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的倫敦書展,也許讓一部份人鬆口氣,因為「數位」的色彩變淡了、興奮的熱度退燒了,不再像前幾年充斥會場,有人用虛驚一場的海嘯形容,不過看到幾個大浪而已。這些人說,最壞的日子已經過去了,不再受電子書的干擾,終於能回到傳統的正規出版了。 書展在倫敦,歐洲人對書有獨鐘的意義,從古騰堡一路走來,書不僅傳播知識,也是精美的藝術品,以前連平裝書都不算正經的書,更遑論電子書了。記得二十多年前電子出版時代,美國一家製造電腦排版的公司把設備賣給歐洲,同時也賣出自造的字體,結果字體全部退回,指定知名品牌字體存入排版電腦,這家硬體公司創造字體品牌的嘗試,就此打消。 傳統的出版業希望數位風潮趕快過去,當然可以理解,但真的過去了嗎?跨國數位出版公司Vearsa執行長Gareth Cuddy 有不同的看法,他說,現在僅僅是暴風雨前的片刻寧靜,海嘯還沒來呢,出版業卻沒有警覺到,因為數位絕對是出版業的「破壞」元素。他舉Spotify音樂平台為例,僅五年就破壞了音樂行業的生態結構,迫使音樂家尋找唱片以外的營運。圖書的出版是否也類似? 為了證實他的論點,他引用了微軟前總裁Steven Sinofsky破壞創新的四個階段模型,這個模型特別貼切用在已經有成就的傳統行業。四個階段首先是破壞,對現狀插入新觀點;然後是演變,順著新觀點快速創新;再下一步是融合,把創新與現狀作關連比較;最後是再想像,重新思考。他把這四階段套用到出版業,說我們目前正處於第三階段,也就是數位出版與傳統出版處於融合狀態,所以電子書不再彰顯,但即將來臨的最後階段,將徹底改變我們所知的出版業。 他的說法與論述不但特別,也是前所少見,且不論其分析的準確,先簡介他對出版業的四階段破壞創新。 破壞階段(2007-2009):出現簡單、類似玩具、可替代主流傳統的創新產品,但不至影響主流產的市場基礎。早期的電子書、電子閱讀器、自行出版,多為傳統出版所拒絕、至少不以為然。 演變階段(2010-2013):主流傳統漸漸容忍創新,不再拒絕,使創新有空間快速成長,主流雖有些認同,但不積極參與。這一階段的電子書雖引發出版業的興趣,卻沒有充分分配資源研發,所出版的電子書,不過是印刷版的翻版,視為紙本書的延伸,不是新的營運。 融合階段(2014-2017):創新被接受,與主流傳統維持同等價值,創新與傳統融合在一起,市場因而維持平衡。目前的出版業正是如此,傳統與數位各有市場,電子書與紙本書各有優勢與缺陷,除極少數讀者,都同時閱讀紙本書與電子書,二者既不互斥,激烈的辯護就此停止,而任市場自由發展。這一階段的安靜,讓大家回到從前的享受,不再規劃未來。 再想像階段(2017-2020?):創新是再想像(Re-imagination),也就是回到根本,把以前各階段重新整理,一次釐清,完全破壞傳統、重新創新。優步(Uber)是全球最大的計程車公司,本身卻沒有車輛;臉書是全球最受歡迎的媒體平台,本身卻不製造內容;阿里巴巴是最有價值的零售業者,卻沒有存貨;Airbnb是全球最大的住宿服務業者,卻不擁有房產。 那出版業在這個階段會變成什麼樣子?現在無法想像也無法預測,但經歷了前三階段之後,是否要回頭思考:什麼叫「書」?未來的千禧族群(18-35歲)與青少年如何消費「故事」?2020年大家的時間怎麼分配?「講故事」的人又該怎麼講?出版業對這些問題踏實分析、找出答案之後,出版業將邁進嶄新的境界,我們現在所知的出版將不復存在。 Gareth Cuddy用破壞創新的模型套用在出版業,前三階段確實吻合,但最後一個階段恐怕陷入很大的困境,最大的原因是今後持續的數位發展,並非出版業專長,在數位極度發展之下,出版的問題會移轉到數位技術尋求解答,固然可以得到解答,出版的傳統內涵勢必被技術稀釋。誠然,屆時我們所知的出版將不復存在,但不是破壞而後的創新,極可能是完全的破壞。到那個時候,出版業的「海嘯」才真的來了。 我們現在可以安然享受傳統與數位的融合,只是數位的洪流不會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