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灣生技產業訟案頻仍,台灣生技產業聯盟主席張鴻仁對此深感憂心,他強調,生技產業是個專業、高技術門檻的創新產業,近年司法機關因不明生技產業的內涵,在未經審慎偵辦後,即羅織罪名起訴指標性團隊或領導人,斲傷產業命脈甚深,張鴻仁呼籲有關單位應成立「專業法庭」,以杜絕冤假錯案再生。
張鴻仁表示,近年,從中研院院士陳垣崇案,到浩鼎案,再到近日宣判的林榮錦與東洋間的背信案,都可見司法不懂生技。
雖然陳院士案最後司法還其清白,但訴訟期間仍遭有心人士抹黑、誤解,讓一個國際大學者飽受折磨、平白受冤,堪稱踐踏斯文,這是司改的關鍵點。
從生技看司改,張鴻仁把自己親身經歷的痛楚揭露,他以陳垣崇案為例,2010年陳被檢方以圖利罪起訴,而張被列證人。
張鴻仁透露,當時承辦陳案的檢察官私下跟他說,他若不肯證明陳有罪,就要另案起訴張本人,張認定這是非法威脅,因此堅拒不從,後果遭檢方以「違反旋轉門條款」起訴,雖然最後張也無罪,但傷害已經造成。
再看浩鼎案、林榮錦案,張鴻仁表示,浩鼎案簡直是第二個陳垣崇案,該案要查明有無內線交易非常簡單,因為事實俱在,臨床試驗在解盲前根本無從得知數據,雖然非常專業,簡單的說,沒有人可以在解盲之前,知道臨床試驗的成功或失敗,此案的起訴不但草率,更有入人於罪之嫌。
至於林榮錦案,起訴成立的關鍵來自於一份鑑價報告,張鴻仁表示,他出庭擔任該案專家證人時,用整整兩個小時對法官說明「原廠藥」和「學名藥」的差異,雖然法官認真聆聽,但也凸顯台灣司法體系對於生技/新藥產業的不瞭解,最終仍因訟案曠日費時,羈絆產業發展。
林榮錦案近期宣判,台北地院裁決林榮錦有罪,合併執行十年有期徒刑,林榮錦將上訴。
張鴻仁表示,擁護法律核心價值、也相信該案是非曲直終將辨明,但希望司法體系能和生技產業專家們都一起努力精進。
張鴻仁表示,生技產業陷入冰河期,這些無謂的司法訴訟案,無疑是雪上加霜,讓產業發展窒礙難行。
張鴻仁呼籲生技產業是一個高知識門檻的產業,應比照金融業設立專業法庭,避免未來有更多類似的情況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