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成立時,我們一直在思考,米奇巴克到底想做什麼?既然自詡是魔法盒magicbox 總該有點驚奇吧!當時的童書大多來自英美和日本,許多世界繪本名家或暢銷經典也已名花有主,米奇巴克於是將目光轉向法國。 ▲在香港的書店,米奇巴克特展-當藝術遇見哲學,主打哲學童書 哲學是米奇巴克一開始就決定的路線,我們覺得,台灣需要理性的思辨能力,而哲學能培養孩子的邏輯思考,於是第一年,我們出版了《薩琪到底有沒有小雞雞?》、《我是老大》還有【哲學種子】系列之《真真假假大集合》和《男孩?女孩?》。 那時有好多人稱讚我們「好勇敢」,畢竟一年只出八本新書,竟有四本是哲學,這家總編的頭殼肯定壞了!結果2002年年底,【哲學種子】抱回好幾個重要童書大獎,有5本書登上誠品兒童館年度暢銷榜,跌破一堆人眼鏡。這些來自法國的童書不但打響米奇巴克的知名度,也在讀者心中留下「法國、哲學思考」的品牌印象。 ▲最右方4書是米奇巴克第一年出版,柯倩華老師在〈中時開卷版〉書評的標題──打開法國童書魔法盒,思考種子很神奇 有風格才能被看見 米奇巴克如何選書?我們先是讀者,才是編輯,「好看」很重要,但怎樣的書好看?我們喜歡「有感覺」的書,要能讓你笑、讓你哭、美到讓你心動……但最重要的──要有觀點和思考空間。 就像《我等待》,小編在巴黎書店看到它,感動的哭了,不到200字,卻說了每個人、每個世代共通的故事﹔還有《走進生命花園》用詩意的圖文,帶孩子看見世界的大問題,思考空間極大,看過就很難忘記。 我們很清楚,小出版社生存之道就是要有風格,有風格才能被看見。為了專心長大,我們只做思考類讀物和繪本。早期大多是法國童書,近年陸續出版英美和日本繪本,仍維持一貫的哲思風格。 ▲除了右下角《彩色糖果的約定》來自荷蘭,其他來自英、美和日本的繪本,都是富有哲思的繪本。 對米奇巴克來說,哲學到底是什麼? 我們覺得,哲學有點像是看雕像,你不會一直站在原地盯著它看,你一定會好奇,想繞到後面去瞧瞧… 我們喜歡有思考、對話空間的書,也希望兒童能透過故事,試著表達自我觀點。在繪本內容呈現,我們很重視互動,而《山姆和瓦森3書》、《菲力成長2書》、就是親子互動的良好示範;來自瑞典的〈雷思瑪雅少年偵探社〉則是思考讀物的類型延伸。 ▲強調互動的圖畫書,鼓勵兒童透過閱讀,表達自我觀點。 哲學是一開始就決定的路線 米奇巴克一直在尋找好看的哲學童書,它必須趣味幽默又貼近生活,多年尋覓的結果,目前有2個內容大不相同的書系-〈哲學種子/14冊)和〈哲學•思考•遊戲/9冊)。前者有好玩的故事,後者有趣味的問答。 還記得第一次看到〈哲學種子),當下覺得好羨慕!羨慕法國小孩從小就能看到如此有趣的書,多希望小時候的我也能看到……抱著這樣的心情,我們買下10多本版權。 多數人一聽到哲學,腦中立刻浮現讓人昏睡的長篇大論,但〈哲學種子)不談哲學家,而是用故事來引導兒童思考。譬如《身體與心靈》書中提到--當我們肚子餓了,我們需要吃飯補充營養,當我們的心靈餓了,它需要什麼呢?看似深奧的哲學透過生動的故事,立刻變得美味可口。至於〈哲學•思考•遊戲)則是奧斯卡•柏尼菲和一群八歲孩子的合作,以一問多答的方式進行,就像請了一位思考教練陪你練思考。 為了讓更多讀者認識米奇巴克,我們幾乎每隔2年就會邀請法國作家或畫家來台灣,希望透過面對面、有溫度的互動,拉近彼此的距離。走過16個年頭,當我們和好書相遇仍會開心興奮,那就是熱情吧。我們希望能繼續懷抱熱情,和讀者分享沿途看見的美好風景。 祝大家閱讀胃口大開!!bon appétit∼ ▲上(左)奧斯卡•柏尼菲的「小小哲學讀書會」 /米奇巴克的書展攤位 下(左)《哲學種子》作家布莉姬•拉貝在台北國際書展 下(中)馬克•布塔方《不會寫字的獅子》繪者/(右)沙基•布勒奇《我等待》繪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