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正酣,大陸外貿數據成焦點。大陸海關總署昨(13)日公布9月貿易帳,以美元計,9月出口額年增8.3%,進口年增7.4%,雙雙優於預期,出口增速創近六個月高點,進口增速為17個月最高。
分析稱,9月出口增速回升與工作日增加、低基期有關,同時顯示美國關稅影響有限,預計在中美關稅戰不確定性下,可能支撐10月繼續「搶出口」,但力道將較之前遜色。也有觀點認為,第4季在關稅導致動能減弱與高基數下,出口可能陷負增長。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9月大陸進出口總值5,666億美元,年增7.9%。其中,出口3,285億美元,進口2,381億美元,貿易順差904億美元;前三季進出口總值4.68兆美元,年增3.1%。其中,出口2.78兆美元,增長6.1%;進口1.9兆美元,跌1.1%;貿易順差8,750億美元。
貿易夥伴上,前三季大陸對美進出口4,258億美元,年減15.6%,與美貿易額下滑。反觀大陸對其他地區貿易增長,按人民幣計,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人民幣17.37兆元,增長6.2%,占進出口總值的51.7%,比重提升1.1個百分點。對東協、拉美、非洲、中亞等進出口分別增長9.6%、3.9%、19.5%和16.7%。對亞太經合組織(APEC)其他經濟體進出口增長2%。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美貿易戰緊張回升,大陸強化對稀土出口限制,9月僅出口稀土4,000.3噸,較8月大幅下降30.9%,探2月以來新低。
大陸海關總署副署長王軍表示,當前外部環境依然嚴峻複雜,外貿面臨不確定性和困難增多,疊加去年基數較高等客觀因素,第4季穩定外貿發展仍然需要付出艱苦努力。
路透引述經濟學家智庫駐北京高級經濟學家許天辰分析,陸企正利用其產品相對成本優勢積極開拓新市場。
而美國現在只占中國大陸直接出口不到10%,川普政府100%的關稅無疑會加劇中國出口行業的壓力,「但影響不會像以前那麼大」。
法國興業銀行大中華區經濟學家米歇爾·林(Michelle Lam)稱,目前為止美國關稅對整體貿易影響有限,「這可能讓中國在中美貿易談判中採取更強硬的立場。」
在出口產品上,前三季大陸出口機電產品人民幣12.07兆元,增長9.6%,占出口總值的60.5%,提升了1.4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工業機器人增長54.9%,出口風力發電機組及零件增長23.9%。
展望後市,財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分析,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在傳統能源增加供給後面臨下行壓力,加上大陸「反內捲」效果需等待,部分行業短期面臨產能過剩壓力,將對出口形成拖累;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指出,伴隨第4季出口增速持續下行,「大進大出」貿易格局下,進一步影響進口,料10月進口年增率可能轉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