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需不振 大陸今年月餅銷售年減45%


【台灣光華電子報】讓你深入了解台灣社會,兼具國際觀與本土思維深度報導,為你呈現另一種閱讀台灣的方式。 想告別爛英文?想讀懂英文新聞?【讀紐時學英文】週五發報,中英文逐段對照,讓你閱讀國際新聞還能學英文!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10/07 第600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內需不振 大陸今年月餅銷售年減45%
中印月底恢復直航 兩國回暖信號
中秋 2.9億人跨區域流動
兩岸250餘民眾 福州舉辦中秋聯誼
體重管理 月餅走低卡低脂風
香港PMI連兩月站上榮枯線
中芯股票目標價 高盛又上調
陸AI大模型 加速應用落地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編輯小語
內需不振 大陸今年月餅銷售年減45%
記者陳宥菘/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近年內需不振、消費降級問題嚴峻,今年十一暨中秋連假已經過半,大陸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僅年增3.3%,低迷的消費表現也反映在月餅銷售上。陸媒報導,中秋前夕,月餅銷售額按年下降超過45%,且高價禮盒幾乎退出市場,月餅市場更加講求「高性價比」。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是月餅的銷售旺季,但去年中秋節有關「月餅賣不動」的話題,今年又重演。新浪新聞圖數室報導,根據監測,月餅在中秋前夕銷售額年減超過45%,且月餅禮盒主流價格區間收縮至人民幣120至180元(約台幣515至772元),值得注意的是,區間高峰值與2023年的280元(人民幣,單位下同)、2024年的220元相比,進一步下降。

「定焦One」報導,一家廣州烘焙店的老闆分享,自己店裡的散裝月餅的價格和去年持平,禮盒裝定價降低到了55元,「主要是察覺到現在年輕人不愛買高價的月餅禮盒。」然而,不只一位商家表示,即便降了價,月餅禮盒整體還是不太好賣。

此外,過往中秋節禮盒越貴越有面子,如今標價人民幣500元(約台幣2144元)以上,有層層包裝的月餅禮盒幾乎退出市場,在線下通路端幾乎看不到。根據中國焙烤食品糖製品工業協會數據,這類高價月餅的占比已從2023年的7.2%降至今年的1.8%。

報導指出,今年月餅市場正經歷結構性轉變,除了超過半數消費者已將月餅視為日常零食而非節令禮品,使得中秋節點銷售被稀釋,但不可否認的是,月餅市場整體已經不復存在當年的野蠻生長,正從「高溢價」全面轉向「高性價比」。

報導認為,這一方面是大陸官方2022年出手管制高價月餅禮盒,對500元以上盒裝月餅實施重點監管,另一方面則是中秋送月餅不再是唯一選項,而是有了更多替代品。

 
中印月底恢復直航 兩國回暖信號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在中斷超過五年後,中國、印度之間的直航航班將於10月底重啟。中國國際航空、中國東方航空、中國南方航空及山東航空四家航司已正式向印度德里機場提交航班起降時刻申請。

中通社報導,根據申請資料,中國四家航司計畫恢復北京、上海、廣州、昆明至新德里的航線。東航還計畫重啟昆明至加爾各答航線,進一步拓展中國西南與印度東部的連接。與此同時,印度最大航司靛藍航空(IndiGo)也已宣布將於10月26日開通加爾各答至廣州的每日直飛航班,並籌備新德里至廣州航線。

疫情前中印航空市場已具規模。2019年,新德里—上海航線年客運量達14.9萬人次,位居榜首。當時協議允許雙方每周各運營42班,但印度航司僅執行19班,顯示其國際航線運營相對滯後。

直航恢復的背後,是高層外交的持續推動。今年初,中印副外長級對話達成六點共識,明確「恢復直航」。8月,中國外長王毅與印度外長蘇傑生會談,同意盡早復航並修訂《民航運輸協定》。印度總理莫迪亦在出席上合峰會期間表示,印中是發展夥伴而非對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多次表示,恢復直航符合雙方共同利益,中方願與印方相向而行。如今,隨著簽證、航權、時刻申請等環節逐一落實,這條中斷五年的「空中橋樑」終於迎來貫通曙光。

專家分析指,復航不僅關乎航空業本身,更被視為中印關係逐步回暖的重要信號,標誌著中印航空連接進入實質性恢復階段。中國駐印度大使徐飛洪多次公開表示歡迎印度遊客,並強調中方在恢復印度香客赴西藏神山聖湖朝聖等議題上展現誠意與守信。

自2020年初因新冠疫情及地緣政治因素導致直航中斷以來,兩國人員往來幾近停滯。如今,隨著印度恢復向中國公民發放旅遊簽證、中國持續為印度旅客提供便利、高層外交互動頻繁,雙邊關係正謹慎邁入重啟期。

 
中秋 2.9億人跨區域流動
特派記者陳政錄/北京報導/聯合報
昨天是大陸「十一」結合中秋假期的第六天,也是中秋節,大陸交通運輸部預計,昨天大陸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2億9,504萬人次,年增長5.8%。

大陸交通運輸部數據,昨日鐵路客運量預計1,640萬人次,年11.5%;水路客運量預計157萬人次,年增32.8%;民航客運量預計238萬人次,年增0.2%。

同時,預計昨天大陸公路人員流動量預計(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國省道非營業性小客車人員出行量、公路營業性客運量)2億7,469萬人次,年增7%。其中,以自駕駛為主的「高速公路及普通國省道非營業性小客車人員出行量」,預計為2億3,625萬人次,年增8.2%,也是人員流動的主要因素。

不過,假期間大陸也出現影響層面廣的出遊意外。

其中,青海海北州門源縣公安局昨接到通報,多名徒步愛好者從甘肅張掖市肅南縣徒步進入青海海北州門源縣老虎溝區域後受困,截至今日,137人安全轉移,1名徒步者不幸遇難。

另在西藏,10月4日夜間,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曲當鎮嘎瑪溝區域出現降雪天氣,導致在該區域徒步旅行的部分遊客受到影響。目前,受降雪影響的徒步遊客已有350名抵達曲當鎮接應點,其餘200多遊客全部取得聯繫,將陸續抵達接應點。

 
兩岸250餘民眾 福州舉辦中秋聯誼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250餘名兩岸同胞,4日晚在福建省福州市共同參加「福聚中秋月 船承兩岸情」2025年兩岸同胞迎中秋聯誼活動,當500架無人機在天空中排列出「兩岸一家親 閩台親上親」等圖案時,現場歡呼陣陣,抒發出兩岸同胞共迎中華民族傳統佳節的喜悅。

中新社報導,本次活動由福州市和馬祖縣共同主辦,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和民意代表陳雪生、馬祖縣議會議長張永江及縣代表團、在閩台胞參加。活動現場布置中秋花燈及馬祖文旅、民俗體驗、台企展示等主題展區,宣傳赴馬祖旅遊、展示閩台中秋傳統民俗和福州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成果。與會兩岸同胞載歌載舞,共祝兩岸明天更美好。

聯誼活動前,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出席了兩岸同胞迎中秋茶話會,看望慰問各界台胞。他表示,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是一家人。要堅守民族大義,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來干涉,共同守護「家」的完整;要常來常往、走近走親,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共同增進「家」的福祉;要努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積極參與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共同創造「家」的新輝煌。

連勝文表示,中秋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象徵團圓、圓滿、和諧。國民黨將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基礎上,繼續推動兩岸交流,促進兩岸和平發展。

 
體重管理 月餅走低卡低脂風
記者賴錦宏/綜合報導/聯合報
又到一年中秋佳節,大陸今年的中秋消費市場中,在全民體重管理的熱潮下,「低卡」「低脂」成為中秋節月餅的新「賣點」。

新華社報導,瀋陽一位銷售人員表示,今年很多品牌都推出了「低糖」或「代糖」餡料的月餅,還有很多品牌在餅皮上下功夫,將月餅皮改為米皮、全麥等食材,這類主打「輕負擔」的月餅銷量不斷攀升。

除了線下商超外,各類線上電商銷售平台中主打「低卡」「減油」的月餅熱度不減。有的品牌推出的「秋耳黑米」「芋泥奇亞籽」等月餅主打清新低糖,受到很多消費者歡迎;有的品牌推出「蕎麥皮」「全麥粉」的月餅,進一步降低月餅的整體熱量。

從2024年開始,大陸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多部門實施「體重管理年」三年行動,以多形式、多手段探索體重管理新模式。持續的體重管理熱潮,也正推動著傳統食品不斷創新,並為食品產業不斷開闢全新增長空間。

除了健康屬性,很多品牌月餅還不斷推出跨界融合口味,並為產品賦予文化內涵,讓傳統節日食品更具「文化味」和「儀式感」。

黃□黨參棗泥、黃□五仁月餅、茯苓陳皮豆沙月餅……各地多家中醫院紛紛推出「藥食同源」月餅,實現美味與食養融合;同時,各大品牌與博物館等機構合作推出造型各異的文創月餅,憑藉獨特的文化內涵與創意設計在社交媒體中引發關注。

 
香港PMI連兩月站上榮枯線
記者謝守真/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標普全球6日公布9月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經季節調整後,由上月50.7降至50.4,雖連兩月處於擴張區間,但整體經營活動有所放緩,新增訂單尤其是出口訂單受美國關稅影響,出現三年半最大跌幅。標普分析,企業對來年業務前景的悲觀情緒雖有所減退,但外部經濟不明朗因素仍存。

綜合港媒報導,標普數據指,香港整體經營活動連續兩月擴張,主要由服務業帶動,其餘行業則出現負增長。第三季末從大陸和海外市場新接訂單量大幅萎縮,反映香港出口貿易需求走弱。受訪業者稱,從網購平台新接更多在地訂單,但美國關稅政策持續衝擊銷往大陸和全球訂單,9月出口訂單創2022年4月來最大跌幅。

數據反映,港企產能充裕,就業水準大致不變。職位創造率主要由服務業和批發零售業帶動,而製造業和建造業則削減人手。

展望未來一年業務前景,標普指,企業對來年業務前景的悲觀情緒雖仍存在,但已較上月減退。美國貿易政策及全球經濟不明朗因素仍削弱商業信心,但在地經濟好轉一定程度抵消負面影響。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經濟學家Usamah Bhatti稱,香港9月PMI已連兩月位擴張區間,經濟活動量以10個月最快速度擴張,新增訂單跌幅與上月持平,就業人數大致不變。不過,海外及大陸訂單需求仍大幅下滑,其中海外市場為三年半最大跌幅,整體投入成本在原材料及員工成本上漲下,升幅接近兩年最大,反映通膨壓力仍在遞增。

 
中芯股票目標價 高盛又上調
記者謝守真/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國際投行高盛看好大陸半導體業,近一個月內第四次上調中芯國際及華虹半導體目標價。高盛認為,兩者將長期受益於大陸人工智慧驅動的晶片需求增長。

據華爾街見聞,高盛最新報告指,中芯H股12個月目標價上調至117港元(6日收盤報港幣91.05元),基於196%的A-H股平均溢價,其A股目標價上調至人民幣211元(9月30日收盤報人民幣140.13元);華虹目標價從港幣87.5元上調34%至港幣117元,並維持兩家公司「買入」評級。

報告稱,此次更新估值模型後提高兩者目標價,反映對大陸半導體公司板塊持續價值重估趨勢。

報告表示,大陸AI模型技術突破為產業帶來刺激。大陸AI公司DeepSeek近日推出實驗性模型DeepSeek V3.2-Exp,採用新的稀疏注意力(DSA)技術,使訓練與推理效率提升,其API(應用程式介面)成本下降50%至75%。

高盛認為,上述進展將降低AI技術使用門檻,並促進普及,更多企業和開發者可在業務中使用大模型,轉化為算力基礎設施和相關硬體的增量需求。

此外,儘管中芯與華虹核心產能集中於成熟製程,而非最先進AI GPU或ASIC,但高盛分析,大陸AI應用快速增長,將進一步帶動數據中心電源管理晶片(PMIC)、藍牙/WiFi、影像感測器(CIS)、射頻(RF)及微控制器(MCU)等成熟製程晶片需求。

高盛並指,中芯正持續擴充7奈米及14奈米產能,華虹則計劃在新晶圓廠導入28奈米製程,以滿足AI需求增長。

 
陸AI大模型 加速應用落地
記者黃雅慧/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騰訊、阿里、DeepSeek、智譜、螞蟻等近期紛紛更新旗下大模型,從這些模型更新的內容可知,競爭焦點已從單純擴大參數規模,轉向提升推理能力、推動多模態融合以及加速智能體(Agent)應用落地。

智譜AI在9月30日正式推出新一代旗艦大模型GLM-4.6,該模型在高級編碼能力上實現對齊Claude Sonnet 4,在真實編程(程式設計)任務中表現更優;DeepSeek在9月29日正式發布DeepSeek-V3.2-Exp模型,同時調降API(應用程式開發介面)費用,持續實現高效率、低成本之路。

與此同時,騰訊混元圖像3.0於9月28日正式發布並開源,為首個工業級原生多模態生圖模型,開源短短一周便在文生圖領域的「權威競技場」LMArena中,自全球26個大模型裡突圍,超越Google的Nano Banana登頂第一,成為目前效果最好的開源生圖模型。

科創板日報報導,這些企業密集發布、開源新一代模型,都是為了盡快吸引開發者,構建自己的應用生態。大陸AI大模型廠商也開始布局硬體入口,推動各類AI功能和應用場景的快速落地。

 
小心金融歧視/保險基因檢測 未審先判
基因檢測已廣泛用於新生兒篩檢、遺傳性癌症風險評估等,但不少人擔心如果做了基因檢測,並告知保險公司,會有拒保或提高保費風險,如果不說,又怕日後理賠有爭議。不少人有基因檢測恐懼,實際上也反映了台灣這些年潛藏的「基因歧視」。

金錢是品格的試金石
常言道:「小事見人心。」一個人如何處理細微之處,往往比大事更能看出品格。尤其當涉及金錢時,更像是一面照妖鏡,讓人性中的真誠、善良或自私、功利無所遁形。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