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大學研究所找來2000個人做市調,問問他們,為預防有一天離世,請寫下可能的遺囑內容,結果發現,高達11%的實驗者會在他們的「遺囑」裡面留下「網站的密碼」。
這個趨勢,英國人給了一個新辭彙叫「數位繼承」(digital inheritance),也就是說,現在一個人去世的時候,不只是給在世的家人他的手錶、珠寶、收集品、筆記簿等等,竟然還包括一些「電腦裡的東西」,而且很有可能是在「雲端」的東西,留個密碼,朋友才能進入這些網站,取回此人生前留下的數位資料。
那,他們都留哪些網站的密碼?
其中最多見的是「數位音樂」的密碼,這些人不希望他們花很多錢買下的iTunes音樂從此就沒人用。
另外,也有很多人留下「線上相簿」的密碼,個人的影像已經存在線上相簿,來不及印出來備份,因此,自己死掉後,不要讓這些影像也消失!
反而是「email」和「facebook」的密碼似乎不在此列中,或許大家認為,如果離世,就不必再和其他人聯絡了。
同一篇報導指出,有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他們在2020年後已經不會想再印出任何相片了。也有14.5%的受訪者認為,他們到時候不會再買實體的書本。意思是說,十年後,「數位繼承」佔比會愈來愈高。
這個數字叫記者驚訝,所以寫成一篇報導。
令人驚訝的是,據研究,只有11%的人,會記得留下「密碼」。
仍有高達89%的人,不留下任何密碼!
我覺得這不是「數位繼承」的趨勢,而是「數位糊塗」,而且,隨著科技進步,數位只會愈來愈糊塗。
怎麼說呢?
所謂數位糊塗,分為幾個項目:
糊塗一、你珍貴的相片沒有「好好備份」:我敢打賭,一般人的相機裡面都還存有「尚未存好的照片」,而數位攝影機,尤其是硬碟式的可存大量影片的那種,由於傳輸不易,一定還有大量的「尚未存好的影片」。每一張相片或影片我們都是這麼小心翼翼的選景、拍攝,最後慎重的按下「結束」鍵,看到它儲存之後才放心,但這麼多的慎重,卻將它全部存在一隻小小的機器裡,你將它帶來帶去、帶去旅行、帶去水邊、帶去搭飛機搭車……一個不小心遺失它了或是摔到馬桶裡,這些珍貴的數位內容就不見了。但大家到現在還是「糊里糊塗」,對這件事似不是很在意,而且,隨著相機的記憶體容量愈來愈大,存在更多的「尚未存好的相片」,風險也就愈大!
糊塗二、你珍貴的資料將被「淹沒」:許多人認為有存到電腦裡面就ok了,殊不知,這又有另一種風險,我認為最大的風險是在「珍貴資料被其他資料給淹沒」。這麼多照片與影片,這麼多資料,過了五年後,你也不太記得到底哪個資料夾有什麼了。很少人真的會組織得很好,大部份人都只是丟在一個大資料夾,一直丟一直丟;試想,如果連你自己都不見得知道這個大資料夾裡面怎麼分類、每個檔案是什麼意思、什麼意義,那麼,其他人又如何知道?又如何從這麼多檔案中萃取出很重要的、很珍貴的相片或回憶?從以前到現在,我曾經有幾台電腦,一直都有備份的習慣,但,十年下來,我發現我自己已經搞不清楚哪個備份是哪些東西,我自己都搞不清楚了,那其他人怎麼會搞得清楚?這問題隨著硬碟容量愈來愈大,只會愈來愈嚴重。
糊塗三、你珍貴的資料將「無法播放」:我們都假設以後的人也可以輕鬆看DVD,使用USB:就算第一點和第二點都解決了,現在大家每年產出這麼多海量的照片與影片,即使燒成了CD、DVD,到了二十年後,說不定就像過去的「唱片」、「錄影帶」(cassette tape),是的,永遠都找得到轉檔器或播放器,但不是「隨手可得」。到時候,人們都懶,加上這些內容又多,好像大海撈針,也就不會去看這些內容了。換句話說,這麼多我們精心留下的倩影,到了二十年後,可能變成一堆不易觀賞的雜物,這又要怎麼辦?
糊塗四、你珍貴的資料將被自己設的密碼永遠「鎖」在裡面:我們都低估自己擁有的密碼數:除了公事以外,至少在二十個以上的網站或網路服務有不一樣的密碼,有些服務是每個月都在扣我們的信用卡的錢,如果有一天掛點了,這些服務會繼續扣我信用卡的錢;就算停卡,這些服務裡面也有大量的內容,也有些人脈是透過這些服務和我取得連繫(例:Gmail、IG、Facebook),一般人只想到要留下線上相簿、線上音樂的密碼,那剩下的,只能讓它永遠的遺失了。
所以,英國研究11%開始考慮在遺囑內留「密碼」,表示還有89%的有嚴重的「數位胡塗症」,這九成的民眾,到了二十年後,就會失去了一些東西。
二十年後,即便他們知道失去了東西,卻仍不清楚到底失去哪些東西,而家人、朋友、後代也都不太清楚。
或許這就是人生,活在當下,對過去糊里糊塗;所有的照片、影片,拍給當下高興,就好。
(本文為舊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