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08 若孔子生在我們這個時代,他也會被投訴!


【台灣光華電子報】讓你深入了解台灣社會,兼具國際觀與本土思維深度報導,為你呈現另一種閱讀台灣的方式。 想告別爛英文?想讀懂英文新聞?【讀紐時學英文】週五發報,中英文逐段對照,讓你閱讀國際新聞還能學英文!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10/07第64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台】 若孔子生在我們這個時代,他也會被投訴!
【新書搶先報】 許多教師都說,《當我告別教職》寫出他們心裡最深最深的痛
親師衝突,孩子是夾縫中最無辜的犧牲品
【馬路消息】 我們要徵文


在教師節當天,本該是學生感謝老師的日子,但今年卻有一大批第一線的教師齊聚在教育部門口,他們手拿抗議布條,大聲吶喊他們的訴求。他們痛心地呼籲讓學校停止無差別受理校園投訴,別再讓「校事會議」淪為東廠。
這也是梁芳瑜所書寫的《當我告別教職──一位離職教師的沉痛告白與深情祝福》一書所提到的「大投訴時代」。
舉凡作業出太少、進度教太快、穿著太前衛、不選孩子當班長、沒有即時回電……這些未達「不適任教師」的程度,僅是不符合家長個人期待,但在當前制度與風氣下,卻都有可能被投訴。
當投訴鋪天蓋地,會不會讓所有的老師都人人自危,而寧可放任不管?而這最後蒙受巨大損失的還是每一個孩子。
另一本與親師溝通相關的書是《親師衝突──如何溝通?達成親師生三贏》,總是受學生及家長信任的蘇明進老師,其實也曾被投訴,而這本書正是如何處理與面對,讓親師生三方三贏。

Top
.

購書去→

許多教師都說,《當我告別教職》寫出他們心裡最深最深的痛

《當我告別教職》


為什麼,臺灣的教師充滿了無力與掙扎?
關心孩子,便不能忽視教師的處境;支持教師,也就是守護孩子的未來。
近8成教師因社群輿論焦慮,近4成考慮離職。──2025《翻轉教育》「親師教育困境調查」

「東森新聞」專訪、《聯合報》專題報導
留下來的教師,有方法;想離開的教師,有方向。

她從小立志當老師, 且以榜首成績通過臺北市教師甄試,
教學更是極受學生、家長及學校的信任與肯定,
為什麼,12年後卻選擇離開?
而且是毫無退路的裸辭……

▎如果,孩子是臺灣的未來,
▎我們是否應該先救救每一位在教育現場心力交瘁、遍體鱗傷的教師?
.家長怒吼:「老師,你怎麼要求孩子下課補作業?剝奪休息時間!」
.學生挑釁:「沒差啦,你記警告啊!反正我一樣能畢業!」
.社會質疑:「當老師很好了啦,沒什麼好抱怨的。不爽,就不要做!」

▎校園裡的濫訴鋪天蓋地;沒有經歷任何一次投訴,是不是都只能算幸運?
作業出太少、進度教太快、穿著太前衛、不選孩子當班長、沒有即時回電……這些未達「不適任教師」的程度,僅是不符合家長個人期待,在當前制度與風氣下,卻都有可能被投訴。
梁芳瑜曾經陪伴同為國中老師的先生,面對家長的提告,雖然最後證明先生的清白,但身心所受的創傷,豈能得到補償?

▎致臺灣每一個認真的教師:「我們都已經夠努力了……」
教師過勞、師道不尊、薪資脫節,這三大困境,成為梁芳瑜離開教職的主因。
面對教職困境,最認真的教師總不免懷疑,是不是自己做得太少、自己還不夠好?是不是要再更拚命、更努力?
梁芳瑜想拍拍這些教師們的肩,輕輕柔柔地對他們說:「每一個認真的教師,我們都已經夠努力了……」
這本書渴盼臺灣的教師們被看見、被理解,更願陪伴無數仍在教學崗位上默默付出的教師──能應對新時代的師生課題,也能好好照顧自己。

祝福,每一位仍在現場的教師,自我照顧,保持初衷。
祝福,每一位選擇離開的教師,探索自我,海闊天空。


作者簡介:
梁芳瑜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
曾任國中國文教師十二年,以榜首成績通過臺北市教師甄試。
於2024年8月離開正式教職,現為自由講師與自由工作者。
經營粉絲專頁「我們不只是老師」,從教師與家長等多重身分出發,書寫個人成長,並持續關注教育及教養。

粉絲專頁「我們不只是老師」https://reurl.cc/pYmQ84
IG「我們不只是老師」


Top
購書去→

親師衝突,孩子是夾縫中最無辜的犧牲品
 


《親師衝突——如何溝通?達成親師生三贏》



讓老師與家長成為孩子的「教育合夥人」。
當老師被黑函投訴、被家長提告:
給老師:處理親師衝突的「九大招」 給家長:處理親師衝突的「五大招」

特別企劃:親師溝通時,家長的5大困境、老師的5大困境。

■來到學校的憂愁媽媽:「老師,我家小孩在學校被霸凌。」媽媽還攤開筆記本,記錄孩子被打、被咬的次數和日期。
■心急的家長:「我的LINE被老師封鎖了?我可以直接問老師:『為什麼要封鎖我嗎?』」
■憤怒的家長:「為什麼我好好的一個孩子去上學,卻受傷回來?」
■焦慮的媽媽:「為什麼這次上課進度這麼慢?為什麼沒多留時間幫孩子做考前複習?」

▎親師衝突,孩子是夾縫中最無辜的犧牲品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最珍視的,而當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況、人際關係出現問題,甚至被霸凌,父母往往心急如焚找上老師,但常說不到幾句話,就演變成爭執與衝突。
任教20多年,同時也是家長的蘇明進老師,即使教學高度獲得認同,但也差點被家長提告霸凌學生,也被投訴過。蘇老師認為當親師有衝突,請彼此都放下情緒,先同理對方,並用釋出善意的正向的語言,來代替對彼此的指責,也才有機會釐清真相、妥適處理,否則最痛苦的終究是孩子。

▎六個面向,解決棘手的親師衝突;讓每個家長都成為孩子的「教育合夥人」
蘇老師曾認為「沒關係,你家長不教,我來教!」,但孩子的問題源自他們的生活環境,若沒有家長協助、配合,老師很難一個人拉住往深淵下墜的孩子。因此除了從溫暖同理等六個能避免親師衝突的核心精準切入外,蘇老師更在本書提供最能避免親師衝突的關鍵,也就是建立親師間的信任感,才能真正減少親師衝突。


作者簡介:
蘇明進
人稱「老ㄙㄨ老師」,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任教於台中市大元國小,曾榮獲GreaTeach全國創意教學獎、Power教師入圍獎、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多次受馬來西亞華校教總之邀,至馬來西亞全國各地巡迴講學。
現任《親子天下》、馬來西亞《孩子》專欄作家,以及台中室內合唱團駐團編導。著有《同理心身教》、《交心》、《親師SOS》、《讓孩子潛能大大發光》、《希望教室》、《2300星際大戰》等著作。諸多著作亦同步出版於中國、馬來西亞等地。
致力於創作帶給孩子們力量的歌曲,包括〈勇氣之歌〉、〈夢想遊樂園》、〈快樂水晶球〉等熱門合唱曲目,以及〈兒時情景》、〈哇,阿卡貝拉〉等合唱親子音樂劇。
來自雲林的小農村,喜歡純樸的人事物。喜歡孩子,喜歡教學,喜歡說故事,喜歡用孩子的思維來看教育。一直擔任導師的職務。喜歡待在教室裡,陪孩子們一同歡笑、找回自信,看盡人生精采美景。

臉書粉絲專頁:老ㄙㄨ的教育隨想 facebook.com/ClassroomOfOldsu/

Top

我們徵求書籍的出版稿件→ aquarius@udngroup.com,郵寄的稿件,若需退稿,請附上回郵信封。

Top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