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旬,本報記者隨登山客「雪羊」黃鈺翔,在雪山西稜二三○林道九K大崩壁緩慢爬升,這段路封閉十多年,終於在兩年前開放,但開放前、後,崩壁狀況卻幾乎一樣,不僅驗證因「危險」長年封山的理由不充分,也讓人窺見公部門數十年來面對山林的封閉心態。
危險/不能再當管制理由
政委張景森前天宣布鬆綁登山國賠免責,宣示「再見了!媽寶級政府」。拿掉這個長期套在公務員頭上,導致心態趨於保守的緊箍咒,無疑是值得鼓勵的方向。問題是,當主管機關不得再以「危險」作為封山理由,也不再為民眾的安危背負賠償責任後,一下子拿掉這個早已讓民眾安心的「奶嘴」,若沒有同步加強登山教育與學會為自己的安全負責,會不會是另一個糾紛的開始?
更值得深思的是,為什麼在台灣從事具風險的戶外活動發生意外時,會出現聲請國賠事件?形塑媽寶政府的是否來自背後的媽寶人民?
冒險/從小學會面對危險
矽谷工程師、「鱸魚」部落客在「安全是你的責任—沒有告示與欄杆的懸崖」文章中寫道,他的兒子小學畢業時,學校舉辦自願參加的優勝美地登山活動,爬著一路五小時的懸崖峭壁到瀑布頂,直落七百多公尺的瀑布頂,沒有欄杆也無警示牌。學校出發前把行程與安全措施條列清楚,且舉辦說明會,「冒險是學校必經的訓練,但家長必須準備孩子所有的裝備、訓練體力,以及告知可能碰到的危險及如何面對。」這也是美國教育中面對大自然的態度。
他也觀察到東西方文化差異,他常懷疑是否東方的教育都不教導孩子培養危機意識,在這樣文化下長大的孩子,危險似乎已變成要依賴別人警告才存在的意識。但「天下最有效的安全防護就是你自己,代價也必須自己背負」。
借鏡/日學校納登山教育
在日本爬山也可見「從這裡前頭請以自身責任通行」告示,登山者必須為自己的冒險犯難負責,在許多國家已成日常教育。國立體育大學管理學院休閒產業經營學系教授吳冠璋說,相較台灣國中小戶外教學多在遊樂園,日本在每年一次的戶外教學體驗,也會結合山區、農村,山區也有大型基地能容納學生。
吳冠璋說,國內已有不少私立國中小納入探索、登山等課程,例如登山、潛水或划獨木舟領畢業證書,公立國中小則較為缺乏。
登山/培養下一代的膽量
台灣生態登山學校理事長連志展表示,台灣社會與家長長期認為登山等戶外活動「既然有風險,就盡量不做」,登山教育也在此氛圍中成為「不主流」的一環,卻因此讓下一代缺乏能力或膽量面對挑戰。
鬆綁國賠法的台灣脫離「媽寶政府」,卻因缺乏教育仍難以避免「媽寶人民」。吳冠璋認為,鬆綁國賠後,消防員、公務員可免於恐懼,但若未能進入教育體系,出了事政府恐怕仍難卸責。他認為,政府如今大方向正確,但台灣對山長期習慣「戒嚴的相處方式」,未來過渡期仍是很長一段路。
看更多報導:高山仰「止」?台灣山岳觀光的障礙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