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車行走在二一七縣道上,兩側叢山峻嶺間夾著一條雅礱江支流,犛牛們在溪邊平地吃草喝水,每隔約十公里間歇坐落著約莫廿戶的小村莊,偶可見到「小牧童」身影;置身其中宛若來到桃花源,一處處只有2G信號的世外桃源。四川藏區的藏民生活分兩類:種植青稞的農戶,與逐水草而居的牧戶,深山裡多屬農戶。過了理塘繼續南行至稻城,沿途盡是一望無際的四千公尺以上高山草原,翠綠芳草地上有成群犛牛、馬匹與羊兒,並穿插著牧民的蒙古包。
換個場景想像,在清境農場的道路上蜿蜒開車,走了兩個多小時場景還是一樣,且地平線盡頭是海拔五、六千公尺以上的高山雪山,在這樣的環境裡,該怎麼推行基礎義務教育?
藏區的經濟條件普遍不佳,四川省藏區辦主任張富國表示,在「九加三」的基礎上,從去年春季開始,四川藏區全面實施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十五年制免費教育計畫,已有八十多萬名兒童與中小學生受益。
「九加三」是指除小學與初中的九年免費教育外,再增加赴大陸內地讀書的三年中職教育,費用由政府包辦支出;就成效看,張富國指出,已累計有五萬多名學生到內地就讀,其中近九成來自農牧地區,就業率高達九成八。
至於去年再提前增加三年幼兒園免費教育的目的,張富國指出,幼兒園採「一村一園」方式,目的是要基本解決藏族兒童的漢語識讀問題,「孩子學習力強,只要一學期就可聽懂漢語,若不會全國性語言,會影響日後上學意願」。
問題在於,怎麼吸引廣大的農牧藏區孩子來就學。幼兒園階段聽懂漢語是第一步,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常務副縣長向巴啟繞表示,除了免費義務教育外,藏區採中心學校制(小學與初中合校),學生全部統一住校。
向巴啟繞指出,漢藏雙語教師原本就緊缺,中心學校設置在生活條件較佳的鄉鎮,可以留住教師,全日制住宿則解決牧民的游牧問題;父母不用擔心要每天接送孩子上學,現每年招收的學生都超指標,牧民覺得很方便。
對於漢藏雙語教育會消滅藏文化的質疑,本身也是藏族的向巴啟繞表示,目前的雙語教育著重學會漢語,學校還是會教藏數學、藏地理等課程;雙語是要多學一門語言,有利於找工作、有利於脫貧,「藏文化就在藏人從小到大的日常生活裡,除非自己拋棄,否則消滅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