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帶動出口 二月景氣差1分轉紅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5/03/28 第606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AI帶動出口 二月景氣差1分轉紅
記者林海/台北報導聯合報
國發會昨發布二月景氣燈號,連續第二個月亮出代表轉向的「黃紅燈」,綜合判斷分數卅七分,較上月修正值卅五分增加兩分,只差一分就轉呈熱絡「紅燈」。國發會經濟發展處長邱秋瑩表示,當前國內景氣延續溫和成長態勢,但仍須密切關注後續變化。

其中針對美國總統川普將於四月二日啟動對等關稅新措施,邱秋瑩表示,川普關稅政策不確定性相當高,而行政院也已組成包括國發會在內的跨部會專案小組,並進行全盤推演,政府會做好萬全準備、協助產業轉型,盡可能把衝擊降到最低。

邱秋瑩表示,二月景氣對策信號的九個構成項目中,製造業銷售量指數與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均轉呈紅燈、各增加兩分,工業及服務業加班工時轉呈綠燈、減少二分,其餘六項燈號維持不變。

對於三月燈號是否有望亮出紅燈,邱秋瑩說,主要仍要看領先指標,目前領先指標連續四個月上升,累積升幅百分之一點六四,同時指標則是連續廿二個月上升,累積升幅百分之十二點八五,成長動能相當穩定。

而二月綜合判斷分數增兩分,主要動能仍來自AI,外界關注傳統產業前景,邱秋瑩指出,如果未來俄烏停戰、大陸加大政策刺激力道,對於傳統產業都是利多。

此外,電價審議委員會今天舉行,電價上漲恐成定局,邱秋瑩表示不方便評論,但行政院物價小組已經宣布延長大宗物資、油氣類等商品延長降稅,政府會盡可能的穩定物價。

展望未來,邱秋瑩說,隨全球科技大廠加碼AI及資料中心等資本支出,加上AI應用延伸至終端電子產品,以及我國半導體供應鏈具競爭優勢,有助延續我國出口動能;消費方面,隨國內景氣與就業市場穩定、企業獲利成長,以及最低工資提高及軍公教調薪,有助提升企業調薪與獎金發放意願,加上政府持續優化所得稅制並推動減輕人民負擔措施,有助增加家庭可支配所得,維繫民間消費成長。不過,全球經濟續受主要國家經貿政策動向、地緣政治和平談判進程、各國貨幣政策步調不一等因素干擾,仍須密切留意對國內景氣影響。

 
美課汽車關稅/我無整車輸美 零件是否上榜待釐清
記者邱琮皓、林莉、林海、黃婉婷/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四月二日起對所有外國進口汽車、輕型卡車及關鍵零組件加徵百分之廿五關稅,財經官員表示,台灣無整車出口至美國,出口的主要是未在加徵名單的沙灘車;車輛零件去年出口美國卅一億美元,是否上榜仍待釐清。經濟部也考慮對美增購天然氣與石油,政府已盤點對美採購的潛力清單來因應高關稅談判。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昨指出,政府持續掌握美國關稅政策,也跟美國有多方管道聯繫,且行政院現已成立台美經濟工作小組,各種可能情境都在推估中,已有跨部會因應方案。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邀集相關部會,針對「因應美國川普政府對等關稅策略與我國被列入骯髒十五國名單,我國政府財經相關單位因應策略」專題報告。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回應立委羅明才質詢時說,先前有透過證交所與櫃買中心詢問上市櫃公司,受美國關稅調整影響的公司有廿二家,主要是電子產業與汽車產業。

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台灣去年對美汽車出口約卅一億美元,主要為汽車零組件,至於汽車零組件是否也在百分之二十五關稅的課稅範圍內,目前還不明確,但台灣目前沒有整車出口至美國,台灣出口到美國的車子百分之九十九是排氣量一千CC以下的越野沙灘車。經濟部官員說,沙灘車不算是陸上行走車輛,因此不在百分之廿五關稅課徵範圍。

車輛公會說,建議政府不應無條件、主動調降汽車整車進口關稅,若台灣小客車的進口關稅稅率由百分之十七點五直接降至零或百分之二點五,除了損失國家稅收,也將使台灣汽車產業失去競爭力,連帶影響國內汽車產業上、中、下游供應鏈以及車輛電子產業的發展。

車輛公會呼籲,政府制定關稅政策時,需進行全面且審慎的評估,綜合考慮產業的長遠發展,美國加徵汽車關稅百分之廿五對台灣汽車整車影響並不大,政府不需要主動調降汽車整車進口關稅,避免對台灣的汽車及汽車電子相關產業嚴重衝擊,進而影響整個汽車產業鏈。

 
美課汽車關稅/雙虎車用面板 傷勢最重台廠
記者李珣瑛、劉芳妙/新竹、台北報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4月3日起,對所有外國製汽車、輕型卡車及關鍵零組件加徵25%關稅,面板雙虎友達(2409)、群創都曾以全球車用面板龍頭自居,通吃歐、美、日等地車廠訂單,去年雙虎車用顯示器相關營收合計超過1,200億元,是台灣在全球車用關鍵零組件唯一具話語權的領域,恐淪為受創最重台廠。

業界坦言,放眼全球主要面板廠,「沒有一家在美國有產能」,川普對汽車業要課高達25%關稅,面板業難逃衝擊。即便友達積極全球布局,併購德商BHTC後,在美國境內也無生產據點,「躲都躲不過」。

法人指出,汽車電子化趨勢腳步加快,每輛車搭載的顯示器愈來愈多,從傳統儀表板、中控台,延伸至車上智能顯示、影音娛樂等應用,甚至進化為智慧座艙。

由於車用面板顯示器毛利優於消費性產品,加上每輛車搭載的面板面積愈來愈大,原是支撐雙虎面板事業要角,在電視等消費性電子面板報價回溫之際,如今川普關稅大刀一揮,雙虎車用面板成本大增,恐吹皺市況回溫一池春水。

面板雙虎全球車用面板拓市有成,舉凡賓士、BMW、保時捷等豪華車,或豐田、本田等平價車款,車上顯示器都可以看到友達或群創供應的面板。友達、群創也都曾以「全球車用面板龍頭」自居,即便台灣在全球汽車產業勢力薄弱,在車用面板領域卻有非常大話語權,在產業扮演要角。

對於川普關稅議題,雙虎昨日均表示,關注並持續追蹤美方政策。

 
貿易戰恐牽動民間投資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發會景氣燈號雖續亮黃紅燈,但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吳大任昨(27)日示警,台灣極有可能列入美國「骯髒15國」名單,恐怕不容易避免高關稅影響,貿易戰除衝擊出口外,未來兩、三年民間投資可能都會受影響,必須持續關注。

另外吳大任觀察,根據中央大學統計3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連六月走跌,又以物價水準信心降幅最大,顯示國人對通膨再起疑慮未消。

吳大任表示,物價信心不振,主因近年通膨嚴重,連帶影響家庭支出,加上4月電價可能調漲,外界預期民生用電調幅較高,將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造成直接衝擊,加上台鐵、高鐵等交通費率也喊漲,使物價信心跌得最重。

吳大任提到,物價信心低迷,除電價調漲已造成物價調漲預期心理外,其他還包括過年之後,商品價格調整,以及近年來醫療成本在CPI結構中,占比持續提升,面臨醫療荒問題,醫療成本帶來影響恐會愈來愈高。另一個則是氣候變遷,使蔬果生產時程提前或延後等,對物價衝擊也會愈來愈大。

另外,在「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調查方面,信心指數則降至九個月來新低。台經院新興市場研究中心主任劉名寰表示,觀察股市信心從去年5月以來持續創新低,預期今年股市表現空間將受到壓抑。

劉名寰提到,台股在2023和2024年的漲幅很大,尤其資訊電子類股在大盤占比極高,受到美國關稅政策影響,以及美中經濟面和科技面不確定性,未來半年台股較大機率呈現盤整格局。

 
台電:電價調整 兩原則討論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今(28)日登場,將決定4月電價。昨日傳出電價調漲將設緩衝期,待撥補預算明朗後再漲,台電董事長曾文生昨日表示,這是外界推理,之前確實有過延後決定,但重點是產業、民生電價調整細節要如何設想,兩原則是反映成本、使用者付費及穩定物價。

台電這波規畫以弭平2025年虧損為目標,外界預估4月電價平均漲幅約6%,採「民生調多、產業調少」,住宅、小商家平均約漲10%至11%,工業用電調5%,全台1,450萬戶都受影響。

由於主要鎖定住家、小商家等用電330度以下用戶,對物價衝擊不小,不少執政黨立委都有不同意見,政院擬在2025年追加千億預算給台電、或是以離島建設基金補助離島用電。

在電價拍板前夕,傳出不排除今日電價費率審議會當天同意台電規畫電價漲幅,但給予「緩衝期」,如待立院會期結束後,預算撥補仍無著落,7月再調升,以此為折衷,政院則就撥補預算續行朝野協商。對此,曾文生昨日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老實說真不知道」。

他並說,(電價)延後決定,在2022年曾做過;2022年4月因俄烏戰爭剛爆發、電價暫未作決議,等到7月才調漲,外界看法即是在這樣的推理脈絡裡面。但重點仍是產業、民生電價細節調整,這才是真正要設想問題。

曾文生強調,民生、產業電價調漲對CPI影響不同,民生對物價反映較為直接,產業電價對物價影響較間接,每次審議會也都在斟酌,大原則是反映成本、使用者付費,但也要照顧民生、穩定物價。

曾文生表示,電價上漲會引發物價上漲,俄烏戰爭後,歐洲國家因電價上漲,政府開始擴大社福支出。台電在俄烏戰爭後穩定物價,讓經濟穩定,甚至還獲得經濟紅利,當有歲計賸餘,用來補貼台電虧損,這是合理作法。

行政院在2025年預算案編列撥補台電1,000億元、2024年追加撥補預算1,000億元,目前皆遭到立法院封殺;另外台電吸收離島發電成本逾1,000億元,也正在爭取由離島建設基金補給台電,但同樣須經立法院同意。

電價審議今日登場,據悉,將聚焦台電財務狀況、對通膨影響、台電撥補預算進展及各種可能發展。

 
國際財經要聞
美喊降大陸稅率開條件 要求字節跳動同意TikTok美國業務賣當地企業
編譯黃淑玲、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4月2日將對每個國家加徵對等關稅,但稅率會比預期低,相關措施將「比對等還寬容」,他當天也不會宣布對半導體晶片或藥品特別加課關稅。

他甚至表示,願意考慮降低對中國大陸加徵的關稅稅率,換取北京同意字節跳動將TikTok美國業務出售給美國企業。

川普26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對記者說,「我們會讓對等關稅適用於所有國家,我們也將非常寬容(very lenient)」,「我想會比對等更寬容,因為如果我對等對待,人們可能非常難熬」。白宮稍後澄清表示,川普政府在評估對等關稅稅率時,不再考量加值營業稅(VAT)等非關稅壁壘。

川普被問到4月2日是否也會宣布針對半導體晶片或藥品等其他特定產業關稅時說,「(晶片或藥品)不會在那時候宣布,但我們將會對木材課徵關稅」。

針對TikTok,川普說,「關稅中的每一點都比TikTok更有價值」,「為了讓中國同意出售,或許我會給他們降關稅」。川普已對中國大陸進口產品加徵20%關稅。

字節跳動須在4月5日期限前找到美國業務的非中國大陸買家,否則將在美國遭禁,川普預期,他下周前至少能敲定TikTok交易的大致框架,但若還沒談成協議,他也會考慮再次延後「不賣就禁」的期限。

川普本月稍早表示,正與四組不同潛在買家協商,但未透露是哪些業者。外界所知的競購買家包括由億萬富豪麥考特(Frank McCourt)和Reddit共同創辦人奧哈尼安(Alexis Ohanian)為首的財團,另一組是科技創投家廷斯利(Jesse Tinsley)和YouTube網紅MrBeast。總部位於舊金山的Perplexity AI則提出了合併。

 
保時捷家族 擬跨足軍工業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擁有福斯汽車和豪華車品牌保時捷的保時捷家族表示,正在尋求投資軍工企業,做為一項20億歐元新投資計畫的一環,以在這兩家車廠之外讓資產多元化。這也反映出歐洲企業正在爭相搭上國際間擴大國防支出的熱潮。

保時捷家族的投資集團保時捷控股(Porsche SE)26日宣布這項計畫,並表示公司希望在擁有這兩家車廠的控制股權之外,再增加一項新的「核心投資」,目的是增加股息收入來源。

投資主管梅斯克並未點名任何可能的投資目標,但他強調重心絕對會在軍工業,並也考慮投資基礎設施公司。

提高國防支出是歐洲今年最大的企業趨勢之一。為對抗日益無所畏懼的俄羅斯,歐洲各國都正加緊改善軍備。

這種突然轉為聚焦國防的趨勢,可能在歐洲幾個汽車生產大國最為顯著,汽車業正設法解決昂貴的電動化轉型和需求疲軟問題。德國軍工大廠萊茵金屬(Rheinmetall)已提供工作給供應商馬牌(Continental)一座虧損煞車工廠的100名員工,並正考慮接手福斯一座即將閒置的工廠。

義大利工業部長烏爾梭(Adolfo Urso)表示,汽車零件供應商需要多元化才能生存下去,而隨著美國把軍事資源撤離歐洲,國防便成為一個顯而易見的選擇。

不難理解企業為何會打算進行這種轉型。歐洲汽車業過去三年股價持平,軍工股則已大漲逾三倍。

 
義大利「頁報」 AI 編報全球首例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義大利「頁報」(Il Foglio)使用人工智慧(AI)發行最新報紙,創全球先例,也提醒媒體界恐怕必須更加倍努力,才能保有專屬於新聞工作者的獨特創意、以及不可取代性。

頁報總編輯塞拉沙(Claudio Cerasa)表示,此舉旨在探索AI的能力與侷限,同時也向新聞界發出警訊,記者應該投入更多原創報導與寫作,以區別自身內容,避免被ChatGPT等大型語言模型取代。

他說,這就像壓力測試,不僅能了解AI可以做什麼,也讓人思索未來該如何做得比機器更好。

各界普遍好奇AI新聞內容是否可靠。塞拉沙分享頁報的除錯經驗,就像對待真人記者一樣,若是審稿發現捏造事實或偏離指令,會向AI「發脾氣要求重寫」,或乾脆把整篇稿丟掉;頁報也歡迎讀者舉報AI內容錯誤,幫助理解哪個環節出問題。

至於AI是否能取代人類記者,塞拉沙先聲明旗下員工都很優秀,「這原則決不適用頁報」。

但他也坦言,某些大媒體未來可能思考這點,「問題不在機器,在於記者本身,記者恐怕必須更努力才能保有獨特創意、不可取代性。」

頁報從3月18日發行首份AI刊物,實驗預計4月11日結束。對於未來是否長期納入AI撰稿,塞拉沙說,要看實驗結果決定,需要搞清楚,AI可以做哪些最聰明、最有趣的工作。

 
羅賓漢拉攏散戶 推私人銀行、財管服務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羅賓漢市場公司(Robinhood Markets)26日推出私人銀行、財富管理等服務,以及一款人工智慧(AI)投資工具,以使付費用戶也能享有以往專屬於富人的投資服務。此舉不僅凸顯該公司重視散戶對專業投資建議日益殷切的需求,還有助於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

這個散戶交易平台說,今年稍後將向其付費的黃金會員用戶推出支票和儲蓄帳戶。

Robinhood Money的副總裁兼總經理拉奧說,目的是為客戶提供私人銀行般的服務體驗。這款私人銀行產品還包括遺產規劃、稅務諮詢,以及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慈善晚宴(Met Gala)和奧斯卡頒獎典禮的入場門票等福利。

該公司並將為其每年最高繳250美元的會員,推出一項量身定製的財富管理服務,透過這項名為Robinhood Strategies的產品,用戶能夠同時購買個股和指數股票型基金(ETF),並將應稅所得減至最低,但客戶需支付0.25%的管理費。

羅賓漢今年稍後還將推出一款名為Robinhood Cortex AI的投資工具,以強化其財富管理服務,為投資人提供即時的市場分析和見解,以優化他們的投資組合。

近年來散戶日漸認為,投資不僅僅是一種嗜好,更是一種累積財富和確保財務獨立的策略途徑。美國金融顧問公司Betterment去年對散戶的調查也顯示,有理財顧問的投資人對自己的個人財務狀況更具信心。

羅賓漢資產管理公司(Robinhood Asset Management)總裁吉爾德(Steph Guild) 表示,長期以來個人化財富管理服務一直是高淨值客戶的專屬領域,而這些新產品有助於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羅賓漢認為,用戶對加值服務的需求,有助於提高其黃金會員服務的訂閱率,並且符合該公司使一般散戶也能獲得以往專屬於超級富豪產品服務的策略。這類會員的月費為5美元、或年費50美元,拉奧表示:「我們不追逐擁有1,000萬美元的人,而是追逐其他所有人。」

今年來羅賓漢股價已大漲近三成,而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則下跌了逾5%。

 
華爾街看空AI聲浪四起 相關支出可能更趨緩和
編譯簡國帆、記者林薏茹/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繼阿里巴巴主席蔡崇信日前示警「看見AI泡沫化跡象」,華爾街唱空AI聲浪也四起,券商TD Cowen、巴克萊證券相繼發布報告,看空AI產業前景,擔憂AI資料中心恐面臨供給過剩。

受華爾街看空AI言論衝擊,關於美晶片禁令、AI資料中心支出成長放緩等利空紛至沓來,輝達等重量級晶片股26日股價慘跌,輝達重挫5.7%,超微大跌超過4%,重量級晶片股股價紛紛重挫,拖累費城半導體指數下挫3.27%。

台股AI指標股也全面倒地,台積電(2330)大跌2.24%或22元,收在958元,鴻海重挫3.31%或5.5元,收在160.5元,兩大權王股價持續破底,緯創集團旗下緯穎大跌3.9%,廣達、英業達、仁寶也跌超過2%,緯創下跌近1%。

TD Cowen發布報告指出,微軟不再是OpenAI的獨家供應商,微軟過去六個月來,因擔憂供給超過目前的需求預測,放棄在美國與歐洲合計耗電2百萬瓩(GW)的新資料中心項目,同時取消並延後美國與歐洲既有的多個租約。

不過,TD Cowen也說,Google和Meta仍處於資料中心需求大幅成長階段,兩家大廠迅速填補微軟放棄的資料中心容量,資料中心市場總需求仍較去年同期成長。

除TD Cowen外,巴克萊也開始唱空AI算力需求。巴克萊認為,2025年全球AI算力可支援15至220億個AI代理,現有的AI算力已足夠支援大規模AI代理的部署,在需求不確定、運算能力與供應大增之際,AI支出可能更趨緩和。

華爾街報告為市場空頭憂慮再添一筆,蔡崇信日前也示警,現階段全球資料中心建設速度超出AI初始需求,尤其美國許多資料中心投資彼此重複或重疊,使AI資料中心建設出現泡沫化風險,並質疑花上千億美元在AI資料中心的必要性。

同時,市場也憂心輝達晶片恐遭美國政府禁售大陸。美國將70多家中國大陸企業納入實體清單,包括大陸伺服器製造商龍頭浪潮集團(Inspur)子公司,北京當局也以節能規範為由,企圖降低中國大陸科技巨擘採購輝達H20晶片的意願。

雖然中國大陸還未嚴格執行這項規定,也還未影響H20銷售,但輝達正尋求安排和中國大陸當局開會,也準備對晶片進行調整,可能降低H20晶片的競爭力。

 
要聞
躲新制房屋稅 7.9萬戶趕設籍
記者陳美玲/台北報導聯合報
房屋稅二點○來了,房市設籍潮湧現。在屋主搶最後自用住宅設籍日下,二月全國戶口數量暴增近七點九萬戶,較去年同期激增近八倍;累計今年前兩月新增戶數達十萬戶,逼近以往每年平均新增約九萬戶數量。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三月廿四日前是屋主登記為自用住宅最後期限,若未完成,五月收到房屋稅將按非自住房屋稅率課徵,稅率在百分之一點五至百分之四點八間。

 
台商投資大陸 釐清抵稅規定
記者胡順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提醒,台商投資中國大陸公司,應釐清抵稅規定。若是自大陸公司獲配股利,這筆股利在大陸已繳稅款,可在台灣申報時抵稅;但若是被投資大陸公司在當地繳納企業所得稅,與台灣公司無關,就不能在台灣抵稅。

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國內營利事業取得來自中國大陸來源所得,如自大陸公司獲配股利,應併同台灣來源所得,在台灣申報繳納營所稅,但在大陸地區已繳納的稅額,可從應納稅額中扣抵。

台北國稅局提醒,企業應釐清這裡所謂的稅額扣抵規定,是針對大陸來源所得已在大陸繳稅,為避免重複課稅,可給予扣抵。

但若被投資的大陸公司,在大陸營運所得,於大陸繳稅,屬於當地營運稅負,事實上與台灣公司無涉,這部分繳納稅款將無法用來扣抵台灣營所稅。

舉例來說,台灣甲公司申報2022年營所稅時,列報來自大陸乙公司的股利所得2,000萬元,並主張扣抵已繳納稅款300萬元。

國稅局調查後發現,其中200萬元屬於大陸乙公司配發股利時所預先扣繳的稅款,這部分並無問題,可依法抵減台灣應納稅額;但另外100萬元,則是乙公司在大陸繳納的企業所得稅,這筆稅款屬於乙公司經營稅負,不符扣抵規定,因此無法抵稅。

國稅局強調,企業投資大陸時,原則上只有「股利」等大陸來源所得已繳納稅款可在台灣申報時扣抵,而大陸公司本身的企業所得稅無法列入扣抵範圍,其他如大陸地區的增值稅、印花稅、土地增值稅等,也都不符合扣抵條件。

此外國稅局提醒,符合條件可扣抵的稅額,並非無上限,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扣抵數額的合計數,不可超過因加計大陸地區來源所得,而依台灣地區適用稅率計算增加的應納稅額,企業應留意扣抵上限。

國稅局表示,5月報稅季將至,申報營所稅時應釐清投資大陸相關稅務規定,確保正確申報,避免因不慎疏忽而面臨額外稅務負擔。

 
總經理觀點/感質服務 創造超值體驗
張寶誠(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經濟日報
通膨陰影從2024年起就籠罩台灣,但近日報紙上出現兩個讓我很感興趣的數據組合,一個消息是「主計處統計2025年的超額儲蓄將高達4.5兆」,另一個是「2024年國人出國旅遊花費創新高,超過1兆」,前者印證國人對高通膨未來的保守消費心態,而後者卻又顯示消費者並非不願花錢,而是要花的值得。

值得反思的是,「如果通膨是不得不面對的未來,那企業爭取消費者的契機在哪裡?」

去年國人出國占比最高的是日本,除了日圓匯率走低之外,研究顯示,對日本的優質印象來自日本產品的品質、文化新奇性以及餐飲精緻感。再反觀國內旅遊,根據觀光局數據,最為人詬病的是住宿費高昂,遊客一日遊的比例高達70%;加上同質化高且給消費者驚奇感的遊憩內容太少,導致市場上常出現「不如出國玩」的聲音。

在高通膨情境下,消費者會更理性的進行各種消費考量,未來將是「高CP值」且能「帶給消費者驚喜」的產品或服務,才會受到消費者青睞。

這個趨勢正與筆者2019年所提出的「感質(Qualia)服務」想法相呼應,該想法是從顧客成功的觀點出發,洞察顧客未曾說出口的內心渴望,用心設計服務流程與獨特產品內涵讓顧客產生驚喜與感動,進而心動、衝動到消費行動,同時需在這個基礎上合理降低成本,創造出物超所值的消費體驗。

這個想法不只是應用在服務業,其他產業亦如是,只要是以人為本的設計初衷,都可參照這個想法。

再細看日本旅遊的內涵,消費者體驗組成並非單一旅宿餐飲服務,而是整合了日本在地農特產、高品質家電與工業製品和廣為人知的動漫流行文化產品等,這些體驗的提供是一、二、三級產業的整合,亦即筆者於2010年曾提出的3.5級產業的想法,產業的發展應結合文化資產、智慧資本、環境資源與科技資訊,並以創新作為加值元素,追求各級產業的整合提升,服務業只是與消費者連結的最後一哩路,其背後需要有其他產業的支撐。

在這個觀點下,建議企業有三件事情可以優先考慮:

一、先降低成本,才有競爭力提升的空間

高通膨年代中,消費者會對價格高度敏感,企業要先透過精實管理來杜絕各種浪費,才有建構價格競爭力的基礎;同時也要思考「如何為消費者降低成本」,將產品或服務功能聚焦在其最需要之處,能同時降低自身經營與消費者取得成本的企業,才能有更大競爭優勢。

二、深化創新來完成差異化

在追求最佳化的設計理念下,很可能產生趨同的產品或服務設計;就如同當下,很多商圈都會讓人覺得似曾相似;此時,能在相同的成本下,融入無形的文創設計來使自身與眾不同,才能形成長期競爭力保。唯有高頻度且貼近顧客生活脈絡的深度觀察,才能有泉湧不斷的創意,過去這件事情的成本很高,現在有很多智慧工具可幫我們完成這一點。

三、把說故事的權利交給消費者

當下的資訊透明度與傳播速度,讓價值傳遞更為直接與快速,商家已經無法靠資訊落差來牟利。消費者親身體驗的渲染力日益增強,對服務或商品的好感與惡感都將被更快速放大,所以企業要學會新媒體的思考與和分散式社群的相處方式,過去我們總想形塑消費者品牌認知,而現在應該聚焦在更好的產品及服務,讓顧客撰寫自身與品牌的故事,打造「千人千景」的敘事空間。

企業要突破通膨困境,就要積極思考如何輸出國際把餅做大,國內服務業再如何提升,如果消費群體不變,最終也只是個零和賽局,就如同前面3.5級產業構想,要讓服務業帶著我們的農業、工業製品一起進入境外市場,才能為台灣企業創造更大價值。

 
策略行銷/善用商務九宮格 改善引薦流程
黃聖閔(電商陪跑社社長/撼星數位經濟日報
在商務世界裡,如何讓他人主動為自己介紹生意?真正的關鍵在於能否簡單、清晰地介紹自己的業務,讓別人明確理解並願意幫忙轉介。許多人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了,但並未能獲得理想的引薦。根據觀察,主要有三個原因:大家不知道你能做到什麼,不知道你想要什麼,也不知道該如何幫你開口。

首先,讓他人清楚理解自己能提供什麼樣的服務。即便是相同的職業,專業領域卻千差萬別。真正讓人深入理解你的業務,還是需要透過一對一交流。因此,建議準備一份表格,包含目標、成就、興趣、人脈、技能,展示自己的客戶案例與合作對象。透過這些具體的案例分享,讓人快速理解你的專業與服務範圍,從而提升被引薦的機率。

其次,明確表達你的需求。在商業世界中,我們通常會設定幾層引薦,分為一般引薦、理想引薦與夢幻引薦。一般引薦是自己平時能夠輕易獲取的客戶,理想引薦是能夠持續轉介客戶給你,或是能與你合作共同開發市場的對象,而夢幻引薦則是可成為生涯代表作的重量級客戶。

然而,僅僅列出這三個層級並不足夠,還必須精確地讓他人知道你需要的具體對象。請求愈清楚、直白,夥伴才愈容易幫你轉介。

有句話說:「老天爺會把你想要的給你,當你要的很模糊,祂給的就很模糊;當你要的很具體,祂給的就很具體。」這句話套用在商務引薦上同樣適用。當你的需求具體、能夠讓夥伴清晰理解,他們才更容易為你找到合適的引薦對象。

最後,讓人知道如何介紹你。當有人願意引薦你時,若他們不知道如何表達,也會錯失機會。因此,建議事先準備好一段開啟對話的文字,當夥伴願意幫你轉介時,他只需要複製貼上這段文字給潛在客戶,對方有興趣後,直接拉群進一步洽談,這樣能大幅提高轉介紹的效率,轉介紹成功率也會顯著提升。

根據我長年擔任商務組織導師的經驗,我發現許多成員雖然願意學習引薦技巧,但仍然缺乏一個清晰的架構來整理自己的商務模式。因此,我結合商務引薦的邏輯,設計出商務九宮格,並透過實體聚會的分享,幫助許多人釐清自己的商務定位。

這個九宮格不僅包括三層引薦的概念,還涵蓋開啟對話的技巧,能夠系統化地規劃自己的引薦策略。

九宮格思考法的重點在於邏輯,不同的邏輯會帶來不同的結果。而商務九宮格的核心在於:中間核心圈的八格內容,寫的是會讓你賺錢的,還是會讓你花錢的?這是一個檢視自己商務模式的有效方式。如果你的九宮格內容更多地在規劃花錢而非賺錢,那麼你的引薦策略可能需要調整。

在商業市場裡,成功的關鍵是讓別人更容易幫助你。因此,移除以下三個障礙至關重要。第一,讓別人清楚知道你能做什麼。第二,明確告訴別人你需要什麼樣的引薦。第三,提供簡單有效的方式,讓夥伴幫你開口。

生意是自己的,不能指望別人替你成交,只有當自己準備完善,夥伴才能更容易為你帶來理想的商機。透過商務九宮格的系統化規劃,能夠持續優化引薦流程,讓機會源源不絕地進來。

 
101大股東 伊藤忠持股減半
記者侯思蘋/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北101昨(27)日發布公告,原本的大股東日本伊藤忠商事持股由32.14%減少至17.27%,減幅約一半。

伊藤忠釋股於14日確定由六大公股金融機構承接,以每股38.7元的價格,約為淨值的三倍,釋出伊藤忠商事持有台北101過半數持股,交易金額合計高達94.52億元,交易數約為24萬餘張,交易價格高於伊藤忠之前承接頂新持股的每股價格32.9元,投報率約17.6%,伊藤忠逾半數持股獲利出場。

此次伊藤忠賣部分持股予泛公股後,剩餘約半數持股動向,仍有待市場觀察。

台北101董事長賈永婕日前宣告投資45億元進軍「置地廣場 台中」,預計2029年完工後投入營運,市場推測,台北101股東結構的變動也是此案成功闖關的重要因素之一。

台北101於2024年的商場營業額突破230億元,穩居北台灣百貨第一、全台第二,觀景台來客數表現亮眼,去年超過150萬人次,獲利表現年年刷新歷史紀錄,去年稅後淨利達25.67億元,EPS 1.75元,擬配發股利每股現金1.57元。

六大公股金融機構承接伊藤忠釋出的股權後,持股最高的是兆豐金集團,金控加銀行都買到滿、合計持股10%,合庫銀持股比例則上升至5%、一銀5%、華南金(2880)5%、兆豐銀5%、彰銀3.5%、臺企銀3%。

伊藤忠的持股大幅縮減,依規定交割後其法人董事席位應自然解任。在公股金融機構大舉加碼後,泛公股持股比例從原先的52.08%躍升至約七成,成為絕對多數,日商對台北101的影響力也將減弱。業界分析,未來董事會決策將更為順利,讓台北101的經營主導權更加穩固。

根據先前台北101公開的十大股東資料,伊藤忠商社是單一最大股東,持股32.14%,其投資的台灣西松投資則佔5.02%,泛公股包括中央存保代管中聯信託持股、中華電信、證交所、兆豐金等公股金融機構,合計持有台北101超過52%。

 
壽險業2月賺224億元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2月台幣貶值,避險成本下降,使2月壽險業稅前盈餘224億元,連二紅,累計前二月賺545億元,單月和前二月同寫近三年同期新高,法人認為,川普關稅新政使全球股市波動加劇,將壓抑壽險業實現股票資本利得空間,獲利前景有隱憂。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昨(27)日說,壽險業2月獲利月減30%,是因股市波動使投資收益減少,累計前二月年增3%,是業務承保利益增加。

數據顯示,壽險業2月國內外淨投資利益1,027億元,月減9.6%,其中國內淨投資利益就月減32%,壓縮壽險業實現資本利得空間。

3月台幣貶值、美債殖利率續持低檔,有助提升壽險業匯兌收益及舊債評價利益,但逆風是台美股市重挫,壽險業獲利難樂觀。

金管會公布2025年2月保險業獲利、淨值和匯兌成本。2月壽險、產險稅前盈餘各為224億和24億元,累計前二月保險業稅前盈餘605億元,年增3%。2月底壽險業淨值2兆6,400億元,月增453億元,是因金融資產評價增加245億及2月獲利增加所致。

2月台幣貶值0.4%,有龐大兌換利益,業者避險工具大宗CS(換匯)、NDF年化成本走低,2月業者避險比率也降到63.3%,三大利多帶動壽險業2月避險工具成本再降到227億元的逾兩年單月新低。

 
國泰世華銀 十度獲最佳財管獎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泰世華銀行繼年初榮獲國際財經權威媒體《The Asian Banker》(亞洲銀行家)頒發「臺灣最佳財富管理銀行」殊榮後,昨(27)日再度於《財訊》「2025財富管理大獎」中連十年蟬聯本國銀行「最佳財富管理獎」榮耀,同時奪下「最佳金融服務創新獎」和「最佳數位智能系統獎」共三項大獎,彰顯國泰世華在財管服務的卓越表現,廣受海內外專業評審及客戶高度肯定。

國泰世華銀行憑藉「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提供全方位資產管理服務,廣獲權威機構肯定。國泰世華銀行表示,全球金融市場緊密連結,近年地緣政治與經濟快速變動,臺灣投資人對國際投資商品關注日益成長,使資產配置複雜性相對提高,投資人更倚重專業金融機構提供的全面性資產管理服務,提升投資組合韌性與成長性。

為滿足市場需求,國泰世華銀行秉持「國際化、客製化、數位化」三大經營優勢,積極與國際資產管理公司合作,引進私募股權基金等另類投資商品,組建跨領域專業團隊,提供涵蓋投資配置、信託與家族財富傳承規劃等全方位諮詢服務,打造個人化動態資產配置策略,有效深化與高資產客群信賴關係,推動財管業務顯著進展,尤其在高資產客群數和資產管理規模(AUM)均有亮眼成長表現。

因應數位金融快速發展,致力深化AI大數據分析,可根據客戶風險屬性與投資偏好,主動提供合適理財建議和商品資訊,將數據分析優勢進一步轉化為經營實力,讓金融服務更貼近人心。

同時,以CUBE App作為數位金融服務大門,積極導入創新金融科技,將外匯、貸款與信用卡等業務整合至一站式平台,大幅提升數位交易便利性,幫助客戶隨時掌握自身財務狀況,提升投資決策效率。

透過虛實整合服務模式,國泰世華不僅強化客戶互動,亦透過數據分析洞察,使第一線服務人員能以更全觀、更高效率服務模式,滿足客戶對專業諮詢服務需求。隨著金管會積極推動臺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市場環境逐步開放,國泰金控將持續深化國際布局,與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全球夥伴打造永續發展的財富管理服務,協助客戶在變局中穩健前行。

 
央行首度鬆口 我外匯存底美債占比92%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聯合報
中央銀行副總裁朱美麗昨赴立法院財委會報告,首度透露我國外匯存底中高達百分之九十二為美債,且以美國公債為主。截至今年二月底,我國外匯存底金額為五七七五點八四億美元,推算其中至少有五千三百億美元為美債。

財委會昨邀集央行等財經部會,針對我方如何因應川普政府將開徵對等關稅等措施提出專案報告,立委賴士葆質詢時拋出「台幣匯率升值,降低對美貿易順差」的構想;賴士葆說,只要台幣匯率升值百分之十,對美貿易順差也會減少百分之十,此舉是否可行?

朱美麗說,「對進口貿易而言確實如此,但還要考慮金融市場穩定性、會引起資金移動,這也是我們要考量的」。

賴士葆追問,「美國總統川普也希望美元弱勢、其他國家貨幣不要貶值」,朱美麗表示,「川普政策具有不確定性,像是希望維持美元利率維持在比較高的水準,導致美元升值(註:台幣等其他貨幣會貶值)」。

此外,外匯存底資產配置向來是央行機密之一,在立委羅明才質詢時,朱美麗首度透露我國外匯存底的美債占比高達百分之九十二;央行曾指出,外匯存底是以持有安全性佳及流動性高的美國公債為主,且多持有至到期。

立委也關注美國關稅政策是否會影響台幣匯率走勢,朱美麗表示,台幣匯率是由市場供需決定,央行只有在突發因素、考慮到穩定性時,才會進場調節。

朱美麗說,近期台幣匯率走勢趨貶,主要是美股與台股之間的連動關係,外資將過去獲利匯一大部分出去,但外資也會跟隨市場波動進行調整,最近波動較大是因為外資匯出,或許外資未來也會反過來匯進台灣,屆時匯市的方向又會相反,很難說台幣匯率未來一定會貶值或升值。

對於川普政策不確定性衝擊台股,朱美麗指出,台股和美股連動較大的是科技股,但台灣的科技股具有競爭力,且台灣股票市場在亞洲金融市場裡算是深度和廣度都比較足夠的市場,川普不確定性確實會導致市場波動,但待政策明朗後,應該會回復原有的狀態。

 
台積增資海外100億美元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積電(2330)再增資海外,此次是為外匯避險。經濟部昨(27)日表示,投審會通過台積電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310億元)增資英屬維京群島TSMC GLOBAL LTD.從事經營一般投資業務,主要運用於銀行定存及債券投資孳息。

經濟部表示,投資目的是因該公司基於外匯避險成本考量,將自有外匯轉投資至TSMC GLOBAL LTD.。

經濟部投審會26日通過二件僑外投資案、四件海外增資案、以及兩件對中國大陸投資等,共八件投資案。

在僑外投資方面,經濟部通過英商GOOGLE ENGINEERING UK HOLDINGS LIMITED以新台幣70億元增資台灣科高工程有限公司,從事硬體及電子資訊軟體研發業務。經濟部說明,Google在台灣有研發團隊,這次增資台灣子公司主要為投入研發手機等穿戴設計產品。

此外,美商A100 ROW, INC.以新台幣25.9億元增資台灣亞馬遜資料中心服務有限公司,從事經營資訊軟體服務等業務,主要用於既有資料中心等設備維運和人事費用。

在對外投資則通過四案。第一案是精成科技以281.5億日圓,受讓日本LINCSTECH CO., LTD.全數股權,從事經營高階印刷電路板製造(高層板、半導體探針卡、高密度連結板、汽車板等)業務。

第二案是緯穎科技以3億美元投資設立美國WIWYNN TECHNOLOGY CORPORATION,從事經營雲端伺服器產品之生產配銷服務。第三案是中國信託以1 .7億美元貸款投資菲律賓CTBC BANK(PHILIPPINES)CORP.,從事經營商業銀行業務。

第四案則通過台積電以100億美元增資英屬維京群島TSMC GLOBAL LTD.從事經營一般投資業務。

 
蔣尚義露口風…訊芯攜博通攻CPO
記者李珣瑛、李孟珊、林薏茹/新竹經濟日報
鴻海集團旗下封裝廠訊芯-KY(6451)董事長、鴻海前半導體策略長暨準董事蔣尚義昨(27)日首度證實,鴻海集團矽光子共同封裝光學(CPO)布局,訊芯是要角,且訊芯正與網通晶片龍頭博通合作CPO封裝架構,可望在年底導入特殊應用晶片設計(ASIC)等產品,搶搭CPO大商機。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今年GTC大會大秀CPO網路交換器,引爆CPO新熱潮。市場先前傳出訊芯正攜手美系重量級大廠耕耘CPO,蔣尚義昨天透露有此事且證實夥伴是博通,「期盼年底看到成果」,意味鴻海集團CPO能量正要發光,訊芯營運同步起飛。

業界指出,訊芯掌握眾多美系客戶,近年受美中貿易戰影響,積極在越南擴充產能,隨著光收發模組規格陸續升級至800G、1.6T,交換器也提升至102.4T,對新產能建置需求增加,也讓訊芯內部強化擴產量能。

蔣尚義透露,他加入鴻海集團後,主要協助在先進封裝和CPO布局。

 
鴻海電動車代工赴日造勢 爭取日產、本田等車廠青睞
編譯簡國帆、記者蕭君暉/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路透報導,鴻海集團4月9日將在日本舉行活動,擘劃電動車策略,希望在贏得與三菱汽車的電動車代工協議後,讓外界能更理解其電動車策略,並爭取日產、本田等日本車廠青睞。

鴻海(2317)昨(27)日表示,集團確實將在東京舉行電動車戰略說明會。路透則引述知情人士指出,鴻海集團電動車策略長關潤預料將發表談話,並招待日本主要車廠、零件廠,詳細說明鴻海電動車事業內容、方針。

外電日前報導,鴻海集團已與三菱汽車達成協議,為三菱生產在澳洲等大洋洲市場販售的電動車,是鴻海集團取得的第一份日本電動車代工合約。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認為,相較於鴻海集團之前透過合資公司或採購的合作,這筆有形訂單象徵汽車業認可鴻海集團的製造能力,三菱汽車的品牌聲譽將進一步強化這樁合作案的能見度。

供應鏈人士表示,東南亞市場一直是三菱汽車的關鍵銷售區域,約占其全球銷量的30%。但是,中國大陸車廠正迅速在東南亞市場攻城掠地,打破日本車廠獨霸地位,使得所有日本車廠均岌岌可危。

關係人士透露,除了已決定合作的三菱汽車之外,鴻海還摸索和日產汽車、本田等車廠進行合作。鴻海目標透過此次的說明會、進一步開拓日本市場。

 
科技圍堵、出口管制 林本堅:美恐刺激陸晶片發展
記者簡永祥/新竹報導聯合報

台積電前研發資深副總經理、現任清大半導體學院院長林本堅昨天表示,美國總統川普頻頻祭出關稅等措施,地緣政治加劇,讓半導體全球化消失、半導體技術退步,衝擊全球經濟。而面對川普可能進一步加強對中國大陸科技封鎖,林本堅表示,「應儘速讓地緣政治對立消滅」。

林本堅也說,若美國一直圍堵中國,也可能逼迫中國重新定義半導體,非常努力投入研發。或許哪天也像深度求索(DeepSeek)橫空出世 ,在半導體製造透過新材料、更低成本的架構,做出和五、三奈米等先進製程同樣功能的產品,以其具備低成本和龐大市場的兩大優勢,全球恐將驚嚇。

台積研發騎士合體

林本堅與台積電前共同營運長、現任鴻海集團半導體策略長蔣尚義都名列台積電研發六騎士,兩人昨一同出席施惠的「半導體科技一點都不難:有趣實驗帶你認識生活中的半導體」新書發表會。針對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日前宣布一千億美元的赴美投資案,蔣、林兩人都表示這是經過深思熟慮布局,為分散地緣政治風險做出巧妙的安排。

蔣尚義說,觀察美國總統川普多次發言,他的心態就是拿下台積電,縮短提升美國製造比重時程,同時兼具制衡中國。針對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蔣尚義認為事先應有徵詢創辦人張忠謀的意見,但張做出什麼指引,他不便妄加評論。

對於台積電擴大赴美投資且設立研發中心,蔣尚義指出,面對川普政府排山倒海的壓力,台積電不得不做出這項決策。林本堅也說,現階段美國仍占據半導體關鍵技術、材料和設備主導權,假如中國占領台積電,美國仍可停止一切援助和支持,台積電生產營運立刻動彈不得。

蔣、林認為,台積電擴大在美國投資,若能安定美國擔心國安晶片未在美國生產的心,不失為很好的布局。何況台積電在台灣也面臨土地、水電和人才不足的困擾,增加在美布局,應是因應地緣政治變化所做的調整。

生產重心仍在台灣

蔣尚義表示,台積電雖然增加在美投資,但生產重心仍會放在台灣。他透露,台積電早期針對美國加州、紐澤西州、德州和亞利桑那州做過仔細評估,結論是製造成本都比台灣高。他說,他在台積電任職時,最大願望就是製程技術超過英特爾,雖然很遺憾未在他任內完成這項壯舉,很高興看到後來的經營團隊實現這個夢想,並持續發揚光大。

蔣尚義指出,台積電製程仍不斷推進,從早期與聯電並駕齊驅,到後來超越英特爾,關鍵在於聯電和英特爾都犯了錯,台積電選擇自主研發、聯電卻因與IBM合作失敗,雙方拉開差距;英特爾和三星在先進製程也都犯錯,他不知三星錯在何處,英特爾過去一直是半導體龍頭,卻在十奈米出包;反觀台積電,一步一腳印穩步前進,最後超越英特爾。

林本堅則解析台積電成功關鍵,是其研發和量產的模式,因有眾多客戶、給足夠大的訂單支持,是個互助團體,客戶也給出很多挑戰,讓它能獲取比競爭對手還要更豐富的製造經驗,這樣的研發和營運模式,除非台積電自己鬆懈,否則對手永遠追不上。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