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高薪學科 理化最風光


全世界最厲害的頭腦、最捉摸不透的管理動向、不知何去何從的地球命運,都在【世界公民電子報】。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19/08/29 第469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財經專題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四大高薪學科 理化最風光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你讀對科系學門了嗎?根據勞動部統計,2018年大專以上畢業生全時工作平均勞退提繳薪資為34.2K,其中,以物理、化學及地球科學學門月薪42.1K最高,其次是法律學門41.1K、醫藥衛生39.3K、工程及工程業38.6K,可說是四大高薪學門。

勞動部係從雇主每月勞退提繳金額回推2018年大專以上畢業生(含博士、碩士、學士及專科)的工資,亦即約為月薪。從投保資料顯示,去年畢業生總計投保人數17.9萬,其中,勞保17萬餘人,公保8,443人、農保452人,亦即有8千餘人擔任公務員,少數人務農。在投保勞保17萬人中,全時工作者14.9萬人。

統計顯示,2018年畢業的博士平均月薪逾67.4K,碩士為49K、學士為30.4K,專科為31.3K。雖然大致反映學歷愈高,薪水愈高的現象,但專科畢業生薪資略高於學士,也顯示學士學歷貶值。

2018年大專以上畢業生全部平均月薪為34.2K。若觀察行業別,則以金融保險業平均提繳工資43.5K為最高,電力及燃氣供應業39.9K次之,製造業則以37.3K排名第三。

在27學門中,去年畢業生全時工作,以物理、化學及地球科學學門薪資最高,來到42.1K。勞動部統計處官員說,主要是物理、化學畢業生薪水高,而且是進入製造業就業。此外,法律學門月薪41.1K,是27個學門中,唯二平均月薪超過4萬元。

而外界認知醫療人員為高薪工作,即便適用《勞動基準法》須提繳勞退金的醫藥護理人員,薪水也不差。去年畢業醫藥衛生學門全時工作平均月薪39.3K;而工學院仍是熱門科系院所,在AI、智慧機械等新興科技浪潮下,業界有大量人力需求,去年畢業工程及工程業月薪38.6K。資訊通訊科技學門去年畢業生平均月薪35.6K。

商業管理向來為熱門科系,去年畢業生全時工作平均月薪約35.3K;而生科系曾一度火紅,近年風潮消退不少,去年畢業生平均月薪33.7K,連前十名都未入榜。至於最低薪的學門是安全服務學門,去年畢業生平均月薪27.6K;倒數第二是餐飲及民生服務學門的28.2K、藝術學門28.4K倒數第三。語文學門29.7K倒數第四;林業30K倒數第五。

 
財經專題
博士加薪最多 五年逾萬元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勞動部統計顯示,博士畢業生最好找工作,只要二周就可以找到全時工作;而且就業拉長五年來看,博士加薪最多。

勞動部昨(28)日公布2018年專科以上畢業生薪資及就業狀況,去年畢業生全時工作者,今年4月勞退提繳工資狀況,平均提繳工資為34,278元。平均要1.35個月才找到第一份工作。

其中,博士平均畢業半個月,就找到全時工作。碩士畢業生則平均要一個月才找到全時工作,學士畢業生則平均要花1.45個月、約六周才找到全時工作。專科畢業生則要1.2個月才找到工作。

加薪方面,也是博士較吃香。勞動部統計處進一步比對2014年專科以上畢業生與今年4月勞退提繳薪資發現,博士生五年來薪資平均成長逾萬元、達10,042元,調升14.9%。

其次是碩士畢業生五年平均加薪8,579元,調幅18.2%;學士五年內平均調薪8,230元,因起薪較低,調幅達28.3%。

專科畢業生五年內平均調薪6,862元,相對調薪較少。

 
千禧世代 64%想兼職
記者程士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兼職與外包逐漸成為全球趨勢,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昨(28)日發布《2019全球人力資本趨勢》報告,無論是美國市場或是歐盟市場,「飛特族」總數都有數倍的成長,調查也發現,全球有64%千禧世代全職員工,想透過副業賺取額外收入。

近年共享經濟在台灣蔚為風潮,也帶動許多人在下班後兼職當司機載客、做外送,觀察這類「飛特族」在世界各地的影響,報告指出,美國從2010年到2020年間預估成長三倍,歐盟在2000年至2014年也成長兩倍,尤其是英國、法國和荷蘭等國家,自由工作者的就業人數成長率,已經超過總體就業人數的成長幅度。

在全球119個國家、近萬名受訪者的調查當中發現,約於1980年至1990年之間出生的千禧世代,儘管目前身為職場的中堅份子,但還是有64%受訪者表示,他們會在全職工作的情況下,另外從事副業維持生計;企業管理階層方面,有45%受訪者表示找不到合適人才,因而間接造成替代性勞動力的市場需求提高,這也造成就業市場的不穩定性報告提到,時下已經出現各類專攻特定產業的人才平台,例如The Mom Project、The Second Shift、WeGoLook等,這類人才網絡平台目前掌握價值超過20億美元(相當於新台幣628億)的外包活動,Google更收購資料科學專業平台Kaggle,這項收購案凸顯出替代性勞動力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國際財經要聞
微軟將推雙螢幕折疊筆電
編譯易起宇、記者蕭君暉/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微軟定10月2日發表全系列Surface新產品,市場預期從筆電到平板和相容配件,都將見到升級,可望增添相關供應商第4季的成長力道。

微軟27日發出邀請函,表示10月2日將在紐約市舉行秋季發表會。

邀請函上僅寫著「Save the date」(預留那一天),並標上10月2日以及簡化版的公司標誌,看不出太多訊息,但市場早已盛傳,微軟終於要放手一搏,推出一台新硬體格式的雙螢幕Windows筆電。這台內部代號為「Centaurus」的雙螢幕可折疊筆電平板。

但也有人說微軟預定2020年才推出這台新裝置,因此上市時間可能不會太早。

這台Centaurus的參考機今年稍早已在一場內部會議展示給員工看,據悉這台可折疊雙螢幕筆電將採用客製的Windows 10 Lite作業系統,並搭載英特爾的Lakefield晶片組。

除此之外,微軟也預料將推出第二代的Surface Go。這台被喻為蘋果iPad Pro代替品的電腦,也是目前Surface系列最小巧的一台裝置。

第二代裝置的設計勢必更精良,搭載更佳的處理器。Surface相關產品的組裝廠,例如和碩與廣達,還有鍵盤供應商群光與科嘉、散熱模組的奇鋐及泰碩、電源供應器的台達電與光寶科、以及生產連接器的貿聯等,均可望受惠。

和碩是微軟Surface系列產品最大供應商,因此新品上市對和碩第4季的業績將有正面幫助。

和碩第2季受到iPhone XR降價等因素助攻,帶動每股純益(EPS)來到1.33元,表現優於預期。

至於第3季,隨著新iPhone即將於9月亮相,開始陸續對和碩拉貨,使得和碩第3季營運將逐月走高。

廣達雖然面對美中貿易戰的威脅,不過第3季是傳統旺季,該公司第3季筆電出貨量仍將較第2季有5%以內的成長,主要是第2季受品牌廠提前拉貨的影響,使基期變高,廣達強調,不論是年增或是上下半年比較,下半年一定比上半年好。

 
美中貿易戰若有轉機不會在9月 而是11月
記者張佑生╱即時報導聯合報
美中貿易戰局勢渾沌,各界都把焦點擺在9月雙邊代表的復談上面。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余淼傑教授接受香港中通社採訪時表示,他對於兩國9月在華盛頓繼續進行的貿易磋商「不樂觀」,因為目前看不出川普對華基本態度有改變,他還是想繼續通過極限施壓手段來談判。面對這些威脅,中國代表團基本不可能接受城下之盟。

余淼傑又說:「但這並不意味著中美經貿前途一片黑暗,我認為在11月的APEC(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議上,兩國元首有可能會面,可能會進入新一輪經貿談判週期。假如屆時川普拿出最起碼的誠意,兩國有可能達成協議,雖然目前看這種可能性不是特別大。」

 
美方確認:對3,000億美元陸製商品關稅 由10%提高至15%
記者廖玉玲╱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路透報導,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28日正式確認,從9月1日起分批對價值3,0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加徵的關稅,由10%提高到15%。

USTR表示,9月1日起將對部分大陸輸美商品徵收15%的關稅,其餘包括手機和筆電等產品,則將從12月15日起徵收15%的關稅。

中國大陸上周五(23日)宣布,將對原產於美國的5,078個稅目、約750億美元商品,加徵5%或10%關稅,並分別自9月1日及12月15日起實施,受影響商品包括大豆、牛豬肉等多種農產品及小型飛機,同時也將恢復對原產於美國的汽車及零部件加徵關稅。

川普也不甘示弱,當天隨後即推文宣布,將對剩餘3,000億美元大陸輸美商品加徵的關稅稅率,由原定的10%提高至15%,其中約半數商品延至12月15日課以關稅,其餘按照原定日期9月1日生效。

當時川普也說,已被加徵關稅的2,500億美元中國銷美商品,10月1日起稅率將由現行的25%提升至30%,但USTR在28日的通知中並未提到這一批商品的關稅稅率是否也同步提高。USTR上周五已說過,會在10月1日提高現行關稅至30%前,展開公眾評論期。

 
川普:遭中國海削的人 好意思提供貿易戰建議?
記者張佑生╱即時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28日一早就猛發推文,針對如何打美中貿易戰,他表示看了許多免費且有趣的建議,全都是出自曾經嘗試處理美中貿易逆差問題結果卻慘敗的人。川普寫道:「其實,這票人被海削過。」(In fact, they got taken to the cleaners.)。

川普還說,美中貿易戰處理得很順利,這種事從來不曾發生在提供建議的人身上。

 
要聞
財劃法 立院下個攻防焦點
記者鄭鴻達、林于蘅/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針對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昨(28)日聯合藍營15縣市首長共同聲明,反對廢止印花稅,並要求檢討《財政收支劃分法》。行政院表示,廢除印花稅方向不變,且將是進步的稅改。

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回應,行政院同意廢除印花稅,屬進步、重要的稅制改革,且經財政部等相關部會之專家專業評析。她表示,因為印花稅法是近百年的陳舊古老稅法,工商界也認為與加值型營業稅重複課稅,已不合時宜。

Kolas強調,行政院已多次說明此稅損缺口將由中央補足,地方政府的預算絕對不會少,並無「中央請客、地方買單」的情形,更非政策買票,且印花稅法廢止案尚未於行政院會通過,未來通過後將送立法院審議,廢止與否仍須經立法院同意。

若廢除印花稅,新北市將減少10億元稅收,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才是一勞永逸的好作法,且新北市正在進行多項大型建設,希望中央務必想清楚,在這個時間點不要取消印花稅。

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則是請地方首長放心,廢止印花稅案是經過許多稅改會議中的多名專家學者的建議,且有考慮到整體財政環境及相關配套,地方政府絕對不會因此有任何減少,中央政府在政策上都會做規劃。

陳其邁重申,近幾年的整體財政狀況下,包含在稅收平衡、歲計賸餘狀況下,印花稅廢止的推動,政府一定站在不讓地方政府有稅收減少情況的立場下,作出相關配套的研議,「請地方政府放心」。

 
紅潮擴散 紫光要蓋DRAM廠
記者林則宏/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紫光集團宣布,與重慶市政府合作,在重慶建造12吋廠生產DRAM,預計今年底開工,2021年投產。這意味大陸強勢進入DRAM製造領域,意圖建置自有供應鏈,擺脫韓、美業者寡占。業界估,相關投資案高達新台幣千億元以上。

大陸電子業者過去挾官方支援,大舉擴產並削價競爭搶市,導致產業嚴重失序,包括面板、太陽能、LED等領域,都因陸廠介入而陷入紅海市場,成為「慘業」。紫光攜手重慶官方強勢進軍DRAM製造,恐複製「大量生產、砍價搶市」的營運模式,牽動市場版圖,以及南亞科、華邦電等台廠營運。

記憶體是電子產品關鍵零組件,大陸官方積極投入,先前已透過兆易創新切入編碼型快閃記憶體(NOR Flash),以鯰魚之姿打亂中低階NOR晶片市場,如今紫光切入技術層次更高的DRAM製造,更受關注。

財新網與騰訊新聞報導,紫光集團與重慶市政府27日在第二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期間簽署「紫光存儲芯片產業基地項目合作協議」,紫光將在重慶兩江新區設立「紫光國芯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和「重慶紫光集成電路產業基金」,並在重慶設立紫光DRAM事業群總部、DRAM總部研發中心、DRAM存儲晶片廠、紫光科技園等。

在此之前,紫光集團旗下已有另一家長江存儲公司進軍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事業,主攻3D NAND晶片,隨著DRAM製造加入後,紫光集團成為三星、SK海力士之後,全球第三家同時切入DRAM與NAND兩大重要記憶體生產的集團。

財新網表示,紫光集團今年6月30日即宣布成立DRAM事業群,由南亞科前總經理、紫光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高啟全任CEO,象徵紫光集團DRAM戰略正式起航。

目前全球約九成DRAM市場由韓國三星、海力士、美國美光三家公司壟斷。按此次雙方簽署的協議,紫光國芯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將作為紫光集團現有和未來在各地設立的存儲晶片廠的投資主體,目標是最終成為另一個世界級存儲晶片大廠。

紫光集團表示,其技術來自西安紫光國芯。2015年,紫光國芯收購西安華芯半導體有限公司,該公司前身為自德國英飛凌分拆出的奇夢達,擁有英飛凌記憶體事業部的基礎。

因此,西安紫光國芯擁有從產品立項、指標定義、電路設計、版圖設計到矽片、顆粒、記憶體條測試及售前售後技術支援等技術積累,並已有數十款產品實現全球量產和銷售。

 
面板雙虎 有信心挺過寒冬
記者李珣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2019智慧顯示展覽會(TouchTaiwan 2019)」昨(28)日登場,僅管面板產業逢逆風,群創董事長洪進揚認為,有信心可以挺過寒冬、迎接春天到來;友達董事長彭双浪也信心喊話,認為經過產業低潮洗禮,一次比一次更強壯。雙虎積極調整產線,以更高附加價值產品結構迎接挑戰。

由於美中貿易爭端未解,群創總經理楊柱祥透露,客戶端出現提前拉貨情況,第3季仍有旺季效應,出貨優於預期,群創稼動率沒問題。他並指出,至於日韓貿易戰,群創已分別接到日本、韓國的工業用面板轉單。

洪進揚表示,面板產業進入寒冬是事實,上半年表現仍是逆風。群創目前財務健全、現金水位充足,有信心可以挺過寒冬,迎接春天到來。當價格跌破現金成本,減產是業界普遍現象,群創短期目標是將成本做到極致,提供消費者更好體驗,兌現對客戶及股東承諾。

 
聯發科5G話語權 變大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亞洲手機晶片龍頭聯發科在第五代行動通訊(5G)技術制訂話語權大躍進。該公司宣布,其技術專家代表在行動通訊技術標準化組織3GPP中,將擔任無線存取網路第2工作小組(RAN2)主席。

業界人士表示,過去3GPP工作小組主席多由國外電信與設備大廠代表擔任,若不是大廠,通常很難獲選,顯見聯發科有其業界地位與技術實力。

聯發科近期在5G業務頻傳捷報,陸續傳出獲得華為、OPPO等大陸手機廠採用,加上該公司技術獲肯定,激勵昨天股價大漲20.5元、收366元,攀上去年4月來波段高點,外資更終止連六賣,昨天轉為買超4,039張。

3GPP是全球重要的行動通訊技術標準化組織,陸續制訂2G、3G、4G到5G技術標準。3GPP大會之下共有六個工作小組,聯發科從2017年起擔任其中RAN2小組副主席,如今更上層樓,經27日選舉,由該公司瑞典籍技術專家Johan Johansson擔任主席,這也是聯發科首度拿下3GPP工作小組主席位置。

3GPP工作小組制定技術標準,對產業技術走向往往具有決定性影響,因此不少業界都想爭取小組主席位置,台灣業界過往參與3GPP都是在較底層,很少能居於領導地位。

業界人士透露,在工作小組運作過程中,主席固然不能偏袒自家公司,但除了對公司的業界名望提升有幫助外,在合乎議程規範前提下,還是稍微有一些空間可提高自家技術在標準規範中的影響力。

聯發科參與3GPP多年,該公司提到,很榮幸此次獲得RAN2會員行業專家們支持及認可,出任上述重要職務,可為Release 16版本完成及後續版本標準化工作做出貢獻。

業界人士指出,3GPP制訂的Release 15版本,已敲定5G的行動寬頻標準,後續Release 16版本會進一步對於5G巨量物聯網應用,以及高可靠、低延遲等規格訂出技術規範,Release 17則是制訂5G持續演進與提升的技術標準。

 
美光增資660億 投審會准了
記者蔡敏姿╱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經濟部投審會昨(28)日核准全球第三大DRAM廠美商美光對在台子公司台灣美光半導體的增資案,將匯入新台幣660億元,經營電子零組件製造等業務。這是今年來外商投資台灣最大案。

投審會昨召開投資審議委員會,共通過七件投資案,三件僑外投資、一件陸資來台投資、一件對陸投資,兩件對外投資。於會中通過荷蘭商MICRON TECHNOLOGY B.V.申請匯入相當於新台幣660億元等值外幣,增資國內事業台灣美光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等。

美光在台擴廠傳聞不斷,如今投審會通過增資案,確認此消息。加上美光日前也證實將擴建中科A3廠,增加無塵室設備、技術升級等,預料2020年第4季完工。

投審會發言人楊淑玲表示,美光是今年來外商投資台灣最大案,今年還有兩件超過百億元的外商投資,澳盛銀增資台灣分行5億美元(約新台幣158億元),以及日立公開收購永大機電投資新台幣234億元。

另兩家僑外投資,英屬維京群島商必思傑國際有限公司申請匯入新台幣21億元等值外幣,投資設立鑫台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實行後持股比率100%,經營創業投資等業務。

英屬維京群島商GENLAC BIOTECH CO., LTD.申請經由國內事業錦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以公開收購方式取得國內興櫃公司豐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豐華公司)已發行股份最高72,171,000股,投資金額合計新台幣32億9,950萬元,從事食品批發等業務。

 
估算5G總標金 上看500億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5G首批頻譜釋出,電信五雄將爭搶3.5GHz頻段,但有的頻段沒設備,有的頻段還沒排除衛星干擾,業界預期,3400到3500MHz設備最成熟、頻譜乾淨,將成搶手「帝王段」。業界認為,台灣300億元底價,已創天價,加上五家業者爭搶,預期總標金上看500億元。

NCC規劃首波釋出頻譜,將先搶「頻寬」、再搶「位置」,其中,3.5GHz頻譜僅釋出270MHz,電信三雄都喊出要買滿100MHz,光三雄都不夠搶,亞太電信要取得40至60MHz,台灣之星也要取得足夠頻寬。

相較於其他國家發放5G頻譜政策,業者分析,日本及中國大陸是直接發放5G頻譜,無須競標,相較之下,在關鍵的3.5GHz頻段底價,香港6.35億元,澳洲6.33億元,英國0.29億元、西班牙0.92億元、芬蘭3.38億元、義大利2.05億元。

業者表示,台灣3.5GHz的每10MHz底價高達9億元,是全球僅次於南韓的天價,而南韓標出天價,也造成業界罵聲一片。

業者普遍認為,3400到3500MHz將成為競標位置時,最搶手的頻段。業界分析,依過去4G競標歷史及國際經驗,台灣首波5G頻譜總標金將上看500億元。

 
億光侵權案 在德敗訴
記者李孟珊/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LED專業企業首爾半導體(Seoul Semiconductor)在德國對億光(2393)提起專利侵權訴訟且獲得勝訴,億光昨(28)日表示遺憾,強調正上訴中。

南韓媒體報導,德國地方法院的判決指出,「億光生產的2835(2.8×3.5mm)LED 封裝產品被判決禁止販售,且需召回2017年2月以後販售出去的產品」,這不是億光第一次因被首爾半導體狀告侵權而被判決禁售,在2018年12月首爾半導體獲得勝訴的訴訟中,億光就被判決需禁售及召回2012年12月以後販售的高功率LED產品。首爾半導體在南韓國內外向億光提起的十件訴訟,皆全數勝訴。

進一步觀察首爾半導體涉及上述訴訟的專利,是提高LED光反射率、確保LED耐久性和高效率性的「多波長絕緣反射層」技術,該專利廣泛應用於照明、智慧手機、電視背光、汽車等領域。

億光昨天表示,對此感到遺憾,不過尊重法院意見,目前正上訴中,億光強調,判決僅局限於Mouser及特定一款2835產品,對於億光現有其他客戶及產品沒有影響;億光相信該專利具有充分的無效理由,終將被判無效,重申尊重智慧財產權之一貫立場,全力捍衛客戶及股東權益。

 
財部:補助印花稅 保證不會少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行政院擬廢除印花稅,不過藍營執政15縣市首長聯合發表聲明反對。財政部次長吳自心昨(28)日強調,針對地方稅收缺口,明年中央會以特別統籌分配稅款補助,後續年度則由財政部編列計畫型補助款,「保證不會少」。

據了解,印花稅存在於世界各國歷史長達近400年,當初是在經濟發展初期、欠缺課稅資料時,以貼憑證作為課稅依據。

隨著經濟成長,以及稅法立法技術越趨成熟,印花稅的重要性越顯式微。若干已開發國家雖仍保留印花稅,但課徵目的已產生變化,多作為干預市場的工具,例如香港祭出特別印花稅,目的就是為了打房。

國民黨15縣市首長昨共同聲明指出,印花稅每年規模121億元,是地方穩定財源,中央不該片面廢除。國民黨立委並主張,第一,在找到長期穩定財源前,印花稅不能廢;第二,必須全面性檢討《財政收支劃分法》。

吳自心表示,印花稅占整體稅收比重僅約0.5%,卻引起極大關注,主要是因為地方政府關切短少財源如何填補,依財政部初步規劃,目前來不及將補助編入2020年預算,因此明年會先由主計總處以特別統籌分配稅款支應;後續年度,會由財政部編列計畫型補助款來補足地方財源。

不過未來到底怎麼分,能讓所有地方政府滿意,才最關鍵。吳自心表示,印花稅近年來有增有減,近兩年呈現成長主要是由於離岸風電開發,若立法院順利三讀通過廢止印花稅法,財政部將邀集地方政府尋求共識,過去土地增值稅減半、遺贈稅調降,也都是中央與地方研商,擬定計算公式補助,印花稅也會比照辦理。

針對部分首長建議根本解決之道應該修財劃法,對此,吳自心表示,必須審慎評估,取得共識,才能推動修法。財政部長蘇建榮也曾表示,為避免政治干擾,在今年年底前不會提出財劃法修正草案。財劃法修法是有人多拿、有人就少拿的「零和遊戲」,由於涉及資源分配,地方政府意見難以取得共識,碰到選舉年,政治因素攪局,更是動輒得咎。

此外吳自心也澄清,廢除印花稅絕對不是「為富人減稅」,而是全民受惠。舉例來說,統一發票中獎額在新台幣250元以上,需要繳交千分之4的印花稅,未來廢除後,若對中三獎1萬元,就可省下40元印花稅。

 
金管會:儲蓄險整頓 不會有保費懸崖
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管會今年5月宣布整頓高利儲蓄險亂象,打算拉高死亡給付占保單價值的比重,市場憂心儲蓄險明年絕跡,為避免收入驟減,造成「保費懸崖」,壽險公會多次陳情希望給緩衝期,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昨(28)日表示,正與公會研議中,強調會採緩進、漸進式進行,絕對不會發生保費懸崖,年底前會拍板何時實施、緩衝期要多久。

台灣人愛買儲蓄險,金管會保險局統計,2018年新契約保費收入高達1兆3,800億元,其中儲蓄型保單銷售約7,452億元,占市場比重高達54%。

因儲蓄險利率較高,國人買保單當作定存投資,金融資產高速流向保險業,金管會今年5月丟出震撼彈,宣布將整頓高利儲蓄險亂象,預計將公布「傳統壽險死亡保障門檻標準」,拉高死亡給付占保單價值比重。

顧立雄昨日參加保發中心主辦「第八屆臺灣保險卓越獎」頒獎典禮,他說,保險業4兆元資金要投資到那裡,所有壽險業要比主管機關更擔心,拿到保戶的錢進行好的投資,是保險業特質,他強調,「保險公司收保費不是壞事,但希望賣的是好的保險商品,而不是沒有保障性質的儲蓄險。」

顧立雄說,目前正跟壽險公會商量加強提高保障成分,也就是訂定死亡保額對保價金或帳戶價值的比例,依照被保險人不同年紀訂定,讓保障成分可以提高,最終定案門檻今年底前一定會公布。

顧立雄指出,壽險業保費成長若已是趨勢,也要導向容易跟IFRS 17接軌方向進行,政策保險、保障型保單,以及高齡化保單比例要調高,保險局正在跟壽險公會取得共識。

至於緩衝期要多久?公會建議給半年,顧立雄表示,正跟壽險公會商量,因為還包括責任準備金利率調整,還要看年底儲蓄險商品的宣告利率情況、對產業影響程度也需重新精算,「希望緩步進行,我沒有要製造保費懸崖。」

依壽險公會建議,依不同年齡拉高保障比重,被保險人30歲以下,死亡保額為保價金的250%,31歲到40歲是200%,41歲到50歲是175%,51歲到60歲是140%,61歲到70歲為130%,71歲到90歲是105%,91歲以上為100%。

 
利變險宣告利率 恐再降
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利變保單宣告利率今年直直落,9月恐有第五波調整,主要因為美債殖利率急跌,以及美中貿戰下的資本市場波動,業者估新台幣保單利率下探2.2%,美元則低到3.2%,保戶荷包恐怕又要縮水了。

利率變動型保單是目前市場主流,主因是「增值回饋分享金」設計,保險公司每月給一個浮動的「宣告利率」,扣除「預定利率」,相減後,乘上前一保單年度末的保單價值準備金,就是保戶可以拿到增值回饋分享金。

至於宣告利率是保險公司將保費收入投資後的報酬率,扣除必要的成本及費用後訂定,不是固定、也沒有保證,而且每張保單都不一樣。

 
保險業獲利 面臨六挑戰
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除了高儲蓄險拉高死亡保障,恐怕影響未來銷售,保險業獲利未來也將面臨六大挑戰。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昨(28)日表示,保險業將面臨美中貿易戰、持續貨幣寬鬆政策、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各類保險商品需求、科技創新、新會計公報IFRS 17等六大衝擊,可能影響未來獲利表現。

顧立雄表示,近二年台灣保險業蓬勃發展,到2018年底資產總額達新台幣26.6兆元,二年來增加4兆元,且去年保險業總保費收入占GDP比率達20.68%,連續二年排名全球第一。

此外,保險給付金額穩定成長,去年產險業保險賠款金額為802.7億元,壽險業保險給付金額為1兆8,758億元,充分發揮保險保障及社會安全維護網功能。

顧立雄說,全球經濟目前面臨很多挑戰,美中貿易衝突、持續寬鬆貨幣政策,加上保險業尚需因應消費者對各類保險商品需求、科技創新、新會計公報IFRS 17等衝擊,都可能影響保險業未來的獲利表現。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