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做得出好的產品,在大陸不怕沒有市場。」在福建漳州花博園,紮根漳州的「90後」台灣青年王譽善說,自家農場生產的小西紅柿盛產期每週銷量達15000斤,「但仍然不夠賣」。如今,農場正在向鄉村旅遊和文創方向延伸。新華社報導,18日,第十一屆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暨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以下簡稱「花博會」)在漳州開幕,來自海峽兩岸共1100多家企業展示展銷1萬多種花卉、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生產設備等,引領兩岸農業融合發展新潮流。
2006年,王譽善的父親王竑雄來到漳浦創辦了佔地1000畝的農場,引進多種台灣優質果蔬品種。去年7月,王譽善來到漳浦替父親打理農場,做起水果冰棒的觀光工廠,並開發農場毛巾、帽子等文創產品。
「傳統的農業利潤有限,通過向鄉村旅遊和文創等方向延伸,可以創造出更多利潤,這也是家庭農場發展的方向。」王譽善說。
王譽善表示,漳浦的人文和氣候環境都和台灣相似,近年來連續出台的惠台措施,加上大陸廣闊的市場,也讓「台二代」對兩岸農業融合發展充滿信心。
同樣為大陸發展前景吸引的還有眾多台灣農業領域的高級人才。本次花博會配套舉辦海峽兩岸人才與項目對接會,吸引20名台灣博士前來尋求合作,其中包括台灣莫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周焦元輝。
這家公司採用高密度養殖技術,養殖澳洲淡水魚種莫瑞鱈,並從養殖水域中提取出莫瑞鱈體表分泌的多種小分子肽,用於生產凝膠、香皂等產品。
周焦元輝說,這次來花博會希望能與大陸企業對接合作,借助大陸市場,大規模養殖莫瑞鱈,從而降低生產成本,使經濟效益最大化。
「大陸農業的發展目前相對領先,但農業整合程度還可以提高,希望通過將莫瑞鱈養殖技術引入大陸,能與大陸實現技術共享,為大陸提供一種農業綜合解決方案。」周焦元輝說。
1999年首屆花博會在漳州成功舉辦。2009年,花博會拓展為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開始全面展示兩岸花卉、種苗、養殖等特色農業和農副產業的發展面貌。
本次大會還同期舉辦第十三屆中國蘑菇節、第二屆漳州三角梅產業對接會和「水仙花杯」茶王賽等配套活動,共吸引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名客商和專家學者參會,活動將從18日延續至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