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課沒寫完。
考試還沒念。
一通電話,就突然讓年輕媽媽「阿娥」,跳了起來。
「走吧,我們出去玩。」阿娥說。
但阿娥的女兒,顯然不領情。
「我不想出去玩!」女兒說。
顯然,阿娥並不接受這個選擇。
「反正妳在家也不會念書了啦,來,隔壁小芳小美都已經在公園玩了,趕快加入她們。」
「可是,我不想跟她們玩!」女兒再說。
阿娥有點生氣了。
「喂!不要整天在家裡,當個『宅女』,沒有朋友,來,給我一起出來!」阿娥說。
「我不要!」女兒耍脾氣。
「出來!你給我出來!我現在就要教你……。」阿娥硬來的,用拉的。
表面看起來,阿娥是在鼓勵孩子「玩」,其實,她是在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阿娥最常掛在嘴邊的名言就是:「長大了就要靠朋友,不然變成永遠走不出去的媽寶」,這句話,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語法,一直存在於她家裡,從阿娥的媽媽的媽媽,再到阿娥的媽媽,再到阿娥,一路傳下來,好像「家訓」一樣。
阿娥在家的教育準則就是──「多交朋友」。
身為她的唯一女兒,當然,女兒一定要「遵守」此「家訓」了,就算女兒不想出來玩,還是在大棍子的威脅下,被強迫出來玩了。
「來,女兒,」阿娥熱情的介紹:「這個是阿姨,就是小芳姐姐的媽媽喔,你們去年一起玩過,記得?然後,這個是李媽,李媽就是上次包水餃的那個,這是她的兒……。」
女兒還在那裡嘟著嘴。
阿娥幫忙幫陌生孩子們「破冰」。
「小芳,妳現在幾年級呀?六年級是吧?」阿娥說:「我們家的是三年級,來,女兒,你要多多學習小芳大姐姐哦!」
「她太大了,我不想跟她玩!」女兒說。
「那,妳來照顧李媽的兒子,他還在念幼兒園,妳要做大姐姐,好好的照顧他喲!」阿娥說。
「他太小了,我不想跟他玩!」女兒還是嘟著嘴:「媽,我想和同年紀的一起玩,而且我不想要一直玩,不行嗎?」
其實這女兒是蠻有想法的,但她終究還是一個小學生,所以仍被媽媽逼著,在現場繼續的「玩」,玩給媽媽看。
「我跟妳講,妳現在提早學,學習人際關係,」她說:「這些都是社會的學分,妳媽從朋友那邊學到的事,比書本上還多。」
女兒聽著。
「家人不能跟著你一輩子,你要趕快出去交朋友。」阿娥再念了一次「家訓」:「長大了就要靠朋友,不然變成永遠走不出去的媽寶。」
女兒聽著。
「從今天晚上起,妳跟著我講電話,聽我和我的朋友講什麼,聽我怎麼交朋友。」阿娥說。
從此以後,女兒將功課拿到房間來寫,一邊寫功課,一邊聽著阿娥在旁邊和朋友電話閒話家常。
阿娥交朋友的功力真的名不虛傳,總有打不完的電話,一通接一通。
「妳有發現嗎?那個人,特別愛漂亮。」她對著話筒裡的朋友說:「我以前早就發現了。」
女兒在旁默默的聽。
阿娥講了一陣,掛上電話,不到半分鐘,又再撥通另一支電話,又聊了起來。
「那個某某,她封鎖了我的電話,我後來也封鎖她,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阿娥再對另一個朋友講著電話:「人在做,天在看啦。」
女兒也在同時聽著。
當阿娥掛上不知道第幾通電話後,她終於要打每天的「最後一通」電話了。
阿娥拿起話筒,按下快捷鍵。
比剛剛更熟練的撥通了這支電話。
這通電話,是阿娥打給她的媽媽,也就是女兒的外婆。
這通電話特別輕鬆,不用特別招呼,不用特別的開頭,因為每天同一時刻,好像播連續劇,把剛剛電話裡面講的,再播出來──
「媽,我和那個某某某說,另一個某某某,特別愛漂亮,她也這樣覺得。」阿娥說:「我後來也發現,那個某某,不只我封鎖了她,另一個某某,也封鎖了耶!」
當然,女兒仍在旁邊,默默聽著。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女兒一天一天的長大。
阿娥,也一天一天的長出白頭髮。
轉眼之間,女兒,已經上高中了。
上高中的第一天,阿娥送給女兒的禮物──一支嶄新的手機。
拿來做什麼用的?
「聯絡感情,女兒,記得,多多交朋友。」阿娥說:「當年我也是一上高中,我媽就配給我一支專線電話,讓我和我的朋友多聊聊!」
女兒又不領情了。
「可是,我們班上那些同學,真的很煩,整天只會講韓劇,聊打扮,超廢的,」女兒嘟著嘴:「我只想自己一人看書……。」
阿娥勃然大怒。
「自己一人?女兒,妳怎麼能這麼孤僻!」阿娥說:「這個社會上,不能只會念書,念書有啥用?一定要有朋友!要有很多朋友!不然,你永遠只能當一個永遠走不出去的媽寶!」
「可是,我和她們,都沒話題聊……。」女兒說。
「傻瓜,愈多朋友,話題就愈多啊,」阿娥說:「妳可以和這個朋友,聊一聊另一個朋友發生的事,然後,再跑去和另一個朋友,再聊一聊剛剛那個朋友發生的事呀!」
女兒靜靜的聽著。
「最好的話題,就是談一談『其他朋友』,」阿娥指導女兒:「愈談,話題就愈多,話題永遠講不完的啦!妳可以試試看。」
原來「交朋友」這個家訓,隨著年紀,出現了級數上面的增長。阿娥代代傳授的「朋友學」,「高中版」又比「小學版」還要更進一階了。
「我和妳外婆,都是聊這些,別的朋友發生什麼事。」阿娥說:「她認識我的『所有朋友』,我也認識她的『所有朋友』。」
女兒半信半疑的看著她媽。
「女兒,以後我們也可以這樣喲!」阿娥說:「就從今晚,用這支手機,開始吧!」
∼ ∼ ∼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
很快的,另一個10年,又溜過去了。
自從女兒離家以後,阿娥一直覺得,很是空虛。
女兒天天都會打電話給阿娥,天天都會和阿娥說一小時以上的電話,女兒也得到了母親「真傳」,每天講她那些年輕朋友的近況給阿娥聽,各種怪奇的祕密,說不完的八卦和小道消息,簡直比電視上的娛樂新聞還精彩。雖然從未見過面,但常常聽女兒在電話中講到,阿娥也真的彷彿認識了女兒的每一個朋友了。
然而,阿娥仍然發現,她愈來愈空虛。
很快的,她知道為什麼了。
因為,她的朋友,好像愈來愈少。
電話少了。
見面更少。
照理說,交朋友交了大半輩子,不斷的增加新朋友、新朋友、新朋友,朋友們應該會夠她打不完的電話。但阿娥發現,朋友總會莫名的漸漸淡掉,有些朋友,也會慢慢離開她。
有些朋友透露,受不了阿娥一下子對A講B,一下子對B講A。阿娥沒有領悟到,這一切都是她「太熱情」的習慣。
終於有一天,阿娥找不到電話可以打。
她空虛到了極點。
今晚,女兒又特別「晚」打過來。
阿娥可以想像,女兒正在熱烈的和那些年輕朋友講著電話,一通接一通,各種怪奇的祕密,說不完的八卦和小道消息,簡直比電視上的娛樂新聞還精彩……。
都快要半夜了,還沒打來。
終於,電話響了。
果然是女兒。
阿娥終於忍不住,哭了。
電話中,她對著女兒哭著。
「真的很痛。這種痛,是好像被背叛了感情……。」阿娥說:「我跟朋友深交,把感情都放下去,沒想到,她們竟然這樣對我。」
「妳好可憐,」女兒的聲音從話筒裡傳來:「她們好壞。」
阿娥和女兒講了三小時,講到半夜三點,心中仍有一個洞。
空虛的洞,補不起來。
阿娥以為,有了朋友,就很堅強。
就可以很勇敢。
但沒想到,人生繞了一大圈,結果還是這樣,她已經把她的一生都放在經營朋友上面,她的一生都是繞著朋友轉的,結果,大半輩子之後,所有的朋友,都不見了?
她發現,她的女兒,太年輕了,太沒經驗,沒辦法解答這個問題。
於是,她掛上電話,再拿起話筒。
剛剛是女兒打了她自己每天最後一通電話給阿娥,現在輪到阿娥,再次拿起話筒,撥出阿娥自己每天的最後一通電話。
大半輩子不變的習慣,這通電話,當然是打給阿娥的媽媽,也就是女兒的外婆。
這麼晚了,老人居然還接得起電話。
可見,阿娥的媽媽,也在等著這通電話呢。
阿娥只想問問這個「更老的阿娥」,到底她是怎麼處理朋友的?
怎麼交朋友?
再教她一次好嗎?
她好孤單、好空虛!
「女兒,」她媽垂老的聲音,從話筒傳出來:「我想跟妳坦白一件事,那些小奎阿姨、如風阿姨、麻里阿姨…其實都已經和我『散』了。我現在跟妳一樣,也是一個人,沒有朋友。」
阿娥嚇了一跳,什麼?
是她媽教她,朋友最重要。怎麼到了老,反而通通沒朋友?
太多朋友,造成沒朋友了?
阿娥的媽接下來所講的話,令阿娥更震憾了──
「我到了這個年紀,才終於知道,為什麼當年,我媽也叫我多交朋友。」阿娥的媽媽緩慢的說。
阿娥聽著。
「因為,最後,她才會回來找妳啊。」阿娥的媽媽說:「妳有聽懂嗎,阿娥,妳也要繼續去鼓勵妳女兒多交朋友,這樣,等到妳老了,她才會繼續回來找妳啊。」
阿娥不解。
「妳想想,」她媽繼續說:「如果妳沒有朋友,妳怎麼可能每天打電話給我30年,直到今天?妳和妳阿爸一個月打一次電話,卻和我每天講話,我們聊的,不都是妳的朋友的事嘛!?」
阿娥繼續聽著。
「到最後,身邊沒朋友了,至少,還有妳一個朋友啊,女兒。」她媽感性的說。
此時,阿娥真的崩了。
她哭了好久好久。
最後,哭到聲嘶力竭,哭到氣若游絲,哭到最後吐出一句話。
「到了最後,」阿娥說:「妳只有我一個朋友,我……也只有妳一個朋友?」
她媽不察阿娥語氣中的無盡沮喪。
家訓不是說,長大了就要靠朋友,不然變成永遠走不出去的媽寶?
原來,這個家訓的設計,故意反過來了。
阿娥的媽媽仍沒有發現阿娥的沉默,繼續愉快分享給阿娥聽聽她這個驚人的領悟──
「對,朋友真好,」她媽說:「讓我們永遠都是朋友,好嗎?阿娥?」
阿娥沉默了好久。
最後,她沒有說再見。
就,輕輕的掛上電話。
反正沒有朋友了,阿娥也不必再打每天的最後一通電話,她可以多睡一點點。
現在,她殷殷的企盼她正值青春年華的女兒,晚上打一通電話給她。
那是她唯一的電話,因為那通電話,她聽到那些某某某、某某某的故事,還能稍稍回味一下,當時的歲月年華。
以上虛構的諷刺故事告訴我們,有些現代的家長,有的是爸爸,有的是媽媽,對「朋友」特別重視,他們掛在嘴邊的是,多交朋友,不然就會變成媽寶;他們將他們交友的習慣,直接帶給小朋友,要小朋友學。
學媽媽打電話、天天講八卦。
學爸爸應酬聊天,扯些沒營養的笑話。
小朋友有小朋友的社交圈子,大人把小朋友拉在旁邊,跟著去見自己的朋友,甚至強迫孩子,以為這樣提早上社會大學。
背後的結果就是,孩子的視野,和家長一樣,局限在「朋友」了。
如果說孩子的一生的高與低,由他最好的幾個朋友來決定,但願,那「幾個朋友」,最後不是父母幫他們選的,唯有這樣,下一代才會比我們這一代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是嗎?
現代家長管真多!請讓孩子開始真正結交自己的朋友,孩子不是你的附庸,請不要再為社會製造更多的「媽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