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有感 CPI連三年踩紅線…預測1月漲幅可能擴大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5/01/08 第601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通膨有感 CPI連三年踩紅線…預測1月漲幅可能擴大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主計總處昨(7)日發布2024年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1%,不僅比原預期高,且連二月超過通膨警戒線,主因蔬菜類漲幅高;2024年全年平均CPI年增率2.18%,已連三年踩通膨紅線。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委曹志弘表示,2024年全年CPI漲2.18%,雖仍超過2%,但漲幅已連續兩年縮小,相較全球主要國家去年通膨漲勢多在2%~3%,「我國沒有偏高」。

曹志弘表示,預測2025年元月CPI漲幅會較2.1%再擴大,主因農曆春節將至,包括計程車資、娛樂服務等項目都會循例加價。

主計總處統計,2024年12月CPI年增率2.1%,主因蔬菜漲30.69%,為近40個月新高,再加上外食費、房租等服務類價格漲勢並未收斂,導致通膨率仍超過2%警戒線。

曹志弘坦言,近來民眾對物價漲勢感受仍明顯且深刻,主因12月食物類漲4.05%,是近四個月最高;服務類漲2.16%,雖然已連五季漲幅縮小,但仍大於2%。加上近期蔬果漲幅較大,外食費及醫療費用漲幅也明顯,推升「每月」至少購買一次者漲3.12%,且368個查價項目群中,超過七成價格上漲,房租部分則漲2.61%,仍是28年半以來次高。

2024年全年平均CPI年增率則漲2.18%,已連三年超過2%,其中服務類漲勢最為顯著,達2.45%,商品類漲1.89%。

觀察物價走勢,曹志弘分析,12月核心CPI漲1.65%,已自2022年第4季高點2.85%,連八季緩步收斂,核心CPI並自去年4月開始連九個月漲幅小於2%,雖然服務類漲勢仍大於2%,但也已連五季漲幅縮小。因此主計總處預估,2025年通膨率漲幅為1.9%,有望回落2%以下。

曹志弘還說,觀察國際農工原物料價格,由於主要國家需求仍較疲弱,去年12月基本金屬價格受基數影響漲跌互見,但黃豆、小麥、玉米價格則較前年下跌一成,國際農工原物料價格相對平穩,對國內物價具有穩定作用,12月進口物價指數以美元計價跌0.3%,更是連續26個月下跌。

此外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關注的17項重要民生物資CPI年增率,從2022年平均5.02%,2023年降至4.8%,2024年更降至0.52%,呈現明顯收斂。

與主要國家比較,2024年11月我國CPI漲2.08%,日本漲2.9%,美國漲2.7%,歐元區漲2.2%,新加坡漲1.6%,南韓漲1.5%,香港漲1.4%,中國大陸漲0.2%;2024年12月我國漲2.1%,南韓漲1.9%。

 
醫藥支出多 高齡家庭有壓力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主計總處昨(7)日公布2024年高齡家庭通膨率2.37%,比平均通膨2.18%來得高,尤其長輩食物、醫藥保健相關支出占比高,高齡家庭面對更高的物價壓力。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2024年高齡家庭CPI漲幅2.37%,已連六年高於全體家庭平均CPI,不過已低於2023年2.8%、2022年3.12%。

國發會推估,台灣自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主計總處特別將高齡家庭獨立出來統計CPI變化。

主計總處表示,高齡家庭CPI在食物類及醫療保健類支出占比(權重)較高,加上相關價格也漲,因此高齡家庭CPI皆高於全體平均值,意味高齡者忍受比一般家庭更高的通膨壓力。

其中食物類、醫藥保健類及居住類分別漲3.63%、3.12%及2.25%。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表示,過去幾年外食類漲幅擴大,高齡家庭食物類增幅最大。醫療支出則因掛號及部分藥物負擔漲價,長者相關支出負擔也增加。至於居住類,雖國人自住比率高,但我國跟其他國家如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相同,即使是自有住宅者,也會設算租金反映權數,因此房租漲勢增加,長者居住類CPI漲幅也會增加。

主計總處於去年首度公布高齡家庭CPI,今年第二次公布,自2019年起至2022年,高齡家庭CPI分別是0.86%、0.15%、2.09%、3.12%,全體CPI年增率則為0.55%、-0.23%、1.97%、2.95%,高齡家庭約比全體CPI高0.12~0.38個百分點。

 
物價漲幅大 高齡家庭更苦
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聯合報
主計總處昨天同步發布去年高齡家庭(戶內人口皆為六十五歲以上)CPI年增率為百分之二點三七,高於整體平均值百分之二點一八,且是自二○二一年以來連續四年「破二」,顯示高齡家庭較一般人承受更重的物價之苦。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表示,去年高齡家庭物價漲幅較全體家庭高○點一九個百分點,主因漲幅較大的食物類及醫藥保健類支出占比(權重)較高所致。曹志弘說,高齡家庭不像一般家庭有學費、育兒等支出,主要權重集中食物、居住及醫療保健三大類支出,這三大類又剛好是近年漲幅較大者,因此高齡家庭CPI年增率高於整體平均。

 
去年CPI年增率 連3年破2%警戒線
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聯合報
主計總處昨天發布去年十二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百分之二點一,去年全年CPI年增率百分之二點一八,從二○二二年以來連續三年CPI衝破百分之二的通膨警戒線。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房租類全年增幅達到百分之二點四五,外食年漲百分之三點一四,兩者去年漲勢完全未歇,也看不到往下降跡象,將成為今年物價最大變數。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說,主要國家去年CPI年增率都在百分之二至三,我國並未明顯偏高,而且連續兩年縮小,整體物價相對屬於平穩,估今年會降到百分之二以下、約百分之一點九。

我國CPI年增率從二○二一年八月開始逐步升高,當年度通膨率為百分之一點九五,二○二二年為百分之二點九五、二○二三年百分之二點五,去年來到百分之二點一八,連續三年破通膨警戒線。

回顧去年前三季CPI年增率都超過百分之二,九月才降到百分之二以下,十一月因颱風影響蔬果價格,再度升到百分之二點○八,十二月為百分之二點一,顯示物價警報並未完全解除。

針對今年一月CPI走勢?曹志弘表示,一月下旬遇春節,計程車加價、娛樂服務費也會變貴,CPI年增率一定會擴大,但二月就會回落。

至於去年十二月CPI年增率百分之二點一,較前月上升○點○二個百分點,主要是蔬菜受先前接連颱風豪雨及前年同月低基數影響,漲幅飆上百分之卅點六九,創四十個月最高漲幅。曹志弘說,原本認為若十二月天候良好,蔬菜復耕快,CPI年增率可縮小,因天候仍差,蔬菜漲幅對CPI漲幅貢獻達○點四五個百分點,導致十二月漲幅未縮小。

此外,去年十二月房租年增率百分之二點六一,只較十一月百分之二點六六低,仍是廿八年半次高。曹志弘表示,房租年增率從二○二二年七月大於百分之二以後持續擴大,至今沒有收斂跡象,而且緩步增加。至於外食漲幅全年仍達百分之三點一四,曹志弘說,前兩年外食費漲幅比較大,有緩步收斂,但去年第二季起都在百分之二點八左右,沒有再往下,主要是有些廠商反映營運成本。曹志弘坦言,目前物價相對平穩,包括外食在內的服務類價格雖連續五季縮小,但增幅還是大於百分之二,未來要持續關注。

 
國際財經要聞
CPTPP擬設秘書處 日本有意爭取
東京7日專電中央社
由12個成員國加盟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考慮成立秘書處,日本政府有意爭取這個秘書處設於日本國內。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即將重返白宮,可能採取保護主義政策。加上中國貿易限制等經濟威壓力道增強,CPTPP輪值主席國的負擔勢必增加,有必要建立常設的支援體制。

CPTPP(前身是TPP)自2018年成立以來,將首度針對協定內容進行調整。今後,會員國將成立專門工作小組協商有關秘書處設立等的事宜,內容將載入報告。

目前CPTPP無常設的秘書處,由輪值主席國負擔秘書處功能。其他的國際組織的話,比如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的秘書處是設於新加坡;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則未設秘書處。

CPTPP考慮設秘書處,主要是輪值主席國的負擔增大。輪值主席國除了要確認CPTPP協定的運用狀況等一般業務外,今後還要處理2024年11月展開加盟談判的哥斯大黎加的審查,也要負責有關調整協定內容的委員會的運作等。

除了成立秘書處的方案之外,也考慮其他的方案,包括委員會的運作分散到各成員國,以減輕負擔。但是,有日本政府高官認為,如果正決定成立秘書處的話,日本應積極爭取。

川普已表明,重返白宮執政的話,將對墨西哥、加拿大課25%、對中國追加課10%的關稅。國際社會憂心保護主義式的通商政策影響將擴大。目標形成高度自由貿易圈的CPTPP若要維持向心力的話,須強化體制。

台灣、中國於2021年9月分別提出申請加入CPTPP,至今未有新進展。2026年將由傾向支持中國加入的越南擔任輪值主席國。

報導說,相關人士指出,「會員國加強團結,堅持守護自由貿易規律的態度變得愈發重要」。

英國於2024年12月正式成為CPTPP第12個會員國,CPTPP擴大為經濟規模達14.7兆美元(約新台幣480兆元)、占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約15%的經濟圈。

 
市場評估川普政策影響 美股早盤多走高
紐約7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投資人評估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的政策可能對金融市場造成什麼影響,美股主要指數今天早盤多走高,晶片股漲勢中斷。

美股開盤約10分鐘時,道瓊工業指數上揚0.5%,報42907.10點。

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0.2%,報5987.27點。

那斯達克指數平盤,報19871.38點。

 
印尼成金磚會員國 學者憂西方國家反制
雅加達7日專電中央社
印尼成為金磚國家正式會員國,印尼政府與商界樂觀其成,但學界憂喜參半,表示金磚國家已非純粹的經濟集團,西方國家可能對此感到擔憂,而對印尼實施反制措施。

印尼學者表示,印尼加入金磚國家(BRICS),將有助於推動與中國、俄羅斯及其他成員國的關係,但同時也擔心,印尼在國際上的地位可能改變,以及西方是否採取反制措施。

印尼帕拉馬迪那大學(Paramadina University)講師伊卡桑(Muhamad Iksan)表示,印尼加入金磚國家是種策略,與印尼過去自由與積極的傳統外交路線一致,並認為,未來印尼將會加強與金磚國家領導下的「全球南方」國家的合作,但仍須有更具體的計畫。

不過,其他學者並未如此樂觀,像是印尼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研究員哈比(MuhammadHabib)就指出,金磚國家已不再是純粹的經濟組織,而是具有某些共同盼望和抱負的地緣政治組織。

他認為,印尼成為金磚成員國可能引發西方國家的憂慮,不過,他更關注印尼是否擁有自己的計畫和策略。

哈比說:「我並非擔憂西方的看法,而是印尼作為金磚成員國的背後是否有自己的議程、想法和盤算,因為到目前為止,我仍沒有看到任何(計畫)。」他補充,政府尚未發表任何言論或戰略文件,以及解釋加入金磚的實際意圖,另外,也未解釋如何有效地發揮成員國的資格。

他告訴中央社,無論如何努力隱藏金磚國家成員間分裂的議程或現實,外界都會將金磚國家與俄羅斯和伊朗等「修正主義強權」(revisionist power)連結在一起,因此,印尼成為金磚成員國後將衍生另一問題,即印尼在多大程度上與這些國家持有相同願景。

印尼巴查查蘭大學(Padjadjaran University)國際關係講師德尤庫(Teuku Rezasyah)則對於西方國家恐對印尼實施反制措施感到擔憂。他認為,西方國家可能會在技術轉移,及印尼產品出口上進行反制。

他說,總統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必須透過讓步或妥協,向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Trump)展現他的政治家才能,也要向川普保證,印尼將成為金磚國家內部的平衡角色,而非美國的敵對組織。

不過,德尤庫認為,成為金磚國家的成員國,將有助於印尼推動與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並加速實施已簽署的戰略夥伴關係。

另外,印尼學者也指出,獲得金磚國家成員國資格,可能給外界一種印尼在外交上沒有自己的主張,也不想改變當前地緣政治情況。

哈比說,印尼在外交政策理念上一直都是「創新」或「創始」者,而非「跟隨者」,過去在亞非會議和不結盟運動中都能看到這點,但成為金磚國家成員可能會給人一種印象,也就是印尼並未真正有自己的主張及重塑當前地緣政治情況的意願。

德尤庫也提出類似看法,他向中央社表示,印尼在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亞太經濟合作(APEC)、「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不結盟運動和環印度洋地區合作聯盟(Indian OceanRim Association, IORA)都處於主導地位,但印尼在金磚國家中並非「駕駛」而是「乘客」,因此仍需一段時間,調整及適應在世界的全新地位。

 
市場評估川普關稅計畫 歐股收盤走勢不一
倫敦7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市場交易者正在評估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將推動的關稅計畫,歐股今天收盤走勢不一。稍早有報導指出川普開徵關稅計畫擬聚焦特定關鍵產品,但遭川普否認。

倫敦FTSE 100指數微跌4.38點或0.05%,收報8245.28點。

法蘭克福DAX指數大漲124.38點或0.62%,收在20340.57點。

巴黎CAC 40指數上揚43.66點或0.59%,收7489.35點。

 
中美高層 談經貿、網攻、俄烏
記者陳政錄、黃雅慧/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昨(7)日與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視訊通話,中方就美國對中國經貿限制措施表達關切,特別是針對美國近期對中國實施的貿易調查等闡明立場。葉倫則警告中方,若陸企為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中提供支持,將面臨重大後果。

葉倫並對「中國國家支持的行為者」惡意網路活動及其對雙邊關係的影響表示嚴重關切。不過,中、美雙方聲明均提及,此次視訊通話「坦誠、深入、富有建設性」,雙方同意保持溝通聯繫的重要性。

葉倫去年4月第二度訪陸時表態中美不應脫鉤,關切大陸某些產業產能過剩可能的外溢效應,但這可能是葉倫任內最後一次與中方對口官員通話,即將就任美國總統的川普擬任命投資人出身的貝森特接任財長。

各方關切未來中美關係走向,上海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日前接受上海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川普上任後,不確定性將貫穿未來多年的中美關係,美國對中政策料將出現多個新變化,比如中美交流合作領域可能會逐步「縮水」,雙方摩擦可能會增加。

針對川普揚言把對中國關稅提高至60%,吳心伯認為實際操作上不可能一步到位,但中方必須做最壞準備,比如經濟成長動力要更多仰賴國內市場,出口則要開拓更多第三方市場;川普也關心「去美元」問題,中國對美國有順差,但相當一部分順差購買美國國債,這其實支持了美元體系,穩定美國國內市場。

 
Fed銀行監管副主席請辭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聯準會(Fed)主管銀行監管的副主席巴爾(Michael Barr)決定卸下此職務,避免日後為銀行資本規定和總統當選人川普引發對立。這或許也給川普提早重塑聯準會、加速鬆綁銀行監管的機會。

Fed於6日表示,除非提前確認繼任人選,巴爾計劃於2月28日卸任,但仍將繼續擔任Fed理事。外界已議論紛紛,猜測川普上台後是否會試圖影響Fed決策,而經常被共和黨點名的巴爾,便是川普政府可能瞄準的對象。

巴爾去年11月曾被問到,如果川普試圖解除他的職務,他會怎麼做?巴爾當時表示,他會做完到2026年7月結束的任期。

如今巴爾表示,他選擇辭去Fed監管副主席,是考量到即使和川普政府抗爭成功留任,對Fed而言仍會帶來損失。巴爾在致拜登的信中寫道:「這個職位引發爭論的風險,可能會分散對我們任務的關注度。」

 
豐田跨足火箭 投資新創
編譯林文彬/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豐田汽車公司將投資日本一家致力於量產輕型火箭的新創企業,盼藉此打破特斯拉一枝獨秀的局面。

這家新創公司名為星際科技,7日宣布豐田將透過旗下研究部門Woven by Toyota,對該公司投資70億日圓(4,400萬美元),豐田將取得星際科技執行董事會一個席次。豐田會長豐田章男6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CES)上,已率先釋出投資星際科技的訊息,表示豐田跨足火箭領域是革新運輸努力的一環。

豐田章男說:「我們也正在探索火箭世界,因為人類移動的未來不應限制在地球,也不該局限在一家汽車公司。」應是暗指特斯拉,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也掌管正在開發火箭技術的SpaceX。

2013年成立的星際科技,已七度發射旗下小型次軌道MOMO火箭,該火箭2019年首度進入太空,但星際科技尚未部署軌道衛星。豐田期盼該公司量產汽車的經驗,能在星際科技生產火箭時派上用場。

 
要聞
大陸增值稅新規 四重點
記者胡順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中國大陸將於2026年1月1日起施行增值稅新規,KPMG稅務投資部China Practice執業會計師劉中惠指出,台商應留意新法四大重點,對於在大陸經營活動可能帶來潛在影響,須提前因應。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法》已於2024年12月25日通過人大常委會審議,將於2026年1月1日施行,有四大重點。

第一,「境內消費」判定更明確,針對應稅交易範圍,判定標準改為「服務、無形資產是否在境內消費」,明確金融商品課稅範圍。

劉中惠說明,該變動有助提升稅務適用的一致性,但可能導致原本依舊定義享受免稅部分服務或交易被納入課稅範圍。

第二,「視同應稅交易」範圍縮減,例如,集團內無償提供服務、無息貸款或房產無償使用等,未來可能不再列入增值稅應稅項目。

第三,重新定義「不徵稅項目」,新法正面列舉不徵稅項目,並未將「資產重組涉及的貨物、不動產及土地使用權轉讓」納入不徵稅範圍。

第四,差額計算方式仍待明確細節,新法中有關「銷售額」定義可能對差額計算方式產生影響,例如金融商品、房地產開發及其他特定業務的稅額計算是否維持現行規定,仍待明確細節。

 
新北三百貨 2024年大豐收
記者侯思蘋/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新北市板橋大遠百、新莊宏匯廣場、新店裕隆城等區域型百貨2024年業績豐收。遠百小金雞板橋大遠百營收122億元,成長0.6%,穩坐新北第一;宏匯廣場業績50億元,年增22%;開幕一年的裕隆城營收突破50億元,今年目標成長一成、達55億元。

宏匯廣場昨(7)日舉辦年度業績發表會,宏匯廣場執行董事柯愫吟表示,2024年業績50億元,年增22%,去年受惠於店內改裝升級、擴增館內餐飲品牌及會員數提升,帶動全年業績成長幅度超過二成。柯愫吟指出,希望今年會員數達到50萬人次,全年業績目標54億元。

柯愫吟表示,2024年的櫃位店王為海底撈,新引進的日系超市LOPIA一年內營業額逾2億元,未來可望達到3億元。去年下半年改裝30家流行服飾、進駐新品牌和調整美食街餐飲櫃位,推出異國主題美食展,加上周末假日親子聚客活動助攻,吸引鄰近三重、蘆洲、五股、泰山等地區的消費者,截至年底會員已突破40萬人次,全年來客數超過700萬人次。

板橋大遠百去年業績約122億元,年增0.6%。板橋大遠百表示,2024年主要受惠於周年慶優惠活動、房市熱絡,挹注去年下半年的家用家電業績。2025年將持續引進更多餐飲品牌,成為帶動營運成長的新動能。

板橋大遠百觀察,受惠於金價漲幅大,黃金相關產品去年成長三至四成;此外,餐飲業績占營收比重約25%,其中鼎泰豐、海底撈火鍋業績更是長紅。

裕隆(2201)集團旗下的新店裕隆城去年業績突破50億元,是新北百貨戰場的生力軍。裕隆表示,2025年商場營業額目標55億元,要突破去年表現。

裕隆指出,裕隆城全館含誠品及影城業績現已突破50億元,其中預估裕隆汽車租金收入約4.7億元。此外,裕隆城2023年開幕來,人流已突破千萬人次,百貨周年慶檔期更增加兩成人流,帶動裕隆城業績大幅成長。

 
房屋信託享優稅 有條件
記者胡順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有民眾因工作長期在外出差,無法親自管理房屋,選擇將房屋辦理財產信託,信託後是否能維持自住用稅率課徵房屋稅?地方稅務局表示,信託分成自益信託與他益信託兩種,若符合特定條件,且受益人及其家庭成員全國合計持有房屋數未超過三戶,即可適用。

台中市稅務局解釋,信託可分為「自益信託」與「他益信託」兩類,信託房屋要適用自住用稅率,需滿足特定條件。

「自益信託」代表受益人為委託人,房屋須供受益人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居住使用,房屋不得作出租或營業用途,且至少有受益人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之一在房屋內辦理戶籍登記。

「他益信託」代表受益人非委託人,若信託關係存續中符合四大條件,受益人視同房屋所有權人,可以申請適用自住住家用稅率課徵房屋稅,第一,受益人身分須為委託人配偶或成年子女,且領有身心障礙證明或為精神病患,或受益人為委託人未成年子女。

第二,信託契約明訂信託財產供受益人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居住使用,不得出售或移轉給第三人;第三,受益人須享有全部信託利益,且委託人不得保留變更受益人的權利;第四,房屋無出租或營業情況。

稅務局表示,受益人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合計持有全國三戶內,其自住住家用稅率為1.2%,而如受益人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僅持有全國單一戶且房屋現值在一定金額以下者,其適用稅率可降至1%。

稅務局提醒,民眾若符合上述條件,需於房屋稅開徵40日前完成申報,也就是每年3月22日前,若遇假日順延,申報後即可自當年度起適用優惠稅率;若逾期申報,優惠稅率則須至次年度才能適用。

 
年關近 國銀放款增幅趨緩 去年11月僅多1,603億元
記者楊筱筠、戴玉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銀去年前11月放款動能強勁,改寫新紀錄。金管會昨(7)日公布國銀存放款最新統計,2024年前11月,本國銀行放款增3.49兆元寫歷年同期新高。惟11月單月受到接近年關,企業加速還款,放款月增幅為四個月來新低。

金管會官員強調,去年出口好轉、經濟活動活絡,民間與企業資金需求增加,前11月放款亮眼,但受到企業還款較多,以及企業支付貨款與存款到期匯出,去年11月底,國銀放款總餘額為41.9兆元,月增1,603億元或0.38%,月增幅創四個月來新低;同期存款總餘額58.6兆,月增幅從上月0.76%降至0.36%,近乎腰斬。

國銀放款結構有四大用途,周轉金為最大宗需求,其次為不動產,去年前11月較2023年底,分別增1.95兆元以及1.27兆元,購置動產增1,891億元,企業投資則增加852億元。較10月的增加金額依序為購置不動產870億元、周轉金454億元、購置動產242億元與企業投資37億元。

雖然去年前11月國銀放款亮眼,但觀察去年11月單月放款結構,受到企業戶加快還款速度,周轉金放款月增加數僅454億元,較10月月增2,309億元大幅減少八成,是否代表企業看衰2025年景氣?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認為,周轉金較為短期性,並非投資性,認為增減與備料等需求有關,且近幾個月,銀行存款與放款都有增加,只是11月增量沒有10月大,但都在正常經濟活動範圍中。

另外,反映購屋買賣交易減少,去年11月購置不動產放款月增數僅增870億元,連兩個月不到千億元。市場推估,與央行9月推出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有高度關聯。

觀察國銀放款授信單位,仍以國內總分行仍屬大宗,去年前11月放款較2023年底增2.95兆元,海外分行以增加2,904億元居次,OBU增2,603億元第三,大陸分行則出現衰退31億元。如果以月增數相比,國內總分行、OBU以及海外分行,月增數分別為726億元、417億元與416億元,大陸分行月減16億元。

林志吉解釋,大陸分行出現獲利減少,呆帳費用增加,以及投資與利息淨收減少;OBU獲利則受惠衍生性金融商品淨利增加。

金管會昨日公布去年11月底國銀存放款統計,本國銀行家數為38家,國銀存款總額達58.6兆元新高,年增3.7兆元,已經超越2022年以來全年存款增幅紀錄。

【記者楊筱筠、戴玉翔/台北報導】國銀2024年全年獲利,確定將會超越2023年4,724億元,再創歷史新高。金管會昨(7)日公布國銀2024年前11月稅前盈餘4,949.5億元,續創史上同期新高,年增9.1%,獲利三支柱利息淨收益、手續費淨收益、投資及其他淨收益,都較2023年同期成長。

金管會統計,去年前11月,國銀稅前盈餘年增414.6億元或9.1%。其中,三大獲利支柱中,年增率以手續費淨收益33.5%為最高,投資及其他淨收益年增5.2%居次,利息淨收益年增4.9%。

 
華新去年12月業績微減
記者朱曼寧/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不□鋼暨線纜大廠華新麗華(1605)昨(7)日公告,2024年12月營收136.58億元,年減0.93%;2024年全年營收1,791.96億元,年減5.74%。

華新先前指出,去年事業群中,以電線電纜事業表現最穩定,主要是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科技業建廠等,讓線纜需求持續熱絡,預期第4季需求強勁,整體維持穩定獲利。

不□鋼事業方面,華新先前指出,歐美去年第3季受假期影響,預期第4季逐步復甦;台灣第4季預期表現將與第3季持平,惟大陸不□鋼市場終端需求仍顯疲弱。

此外,華新計劃在印尼建設不□鋼盤元廠,預估年產量達30萬噸,將有效提升成本競爭力,未來將以東南亞及南亞為主要市場,該廠預計於2026年第2季完成建設,並於2027年上半年正式量產。

資源事業方面,印尼採礦配額逐步釋出,鎳礦高升水盼見平緩,惟對成本影響恐遞延至去年第4季,當地新政局甫成立,市場供需仍待整合,預計今年第1季可望改善。

 
六角打造國際餐飲平台 併購翰林擬3月交割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六角(2732)董事長王耀輝昨(7)日表示,併購翰林國際將於今年3月1日交割,併入合併報表,未來雙方將攜手擴大合作,推動集團多元化發展,打造更國際化的多元餐飲平台。

六角透露,翰林選擇與該公司整併,關鍵在於「第二代無意接班」。業界指出,除二代無意經營外,翰林茶館長年缺乏創新,致客層逐年老化,加上定位不明、拓點動能疲軟,也是易主的關鍵之一。但六角強調,收購協議承諾原經營團隊及400名門市店員留任至少兩年。

展望後市,王耀輝指出,旗下「Chatime日出茶太」去年全球淨增加40家至50家店,今年目標全球淨增120家店。主要是經過去年品牌強化與升級,今年將重拾展店動能,持續看好東南亞、美國等市場。

他認為,翰林茶館是個好品牌,看好台灣市場仍有很大發展空間,穩定團隊和國內市場持續發展是今年重要目標,同時將推動品牌年輕化。

翰林茶館成立38年,有40家門市,據悉,是前總統蔡英文任內連兩屆的國宴指定珍奶,甚至號稱「南台灣珍奶始祖」。翰林在2024年持續開出新門市、營運也未出現虧損。

六角表示,翰林國際去年營業額約3億至4億元,今年將達4.5億元,明年目標門市與營收皆雙位數成長。

 
觀光諮詢會議 大咖將獻策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交通部觀光署長周永暉昨(7)日指出,觀光諮詢會議預計1月21日或22日召開。此次不僅是國內首次開會,也將邀集產官學等各界委員一同開會,包含晶華酒店(2707)董事長潘思亮、長榮航空(2618)董事長林寶水、中華航空(2610)董事長謝世謙、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等人出席,業界將聚焦缺工、永續旅遊、兩岸觀光等議題。

2024年觀光署原定1,000萬人次國際旅客來台,受天災等影響,全年僅785萬人次,未如預期達到疫情前水準。周永暉表示,預定本月21日或22日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召開觀光諮詢會議,邀請產官學界委員共同討論。

根據委員名單,除各部會官員外,在產業界則邀請潘思亮、林寶水、謝世謙、張國煒、雄獅(2731)集團董事長王文傑、台灣觀光協會會長簡余晏等人。

周永暉表示,觀光署將提出今年施政重點以及利多方案,但今年觀光發展目標不應該只聚焦追求人數。

 
中裕愛滋新藥臨床 報捷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中裕(4147)新藥昨(7)日宣布,發展的長效型TMB-365和TMB-380單株抗體新藥,以兩個月一次治療愛滋病的臨床2a期試驗獲得重大正面結果,成功達到所有臨床試驗主要指標,所有完成試驗之受試者無治療失敗情形。

中裕強調,目前已上市長效抗愛滋新藥物Cabenuva,以及其他研發中的長效型愛滋病治療專案,在臨床實驗中有看到治療失敗的情況,中裕TMB-365/380則沒有,具有指標意義。

此外,本試驗中未觀察到與TMB-365和TMB-380相關的三級、四級或嚴重不良事件,安全性達標;試驗中觀察到的藥物動力學特性與先前臨床試驗一致,無明顯差異亦順利達標。

中裕表示,本次臨床試驗目標在評估長效型TMB-365/TMB-380組合作為愛滋維持治療完整方案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藥物動力學特性。研究對象為已通過一線或二線治療,病毒量受到抑制的愛滋感染者,受試者20人,在試驗中轉換至長效型TMB-365/TMB-380雙抗組合,並停止使用其他抗病毒藥物。

中裕指出,受試者需每八周接受一次靜脈施打藥物治療,並抽血檢測相關病毒量及藥物動力學的資訊,共計三次治療。療程結束後受試者恢復使用每日口服抗病毒藥物並追蹤四周,以獲取雙抗組合有效性、安全性及其他藥物動力學等資訊。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