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研究员∶林宜桦
近年来,在疫情肆虐下,社交距离的要求让人与人的距离被拉开了,不再是面对面的沟通,所取代的是面对冷冰冰的科技工具。无论是工作、家人聚会、探访、看病等,大家所面对的,都是数位萤幕,平常用惯了的电脑及手机,突然间变得更无法离手,因为它就是大家随时沟通的重要工具,也让所谓的宅经济、远距视讯、物联网应用、云端服务等需求大量爆发,不仅软体需求增加,硬体设备更是供不应求。
目前大家最常使用到的应是公司及学校的远距上班及远距教学,及确诊时的视讯诊疗。线上会议及远距教学早已不是新鲜事,现今全球化的商务贸易合作,透过线上会议的联系,能降低公司出差费用的支出,也能补足不同时差上的联系问题;远距教学则是因应解决偏乡教育落差的需求而起,长年下来,上述名词大家都不陌生。然而,经过三年的疫情期间,远距上班/教学成了日常,少了交通往返时间及解决技术软体问题後,远距成为後疫情的常态。
远距上班及视讯会议使用不再只是与客户的交流与讨论,而是开始思考该如何打造安全的工作环境来因应类似情况,又能同时确保公司营运畅通并能降低营运成本(办公室租金等),透过不同的软体与工具,让工作变得更有弹性,也打破了原有所谓「公司」的框架。根据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的《The future of work after COVID-19》报告指出,在2020年疫情大流行期间,扰乱了全球劳工市场,而在後疫情时代,全球将近25%的人需要转换工作跑道,远程工作、电子商务和自动化方面的工作将是未来趋势。
图1∶工作上需要接触之百分比
图片来源∶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https://www.mckinsey.com/featured-insights/future-of-work/the-future-of-work-after-covid-19
远距教学则是催生了数位教材的设计与应用,如何让数位教学能达到实体教学的效用,教材的多样化设计与教学方式,也让更多的老师重新适应新工具的使用,思考怎麽让教学变得更为活泼。虽然线上教学成效有限,但未来该如何利用科技,打造更多元平等的教育型态,包容更多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让所谓的科技作为辅助学习的媒介,使得学习变得更多元化,则是未来每位老师所要思考的。
疫情下更催生了远距医疗的实际应用,因应确诊隔离政策,民众逐渐接受了使用远距医疗的习惯。根据卫福部统计,2022年5月15日~6月22日疫情期间,使用视讯及电话问诊的远距诊疗患者人数共有185万人,案件数达312万件,其中视讯诊疗占74%,电话问诊占26%,逾1.2万家基层诊所占了其中服务量的81%。视讯看诊最大的门槛,则是技术问题,如何跨平台整合相关的看诊需求,卫服部规画推动使用健保快易通,透过云端系统的整合,让挂号及看诊能跨不同的院所,让看病更为简单,也降低使用门槛,让大众更容易接受,让诊疗不再受限於医疗诊所,而是更为方便的使用。
图2∶卫服部规画推动使用健保快易通,进行视讯诊疗。
图片来源∶卫福部
後疫情时代除了拥抱新潮流,也要重新思考远距的定义及未来的因应措施,才能真的走在时代的尖端。
参考资料∶
1.视讯诊疗与医事流程不再脱钩 台湾远距医疗照护链完整串联
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id=640375
2.The future of work after covid -19
https://www.mckinsey.com/featured-insights/future-of-work/the-future-of-work-after-covid-19
3.学校与教室因疫情关闭後,远距教学不该成为「唯一」的学习途径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4364
4.卫福部
https://www.nhi.gov.tw/Content_List.aspx?n=F48EA7C69342B070&topn=787128DAD5F71B1A
5.封面图片来源∶资策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