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繽紛世界,熱心度此世人生
要簡單地做人,不沉迷於幻想,不茫然於未來,走此刻現在的道路,過當下的生活。不羨慕繁華,不刻意雕琢,對人樸實,做事踏實,不要太吝嗇,不要太固守,懂得取捨,學會付出。
不讓心靈負重,不去偽裝精神,讓步履輕盈,讓快樂常在。不貪功急進,不張揚自我,成功了低調,失敗了灑脫。簡單,才會活出真我的丰采。
現代人的生活,似乎成了較勁誰擁有最多東西大賽,衣服、鞋子、包包、房子、車子、精品首飾⋯⋯以為擁有越多物品就越富有。人們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追求物慾的滿足,卻經常錯失了真正重要的東西而不自知。近年全球吹起了一股簡單生活風,值得我們參考仿效。
這股簡單生活風的理念可追溯到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在一八五四年出版的《湖濱散記》。這本書被譽為現代自然文學經典已久,書中記錄了梭羅隱居在瓦爾登湖畔兩年多的日子裡如何簡單生活及進行心靈思考。那段期間,他進行著花最少時間從事維生工作的生活實驗。
梭羅在這本書裡留下許多雋永名言:
「大部分的奢侈品和所謂的舒適生活,不僅可有可無,甚至可能會阻礙人類的昇華。」
「最富有的時候,你的生活也是最貧窮的。吹毛求疵的人即便在天堂也能挑出瑕疵。一個安心的人在哪兒都可以過自得其樂的生活,抱著振奮樂觀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宮一般。犯不着千辛萬苦求新,無論衣服還是朋友。萬事萬物沒有變,是我們在變。」
「過剩的財富只能買過剩的東西,靈魂所需要的東西都是不必花錢買的。」
「時間決定你會在生命中遇見誰,你的心決定你想要誰出現在你的生命裡,而你的行為決定最後誰能留下。」
「一個人越是能夠放下許多事物,越是富有。」
英國「全國減速生活週」(National Downshifting Week)的發起人崔西•史密斯(Tracey Smith)也曾提醒:「你花越多錢,就必須花更多時間賺取金錢,如此一來,你就越沒有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美國作家大衛•旺恩(David Wann)則提出「富流感」(Affluenza)一詞,富流感是一種因人們慾望過多、不斷追求物質,導致出現負荷過度、負債累累、焦慮不安與虛耗浪費等的狀態,不僅會讓人痛苦萬分,而且是具有傳染性的社會疾病。同時,他也引進「簡單繁榮」(Simple Prosperity)的概念,提醒大家要自問幾個問題:「我們通勤和消費是為了什麼?經濟為的是什麼?為什麼我們現在比當初開始追求富足時更不快樂?」
在日本,則有山下英子將瑜伽的實踐哲學理念,與高野山寺廟僧侶的簡樸生活做結合,提出「斷捨離」的生活態度──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的廢物,最後脫離對物品的執著。她認為,面對物品,就是面對自己,必須仔細思考「自己為什麼丟不掉東西?為什麼要留著?」每件物品裡都寄宿了自己的心情,因此物品和情緒一樣,都需要「新陳代謝」。我們必須捨棄那些「不需要、不適合、不舒服」的物品,只留下「現在」自己「需要、適合、舒服」的物品。
另一位日本整理教主近藤麻理惠,則提出「怦然心動」的整理法,認為不能只專注在「要丟掉什麼」,而應著重在「要留下什麼」,所以在整理東西時,要把物品逐一拿在手上,如果它會讓你感到心動就留下來,除此以外的東西全部丟掉。在「丟掉」物品時,記得別全部丟到垃圾桶,可以送到資源回收中心、捐贈給需要的單位,或是放到二手物店販售,讓這些物品有機會流向那些真正需要的人手中,這也是一種善布施。
無論是追求簡單生活或是丟掉多餘的物品,都是要我們重新審視外在物品與自己的關係,進而擺脫被物慾纏繞的生活,將焦點放在心靈的富足。唯有心,才是陪伴我們生生世世的伴侶。
★無見之見,乃名真見
當我們放棄成見,摒除無明煩惱,內心寧靜地面對所有人的時候,你會發現,誰的祝福都溫暖,誰的問候都溫馨,誰的握手都真摯,誰的微笑都充滿善意。
放棄自以為是的偏見,人生就不苦,心就不糾結,前行的路就不難走。道路其實都在,是路,都好。走在路上,就好。
有個剛考上大學的女學生,入住新租屋的第一天,發現隔壁住了一個看來很貧困的寡婦,還帶著兩個幼齡的孩子。
週末晚上,忽然停電了,女學生正慌忙地要找出蠟燭點上時,門鈴響了,傳來隔鄰的小孩稚嫩又帶著緊張的聲音:「大姊姊,請問你家有蠟燭嗎?」
女子隔著門心想:「他們家比我猜想的還要窮,窮到連蠟燭都沒有,人家說救急不救窮,我可千萬不能借他們蠟燭,免得被他們纏上了。」 於是,她開門對門外的孩子說:「我家沒有。」
正當她要關上門時,小孩露出天真爛漫的笑容說:「媽媽和我就猜到你家一定沒有。」說完,就從背後伸出拿著兩根蠟燭的小手,說:「媽媽、妹妹和我怕你一個人剛搬來住,都還不習慣又沒蠟燭,在黑漆漆的晚上會害怕,所以派我帶來兩根蠟燭送你。」
女學生感動得紅了眼眶,並為自己的偏見感到十分自責。
我們不是聖人,所以會有小鼻子小眼睛的時候,會有會錯意或者辜負他人好意的時候,錯了就改,並且記取經驗,秉持時時都盡量持著善意對人就沒問題了。至於走錯路的時候,是沒關係的,因為,路沒有錯的,如果在一條走錯的路上,別人都愁眉苦臉、步履蹣跚,而我們卻依舊笑顏如花,仍舊用心良善,徐徐地淡然前行,久而久之,就成了這錯誤路上的一道風景,亮麗了別人的眼,也愉悅了自己的心靈。如同《達摩悟性論》所說:「一念心起,則有善惡二業,有天堂地獄;若一念心不起,即無善惡二業,亦無天堂地獄。」所以,當我們走著同樣的路,心轉,路就不同了。心有正念正思,見一切都是有情,都是如來。
從前有位官員因為久旱不雨,奉命從京城到鄉間安撫百姓,鄉間路況很差,到處都是坑坑洞洞的窟窿。隨從們都叫苦連天地說:「路面簡直像王二麻子的臉一樣既醜又討厭啊。」而官員卻詩意盎然地回答:「我們現在如行走在笑意盎然的姑娘迷人的酒窩上呢。」
官員抵達小村莊後,村民紛紛訴苦再不下雨,不僅農作物損失慘重,村民們也會餓死,更沒有糧食可以繳交國庫,於是京城來的官員,請當地父母官把大家集合起來,準備在衙門外舉行一個祈求降雨的禱告會。
人群中有一個小孩,幾乎淹沒在人群中,但京城來的官員注意到小朋友手上所拿的東西,高聲地在台上指著:「那位小朋友的信念讓人感動,如果我們都跟他一樣,天地不會不受感動的!」於是村民們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了過去。
官員接著說:「今天請大家來祈求上天降雨,可是整個廣場中,只有小朋友一個人帶著雨傘來了。」大家仔細一看,果然,他的手裡拿著一把雨傘;這時全場靜默了一下,接著是一陣掌聲與雨水及淚水交織的動人景象。
所謂的未來就是現在,我們此刻對事情的看法,會反映出內心真正的態度,所以一切的改變都要由心修整起。
~以上資料摘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活出美好人生》加措仁波切◎著
人類智庫【人類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