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四」,一個比「六八九」更值得被記憶的數字,在馬英九告別總統府這天。
二○○八年,高達七六五萬票投馬英九;八年後,僅三八一萬人投給朱立倫。換言之,當年投馬的人至少有一半沒投票或改投。這消失的三八四萬票,是怎麼蒸發的?
馬在八年前的今天擁著六成六的高支持度上任。儘管首年小錯不斷,但民眾依舊高度期待。隔年,八八風災是馬執政首場嚴酷大考,但成績慘澹。
八八風災 民調逆轉
這場災難,暴露當時救災系統的漏洞百出,災後數天陸續曝光的災情,讓社會不滿情緒驟然升高;各種批評紛至,時任行政院秘書長薛香川又被披露風災當天在五星級飯店慶祝父親節,一句不得體的回應,讓馬政府處境雪上加霜。
這場風災,也讓馬政府民調首次逆轉,滿意度降至二成九,不滿意升到五成四;即便泛藍支持者,也有三成九不滿意。在民意反彈壓力下,馬政府折損首任閣揆,劉兆玄請辭下台。
馬首任雖然在內政上迭遭批評,但他穩固兩岸和平,開放三通直航、陸客來台,兩岸關係成功維穩,讓他在四年後仍以六八九萬不算差的票數連任。
課證所稅 反覆惹議
馬甫連任後立刻推動油電雙漲、課徵證所稅,當時國際金融海嘯甫平,股市正緩步回神。但此二重大政策同步實施,彷彿兩記重拳,將內需市場打趴在地。
其中證所稅課徵,雖獲中產階級肯定,卻引發股民恐慌、不滿,不確定因素籠罩股市 ,課徵證所稅與否紛擾數月,股市交易量大幅萎縮,自此再也「回不去了」。
很多選民在扁政府執政下怨嘆「荷包扁扁」,數百萬小股民因此對馬政府期望甚深,選前不只證券界老闆,號子裡許多營業員也都拚命為馬拉票。沒想到,馬連任後,股市卻成為一攤死水,很多股民都感嘆「有種被『背叛』的感覺」;手中無股票的民眾,則質疑政府政策欠缺周全,馬英九聲望再挫。
馬王政爭 黨內分裂
根據二○一二年五月聯合報所進行民調,高達八成二不滿意油電雙漲政策;至於復徵證所稅,雖僅五成三民眾不滿意,但外界推估其中不少馬的支持者。分析也發現,真正反對加稅者其實不到一成,民眾質疑的是政府決策反覆、政策未廣納民意。
若說油電雙漲、課徵證所稅是在民生領域跌了一大跤,二○一三年九月「馬王政爭」,馬親上火線主導「鍘王記」,則是對馬總統政治威信的重挫。儘管立法院長王金平形象早有爭議,但「鍘王」前未備齊致命證據,過程中,馬團隊政治手腕更遠遜王金平,最後王金平全身而退,馬英九則被貼上分裂國民黨罪名。
年金改革 軍教傷心
此外十二年國教推動倉促,以及年金改革缺乏溝通,同時讓家長與軍公教恐慌。其實十二年國教具理想性卻少了嚴謹配套,面臨國家財政困難,多數軍公教也願意共體時艱,但馬政府未有效溝通,徒惹民怨,也讓選民失望。
馬王關係急凍,二○一四年三月爆發太陽花學運,王金平主導的立法院與閣揆江宜樺執掌的行政院處理立場歧異,最後政院強勢驅離衝進行政院的學生,王金平則以承諾嚴格監督兩岸協議,讓學生退場。
兩岸協議簽署局勢驟變,馬王心結更深,國民黨內分崩離析,同年年底,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大敗,但谷底仍未至,兩年國民黨在二○一六年的總統立委大選中再度重挫,總統當選人得票數很神奇地與四年前一樣是六八九萬,但當選的卻是在野黨主席蔡英文。
經濟選民 失望離去
近來馬受訪時,被問到為何外界感受不到任內政績時,馬總統認為,是因內閣在政策宣導上做得不夠。檢視八年來的內閣政績並不差,包括犯罪率下降四成、來台旅客大幅成長、對台免簽國家增加、桃園機場改頭換面,新住民政策更讓蔡英文「拿香跟拜」,但這些政績卻挽不回馬政府的民調。
綜觀馬執政八年,最大的問題就是「只看目標」,雖然「大方向是對的」,執政方式卻與民意有極大落差;包括油電雙漲、核四公投,以及推動兩岸服貿,許多重大政策都因溝通方式與決策反覆,讓經濟選民失望。
而一次又一次被傷透心的支持者,最終轉頭(投)而去,馬只能落寞告別,國民黨也再度失去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