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溢價幅度縮小、部分聯準會(Fed)官員也對愈來愈高的風險表達疑慮,今年來流入美國投資級公司債基金的資金規模,仍可能達到三年來最多。
路孚特(Refinitiv)旗下理柏(Lipper)的數據顯示,投資人今年來投入投資級公司債基金的金額達到1,800億美元,僅分別低於2009年的2,460億美元、及2017年的2,100億美元。資金湧入美國公司債,反映投資人在利率維持於非常低迷的水準之際,持續追逐收益率。
Fed上月的利率決策會議紀錄顯示,幾位決策官員警告「公司債市的失衡態勢已隨經濟擴張而日益擴大」。官員也憂心,「信用品質惡化,可能導致公司債的風險利差大幅擴增」,而「這些發展可能會放大對經濟造成的負面震撼衝擊」。
幾位知名的故定收益投資人也有類似憂慮,包括品浩(PIMCO)投資長艾達信(Dan Ivascyn)與Guggenheim合夥公司投資長麥納德(Scott Minerd)。艾達信上月說:「我們認為企業信用品質的基本面疲弱,可能會在經濟惡化時過度驟降。」
雙線資本(DoubleLine Capital)執行長岡雷克(Jeffrey Gundlach)在被問到Fed在會議記錄所提出的警告時,表示:「他們(Fed官員)偶爾正確,但顯然Fed的政策也應被歸咎為元凶之一。所有主要央行都把利率維持在前所未見的低水準,大幅助長了債務攀升。」
信評機構標普全球評級公司(S&P Global Ratings)也警告,企業信用占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為50年來最高,「若資產品質趨向平均水準(由當前高估值走向惡化),可能會使當前為相對低點的貸款損失準備金大幅增加」。
美國投資級公司債殖利率相對於公債殖利率的溢價水準在7日縮小至1.09個百分點,為去年4月以來最小,20日的利差也只有1.11個百分點。兩者殖利率之間的利差為風險溢酬,即投資人承擔風險時所要求的額外報酬。
美國企業正利用借貸成本低迷的機會,大舉向投資人發債籌資,把資金用於購併、實施庫藏股,以及展延近期將到期的舊債。根據美國證券業暨金融市場協會(SIFMA)的數據,今年第2季末時,在外流通的公司債總額達9.5兆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9.1兆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