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作文考題:從陌生到熟悉 說明:也許是來到一個全新環境,從分不清東南西北,最後對所有巷弄瞭如指掌;也許是加入一個團體,從剛開始找不到對象說話,到漸漸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暢談彼此的夢想;也許是接觸新事務或學習新技能,從獨自摸索、反覆嘗試,到終於駕輕就熟,而有深切體會……從陌生到熟悉,其中有著苦甜的滋味,也帶給我們許多思考。請以「從陌生到熟悉」為題,寫下你的經驗、感受或想法。 考什麼? 用文字和自己對話 〈從陌生到熟悉〉這個題目融攝了敘事、寫景、抒情、說明、議論、道理等知識層面與多元文類,說明了題目的靈活與彈性。想要在50分鐘內寫完一篇達到六級分4標準的文章,同時兼顧典雅華麗的文句與敏銳深刻的思想,洵屬不易。 衡觀〈從陌生到熟悉〉其實是考驗學生對語文本質的能力與核心──用文字和自己對話,進而觀察世界。再重新審視〈從陌生到熟悉〉的題目引導:「寫下你的經驗、感受或想法」,正提示我們:真誠地面對你真實的經驗、感受,再進一步提出道理。因此這次的寫作題目是希望學生用「心」體會從陌生到熟悉的心境變化與轉折,更把寫作取材與主題,延展到生活中的不同層次與面向。 怎勝出? 別出心裁的立意取材 這題目「易寫難工」,別出心裁的「立意取材」是勝出關鍵。 舉例來說,考生的經驗不脫離課業、考試、親情、友情、學校、活動等題材,例如,寫同學的情誼「從陌生到熟悉」,談人際關係的疏離到緊密;寫班級活動的參與「從陌生到熟悉」,談自己心態的轉變與融入。這些材料是大多數考生較熟悉的生活經驗,但要翻出新意與深刻見解,就比較困難。 反觀,有同學寫「認識世界」。她認為「台灣」是出生地,「世界」對她而言是陌生的,但帶著夢想走向世界,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認識世界」,從陌生到熟悉。這取材就顯得獨具隻眼,令人耳目一新。 亦有寫「家庭裂變」:家中多了新成員──繼母,自己與繼母的關係「從陌生到熟悉」,直剖淚痕心史、另闢蹊徑、心境轉折而細膩,儼然打開了「抒情靈魂」的視角,讓文章跌宕多變,情韻生動。 以下提供「多元取材」的指南,讓同學們思考一下,怎樣「取材」比較意趣橫生且情理兼備。但需注意:「多元取材」並非標新立異或虛矯為文,而是立基於生活經驗的感觸興發,從「心」思考、閱讀、書寫。 旅行:從「陌生地」到「安全感」,旅行中的陌生與熟悉,是個切入點。 閱讀:從「陌生的字句」到「真實的體驗」,在人生中產生了共鳴,最後感到熟悉。 自然:從「陌生的山水」到「熟悉的互動」,所謂好鳥枝頭亦朋友,正是此意。 怎架構? 事情理+總論總結 有了獨特「取材」,如何撐出架構,編寫出情╱理兼備的文章?掌握「事、情、理」3要訣,加上前、後的「總論」、「總結」,有了5段的安排與布局,脈絡分明的文章於焉生成。 總「論」:題目意旨的分析 第一段先分析題目,或將題目的意思做進一步的說明與解釋,確定自己想談的觀點。例如談親情的加溫、友情的深化、感情的互動……從全然的陌生與冷淡,逐漸變成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體,彼此有了「熟悉」的安全感。擅長說理的也可將這題目寫成「論說體」,思考「從陌生到熟悉,最重要的關鍵是什麼?」「為什麼能夠從陌生到熟悉?」進而提出論點、證據、歸納,演繹說明、反覆論辯等。 敘「事」:5W1H的生活經驗 使用「5W1H」中的人、事、時、地、因果、過程,寫出與個人經驗有關的生活敘事。如寫「人際關係」從陌生到熟悉;寫「參加比賽」從茫然無知到熟能生巧;寫「異國體驗」的惶恐害怕到享受當地文化風情……深刻描繪生活周遭的人事物,將過程、情節娓娓道來,並有條不紊的梳理清楚。 抒「情」:自我的真切感受 寫出自身經驗與寫作背景後,接下來就要「有感而發」,臨摹出你心中的真切感受。比如寫「異國旅行」,旅行中一開始的不安「陌生」心情,如何轉變成「熟悉」的澹然?你得到的珍貴感情(無論是親情或友情)又是如何?你是否能描摹出這些隱微思緒與流動情感,精準地寫出「從陌生到熟悉」的感覺呢? 說「理」:反思過後的想法 「抒情」之後,文章要回到理性思考層面──也就是反思後的體會並提出想法。經由「從陌生到熟悉」的經驗後,你得到什麼啟發?它教會你什麼事情?以寫「異國旅行」來舉例:「從一開始的陌生到後來的熟悉,讓我懂得『尊重異文化的差異』。這個想法幫助我下次迎接新旅程時,能把『陌生』的恐懼轉化為『熟悉』新環境的能力。」這就是一種反省透徹的「說理」。 總「結」:前後呼應的首尾對話 文章最末,你只要總結前面論點,也就是扣緊題目,務必把主軸拉回到「從陌生到熟悉」的往返辯證與心境上的超越進展,方能完成題目要求與文章經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