到社政薪資起飛,薪水差距拉大,難免有相對剝奪感,薪資雖不是轉往社政主因,但絕對是誘因之一;社政年資可帶著走,換單位仍可繼續累積,勞政卻不能,就服員即便做了十年,只要轉單位,薪資又回到原點,以職涯規畫來看,就服員做愈久愈不利。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身特組長劉玉儀指出,身障就服員分庇護性、支持性就服員,以二○二三年來看,庇護就服員流動率高達百分之卅三點七、支持性就服員流動率也有百分之廿四點七。

劉玉儀說,確實這幾年很多社福團體反映身障就服員薪資問題,有關身障就服員薪資起薪薪級調高、新增專業加給等,都會納入後續評估調整規畫。

 
TOP
首個國家火箭發射場 落腳屏東九棚
記者張博瑞、劉星君、潘奕言/連線聯合報
屏東縣滿州鄉九棚村和台東縣達仁鄉南田部落被列為「國家火箭發射場」候選場址,到底獎落誰家,備受關注。歷經兩年選址評估作業,國科會昨宣布,第一個國家火箭發射場將落腳於屏東縣滿州鄉九棚村,後續將展開實質規畫及環評作業。

對此,屏東縣長周春米表示,縣府已計畫打造滿州鄉九棚村為太空村,串聯太空產業鏈,結合生態旅遊與火箭觀光接軌國際,期待未來縣府與國科會、國家太空中心攜手合作太空科技立足屏東。

二○二○年民間晉陞太空公司原計畫在南田發射火箭,因土地問題轉至澳洲發射,政府開始關注並推動太空科技發展,卻一直苦無發射場地,為此國科會去年八月公告台東達仁鄉南田村及屏東滿州鄉九棚村列為候選場址。

據了解,發射場域總面積需廿五公頃,位置須距離省道及都市計畫區十五公里以上,發射作業區須臨海且邊長至少大於六百公尺,寬度至少大於兩百公尺或有自然屏障。

國科會前瞻及應用科技處長蔡妙慈說,兩地政府及居民都積極爭取國家發展場落腳的機會,但審查委員最後以共識決認定「九棚村」在土地取得難易度、面積規模與使用性及環境敏感地區之避免等衡量指標差距較為明顯,因此選定「屏東縣滿州鄉九棚村」為國家發射場域之位址。

蔡妙慈還提到,發射場域所需面積為廿五公頃,九棚村被匡列要開發的地有九十一公頃,較南田部落大了近三倍,作為科研發展延伸的潛力,九棚村優勢較大。另外,「安全」也是審查委員最重要的考量之一,評估南田部落居住密度較高、且私有地較多,在不影響到居民生活的前提下,最終由屏東縣九棚村出線。

蔡妙慈說,等環評通過、實際開發後,居民若有損失,可透過地方提出補償需求、計畫提交審查會,國科會將再研議相關補償作為。

滿州鄉長古榮福說,九棚離中科院九鵬基地很近,也較接近赤道,衛星收訊更穩定清楚;超過八成的村民都贊成設場。九棚是滿州鄉最小的村,設籍人口三百多人,常住人口一百多人。未來發設場域設置後,相信會穩定帶動地方發展,希望場域內部要招聘人員,能優先聘用在地鄉親,也能培訓在地學生,畢業後回鄉工作,根留故鄉。

 
TOP
配合光電政策 農保資格擬放寬
記者李柏澔/台北報導聯合報
農業部近日要求縣市政府清查農民農保資格,讓不少農民憂心配合政策把地租給光電業者,可能失去農保。對此,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六十五歲以上老農不會因光電政策影響農保資格,六十五歲以下者將研議修法,放寬耕作地未達一分地(○點一公頃)的限制。

據了解,農業部透過去年申請天然災害救助的申請人,比對該筆土地的農保被保人,勾稽出地主有無實際耕作的名單。至於農地出租給光電業者,則要釐清地主是否保留至少○點一公頃的實際耕作面積。其中雲林縣清查總人數就多達三千多人,引發不少農民憂心。

農業部長陳駿季昨在立院經濟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時指出,為保障配合國家能源政策農民,正研議修農保審查辦法,放寬農保資格。其方向有二,一是依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施面積上限六六○平方公尺,於容許設施面積以外維持農業生產者。

此外,配合漁電共生,原農保被保險人的實際從事農業工作面積得不受一分地限制,但其出租的農地,承租者仍需維持農用以符合政策。

陳駿季還提到,現行參加農保應每年實際從事農業工作時間達九十日以上,但考量基層農會實務認定不易,修正以在台天數是否達九十日認定,以避免爭議。

陳駿季強調,六十五歲以下農民只要有一分地的實際耕作面積即可享有農保,而老農的農保資格也不會因光電政策而被影響。近日將發文各地方主管機關暫緩清查,待農保審查辦法修正公告後再據以執行。

立委張□楷則要求,農民及養殖漁民配合光電政策,但因汙染、廢棄物、環境改變、電場設計及施工等原因而無法實際務農或養殖,導致農民身分被取消,農業部應研議補償機制。

 
TOP
隔熱紙會議出包 民團批交部慣犯
記者胡瑞玲/台北報導聯合報
交通部研議訂定車窗隔熱紙透光指引,原訂前天邀集學者及路權團體開會議討論,卻因公路局太晚通知而流會。路權團體痛批,這種情況發生多次,根本是技術性干擾。

公路局表示,討論會議將延至卅一日再召開,未來除了寄信,也會輔以其他方式通知。

交通部長陳世凱上月宣布,要檢討並訂定隔熱紙透光率指引,其中前擋玻璃透光率約百分之七十,B柱後玻璃不規範。不過路權團體認為,前擋風玻璃與前側窗的透光率應維持至少百分之七十以上,制定科學化標準,後側窗與後擋風玻璃的透光率,應依據科學研究制定標準。

交通部原訂前天找相關團體討論,不過路權團體表示,原訂前天開會,但公路局卻直到廿日才發出開會通知,還是以「寄平信」方式,導致到了開會前一天,還有人沒收到通知,因此開會當天多人缺席,最後公路局直接取消會議。

實際上,去年交通部預告修法明定機車外送平台費率公式,邀消基會等團體開會討論,公路局卻直到開會前一天才臨時通知,導致許多人因此無法安排時間或準備資料。

台灣安全駕駛監督聯盟、行人零死亡監督聯盟、下一代人本交通促進會等路權團體發布共同聲明表示,公民團體成員多為普通上班民眾,參與活動都需事先請假,交通部及所屬部門卻已多次用這種技術性手段阻礙民間團體參與,嚴厲譴責這樣的行為。

公路局說,未來在邀請民間團體開會,會多加考量不同單位資訊環境差異性,輔以其他方式複式通知民間團體。

 
TOP
政治新聞
凍刪國防預算 賴清德籲在野慎思
記者蔡晉宇、李人岳/台北報導聯合報
賴清德總統日前宣布調升志願役待遇,兼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昨在中常會表示,在野黨應審慎思考凍刪國防預算的影響,不能一方面凍刪、另一方面又漫天喊價,這樣無助於提升國家安全。軍方表示,國防部目前是由一一四年度的人員維持費來支應官兵加薪所需的支出,後續若有不足的部分,不管是追加預算或是爭取預備金等方式,都是考量範圍。

賴清德說,他已宣布四月一日開始,提升志願役勤務加給與戰鬥部隊加給,此次待遇調整,以基層優先,落實政府照顧國軍承諾,提升國軍待遇,是希望穩固國防實力的同時,更能培育更多優秀國軍人才。他期盼在野黨能審慎思考,凍刪國防預算的影響,大家應團結一致、支持國防,不能一方面凍刪、另一方面又漫天喊價。

國防部資源司財物資源處長高志雄少將表示,國防部目前是由一一四年度的人員維持費來支應官兵加薪所需的支出,後續若有不足部分,追加預算或爭取預備金等,都是考量範圍。

另一方面,近期國防部公布志願役加給及戰鬥部隊加給相關方案,卻傳出空軍地勤人員並未包含在這一波加薪資格中,使得肩負共軍擾台沉重戰備壓力的空軍基層官兵相當失望。高志雄指出,國防部都是依照敵情威脅、整體勤務繁重程度、同時整體考量國防預算財力資源等條件,持續檢討各項加給的金額。

 
TOP
嗆韓國瑜、周萬來會議無效 綠委「討說法」吃閉門羹
記者王千豪、蔡晉宇、屈彥辰、林銘聯合報
立法院廿五日晚間處理國民黨所提反廢死、反戒嚴公投案,藍營以人數優勢將兩案逕付二讀,引發綠營火大。民進黨團昨兵分二路,先到立法院長韓國瑜、立法院秘書長周萬來辦公室「理論」,另一批人再到議場前排班,為本周五議事錄大戰預做準備。

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主張,周二為違法會議、表決無效,周五院會將確認議事錄,黨團成員預做準備,盼韓國瑜有好的回應。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王鴻薇表示,民進黨團就是打算要霸占主席台,籲民進黨團若對議事程序有質疑的話,請按議事規則提案不確認議事錄,「大家來表決」才是合法議事程序。

立法院會周二繼續攻防公投案,韓國瑜晚間重回主席台處理議程,國民黨團以人數優勢,順利將兩項公投案逕付二讀。民進黨團昨開記者會痛批會議無效,後奔韓國瑜、周萬來辦公室討說法,但兩人均不在院內而吃閉門羹。

徐巧芯 控柯建銘拐杖傷人

周二院會朝野攻防時,國民黨立委徐巧芯遭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的拐杖砸傷,國民黨團昨開記者會譴責柯建銘,揚言會將柯建銘移送立法院紀律委員會。

柯建銘昨解釋,徐巧芯把斷掉的拐杖拿給國民黨立委鄭正鈐藏起來,說找不到了,這根本就是侵占,徐巧芯還假裝用手一直揉,還去驗傷,根本是作偽證。

王世堅 抱怨甲級動員頻繁

民眾黨立院黨團總召黃國昌則質疑,柯建銘在議場休息室,還把桌上的杯子砸碎,「柯建銘是在立法院耍流氓嗎?」他希望賴清德總統說清楚、講明白,「柯建銘在立院發生的事情,是你指使嗎?還要縱容下去嗎?」

而朝野攻防不斷,藍綠幾乎周周甲動備戰,傳出民進黨立委王世堅昨在中常會就建議不要每次都甲級動員;柯建銘會後受訪不滿表示,中常會有人直播嗎?黨團要有黨團的紀律,否則怎麼打仗。

 
TOP
社會新聞
鍾文智潛逃 法務部、司法院互推
記者王宏舜/台北報導聯合報
連一鮑魚前負責人鍾文智刑期累計卅年五月定讞,最高法院宣判後失蹤。立委黃國昌昨在立法院指解除電子手環監控的台灣高等法院庭長,曾是鍾的律師洪昌宏擔任最高法院庭長時的庭員,要求司法院調查;司法院副秘書長王梅英說,裁定屬法官審判獨立事項。

黃國昌昨在立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質詢,指鍾文智是綠色權貴、洗錢大亨,國寶集團總裁朱國榮前年才偷渡,鍾也棄保潛逃。鍾曾棄保潛逃被通緝,通緝期間冒名使用他人護照出境兩次,朱的事件後,鍾是第一個使用科技設備監控的被告,居然跑了,他原以為是鍾破壞設備,詎料高院說「增加保證金二千萬就好」。

黃國昌批司法院「腐敗」,問是誰不繼續延長科技設備監控,且未上網公布裁定書,「丟臉嗎?還是要迴避公眾監督?」高檢署檢察官主張應延長監控,高院卻稱檢察官沒意見,「誰在說謊」?

法務部次長徐錫祥表示,高檢署確實有要求延長監控;王梅英說,高院回覆「高檢說沒有意見」。

據了解,高院讓鍾文智加保、解除科技設備監控,並無裁定書,只有合議庭在「審理單」諭知,而替高檢署檢察官回答「沒意見」的是幫忙接電話的書記官。

對於重判鍾文智的高院法官離職,黃國昌說,他去年就曾詢問司法院秘書長,高院是否施壓法官迴避,司法院卻極盡包庇,也未追究;王梅英回說,可能是「雙方的解讀不一樣」。

黃國昌指出,當初被施壓的法官對鍾文智實施科技設備監控,去年辭職,但解除監控的法官卻是鍾的律師洪昌宏(最高法院前庭長)的庭員,他質疑鍾找之前的庭長來當辯護人,之前的庭員就解除監控,不少法官和檢察官向他檢舉,因法界太憤怒,「綠色權貴真是暢通無阻、配合得很好」,司法改革七年「搞出垃圾來」。

下裁定的高院合議庭庭長昨回應,審判事項,外力不適合干涉。

 
TOP
維持交保 林明佐、陳政谷加電子腳環
記者曾健祐、陳宏睿/台中報導聯合報
刑事局前警政監林明佐被控擔任台中市刑警大隊長時,收賄包庇九州博弈集團總裁陳政谷,本月十八日各獲一二○○萬、二億元交保,檢方抗告。台中高分院昨撤銷發回,台中地方法院開庭維持交保裁定,增加戴電子腳環監控。

台中高分院以陳政谷、林明佐有逃亡、串證之虞,尤其陳財力雄厚,曾想買私人飛機,顯有逃亡海外生活能力,昨撤銷發回。

中院開羈押庭,法官問若施以電子監控有何意見,陳表示不願意,主張無重大嫌疑,怎可無止盡羈押,要求調查檢察官濫權;林說,離開看守所後到醫院檢查,發現神經瘤未完全切除,脊椎液外滲,盼交保繼續治療。

檢察官主張繼續羈押,尤其陳去年落網前逃到高雄市某旅館,距港口僅十幾分鐘路程,且財力雄厚顯有逃亡可能,交保金額和犯罪所得不成比例,就算交保也應施以電子腳環監控。

中院裁定兩人維持原交保金額、限制住居及出境出海,不得與同案證人接觸,並施以電子腳環科技監控八月。

 
TOP
經濟新聞
若遭列入「骯髒15國」 央行:台美貿易風險升高
記者陳美君、廖珮君、林海、賴昭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將對貿易夥伴開徵對等關稅,傳出台灣恐被美列入「骯髒十五國」。中央銀行指出,台灣去年為美國第六大貿易入超國,「須審慎因應台美貿易爭端風險升高情勢」。金管會則認為,一旦美國對台提高關稅,將評估對全球貿易環境、國際供應鏈重組的兩大影響,金管會將適時調整相關應對策略,降低潛在風險。

台為美國第六大入超國

立法院財委會今天邀請財政部、中央銀行、金管會、國發會、經濟部、農業部等部會首長,針對「因應美國川普政府對等關稅策略與我國被列入骯髒十五國名單,我國政府財經相關單位因應策略」進行專題報告。央行副總裁朱美麗在報告指出,去年美國對台灣入超七三九億美元,台灣晉升為美國第六大入超來源,僅次於中國大陸、墨西哥、越南、愛爾蘭及德國。

央行表示,由於台灣對美國貿易出超較大,因此仍須審慎因應台美雙邊貿易爭端的風險。不過,台灣與美國農產品雙邊貿易的關稅差距大於非農產品,但農產品是美國對台灣貿易出超產品,台美之間應有談判空間。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說,台灣是出口導向,川普關稅政策絕對是一個重大影響因素,若美國針對台灣最大出口產業(如資通訊、半導體)課稅,對台影響很大。一旦美國政府推動「美國優先」政策,進一步加強本土製造業保護措施,甚至提高關稅,金管會需綜合評估對全球貿易及國際供應鏈重組的影響,並適時調整相關應對策略,以降低潛在風險。

彭金隆昨赴財委會業務會報,他答詢指出,美國關稅政策對台股短期有影響,但台股很快就恢復穩定,顯示台股具有因應風險的韌性。此外,金管會也監控對上市櫃公司、國銀海外曝險,及對保險業影響,目前來看,川普關稅政策對這三大產業的影響,都在可預期、可控的範圍內。但他也說,美國加徵關稅會導致某些產業出口競爭力變差,要求銀行貸款時要分散風險,包括地區、產業、業務都要分散。

車輛公會籲調降貨物稅

而面對川普將開徵對等關稅,我國是否調降百分十七點五的汽車進口關稅備受業界關注。車輛公會表示,小客車的關稅稅率若降為零,除了國家稅損高達六百億元,更將使台灣汽車產業失去競爭力,市場全都是進口車,步上澳洲汽車產業全垮後塵。公會建議,若一定要降稅,可朝向調降貨物稅方向提案,調降貨物稅進口和國產車皆可適用,可將降稅價差合理反映至售價。

財政部長莊翠雲在書面報告指出,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資料,台灣二○二三年平均名目關稅稅率約百分之六點五,美國約百分之三點三。但若以進口貨品價值加權計算,台灣的貿易加權平均關稅僅百分之一點七,低於美國的百分之二點二。

至於我國去年自美進口貨品總值四六四點六億美元,其中工業產品占百分之九十二點一,包括石油及其製品、資通訊設備及電子零組件等;對美出口方面,去年出口總值一一一三點六億美元,工業產品占比高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二,其中資通訊產品與電子零組件合計占百分之六十九點三。

 
TOP
日媒:台積擴大投資美國 已「不可避免」
編譯盧思綸/綜合報導聯合報
日經亞洲廿六日報導,台灣與中國關係持續惡化,美國憂心台海衝突重創全球晶片供應鏈,台積電遭遇美中壓力夾擊,擴大對美投資已「不可避免」。報導提到,台積電在台灣的在地條件難以複製,加上海外設廠供應鏈挑戰,台積電去台化未必成定局。

一名台積電前資深主管指出,面對地緣風險與美方壓力,擴大在美國投資已是「不可避免」。

美國製造將成為台積電未來營運版圖重要一環。伯恩斯坦研究公司預估,台積電加碼投資的一千億美元,將在二○三○至二○三二年間讓美國先進晶片自給率提升至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五十。若美國晶圓價格較台灣高出三成,亞利桑那廠營收最快可在二○三二年占整體營收三成。

一名晶片設備業資深高層對日經表示:「局勢不會一夕改變,但若美國投資全面落實,五到十年內勢必削弱台灣作為全球晶片重鎮地位。你不能期待台積電在台美都打造如此昂貴的設備。」

但也有市場專家提醒,資本投入不等於短期內就能產出高品質晶片。美國銀行亞太科技研究協調員Simon Woo表示,亞洲以外地區要發展半導體製造,「良率」與「人才」是兩大關鍵。他說:「晶片不像星巴克咖啡那樣全球一致,更像生魚片,日本的最好吃,在地條件難以複製。」

儘管台積電積極擴廠,供應鏈卻普遍遲疑。多位化學與材料業者向日經表示,短期內難在美國收支平衡。一名晶片材料供應商直言,唯有亞利桑那六座廠全數投產才可能損益兩平,「但那還有得等」。

 
TOP
兩岸新聞
54陸企遭美列制裁清單 陸批美霸權行徑
記者賴錦宏、林海/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商務部工業及安全局廿五日在聯邦公報上刊發兩篇公告,以違反美國國安和外交利益為由,一共制裁八十二間企業,其中有五十三間位於大陸和香港,另有一間位於台灣,預計本周五(廿八日)生效。

被點名的浪潮集團在台灣的子公司,位於新北市板橋區,公司資本額約台幣一億元,業務涵蓋雲數據中心、大數據服務、商用軟體和企業資源規畫等。公司負責人林楷智,他在浪潮集團已任職廿四年七個月。

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經濟部將盡速調查,以了解上述個案營運情況,若違反相關規定,政府也會處理、懲處。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昨日回應稱,美方濫用「實體清單」等出口管制工具,以「危害美國國家安全、違反美國外交政策」為藉口,濫施非法單邊制裁,「是典型的霸權主義行徑,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損害企業的合法權益,破壞全球產供鏈安全穩定」,大陸方面對此堅決反對,並予以強烈譴責。

他指出,大陸敦促美方停止泛化國際安全概念,停止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停止濫用各類制裁清單,無理打壓中國大陸企業。並警告「中方將採取必要措施,堅定維護中國企業合法權益」。

美國商務部工業及安全局其中一份公告,針對大陸的AI大模型開發、伺服器以及超級電腦產業共十二間公司,包括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寧暢信息產業,以及浪潮集團六間子公司,其中五間位於大陸和香港,一間位於台灣。

另一份公告列出七十間公司,涉及大陸、巴基斯坦、伊朗、南非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其中四十二間是大陸公司,包括賽澔儀器、安徽科華貿易、重慶西南集成電路等。美方指控相關大陸公司涉嫌獲取或試圖獲取美國產品,以支持大陸量子技術發展,而量子技術可用於軍事領域,認為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表示,對於民辦非營利組織被加入實體清單表示震驚,強烈反對這項毫無事實依據的錯誤決定,要求美國相關部門予以撤回。智源表示,作為非營利科研機構,一直堅持開源開放的原則,所有科研技術成果向全球公開共享,美國商務部的行為違背科技創新精神,嚴重損害全球AI領域的開放合作。

 
TOP
富察判刑3年 國台辦:認罪未上訴
特派記者陳政錄、記者陳宥菘/連線聯合報
八旗文化總編輯富察(李延賀)於二○二三年在上海遭大陸國安單位拘捕將近兩年,先前傳出他已被宣判,而昨日相關細節獲得大陸官方披露。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昨日在記者會上指出,李延賀是被以「煽動分裂國家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剝奪政治權利一年,並當庭表示「服法認罪」未提上訴,判決已生效。

陳斌華昨日主持大陸國台辦例行記者會,公開李延賀一案的一審公開宣判結果。他首先稱,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於今年的二月十七日一審公開宣判李延賀案,依法依規公開公正。宣判後,當事人當庭表示服法認罪,在法定上訴期內未提起上訴,相關判決已依法生效。

陳斌華表示,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煽動分裂國家罪」,判處李延賀有期徒刑三年,剝奪政治權利一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五萬元。陳斌華強調,刑罰執行期間,大陸有關方面將依法保障當事人及家屬各項權利。陳斌華並指,對於刑期,「當事人和家屬是非常清楚的,因為已經告訴他本人」。陳斌華接著批評民進黨政府對此一再炒作,「就是想汙衊抹黑大陸的司法體制」。

陸委會昨表示,外界經國台辦「勉強吐露」後才能知道李延賀遭判決的刑度,完全證實了本案其實完全保密,相關未經正當法律程序的審判案件,無法使人信服。

李延賀是陸配,也曾自承是中共黨員,二○二三年返回上海探親、處理戶籍註銷事宜後失聯,接著大陸國台辦證實他正在接受大陸國家安全機關調查。大陸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苗生明今年二月底表示,已依法辦理「李某賀煽動分裂國家案等重大危安案件」。

對於判決結果,八旗文化昨日亦透過臉書發表聲明表示,「八旗同仁感到非常難過。唯獨萬幸的是,現在我們至少能為這段等待加上個期限」。聲明最後表示,後續若有事件發展以陸委會發布的消息為主,八旗不再發布其他聲明。

 
TOP
國際新聞
美情治報告:陸是美最大軍事、網路威脅
編譯徐榆涵/綜合報導聯合報
路透報導,美國情報機構廿五日發表年度威脅評估報告說,中國大陸仍然是美國最大軍事及網路威脅。報告還指,北京在攻台能力上正取得「穩定但不均衡」的進展。

這份逾卅頁的情報界年度威脅評估報告指出,中國有能力用常規武器打擊美國;透過網路攻擊危害美國基礎設施;鎖定太空資產,並尋求在二○三○年取代美國成為人工智慧強國。

報告說,俄羅斯與伊朗、北韓和中國合作,透過有計畫行動對抗美國並試圖取得優勢,而俄羅斯在俄烏戰爭累積不少對抗西方武器和情報經驗。

「陸恐用大型語言模型製假新聞」

報告並稱,中國可能計畫使用大型語言模型來製造假新聞、模仿人物角色和進行網路攻擊。

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當日出席參議院情報委員會聽證會時表示,中國是美國 「最有能力的戰略競爭對手」,「共軍正在發展先進能力,包括高超音速武器、隱形飛機、先進潛艦、更強大的太空和網路戰資產,以及更龐大的核武庫」。

中情局局長拉特克利夫則批評中國在打擊芬太尼方面的努力斷斷續續,與美國合作缺乏誠意,中國不願因打擊芬太尼損害企業利潤,間接助長美國芬太尼問題。

「陸今年對台施更大脅迫性壓力」

該報告聚焦中國帶來的其他威脅,包括在幾種關鍵材料開採和加工方面占據主導地位,對美國構成特別威脅。報告還提到中國對台灣的持續威脅,稱二○二五年中國可能會對台灣施加更大脅迫性壓力。

報告也提到中國面臨嚴峻的國內挑戰,包括貪腐、人口失衡,以及可能損害中共執政合法性的財政和經濟逆風,稱由於消費者和投資者信心低迷,中國經濟增長可能繼續放緩。

對此,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表示,美方長期以來炒作中國威脅,作為維持軍事霸權藉口,中國決心成為世界和平、穩定、進步的力量,也決心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芬太尼濫用是美國自己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TOP
南韓野火連燒5天已24死 近3萬居民逃離
編譯徐榆涵、周辰陽/綜合報導聯合報
南韓各地森林大火連續蔓延多日,其中慶尚南北道一帶野火隨著強風向東海岸蔓延,截至廿六日已有廿四人喪生,包括一名失事墜毀的消防直升機飛行員,另有廿六人受傷,傷亡人數恐持續增加。

火勢最嚴重的義城郡已連續延燒第五天,影響區域推測達到三萬七千公頃,火勢可能因強烈南風及西南風影響北上,消防單位憂心可能威脅慶尚北道安東市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的河回村與陶山書院,甚至可能接近慶尚南道東北部蔚珍郡的核電廠。

當局出動消防與軍方超過萬名人力,以及上百架直升機撲火,但一架消防直升機廿六日下午墜毀山區火場,飛行員不幸罹難。山林廳宣布全面暫停消防直升機滅火行動。廿四名罹難者當中,包括四名救火時逃生不及的消防員。

韓聯社報導,廿一日從慶尚南道山清郡發生的大火仍未撲滅。消防官員警告,因未能及時撤離而造成的死亡人數預計還會持續增加。

南韓軍方廿一日起已出動五千名軍人,協助約九千名消防員、一四六架直升機和數百輛車輛,奔赴東南部野火。除了造成人員傷亡,這場野火已吞噬超過一萬七千四百公頃土地,火勢甚至延燒到公路上,並摧毀數百座建築,包括一座一千三百年歷史的寺廟孤雲寺。

持續蔓延的山火迫使大批居民撤離。慶尚北道政府表示,當地已有超過二萬七千名居民被迫離開家園。居民大多暫時安置於學校、社區中心或體育館。

南韓國家森林科學研究所專家表示,氣候變遷會導致野火更頻繁發生,勢必為此準備更多資源和人力。

南韓代理總統、國務總理韓□洙說,目前野火蔓延程度超乎原先預期,災情比前幾次更慘,之後會假設最惡劣情況來應對災情。

 
TOP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