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大師金庸上月辭世。他曾說,筆下創造了三千個人物,而自己每天都跟這些人物「生活在一起」。金庸特展「書閣猶聞俠骨香:感謝金庸為我們留下一個江湖」,今11/24起於華山創意園區開幕,遠流出版社整理跟金庸合作近四十年的史料,讓金迷和金庸筆下的三千個人物重新聚首。
自「神鵰俠侶」開始,金庸多部作品都先在他創辦的「明報」上連載。特展將展出當年「倚天屠龍記」首刊於明報的影本,可看到當時每日連載都有小標題,扼要說明內容,配上雲君所繪插圖,宛如紙上電影。在台灣查禁金庸的年代,許多金庸粉絲如古龍,經常守在出版社門口,等待由飛機運來的單份報紙。
金庸第一次來台是一九七三年四月十八日,以「明報」記者身分訪台十天,並跟蔣經國、嚴家淦與古龍、高陽等作家見面。此後來台共十次,遠流整理出歷史照片,重現「俠蹤」。
一九七九年,金庸正式授權遠景出版社出版「金庸作品集」。之前台灣流傳許多金庸盜版作品,如「鹿鼎記」改名為「小白龍」,韋小寶被改名成「任大同」。而「笑傲江湖」變成「獨孤九劍」、「射鵰英雄傳」變成「萍蹤俠影錄」。這些「贗品」現今都是珍貴絕版書。
金庸創造許多膾炙人口的金句。如張無忌引自九陽真經的口訣「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日前因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引用爆紅。遠流將這些金句做成印章或鉛字,供民眾蓋章留念。其中一枚印章,刻著江南七怪教郭靖的武功秘訣「打不過,逃」,旁邊附上Q版靖哥哥,令人莞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