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人類進化史》──一本生物學博士所寫的爆笑科普書,嚴謹縝密又瘋狂犀利,「人」的真相會讓你瞠目結舌!
本書由長期從事進化論書寫作家史鈞所著,兼具科學性和趣味性,盡享閱讀快感之餘,還可略窺人類那不可思議的進化歷程!
網友迴響──
●很喜歡作者對每個結論思辨過程的展示,讀起來有推理小說的快感!
●作者用簡明、通俗的語言,把很多有關我們人類是如何一步步走來的可能性,趣味地展開。
●各種我們已經習以為常但仍然值得深思的許多個為什麼,在此書中都能讀到讓人意想不到的答案。
【第四章 大腦袋不一定有大智慧】愛因斯坦的困惑(節錄)
現在,我們不必再與那些禽獸糾纏,我們更關心另一個現實的問題:當人與人互相比較時,腦袋大小到底有多重要?或者說,腦袋大的人更有智慧嗎?
這個問題,科學家已爭論了上百年之久,曾是科學史上最著名的論戰之一。論戰爆發時,兩派學者赤膊上陣,在與對方叫罵的同時發表了大量論文,這些論文的戰鬥色彩遠大於學術價值,能呈現生動的科學家課外形象。最後,這場爭論意外地以一個旁觀者刻薄的評論而拉下帷幕,那傢伙惡毒地說:我經過長期觀察,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凡是否認腦容量與智力有關的人,本身腦袋都不大。
一擊致命!
從那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很少再有人否定腦袋大的人更聰明,有好事的學者還根據頭顱大小,給動物的智力做了個排行榜。
但這並不表明戰爭結束,隨著對人類生物本質的認識越來越清晰,這場戰爭再次開打,只不過方式有所變化,有了更多的實驗而更少去論辯。
奇妙的是,愛因斯坦悄悄用自己的大腦給這場戰爭做了一次裁判。沒有人懷疑愛因斯坦聰明,愛因斯坦自己也不懷疑,他決定死後把腦袋捐獻出來讓生物學家研究,以便找出他聰明的根源。一九五五年,愛因斯坦去世後,這一承諾得以兌現,他的大腦不但保留下來,還被切成兩百四十片。當時人們剛剛意識到大腦研究的重要性,很多學者爭先恐後必欲得到一塊切片而後已,他們都希望從那個神奇的大腦中找到智力的線索,但得出的第一個確切結論卻是:愛因斯坦的腦容量並不比普通人的大。更誠實一點說,他的腦容量甚至低於普通人的平均值。
這一結果顯然不能令人滿意,愛因斯坦的大腦未必其大如斗,但也不應該小於普通人吧,其中必然有新的解釋才對。此後,很多學者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也確實發現了一些與眾不同之處,但沒有一條能夠證明那和智力有直接的關聯。相反,再次令人失望的是,倒是有更多確切的證據表明,那個神奇的大腦在生物結構上似乎確實很普通。
後來有項研究終於得出一個非凡的結果:愛因斯坦大腦皮層中的神經元與神經膠質細胞的比例相對較低。當時,研究小組正準備宣佈那意味著某種超凡智力的基礎,然而事與願違,醫學專家很快指出,那種奇怪的比例只能導致自閉症,而不是聰明。
事實似乎正是如此,愛因斯坦確實具有一切自閉的症狀——他很晚才學會說話,生活很封閉,很少與外界聯繫,做事心不在焉,經常丟三落四。據說有一次,他專門打電話到警察局問愛因斯坦家在哪,因為他本人出去散步時迷路了。所有這些,都曾被視作天才科學家的標準風範,誰能想到在現代醫學那裡,全部都是自閉症的表現。儘管愛因斯坦曾不屑地辯解說,自己說話晚是因為想一開口就說出完整的句子。他當然有資格這樣吹噓,因為他畢竟提出了相對論。
迄今為止,對愛因斯坦大腦的研究,沒有得出一項令人驚嘆的結論,與其非凡智力掛鉤的努力基本付諸東流。論文是出了不少,但大多是無關痛癢的自娛自樂。有人甚至得出這樣的結論:具備愛因斯坦大腦的人很多,重要的不是大腦,而是學習的機會和思考的興趣。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無須輕 率地盛讚某個人是難得的天才,幾乎每個人都有取得非凡成就的潛力,但看潛力挖掘的程度如何。
《瘋狂人類進化史》──帶你一探自己的祖先那不可思議的進化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