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再推26條 府回擊「一國兩制台灣行動方案」


【聯合文學電子報】提供聯合文學優秀作家群:蔣勳、郝譽翔、成英姝、廖鴻基等的精彩文字,讓你一次展讀! 這一刻,科技發展又有什麼新發現?和【FIND科技報】一起在無遠弗界的資訊汪洋中遊走,盡情挖掘新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19/11/05 第473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記者戴頭盔抗議 港警取消記者會
陸委會批26條:名為惠台 實則利中
陸再推26條 府回擊「一國兩制台灣行動方案」
兩岸新聞 國台辦批陸委會詆毀抹黑、一黨之私
上合8國首腦齊聚 達60多項共識
韓國瑜:樂見有利台商 但不能矮化主權
新聞眼/除了祭恐嚇牌 政府還有對策?
新聞眼/北京對台26條 設定2戰場
26條開放向陸外館求援 「吃台灣人豆腐」
26條祭出台生優惠就學 教部質疑誘因低

今日頭條
記者戴頭盔抗議 港警取消記者會
香港特派員李春/香港報導/聯合報

香港警方昨天下午舉行記者會,有六名香港記者戴頭盔各頂一字組成標語「查警暴止警謊」,警方要求六記者離開不果,最後取消記者會。

這六名記者戴上貼有抗議標語的頭盔,香港警方人員到場數分鐘後先行離去並宣布記者會暫停,警察傳媒聯絡隊要求這六名記者離開。被要求離場的記者,來自明報、香港電台、立場新聞、端傳媒、am730及獨立媒體。但六人不願離場,約廿分鐘後警方宣佈記者會取消。

主持記者會的警察公共關係科總督察高振邦說,記者會是警方和市民重要溝通渠道,成功運作有賴互相尊重,並非讓傳媒表達自己意願的平台,有意見向警方反映,可以透過合適場合和渠道,他們不負責任的行為,對在場其他專業傳媒不公道。

香港記者協會執委陳朗昇說,今日行動由前線記者自發,攝記協會呼籲、記協響應,行動並非示威抗議,指立場新聞特約記者及浸大學生記者昨日採訪期間被捕,前線記者採訪期間多次被警方針對,受傷及被捕,要求警方互相尊重,對警方取消記者會感到遺憾。

被要求離場的記者說,他們並非示威,只是服飾上有不同,沒有阻礙記者會進行,警方取消記者會是剝奪公眾知情權,而非記者。

香港記者協會、香港攝影記者協會、明報職工協會、壹傳媒工會及港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等多個新聞工會及傳媒機構發表聯署聲明,強烈譴責警方以各種不同手段阻礙記者採訪,以及任意拘捕記者,要求警方立即釋放被捕記者。

聲明說,各種事件正衝擊著基本法保障新聞自由的底線,促請特首林鄭月娥履行競選時簽署「新聞自由約章」的承諾,堅決捍衛新聞自由。

   
陸委會批26條:名為惠台 實則利中
記者丘采薇、陳熙文、羅印冲/聯合報

中國大陸昨天公布對台「廿六條措施」,總統府發言人丁允恭表示,兩岸應正向交流、對等互惠,而不應名為惠台,實為鎖台,這「廿六條措施」實際上是「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行動方案,中國意圖以此框架台灣,也損害台灣人民實質利益。

分化台灣內部 企圖介入選舉

丁允恭表示,卅一項措施也好、廿六條措施也罷,從過去的實證檢驗,其所宣稱的效益有限,並未為台灣人民帶來真正實益,只是成為分化台灣社會、擾亂台灣人心、干預台灣民主選舉進行的政治手段。陸委會也發出聲明,批評中共意圖分化台灣內部,更證明企圖介入影響台灣選舉。

丁允恭指出,細究其措施內容,更可以發現所謂惠台的矛盾不實。如一手號稱提供外館協助,一手卻打壓我國外交發展;又或是一邊宣稱歡迎運動員赴中參賽,另一邊卻在更重要的國際賽事打壓台灣。稱此為惠台,益顯其虛假與諷刺。

丁允恭也正告中國政府,應停止對台灣的打壓、放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政治前提,如此方為兩岸發展正道,真正促進和平穩定,也對兩岸人民有真實助益。

外長在推特簡體字發文回擊

外交部長吳釗燮則在推特上以簡體字發文,「我們台灣用不到一國兩制,真的不用客气。给你们人民多点自由也不错喔!」「對台廿六條措施」中,其中第十四條明載「台灣同胞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領館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申請旅行證件」,外交部則嚴正聲明,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國家,政府對我國國民行使領事權與中國無涉,不需要也不會委託中國政府代為行使。

陸委會發布三點聲明指出,該等措施是在去年「對台卅一項措施」基礎延伸擴大、變換花樣、包裝宣傳,相關內容不改「名為惠台、實則利中」本質,更夾帶進行「一國兩制」的政治操作,這是「習五點」後,北京當局對台政軍施壓、威嚇迫我接受其「一國兩制」主張的「兩面手法」,其「拉打兩手」人盡皆知,也難以拉近兩岸距離。

陸委會說,北京方面在一年多後再度推出所謂「廿六條措施」,是掩飾去年「卅一項措施」執行不彰的事實,也反映中國大陸經濟下行壓力及各部門間協調限制,實施成效言過其實,完全禁不起檢驗;更是反映這段期間以來台灣人民拒絕「一國兩制」、不認同中共統戰分化的結果。中共企圖透過融台促統政策措施、拉攏台灣,意圖分化台灣內部,更證明企圖介入影響台灣選舉。

陸委會表示,從去年以來,政府持續追蹤評估「卅一項措施」,及推動「壯大台灣」相關策略、優化台灣整體環境,並關注後續中共作為對台影響,提醒國人赴陸應注意可能風險。

民進黨籲台灣各界提高警覺

民進黨則批評,中共選前釋放廿六條措施,只想把台灣鎖進「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框架中,台灣社會自有判斷。措施越多騙越多,中國正有計畫性地介入台灣選舉,各界應該提高警覺。

   
陸再推26條 府回擊「一國兩制台灣行動方案」
特派記者呂佳蓉、林宸誼/北京、上/聯合報

大陸國台辦等廿一個部委昨天連署宣布對台廿六條措施,這項新的對台措施是在去年年初卅一條的基礎上更為具體化和全面化。讓台企參與大陸科技創新、共享經濟發展;讓台灣民眾在領事保護、購房資格、就學就業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持。

惠台實則利中 欲影響選舉

廿六條措施的全名為「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提供台資企業、一般台灣民眾與大陸民眾的同等待遇。總統府和陸委會昨天都抨擊,這項方案「名為惠台、實則利中」,是「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行動方案,更證明企圖介入影響台灣選舉。

廿六條措施各有十三條針對台資企業與一般台灣民眾,在台企部分,主要有台企可同等參與大陸重大技術裝備、5G、循環經濟、民航、主題公園、新型金融組織等投資建設,同等享受融資、貿易救濟、出口信用保險、進出口便利、標準制訂等政策,並支持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示範點建設。

矮化主權圖謀 已昭然若揭

在為台灣人民提供同等待遇方面,包含為台人在領事保護、農業合作、交通出行、通信資費、購房資格、文化體育、職稱評審、分類招考等方面。其中第十四條「台灣同胞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領館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申請旅行證件」最受台灣關切。陸委會表示,陸方藉此塑造對台行使管轄假象,矮化主權的圖謀已昭然若揭。

國台辦表示,廿六條措施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今年一月二日發表「習五點」與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完善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保障台人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

國台辦:與卅一條一脈相承

國台辦說,廿六條措施宗旨與先前的「卅一條措施」一脈相承,是「在對台工作中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對台灣同胞一視同仁」。其中,針對台企、台灣民眾各十三條標榜「提供與中國民眾同等待遇」。

昨天同一時間在南京的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年會上,大陸全國政協主席汪洋致詞時表示,大陸剛剛發布了新的廿六條措施,在諸多領域為台胞台企提供同等待遇,兩岸融合發展之路必將愈走愈寬。

   
兩岸新聞
國台辦批陸委會詆毀抹黑、一黨之私
特派記者呂佳蓉/北京報導/聯合報

陸委會表示,大陸「廿六條措施」是去年「卅一條措施」的延伸擴大,「名為惠台、實則利中」的本質不變,也證明陸方企圖介入台灣選舉;國台辦則回擊陸委會在說三道四,詆毀抹黑,是一黨之私的政治操作。

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說,去年大陸公布「卅一條措施」時,陸委會與民進黨政府百般詆毀。大陸持續推出新的廿六條措施,是為進一步回應台胞訴求,使台胞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盼台胞發展得更好、獲得更大利益。

馬曉光指出,與之相反,民進黨政府對民眾的呼聲充耳不聞,對百姓的疾苦視而不見,除了造謠抹黑,就是恐嚇懲罰,不斷為台胞獲得利益福祉設置障礙,處處壞台胞的好事。

馬曉光更指,陸委會的言論毫不奇怪,大陸越是為台胞的利益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陸委會就越會跳得更高。在他們心目中,只有一黨之私的政治操弄,毫無民眾利益福祉。

   
上合8國首腦齊聚 達60多項共識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日在塔什干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

與會成員國領導人在會上簽署並發表聯合公報,就60多個事項達成共識。

中新社報導,多位專家指出,此番上合總理會聯合公報傳遞出「上合聲音」,不僅為未來各成員國間的合作勾畫出新藍圖,還就多邊貿易體制和新型國際關係等議題發出共同聲音,為全球化和世界經濟注入正能量。

從成立之初的主要關注反恐安全問題,到如今經貿、人文等領域合作的分量越來越重,上合組織各領域合作「三足鼎立」的態勢愈發清晰。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表示,近年來,上合組織的合作領域不斷拓展,經濟、人文合作的分量越來越重,安全、經貿、人文三大支柱更加平衡,有利於增強上合組織的凝聚力和影響力。

他說,此次公報當中關於經貿、人文合作的篇幅之大,分量之重為歷年少見。而且,各國領導人在會上談及的合作事項非常具體,可操作性很高,反映出其在經貿等領域加大務實合作的強烈願望。

例如在公報中,各代表團團長強調,改善民生、提高民眾生活水平是上合組織首要任務之一。

應繼續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在貿易、產能、能源、交通、投資、金融、農業、海關、通信等共同感興趣的領域加強合作,發展人工智能技術,以及進一步發展上合組織大學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羅雨澤指出,此次公報中涉及各領域合作,既包含設施、產能、能源等傳統領域,也有新興產業領域如:數字經濟、電子商務、人工智能等,議題非常廣泛。尤其是本次會議聯合公報特別強調了技術領域的合作,倡導推廣創新和現代技術,保障就業,有利於發揮技術在促進經濟發展和人類進步中的作用。

201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組織,上合已成為擁有全球近半數人口,覆蓋60%歐亞大陸的綜合性區域合作組織。中國商務部透露,2018年,上合組織成員國國內生產總值18萬億美元,較2001年成立時,增長約10倍,約佔全球經濟總量的20%,上合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不斷增強。

   
韓國瑜:樂見有利台商 但不能矮化主權
記者鄭媁、劉宛琳、黑中亮//聯合報

中國大陸公布「對台廿六條措施」,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及競辦昨天都表示,樂見大陸當局營造對台商有利的經營環境;但對於任何矮化中華民國主權的作法,一定堅決反對。

韓國瑜說,要保障兩岸人民在互動中的相互權益,雙方公權力應該積極溝通對話,他當選後會要求透過兩岸制度化的協商機制,健全保障兩岸人民權益。

韓國瑜昨到南投與工商業座談後表示,大陸是台灣重要出口市場,台灣政府對於進入大陸投資的台商應提供充分協助與保障,作台商後盾,但現在民進黨政府完全無能為力,只能放任台商自生自滅,對台灣經濟的發展沒有任何幫助。

他也提醒企業,目前大陸各地發展不同,政策也不完全相同,進入大陸投資前,一定要做好各項風險分析,確實做好風險管控。

國民黨表示,只要是有助提升人民福祉、企業權益,且不影響國家安全的兩岸政策,相信社會各界都會表達歡迎。唯有雙方執政當局不斷累積善意,才是維繫兩岸和平發展的不二法門。

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曾銘宗認為,對岸現在的作法是「軟的更軟,硬的更硬」,對民間、企業提供優惠誘因,對政府則採強硬態度,不僅在國際上孤立中華民國,這次相當明確是針對台商跟台灣人才而來,蔡政府應該有因應策略留住台商,不要為了選舉只會操作「芒果乾」。

   
新聞眼/除了祭恐嚇牌 政府還有對策?
本報記者陳熙文/聯合報

中共繼去年提出「對台卅一條措施」,昨又提出「對台廿六條措施」,在原來企業、教育等同等待遇的基礎上,擴大兩岸同等項目,且深入民生,包括領事保護、交通出行,甚至購房資格等。再祭惠台政策,對台灣同胞要「視如己出」,當然是統戰策略,但蔡政府若只能祭出「一國兩制」的恐懼策略,未必能爭取到民意的認同。

所謂「對等」的含意,其實是「同化」;當兩岸之間的界線模糊化,台灣人在中國發展,可以獲得相同的機會與便利,與其在「僧多粥少」的台灣繼續打拚,何不跨足對岸去闖一闖?

惠台措施就猶如四十年前的「告台灣同胞書」,單方面對台開放,強調同等、兩岸一家;但背後其實也是在推銷國家品牌,特別這次的廿六條中,提到領事協助和保護,可說看準台灣在外交上疲弱,但也是在國際上試圖「魚目混珠」,更是要讓出國旅行的台灣人可體驗身為大國人民的「好處」,博取國人的好感。

無論如何,大陸對台統戰展現一貫策略,在兩岸冷凍、無對話的情況下,依舊排除障礙,利用經濟實力吸引台灣民眾青睞。對此,蔡政府國安會似乎也已有所掌握並做了預判,九月底對外揭露的國安會報告「中國升高對臺威脅與介選之綜合研析」中,就曾列出再祭惠台措施的預測。

既然如此,蔡政府就應有所作為,試圖找出台灣可以著力的空間與突破點,但從九月以來,對岸不論是軟硬的策略或攻勢,政府都毫無作為,面對中國大陸在民生議題上的開放,甚至擴及我國外交權責,外交部長吳釗燮只能在推特上耍耍嘴皮子,以「自由」為名,就想掩蓋台灣毫無對策的現實。

當中國拋出惠台政策,爭取台商與一般庶民的認同時,蔡政府卻以民主自由之名,醞釀推出中共代理人法,這幾乎是為淵驅魚了。統戰因素永遠都在,蔡政府想要維持主權,留住民眾的心,只用「統戰」兩字恐嚇是不夠的。

   
新聞眼/北京對台26條 設定2戰場
本報記者羅印冲/聯合報
中共繼去年二月廿八日發布「對台卅一條」後,時隔一年餘,昨天進一步公布更具體、涵蓋面廣泛的「對台廿六條」。綜觀中共近年對台作為,其實已設定兩大戰場(大陸與國際),試圖排除台灣內部情勢對兩岸關係的干擾和影響,遂行大陸統一進程「單邊主義」路線。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對台政策轉趨積極主動,從卅一條到廿六條,中共將戰場設定在中國大陸和國際社會。在大陸戰場,中共持續透過各項「同等待遇」措施,加大經濟開放力度,吸納台灣資金投資或合資,同時磁吸台灣高端人才、優秀學生和青年,從經濟、民間雙管齊下,強化「融台」力道並擴大範圍,排除台灣因素,單方面推進統一進程。

在國際社會,除了外交上持續打壓,搶奪我邦交國、擠壓我參與國際會議空間外,這次提出台灣民眾可在中共駐外使領館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申請旅行證件,未來台灣人民在全球各地遇到疑難雜症困擾,皆可就近找中共使領館求助,果然讓不少台灣民眾說有感。

陸委會昨天批評中共意圖分化台灣內部,企圖介入影響台灣選舉,顯然搞錯重點和方向,中共已將對台重點戰場設定在大陸和國際上,著眼點就是大陸廣大內需市場和未來新技術應用的發展空間,以及中共在國際社會與日俱增的影響力,操作愈來愈細緻且全面的統戰策略,近乎全面落實「同等待遇化」,讓民進黨政府幾無插手干預的餘地。

   
26條開放向陸外館求援 「吃台灣人豆腐」
記者吳姿賢、張芳瑜、羅印冲/聯合報
中國大陸昨天發布對台廿六條措施,其中一項是「台灣人可在中國駐外使領館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申請旅行證件。」不過,觀光業者跟學者都認為該項目用處不大,因為台灣護照比中國好用,很多國家都提供我們免簽。倒是可向中國駐外使館求援這項服務引發網路熱議。

不少網友都表示,對台廿六條措施中「可向中國駐外使館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最有感,不少人也分享過去在沒有邦交國旅遊遇到狀況,前往當地中國領事館求援的經驗,並表示「有在國外出事的人就知道,這點最實際」。

創新旅行社董事長李奇嶽也說,中國在大部分國家都有外館,台灣則不一定,很多台灣人確實在國外時,會到中國外館尋求協助,最有名案例是過去埃及曾經發生大暴動,在當地旅遊的台灣人直接搭乘中國外館的大陸專機逃難。

不過,申請旅行證件這項目對台灣民眾用處不大。李奇嶽說,台灣護照更好用,很多地方都可免簽,但少數地方如俄羅斯,台灣要申請護照又貴又漫長,前年有台灣人到東北玩,直接在當地申請中國邊境專用護照,方便到海參崴遊玩,但回來被陸委會註銷戶籍。有了這個前車之鑑,台灣人恐怕也不敢輕易到中國外館申請旅行證件。

靜宜大學觀光學系副教授黃正聰表示,中國此舉很明顯企圖將國人「內地化」,但因為台灣護照本身的便利性很強,根本不需要使用中國的旅行證件,「只是吃台灣人豆腐」。

國台辦發布台灣人尋求領事保護與協助四種途徑:一是撥打大陸外交部領事保護與協助應急熱線。在海外撥打方式是+86-10-12308,也可撥打+86-10-59913991備用長號碼。

二是下載大陸「外交部12308」手機客戶端(APP),通過「一鍵求助」功能,實現網路撥打12308熱線。

三是直接撥打大陸駐外使領館公布的領事保護與協助電話。

四是通過中國領事服務網、「領事直通車」微信公眾號、「領事之聲」微博,第一時間獲取海外安全提醒等訊息。

   
26條祭出台生優惠就學 教部質疑誘因低
記者章凱閎、馮靖惠、曾思儒/台北/聯合報
中國大陸公布對台廿六項措施,向台灣學生、教師以及體育選手招手。教育部表示,陸方近年祭出多項片面、單向優惠就學措施,已超過常態性的交流,估計這是陸方具政治性企圖的作為,但對我方學生赴陸誘因不足,體育署也持觀望態度,認為兩岸體育交流不會因此特別改變。國內私校擔憂面臨少子化、生源短缺,會是雪上加霜。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秘書長劉欽旭則說,總統大選前拋出對台措施,很難不讓人聯想到選舉操作,但他也說,這些措施對教育部來說是一種「優壓力」,應反思為何台灣不能滿足我國師生的教育、就業需求,而必須離鄉背井。

對台相關教育措施,包括台商子女可參加相關高職校院分類招考,且赴陸任教的我國師生可申請公派留學;陸方也將提高中西部校院及非部屬院校招收台灣學生的比率。

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世新大學校長吳永乾說,措施將提高高中職畢業生、失業博士及流浪敎師赴陸就學或任敎意願,國內大專面對少子化將是雪上加霜。

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說,台商子女可參加高職校院分類招考,且赴陸師生可申請公派留學,是把台灣人視為國民待遇;至於提高中西部校院及非部屬院校招收台生的比率,因此類學校非台生青睞對象,「宣示性重於實質」。

廿六條措施中針對體育選手包括「歡迎台灣運動員來大陸參加全國性體育比賽和職業聯賽」、「台灣運動員可以內援身分參加大陸足球、籃球、乒乓球、圍棋等職業聯賽,符合條件的台灣體育團隊、俱樂部亦可參與大陸相關職業聯賽」,並歡迎台灣選手報考大陸體育院校。

體育署長高俊雄表示,兩岸體育運動過往廿多年來交流始終沒有間斷,「過去在交流時允許、適法的也都在進行,不會因為他們片面發布這個條例,過去不允許、不適法的就變OK。」

台灣近年不乏籃球、排球、足球和桌球選手參加大陸職業聯賽,去年女籃更創下十二人「西進」紀錄,但從新浪獅隊二○○一到○三年賽季加入CBA男籃後,就再沒企業或俱樂部的體育團隊赴陸參賽。

   
從「背包客」的興起,談世代旅行價值觀差異
廉價航空崛起,不僅大幅降低旅行花費,也一改近年國人旅遊型態,越來越多旅行社跟廉價航空配合,推出小資旅行團,讓出國旅行門檻越來越低。讓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愛上自助旅行這件事情。

爸媽必看!教養的黃金規則
「你希望別人如何對待你,你就要如何對待別人。」這個在道德上的指引,我們一般稱為「黃金規則」,我們可將它稍做改變,讓它能適用於父母身上,那就是:「將心比心,用你自己希望被對待的方式,來對待你的孩子」。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