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人生分為三個階段:求學、就業和退休,政府政策、儲蓄和退休計畫也針對傳統人生階段而設計,但隨著預期壽命不斷延長,人生規畫可能會調整,加上工作模式改變、暫離職場、持續進修等需求,傳統理財計畫或許並不足以應付一般在職人士不同階段的財務需要。
在高齡社會中,投資者不僅需要穩定的配息來源以應付退休生活所需,還需要在轉換工作時增加收入。擁有穩健的投資組合,才能隨時變現而不會蒙受重大損失,投資者可考慮以固定收益來提高回報。
債券基金可提供的現金回報大概能預計,假如計畫改變工作模式或要去進修,要依靠債券基金作為主要收入來源時,能掌握確定的回報尤其重要。債券提供穩定的利息收入,加上債券的波幅較低,有需要可隨時兌現。
以亞洲投資級別債券為例,過去五年的年化波幅為百分之三,遠低於亞洲(日本除外)股票的百分之十五。
持續投資則是另一長期致勝關鍵。投資人通常高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組合中往往以股票為主,持股量也隨著股市上升而增加。一旦遇上風險資產拋售,很多投資者最終會在市況低迷時拋售波動性高的資產,在市場整理後遠離風險資產。債券投資概念則是鼓勵投資者在波動時期仍持續投資,而非迴避投資。
雖然傳統的退休人士偏好高防禦性投資以及提供收入來源的資產,但一旦重返職場,風險取向可能會相應提高。以收益為主的基金,通常有潛在風險;投資高息債券則通常相當昂貴,因此升值潛力有限。高收益的基金通常投資於風險較高的債券,市場受到壓力時資產淨值可能會下跌。
固定收益基金能夠在提供收益和維持價值穩定之間取得平衡,對於願意減少一部分收益以降低投資波動性的投資者而言,是較為理想的選擇。(記者沈婉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