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總署(IEA)署長比羅爾表示,未來20年,中國核能發電量預料將增加2倍多,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核電國。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比羅爾(Fatih Birol)21日出席倫敦國際石油週會議時表示,美國和歐洲核電投資不足,而中國正在發力。
他表示,全球目前在建核電廠約60座,其中1/3以上在中國,中國核電廠數量不斷增加。
他指出,1960年代以來,美國一直是全球核電領導者,但目前有兩項趨勢可能將美國拉下來:一是核電裝機容量幾乎沒有增加,二是現有核電廠的使用壽命沒有延長。
歐洲的情況也是如此。比羅爾表示,歐洲主要核電國家法國的核發電量最近幾年大幅下滑。
比羅爾說,情況若持續下去,美國的核能發電量在總發電量中的比例將從20%,降至7%。
他說,這對能源行業影響巨大,在太陽能發電領域也是一樣。中國邊做邊學,降低了成本,已準備輸出技術,而且比其他國家的成本效益高出許多。中國已對美國、日本、南韓和歐洲國家的現有核電出口商構成挑戰。
比羅爾預計,中國將在2030年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核能國家。
中國大力發展核電的背景為經濟轉型,即從大力發展製造業以消除貧困人口,轉向以服務業為主、更注重發展清潔能源的經濟模式。
這一轉型在去年獲得進一步支持。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時承諾,要讓中國的天空再次變藍。
據IEA網站數據,到2040年,核電在中國總電力供應的比重將達4%,高於2016年的2%。2040年,所有類型的總電力供應將達3188千兆瓦,較2016年的1625千兆瓦提高一倍。這意味核電裝機容量將較2016年的32.5千兆瓦成長2倍多,達127.52千兆瓦。
比羅爾還提出,中國讓天空再次變藍的計畫,是未來數十年重塑能源市場的4大主要因素,其他3個因素分別是美國油氣生產、太陽能發電和經濟電氣化趨勢。
他舉例,5個月以前,中國政府決定限制煤炭使用並轉用液化天然氣(LNG),結果中國液化天然氣進口量上升逾50%,亞太地區液化天然氣價格從6美元暴漲至12美元。
他指出,中國的改變牽一髮而動全身,中國的能源新政意味著全球能源市場邁入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