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第二產業(加工製造業)和第三產業(服務業)的第四次大陸全國經濟普查結果昨(20)日公布,第二、三產業法人單位數量五年來增達100.7%,第三產業成為大陸就業的蓄水池,從業人員五年間增近三成。法人單位數量前大三行業分別是:批發和零售業、製造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其中批發和零售業占近三成。
中新社援引大陸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鮮祖德表示,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全面摸清了大陸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家底,系統反映大陸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獲得極寶貴的海量數據,是對國民經濟一次高品質體檢。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李曉超指出,2018年是經濟普查年分,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涵蓋境內從事第二、三產業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為GDP核算提供內容豐富的基礎數據。國家統計局將依據經濟普查數據對2018年GDP初步核算數進行修訂,近日將公布修訂結果。
查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大陸第三產業的產業活動單位數量占第二、三產業總數比重達80.3%,其法人單位資產占比也達81%,第三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占比達55%。
截至2018年底,大陸共有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活動的法人單位2,178.9萬個,比2013年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增加1,093.2萬個,增長100.7%;產業活動單位2,455.0萬個,增加1,151.5萬個,增長88.3%;個體經營戶6,295.9萬個。
普查結果顯示,過去五年間,在第二產業從業人員數量下降的同時,第三產業從業人員增長近30%。
國家統計局發言人毛盛勇指出,製造業從業人員比重出現下降,第三產業就業人員比重大幅度上升,反映兩方面問題。一是從製造業看,其規模效益在擴大,技術進步等因素使得勞動生產率提升,導致製造業用工規模總體下降。
二是第三產業點多面廣,企業數量大量增加,越來越成為吸納就業的蓄水池,這也是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下,大陸就業形勢保持平穩的重要因素之一。
普查數據還顯示,截至2018年底,大陸從事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產的規模以上企業法人有6.6萬個,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法人單位的17.7%,比2013年底增長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