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國那斯達克」之稱的科創板,首批25家公司7月22日於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市。科創板是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去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宣布的政策。其動機應是希望藉此為大陸本土核心科技公司取得新的融資渠道,積極投入研發,邁向技術自給自足;值此時刻更正好能降低美中科技戰引發的衝擊。科創板也讓A股市場成為同時具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及科創板等多元化的資本市場。值得一提的是,科創板從提出到開市僅用259天,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令人嘖嘖稱奇。
究竟,科創板有那些特色及改革亮點?一、科創板採試點「註冊制」,可減少「核准制」衍生的審核監管及效率低等弊端。
二、放寬上市標準,取消現有對公司上市的盈利要求;以市值為中心,結合收入、淨利潤、研發投入及現金流等因素,設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條件。
三、取消「直接定價」方式,改採「市場化定價」,讓發行價格與規模更具彈性;同時也對新的投資者資格採適當性要求。
四、允許更靈活的「同股不同權」設計機制,鼓勵更多的有前途的科技創新企業在國內上市,獲得公司發展需要的資金。
五、探索放鬆行政控制,建立並完善市場化的交易機制,縮小與成熟資本市場的制度落差。
至於科創板上市標準及條件,係依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實施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相關業務規則和配套指引。申請上市企業必須重點支援新一代資訊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互聯網、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和製造業深度融合,引領中高端消費,推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據統計,首批25家上市企業即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和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為主,其中有五家公司是半導體相關企業,合計募資人民幣370.18億元;再者,其平均本益比逾50倍,遠高於A股平均本益比,而與創業板大致相仿,上市後股價表現強勁。另第二批科創板新股三檔也已上市,截至8月20日止,共有28檔;據悉,目前也有台資企業申請上市中;福建省在頒布的《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實施意見》中,即含推動台企科創板上市項目,預期未來將吸引更多的台企申請上市。
持平而論,科創板讓資本市場能夠支持大陸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的發展,有助於上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然而,科創板甫上市不久,規模仍小;還有不少問題需經市場考驗及磨合調適;何時能成為「中國版的那斯達克」,尚難定論。
但可預見的是,科創板應能為大陸的經濟結構的轉型、金融支持實體,特別是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供市場基礎。以往,大陸的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科技巨頭均前往境外資本市場上市;然而,科創板成立將有機會吸引具潛力的大陸新創企業,重新把目光投向國內市場;進而催生一批新的獨角獸,應是指日可待。相較於大陸科創板,台灣亦應思考,如何透過資本市場結構調整,培養出本土的獨角獸。
(作者是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