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到社區或海外做志工,享受「施比受更有福」的快樂,還是嘗試過去一直想學卻沒機會碰觸的芭蕾舞或薩克斯風,亦或是安排一趟夢想已久的旅行,都是「自我實現」的一種體現。很多人會建議退休後頓失重心的人勇於追夢,做個夢想實踐家,但專家指出,「夢想」不一定是完整、龐大的計畫,只要實踐時能感覺快樂,就能讓日子過得圓滿又充實…… 根據內政部調查,國人的平均壽命在2016年已經達到80歲,也就是說,從65歲退休算起,還有15年的時間,是完全與自己共處的時光。然而,根據2016年健保署的統計,臺灣65歲以上長者,有十分之一的人正在醫師處方下服用抗憂鬱藥。此年齡層不快樂的比率明顯高於其他年齡層,憂鬱人口甚至是30歲以下者的8.2倍!究竟,退休後面臨了什麼困境?可以改善嗎?以下看看專家怎麼建議。 「夢想」並非要有完整計畫 只要生活有重心,就能圓滿自我 「隨著年齡增長,親友逐漸凋零,常參加告別式……,年紀越長的人,歷經的失落就越多。」聯合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分析,年長者憂鬱的原因還有「外在環境變化太快,來不及適應,因而產生退縮的心態;此外,可能常緬懷著過去『美好的時光』,而對現在充滿了抱怨。有些人期待退休後能過自己設定的生活,但一旦計畫出現變數,就容易憂鬱。」 簡言之,老化的過程中有許多負面因子引起的交互作用,容易引發各種負面情緒,想要退休生活過得好,必須學習調適老化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轉變,才有可能進一步「實現自己」、圓滿人生。 其實「夢想」不一定要是個偉大的計畫,也可能是個微小的期待。林萃芬心理師說:「只要每天都覺得活得有意義,就足夠了,夢想不一定要是個完整、龐大的計畫。只要實踐時,你感覺快樂、充實、有意義,就是夢想。」 不過,很多人年輕時為了討生活而拋棄了「夢想」,會不會退休後發現自己失去「夢想」的能力?格瑞思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龔頌美分析:「從心理學的理論來看,當一個人的內在需求完全被滿足時,才不會再有新的夢想,不過這種情況的可能性極少。」 「那些自覺沒有夢想的人,往往是生活失去了熱情與活力,過去一直為了責任、義務而勉強過著了無生趣的生活。人活在世上,雖然不能沒有責任和義務,卻不能『只有』責任和義務!」有一種人,從未深入探索過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只是一直順應著外界的期待,扮演著社會認同的角色,就類似戴著面具活了幾十年一樣;當他們「意識到」退休了,很可能就突然失去了生活重心,其實,夢想是存在的,必須往自己的內在去探索、尋找。 因此,「退休後的夢想」是多樣的,可能在別人眼中一點也不起眼,但對自己來說卻別具意義。譬如一個退休前馬不停蹄、四處奔波的人,或許退休後「賴在家裡什麼都不做」正是他的夢想啊! 退休後感到失落感 該如何調適? 林萃芬心理師說明,「並不是退休計畫越完整,就越不會產生負面情緒。『失落感』容易隨著年齡而增長,如果不學習自我調適,即便原本很樂活的人,都可能因為外在因素的變化,而陷入負面情緒。」。 龔頌美心理師進一步分析,退休、老化帶來的失落包括: ★ 人際失落:上班族的人際關係多侷限在同事、客戶;退休後人際關係回歸家庭,但子女多半已離家,常讓退休者產生不被需要的失落感。過去以工作為重心的程度越高,失落的程度會越強烈。 ★ 金錢失落:除了退休金之外沒有其他的收入來源,也會有經濟來源減縮帶來的失落感。 ★ 老化的失落:器官因退化或疾病而衰敗、疼痛、不適,身體已無法配合意志而行,無法掌控的感覺會引起悲傷。 失落所帶來的不安全感會讓人更想要掌控,但實際經歷到的卻是人事物都越來越難掌控,無法掌控的失落感又帶來更大的不安全感,就這樣形成一種惡性循環。所以會有沮喪、憤怒、悲傷、焦慮、憂鬱等負向情緒。 那麼,該如何調適失落感呢?要先能夠「覺察」,再努力去「調適」!龔頌美心理師說,若過去的生活是以「現實層面」的考量去安排,退休後可以考慮為自己而活。但要為自己而活,就必須重新「接納」,接納當初為了現實而捨棄的真實自我,並且去探索從來沒有機會表達的「真實自我」。譬如:有些人習慣「壓抑」真實的情緒,或者把注意力全放在子女的身上,而沒有去正視自己真實的感受與需求。 現在,可以細心觀察自己對很多事物的情緒反應,與自己深度對談,去找到真實的想法;在多次的抽絲剝繭之後,就能越來越了解真實的自己,這就是「覺察」!而真實的自己,很有可能不是大半生表現在人前的自己,這時候除了需要有「勇氣」去接納之外,還需要學習跟這個真實卻陌生的自己相處。這種探索才是人生最大的探險,是獨一無二珍貴的經驗。 另外,林萃芬心理師提醒,年紀愈大,會有比較多的情緒反應,也會有很多突發狀況,超乎之前的預想。但不論是自己或旁人,都不要去否定過程中的情緒反應,也不要以為做好了萬全的退休計畫,就能防堵負面情緒發生,應該要「坦誠地接納」這些情緒,再學習調適的技巧。 心理韌性 需要鍛鍊的過程 林萃芬心理師說:「我覺得臺灣人應該上一堂課,叫做『老人心理』,因為那是一個完全不同於年輕人的狀態。漸進式的老化,其實就是一個漸進式『失去』的過程;老人們從懷舊、愛碎念、過度擔心等狀態中,要轉換成富有彈性、能控制情緒、自我鼓勵的狀態,需要很多的練習與鍛鍊。」她說,就像她的新書《鍛鍊心理肌力》的主旨一樣,要把調適技巧當成肌肉一樣來鍛鍊,當它富有韌性,就不容易被情緒挫折所打倒。 此外,她也提醒,家中晚輩對長輩的支持系統,往往讓長輩很受用,如果家人間能有深度的心理支持,對老後階段的心理調適幫助很大。 龔頌美心理師說:「若過去從未真正為自己而活,請開闊您的心胸,廣泛嘗試、探索、涉略各種不同領域,透過親身體驗去了解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樣的生活,開啟人生的第二春。但若過去已經淋漓盡致地為自己而活了,不妨調整一下角色,讓下半場成為『助人者』,協助他人實現夢想,陪伴他人度過人生的風浪!」 曾有一位年年數著日子,期盼退休的公務員,老是跟朋友講:「等我退休後,要去……,或者去……,還有……。」他自覺每天忍耐著乏味的生活,就是等著退休,相信從退休那天起,生活就會開啟繽紛的新頁。但是,在退休後的第十天,他卻不幸車禍身亡!他期盼多年的圓夢之旅還沒開始,生命便戛然而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生活不一定能完全照著自己的期待前進,也告訴我們,要「自我實現」不一定只在退休後! 立即購買: 大家健康雜誌書城、博客來網路書店 ※更多精彩內文請見《樂齡圓夢實踐家》一書,大家健康雜誌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