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川普表明防衛決心 外媒:台擬4800億元對美軍購


【先探投資週刊電子報】提供潛力股報導,及分析台股、大盤趨勢、個股漲跌。讓你掌握股市,貼近台股趨勢! 【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24/11/12 第870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專題
話題
要聞
焦點新聞
政治新聞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向川普表明防衛決心 外媒:台擬4800億元對美軍購
編譯盧思綸、馮克芸、記者侯俐安、聯合報
英國金融時報十一日報導,台灣研擬購買總值逾一百五十億美元(約台幣四八七八億元)的美國武器,包括神盾艦及F-35匿蹤戰機,藉此向即將上台的川普新政府,表明台灣加強抵禦中國大陸的決心。

一位前川普政府官員說,台灣正考慮一套非常積極大膽的軍購案,以表明認真面對的態度。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說,一套大型軍售案可視為一筆首付款,展現試圖與川普新政府建立良好關係的開端。

神盾系統可能列優先採購項目

川普首任任期的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柯伯吉有可能在川普新政府擔任國防部長或國安會要職,他多次呼籲台灣增加軍費。他最近在社群媒體X寫道,「關心台灣的人士應了然於胸,他們必須大幅強化軍力、他們命懸一線」。

一位台灣的國安官員說,已與川普團隊進行非正式討論,了解購入哪種武器也許能展現台灣堅定投資國防決心。

台灣的軍方已鎖定一些大型作戰平台和其他裝備項目很久了,但一直無法取得,因此選擇空間相當大。另一位台灣官員說,神盾系統會是採購清單的優先考量。不過官員和國防專家指出,可能還有其他更昂貴的裝備是台灣所需,那些裝備可能會造成更大的威懾。

我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所長蘇紫雲說,若談到願望清單,現在是提出F-35戰機的時機。他還說,台灣可能要求購買已退役的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和海軍派里級巡防艦。

方案傳由蕭美琴、吳釗燮負責

川普執政時另一位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柯林克說,對面臨生存威脅的盟友,應設定最低支出門檻。但他強調優先考慮關鍵能力的重要性,像彈藥、指管、防空和飛彈防禦系統,並實施國防改革,「從操作和財務角度來看,要求F-35戰機不太合理」。

知情人士指稱,台灣可能要求購買達六十架F-35戰機、四架先進鷹眼預警機、十艘退役軍艦、四百枚愛國者飛彈。蘇紫雲估計,這套軍購案總值逾一百五十億美元。

金融時報稱這次台灣的軍購方案,由副總統蕭美琴和國安會祕書長吳釗燮負責。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未予證實或否認我高層是否正與川普團隊就可能軍購計畫進行討論。

府:台美目前尚無新階段討論

郭雅慧昨對台灣媒體表示,面對中國在台海及區域間日益增加軍事威脅,台灣與周邊國家都持續強化嚇阻力,展現自主防衛決心;台美間本來一段時間都有相關軍事需求盤整和討論,但目前尚無新一階段討論。

 
TOP
專題
新聞眼/軍購清單?僅是我方「想當然耳」選項
本報記者程嘉文聯合報
美國前兩次大選,我方執政陣營都押錯寶,但防範北京崛起爭霸仍是華府要務、台灣則是重要工具,因此今年雖有駐美代表俞大□或公視Taiwan Plus英語新聞的失言,應不致影響日後雙方關係。不過令我方失望的是,先前邀請來台的龐培歐、海理都未能重回華府權力核心,未來川普國安團隊是否包含「台灣之友」?誰也無法確定。

在此時刻,蔡政府時代多次扮演放話管道的外媒,突然報導我方提出一百五十億美元軍購清單,除了再一次「出口轉內銷」讓消息在台灣內部熱議,更重要是向未來川普政府表達我方願意配合「保護費」主張,願意為強化國防增加開銷。

也因為該報導的最大意義在於台北方面放話表態,而非兩國軍方的實際磋商狀況,因此當中提及的清單,不乏「想當然耳」選項。其中E-2D預警機確實是空軍的目標,但F-35戰機在可預見未來幾無可能;派里級巡防艦除役多年,只剩各盟國(包括我方)當初挑剩的船,如今再買極不划算;海軍亟欲獲得以強化反潛戰力的MH-60R直升機,反而沒被提及。

回顧川普第一任期,前半段對台軍售還不及歐巴馬時代,最後一年多卻態度丕變,批准我方爭取多年的F-16增購、M1A2戰車等高價項目,總金額超越過去多年總和。究其原因,當然是初期川普對習近平「惺惺相惜」,後期因應國內反對聲浪,決定將中國當成轉移民怨的目標,原本刻意壓低的對台軍售頓時「善門大開」。

回歸實際面不難預期,川普政府還要一段時間去確認自身在印太局勢與台海問題的角色定位,軍售尺度到那時才會明確。在此之前,恐難出現石破天驚的項目。

 
TOP
台擬軍購 學者:賴政府認同川普「保護費」
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聯合報
倫敦金融時報報導台灣已由非正式管道向川普團隊提出軍購要求清單,總金額一百五十億美元。有學者認為,這則消息主要是賴政府向川普表態「台灣認同『保護費』原則,願意為未來的軍購付費。」但也有學者認為,共和黨執政的確較可能批准大型項目。

政大外交系教授黃奎博說,這則報導以我方放話成分居多,類似招數過去幾年經常運用,如今川普剛當選,治國團隊尚未成形,很難保證有可以傳達訊息的管道,不如直接把媒體當管道,公開宣告配合川普一貫立場,有意願為加強自身安全付費;至於美方願不願提供這些武器?何時會出售?目前言之過早。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黃介正說,美方認為國軍現代化須聚焦於「不對稱」,可說是共和、民主兩黨共識。出售大型昂貴的傳統□台,即使可讓廠商拿到大訂單,未必會獲美國政府同意,而且美方對國軍嚴重人力資源不足的窘境知之甚稔,我方如缺乏防衛作戰構想作為爭取軍售的支撐,光會畫大餅,以為「買愈多愈安全」,結果徒留笑柄而已。

黃介正說,面對川普再度執政,重點不該是想像如何應付美國壓力「花錢買保險」,而是要結合智慧與說服力,使美國認同我方所提軍購需求,讓美方相信這些武器到了國軍手中可以實質提升嚇阻戰力並更有效自我防衛。

不過,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副執行長蘇紫雲認為,訊息具有一定參考價值,因為美國兩大黨執政期間,對台軍售政策有明顯差異。小布希宣布出售P-3C反潛機、潛艦、愛國者三型防空飛彈,川普上一任期出售M1A2戰車、F-16戰機、海馬士火箭,可見共和黨較願出售大型□台,並要求我方以特別預算等方式,增加國防支出;民主黨拜登時代,較傾向認為台灣國防預算有限,軍售品項以彈藥、小型□台等為主,重點在提升後勤韌性。

蘇紫雲說,若以國軍需求迫切度,他認為最優先是增購愛國者飛彈,最後才是短期內不易獲得的F-35戰機;但我方仍應堅持國防自主,與對外軍購相輔相成,例如韓國已獲得F-35,但仍與美商合作開發KF-21戰鬥機。

 
TOP
朱立倫:兩岸對抗必然增加預算壓力
記者鄭□/台北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重返白宮,政府是否會增加國防預算來回應川普「保護費」?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說,如果兩岸愈安定和平、兩岸緊張氣氛愈低,相對台灣或國際壓力就會愈低;政府預算第一優先還是經濟發展、民生需求,希望民進黨跟國民黨一起同心協力,讓兩岸和平、降低衝突,減少國際的壓力,把錢用在刀口上,若不斷造成兩岸對抗、衝突,必然會造成國際上對我國預算的壓力。

 
TOP
陸學者:美打台灣牌 大陸將對等反制
特派記者廖士鋒/北京報導聯合報
美國前總統川普將重返白宮,美中台關係受關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長、大陸國務院參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文昨天表示,美國任何台灣牌政策,一定都會受到中國大陸「對等反制」。

王文昨在中國記協新聞茶座分析國際局勢。他認為,川普上台會更加「理性」,美國人不會願意為台灣跟中國大陸鬥。他說,美國將越來越失去對兩岸問題的主導權和決定權。儘管川普政府不會放棄這張牌(台灣牌),但大陸與美國戰略界每日溝通,美國任何台灣牌政策都會受到大陸對等反制,結果會是加速兩岸統一。

王文還就單方面開放議題進行分析,公開表示建議大陸官方單方面對美國公民免簽。

王文日前甫赴俄羅斯參加瓦爾代俱樂部年會,並當面向俄國總統普亭、外長拉夫羅夫詢問美中俄戰略三角問題,尤其是俄國是否會與美國結盟遏制大陸是當前國際關注焦點;本報詢問美中俄三角與俄烏戰爭停火議題。

王文表示,普亭與拉夫羅夫都充分肯定中俄關係牢不可破,因為俄羅斯和大陸在過去廿多年充分認識「合則兩利,鬥則兩傷」中俄戰略互信已到非常高程度;川普任期只有四年,不會有任何俄羅斯領導人會相信美國離岸平衡策略而加入美國遏制大陸;說大陸趁俄烏戰爭削弱俄羅斯也是天方夜譚。

 
TOP
高德斯坦:台灣議題是個火藥桶
編譯陳韻涵、茅毅/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福斯新聞十日整理今年總統選戰時,川普的主要對台論述,例如「我們(美國)就跟保險公司一樣,而台灣沒給我們任何東西」。

川普明年一月重返白宮,台灣人民想知道奉行不干涉主義的川普新政府上台後,美國是否會保衛台灣?川普的公開發言可能顯示,他將不願為了捍衛一個蕞爾島嶼的民主而面對另一個全球強權。

川普六月對彭博商業周刊說,台灣應向美國「支付防禦費用」;十月在全球最熱門播客節目「喬羅根體驗」提到,台灣「偷了」美國晶片生意,「他們希望我們提供保護,他們需要保護,卻沒為保護付錢。幫派可是會收保護費對吧?」川普並聲稱,「我(第一任時)從北約(NATO)國家拿到數千億美元,而這些國家此前從未付我們錢(即防禦費)」。

華府智庫「國防重點」主任高德斯坦指出,川普心腹顧問對台灣事務抱持的態度,遠比川普公開言論鷹派;「川普第一任時立場堅定,他支持藉由各種措施捍衛台灣。我認為這些措施主要來自顧問群。」但十月被問到若中國大陸侵台是否協防台灣時卻說「我不必(這麼做),因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他尊重我,他也知道我很瘋狂」。如何說服習別犯台?川普揚言祭出百分之一五○至二百的高額關稅,要北京別輕舉妄動「進入台灣」。

高德斯坦認為;「我們跟日本和菲律賓有同盟關係,但跟台灣沒有。我們可能想加倍努力保衛友邦」,但「台灣議題是個火藥桶,這個議題極度危險,我們應在此非常謹慎」。

 
TOP
藍委:川普立場比4年前更「簡單粗暴」
記者鄭□、黃婉婷、張睿廷、林銘翰聯合報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表示,不會邀請前國務卿龐培歐和曾任駐聯合國大使的海理入閣。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表示,此結果不令人意外,從龐培歐與海理早早被拒於川普新團隊外,充分反映川普「忠誠至上」、「美國優先」、「愛恨分明」的政治哲學,這不僅是川普的用人邏輯,更是美國未來四年主要的外交走向。

李彥秀認為,重返白宮的川普在立場上勢必比四年前更為「簡單粗暴」,不僅是龐培歐與海理,包括台灣在內的美國友邦,都必須快速適應進化後的「川普2.0」。

民眾黨立委林國成也認為,中美台三角關係勢必要重新檢視、規畫,提醒民進黨不要一味地報喜不報憂、欺騙台灣人民,「如果美國做出不利台灣的事情,到時候就會措手不及;未雨綢繆非常重要。」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指出,無法評論美國新任總統未來的人事布局,不論世界各國的政局有所更迭,都不會影響台灣被各國肯定與需求的重要性。

政大外交系教授黃奎博表示,民進黨政府積極邀請川普前朝官員訪台,未必不知道他們與川普間的恩怨情仇,但一方面押寶、賭一把,二方面以此大內宣營造美國大力抗中保台的印象,有利內部政治操作。

政大國關中心兼任研究員嚴震生表示,以共和黨在參議院、眾議院也可能多數情況下,建制派都已被川普弱化或完全馴服,他想做什麼大概都可做得到,也沒人敢挑戰,未來內閣是否會跟著川普想法走值得觀察。他說,好幾位挺台的共和黨議員這次雖有連任,但看這次川普汙名化稱台灣是「晶片小偷」時,會不會沒人敢出面幫台灣講話?這是大家比較擔憂的。

有外媒指出,川普的發文顯示出「忠誠度」在川普2.0的人事安排的重要性。但國安會前副秘書長楊永明認為,忠誠度只是表面說法,主要是川普藉此懲罰這些曾經不忠誠卻又唯利是圖、見風轉舵的政客,同時阻擋一些不斷運作、放話、造勢的人,避免影響川普考量人選的決策過程。

清大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則指出,川普公開拒絕龐培歐入閣,理由眾說紛紜,實情恐怕只有當事人知道,但是否也同時對外傳達了訊息:川普第一任期「抗中保台」的戰略方針將不復存在?值得關注。

 
TOP
話題
陽光行動/全球塑膠公約將出爐 我限塑面臨跳票
記者邱怡瑄、李柏澔、許俊偉/專題聯合報
聯合國環境署(UNEP)在二○二一年發布全球環境展望報告,點出地球深陷極端氣候、生物多樣性喪失以及環境汙染等「三重行星危機」(triple planetary crisis)。其中,聯合國統計,全球平均年產四億噸塑膠;自一九五○年代至今,地球已累積逾七十億噸塑膠垃圾,但僅不到一成進入回收體系,多數被焚燒、掩埋,或被隨意丟棄造成環境汙染。

近期,關注三大危機的國際峰會接力登場。繼十月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COP16)、十一月的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後,「全球塑膠公約」也將在十一月底於南韓釜山最終談判(INC-5),盼能誕生一部具法律約束力、且涵蓋塑膠全生命周期的國際條約。

我國自二○○二年開始推動限塑政策,陸續針對特定場所的塑膠袋、塑膠免洗餐具和塑膠吸管等進行管制。環境部還喊出二○二五年全面限用、二○三○年全面禁用的政策目標。

一次性塑膠品產量 不減反增

但在國際間積極議定「全球塑膠公約」之際,台灣減塑行動卻遭外界認為牛步。環團指出,台灣限塑政策廿多年來看似按部就班,雖可見部分成效,但一次性塑膠品產量不減反增,明年全面限塑恐注定跳票,遑論二○三○年可達全面禁用。

經濟部統計,我國塑膠袋、塑膠容器與塑膠餐具等產量呈現增加趨勢。以塑膠袋為例,二○○二年生產量約廿二萬公噸,但二○二三年已高達廿九點二萬公噸。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認為,二○二五年全面限塑期程將到,但目前塑膠袋管制對象仍只限十四類場所,未包含使用量最大的傳統市場和夜市,環境部雖在這兩場所試辦減塑,其中塑膠袋用量最大的水果攤商卻被排除;且目前吸管、免洗餐具、塑膠杯、塑膠袋等都是從末端減量,未包含原生塑膠料減產,塑膠垃圾和焚化量不斷增加,明年全面限用目標跳票恐是預料之中。

政策規畫霧裡看花 無所適從

荒野保護協會說,目前環境部針對二○二五年僅說將以價制量限用,但細部規畫霧裡看花,業者與民眾難以適從。綠色和平也說,以二○二○年環保署時代推出外送減塑試辦計畫為例,當時缺乏減量目標,也不具參與強制性,如何能有效抑制使用塑膠用品?如今全面禁用僅剩不到六年,若不及早積極強制改變大眾使用習慣,二○三○年全面禁塑也會跳票。

環境部說法 禁限用只是目標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長賴瑩瑩表示,二○二五年和二○三○年的限禁用是「目標」,確實尚無相關欲達成的減量數字,但現在不純粹僅以法令禁限用來減塑,也會以綠色設計、資源循環,翻轉消費者意識等來引導減量。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副執行長許博任指出,這次「全球塑膠公約」要關注是否納入非締約方條款,否則像台灣這樣非締約方、又生產塑膠的國家,恐成全球塑膠管制的法外之地。台科大化學工程系講座教授顧洋認為,塑膠公約制定後,應會比照其他環境公約定期舉辦締約方大會(COP),並以議定書或協定進一步規範,台灣應跟進,不能置身事外。

「全球塑膠公約」最終談判今年十一月廿五日展開,長期關注環境議題的聯合報將派記者前往釜山,即時報導談判進展。

 
TOP
陽光行動/民眾和攤商習性難改 市場、夜市減塑卡關
記者胡瑞玲、李柏澔/專題報導聯合報
台灣自二○○二年起陸續推動塑膠袋及免洗餐具限塑政策,但塑膠袋使用最大量的市場攤販遲未管制,民團長期呼籲應將市場納入管制。環境部雖發布「市場減塑推動作業指引」,盼改變消費與供給模式,但攤商認為,短時間要讓消費者成為不「塑」之客難度高。如何翻轉民眾消費習性和攤商接受度,將成市場是否成功減塑的關鍵。

根據經濟部統計,我國限塑政策自二○○二年上路,當時塑膠袋內銷量約十四點六萬公噸,但二○二三年來到廿點八萬公噸,不減反增。

目前國內針對百貨公司、量販店、超市、便利商店和飲料店等十四類場所實施限塑措施,店家不得免費提供一次性塑膠購物袋。

6成塑袋 集中在市場使用

但國內近六成的塑膠袋使用集中在傳統市場或夜市,至今遲未納管限塑,僅採示範和鼓勵等柔性作法。

包括環境部自二○二二年起補助各縣市推動「示範減塑市場」,今年共四十七處響應,官方宣稱可減少約四千五百萬個塑膠袋;另環境部今年公布「市場減塑推動作業指引」,鼓勵消費者購物自備環保袋、一袋多裝,以及攤販不主動提供塑膠袋等,但指引不具強制性。

花蓮夜市 不提供塑膠餐具

花蓮東大門福町夜市管委會主委黃家明說,該夜市三年前成為環保夜市,不提供一次性塑膠餐具外,也積極宣導不主動提供塑膠袋,攤商都願配合,畢竟可省下塑膠袋成本,還能符合環保趨勢,但民眾主動索取仍會提供。他認為,未來政府若宣布夜市限用甚至禁用一次性塑膠用品,對福町夜市衝擊應不大。

台中逢甲夜市總幹事吳浚銘說,持續宣導攤商不主動提供塑膠袋,以及輔導夜市飲料攤商將塑膠杯改用紙杯;去年起也配合經濟部,每年十月消費者只要自備環保杯或環保袋就有優惠。但他認為,雖已鼓勵一段時間,但除非整體消費習慣改變,否則很難完全禁用。

士林夜市 紙袋取代塑膠袋

台北市士林夜市自治會理事長蘇文山說,很多攤商會以紙袋取代塑膠袋,但坦言攤商要落實禁用塑膠袋難度很高,他認為政府在推動政策時,應視察民眾及攤商接受度,若不清楚實際狀況,政策無完整配套措施,也只是挖東牆補西牆。

台北市寧夏夜市自治會理事長林定國說,寧夏夜市是環保夜市,內用都會提供可重複使用的餐具;為了推廣自備餐具及環保袋,該夜市與彰化銀行及循環杯業者合作,在重複使用的外帶餐具及環保袋中植入晶片,透過租賃鼓勵民眾使用循環杯、環保袋及外帶提鍋,本月上路。

業者建議 市場先推動限塑

林定國認為,夜市客群較為複雜,多以周邊外食族及觀光客為主,短時間很難限制甚至禁用塑膠袋,但公有市場以服務當地居民為主,多數民眾願意推菜籃前往採購,他建議限塑政策應分階段,第一階段應從公有市場推廣,第二階段才是夜市。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永續消費回收組長李宜樺表示,市場能推動減塑在於民眾多屬計畫購買,民眾可事先準備環保袋購物,夜市的難處在於客源大多是觀光客,性質上和市場大不相同;過去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合力推過環保夜市,現在回歸給地方自行推動。

不過,士林公有市場自治會長林天來認為,士林市場已推廣減少提供塑膠袋好幾年,但現階段民眾仍會覺得不方便,全面禁用恐會減少消費者前往市場採購的意願。

 
TOP
陽光行動/企業永續 回收寶特瓶製愛心傘
記者邱怡瑄/專題報導聯合報
多國政府代表今年十一月底將在南韓釜山討論「全球塑膠公約」,近年不少企業則早已發揮民間力量,以各種形式主動推動減塑。像是減塑關鍵之一的強化塑膠循環利用,有企業力推環境教育,讓年輕學子從小認識循環經濟;也有企業致力提高再生塑膠產業鏈的透明度。

聯合報系永續工作室品牌總監白冰瑩說,聯合報長期重視永續議題,關注到具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塑膠公約」將於年底成形。秉持共好理念,聯合報今年與中國信託合作「寶特瓶循環愛心傘計畫」,把企業回收的寶特瓶再製成愛心傘,供門市消費者使用,並進一步把循環經濟的理念帶入中小學校園,共同策動「塑膠永續循環教育計畫」。

這波校園計畫以「塑學奇兵」為主題,推動學生認識塑膠回收一號到七號教具、循環經濟師資培訓,並以聯合報「好讀周報」進行新聞導讀與知識擂台賽,開放學習單供學校及老師下載。計畫已於十月十二日開跑。

「把循環經濟帶到孩子眼前,他們就能學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包括去便利商店知道可以使用循環杯、好好回收手上的養樂多和汽水瓶。讓他們了解,自己就是循環經濟的重要角色。」白冰瑩說。

走進九月剛舉辦的台北國際塑橡膠工業展上,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台化)首次展出「消費後回收塑膠(PCR)」再生桶的上下游合作成果,「綠電再生」拆解洗衣機內桶,「積優國際」粉碎清洗塑膠PP碎片,台化生產百分之卅再生料的PP膠粒,再由「良器集團」製成PCR油漆桶。該產品也在十月通過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的再生料溯源驗證。

台化指出,終端客戶注重料源可信度,甚至會要求現場看回收塑膠粒的生產狀況,因此掌握上中下游產業鏈資訊很重要。良器集團總經理陳韋如則表示,再生料價格比新料貴,上游有技術,仍得看客戶埋不埋單。環境部二○二○年攜手業者成立「塑膠再生粒料推動平台」,喊出二○二五年再生料達百分之廿五的目標,但為鼓勵性質,陳韋如希望政府更積極推動相關政策。

「不是(塑膠)再生料太貴,而是新料太便宜,沒考量到對環境的外部成本。」循環台灣基金會執行長陳惠琳說,她建議企業和政府擴大對再生料的綠色採購,促進資源循環系統穩固發展。

 
TOP
陽光行動/環保團體籲源頭減塑不夠 還要源頭減廢
記者李柏澔、胡瑞玲/專題報導聯合報
根據荒野保護協會淨灘數據統計,二○二三年我國前十大海洋廢棄物排名,依序為寶特瓶、塑膠瓶蓋、菸蒂、吸管、漁業浮具、免洗餐具、塑膠袋等;依材質統計高達九成一為塑膠製品;依用途分析則是一次性餐飲用品占逾七成五。但環團呼籲,不只源頭減「塑」,更應走向源頭減「廢」,才能降低各式廢棄物對環境與海洋的汙染。

塑膠垃圾因分解速度慢,除帶給環境負擔,塑膠微粒也威脅人體健康。荒野保護協會永續發展部專員黃嘉瑩說,近年國內外相關塑膠微粒研究增加,因塑膠特性易吸附有機汙染物和重金屬,因此海鹽、海產中的塑膠微粒會透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另塑膠容器溶出的奈米級塑膠微粒,會引發人體內發炎反應。

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中華民國環境職業醫學會名譽理事楊振昌說,不少研究提到奈米級塑膠微粒會被身體吸收,可能對動脈硬化、血壓升高、肝腎異常等有影響。高雄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祝年豐說,奈米級塑膠微粒會進到血液與支氣管,可能造成人體內異物入侵的發炎反應,造成心血管疾病、血糖血脂異常等。

不過,黃嘉瑩也認為,無論是海廢還是川廢,外界大多關注塑膠類廢棄物,然而源頭減塑應進一步走到源頭減廢。以塑膠杯為例,塑膠杯就算少了,還是會有其他一次性替代品出現;而各式材質廢棄物若要減少,產品使用周期就要夠長。

黃嘉瑩還說,政府在政策上過度美化廢棄物利用,導向成「廢棄物是錯置的資源」,例如垃圾焚燒後的底渣會被美化成填海造陸的材料,以及廢棄物可拿來當作固體燃料發電等,反讓源頭減量可能不夠被重視,政府每年應要設立降低多少廢棄物的焚燒量,才會進而思考源頭廢棄物要如何減少。

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守護部海洋專員徐曉珺補充,產品在生產開發端就必須思考後面的循環問題,因此政府推出產品循環的相關指引很重要,否則很多企業還處在旁觀和參考其他企業作法的階段。

 
TOP
陽光行動/塑膠業心聲…精準回收 須明訂容器材質
記者邱怡瑄/台北報導聯合報
面對全球塑膠汙染問題,環團訴求源頭減少塑膠生產。但石化及塑膠業者認為,應建立有效的回收循環系統、完善循環再生模式,才能有效減少塑膠廢棄物。

「塑膠是重要的資源。」台灣區塑膠製品工業同業公會祕書長朱興華說,台灣塑膠製品從業人員約十五點五萬人、近八千家廠商,政府對塑膠產業的加嚴管理,關係著許多員工生計,須審慎應對。

減塑浪潮下,朱興華說精準回收很重要,他建議政府明訂塑膠容器的材質或顏色,例如透明容器一律用PET、鮮乳容器用乳白色PE,加熱食品容器用固定顏色的PP等,有助促成容器材質單一化。

塑膠材質的循環再生也頗受重視。朱興華認為,台灣添加塑膠再生料的技術能力夠,但再生料成本為新料的一點三倍,若環境部未來強制規範再生料比率,須對國內外塑膠製品一視同仁,避免國內塑膠製品價格無法和進口產品競爭。

台灣區石油化學同業公會總幹事何麗君也表示,國內多以粉碎、造粒等「物理回收」處理廢塑膠,塑膠物性會隨著再生次數逐漸降低。國外近年投入「化學回收」技術研發,讓再生塑膠擁有跟原料一樣的品質,何麗君建議經濟部支援產業投入研究,「環保必須靠科技。」

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經理許祥瑞則感嘆,塑膠剛發明時,其實促進動物保護,避免人們為了用玳瑁龜甲做鏡框、用象牙做撞球,而殺害野生動物。

許祥瑞表示,民眾需建立「重複使用」的習慣,他的皮夾就時時收著一個折疊整齊的超商塑膠袋,已經重複利用超過七年。

隨著「全球塑膠公約」制定進入最後倒數,許祥瑞建議業者先從三大面向著手因應:掌握客戶的再生料比率需求、塑膠產品材質單一化,並持續關注國際上對一次性塑膠用品的減量趨勢。許祥瑞也分享,塑膠中心於二○二○年設立永續材質圖書館,共存放數百種「低危害、省能源、易回收」的永續材質收藏品,可協助企業與廠商。

 
TOP
陽光行動/一次性包裝 歐盟推出「塑膠稅」
記者邱怡瑄/台北報導聯合報
「全球塑膠公約」推動在即,各國近年紛紛針對一次性塑膠包裝祭出「塑膠稅」,要求企業產品需含有一定比率再生料,「全球塑膠公約」草案也點出「延伸生產者責任」(ERP)的重要性。專家指出,ERP要運作良好,資源回收的財務責任和實質責任需合而為一,才能激發生產者綠色設計誘因。

台灣經濟研究社的研究指出,歐盟是國際間最具減塑雄心者,二○二一年起對不可回收的塑膠包裝廢棄物,徵收每公斤零點八歐元的塑膠稅(約台幣廿八元);同年七月也啟動「歐盟一次性塑膠指令」(SUP),對吸管、攪拌棒等一次性塑膠製品生產者進行監管,透過徵收垃圾稅、核發許可證等方式,確保企業負擔一次性塑膠廢棄物的清運費用。這些都是「延伸生產者責任」(ERP)的具體印證。

在回收系統方面,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表示,德國自一九九一年起發展「綠點」(Green Dot)回收系統。若商品包裝上印有綠點標誌,代表這項商品的生產者已回收付費,費用會交付給回收組織做後續處理。該標誌由歐洲包裝回收組織(PRO Europe)管理,目前在德國、荷蘭、比利時、西班牙共卅一個歐盟國家推行。

中華經濟研究院分析師廖林詮指出,ERP大致分為資訊流、資金流和物質流,分別代表生產者揭露物品生產、回收及再利用的成果;生產者支付廢棄物處理的財務成本;生產者建立並實際負責廢棄物回收處理工作。

廖林詮表示,回收系統需要一定經濟規模才可運作,生產者通常會付費給公共或私人回收體系處理,但當財務責任和實際回收責任都由生產者負責,更能促使生產者進行產品綠色設計和源頭減量。

例如日本在二○○一年施行「特定家庭用機器再商品化法」,日本政府將國內家電業者分成兩大集團,各自進行該集團內廠商的舊家電回收作業。廖林詮說,業者投入家電回收後,就會對自家產品設計提出反思,例如螺絲不好拆解應改為卡榫,或應把複合材質單一化降低處理成本等等,便於回收、重複利用的綠色設計靈感也隨之而來。

 
TOP
陽光行動/減塑應管制生產端 環團促政府助產業轉型
記者胡瑞玲、邱怡瑄、李柏澔、陳儷聯合報
「全球塑膠公約」有機會年底出爐,公約重點之一是關注塑膠生產減量。但環團指出,台灣推動減塑逾廿年,甚少針對生產端輔導管制,相關源頭減量政策沒跟上,政府應盡早思考如何協助產業轉型。

為解決全球塑膠汙染,聯合國環境大會二○二二年通過決議,召集會員國代表組成政府間談判委員會(INC)制定「全球塑膠公約」,當時聲明提到,若「循環經濟」發展良好,全球有望在二○四○年前將海洋塑膠垃圾量減少八成、塑膠總產量減少五成五。會員國為此已召開四輪談判,希望今年十一月底第五次談判完成制定。

環境部說,公約重點在減少不必要的塑膠使用和消耗,包含不使用一次性餐具、使用塑膠再生粒料、後端加強回收等。但再生塑膠粒料循環次數有其極限,循環幾次後還是得做為他途或做成固體再生燃料(SRF),故塑膠製品源頭設計納入「可回收性」也同樣重要。

前端納管 台灣還沒有跟上

綠色和平減塑專案主任張凱婷說,今年四月在加拿大舉辦第四輪談判後,有更多國家明確支持塑膠減產。如盧安達和秘魯提交文件,呼籲二○四○年全球塑膠減產四成;德國、澳洲、智利等四十個國家及區域則簽署「釜山之橋—原生塑膠宣言」,認同塑膠減產是將全球升溫控制在攝氏一點五度內的必要手段。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副執行長許博任說,「全球塑膠公約」聚焦塑膠「全生命周期」,把前端塑膠生產納入全球塑膠治理框架,被認為「很有野心」,但「台灣還沒有跟上」,環境部針對塑膠公約的相關回應仍局限傳統廢棄物管理、一次性用品禁令等。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也認為,台灣現行減塑政策大多從消費端切入,像是限用一次性塑膠用品、自備環保杯享有折扣等,公約點出源頭減量的重要性,可讓台灣重新思考如何解決塑膠問題。

環團主張 塑膠焚化全淘汰

張凱婷舉例,盤點二○一八至二○二四年環境部廢棄物處理預算,平均年花十七點七億整建焚化爐及垃圾打包等,但源頭減量如禁限用一次性用品、推廣循環杯等經費,年均僅零點八億元,相差廿一倍。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副秘書長鄭佾展說,台灣塑膠生產量龐大,減塑政策應同時關注生產與消費端,也就是「從搖籃到墳墓」的全生命周期,減塑要掌握物質流才會完整,否則很難知道製造及減量多少,這也是二○二二年聯合國環境大會決議□動制定公約的精神。

張凱婷指出,綠色和平主張二○四○年全球塑膠應該較二○一九年減產七成五。塑膠生產造成的環境破壞、氣候變遷等影響也要納入思考,包含全數淘汰塑膠焚化和一次性塑膠包裝等。

經部研擬 引導跨產業合作

許博任則認為,上游塑膠減產也代表未來應對公約需要經濟部在內的跨部會參與;無論最後公約規範強度如何,禁用一次性塑膠產品已是全球趨勢,加上近年中國石化產能大開,已嚴重衝擊台灣石化產業,減塑浪潮敲響另一個警鐘,現有政策若僅是「腳痛醫腳、頭痛醫頭」,台灣屆時國際訂單減少,勢必衝擊國內石化及塑膠原料、生產業者,要盡早因應轉型,過渡期才不會太痛。

經濟部表示,公約尚未定案,未來若通過,聯合國締約國將訂定減塑目標時程表,預料國際品牌業者將跟進,並要求供應鏈業者配合減塑。經濟部將引導業者跨產業合作,針對終端應用產業需求,建立智慧高效生產線並通過驗證,同時進行高階應用開發,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及發展差異化產品,並協助業者導入半導體材料,切入國際供應鏈,同時發展低碳綠色產品。

 
TOP
要聞
財劃法確認議事錄大戰 空轉1天
記者張睿廷、黃婉婷/台北報導聯合報
立法院財委會上周火速初審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昨進入「確認議事錄」大戰。綠營在會議一開始就提案「審查無效」,主張不確定議事錄;藍營要求表決,但會議主席、民進黨籍召委賴惠員不肯宣布表決,藍綠一度爆發搶麥克風爭奪戰。

賴惠員隨後宣布會議休息,但國民黨立委苦守財委會一整天,最後會議直到下午五時卅分「自動散會」。

財委會本周共有三天會,昨天議程為邀請行政院主計長陳淑姿、監察院審計長陳瑞敏列席報告並備質詢,明天及後天為一次會,審查「貨物稅條例」修正草案。立法院人士指出,昨天會議散會、議事錄未確認,明天將再度上演一次確認議事錄大戰,若民進黨團持續杯葛,預料下周一由國民黨籍召委陳玉珍擔任主席時,即可順利確認議事錄。

昨天會議一開始,民進黨立委吳秉叡就提案主張上周財劃法修正草案「審查無效」;國民黨立委則高舉「民進黨不審預算」、「民進黨肥中央、窮地方」等手板,朝野吵成一團。

國民黨團主張應先表決處理吳秉叡臨時提案,先進行「確認議事錄」程序;民進黨團則認為應該先開會,朝野意見不一。賴惠員要求官員上台報告時,國民黨立委李彥秀上主席台搶奪賴惠員麥克風,國民黨立委陳玉珍、王鴻薇、林思銘等人也衝上前霸占主席台,要求表決。但不同於綠營立委加入混戰,民進黨立委王世堅昨天簽名後便離開財委會。

對於現場混亂,賴惠員痛批,通常委員會臨時提案都是會議最後才處理,國民黨委員以暴力方式杯葛會議,只為強逼她確認上周充滿瑕疵、完全不合程序的議事錄,「國民黨委員的行為實在是走火入魔、精神分裂」。王鴻薇則質疑賴惠員用語歧視,對精神疾病病友、家屬造成嚴重傷害,要求比照賴清德總統公開向社會大眾道歉。

朝野爭吵不休,賴惠員眼見無法繼續開會,上午十一時多宣布休息;國民黨立委氣炸,上主席台找賴惠員理論,賴與民進黨立委先離開財委會。

藍營立委擔憂賴惠員突襲,留守在財委會等待,王鴻薇、陳玉珍一度拿著「協尋賴惠員」、「我要開會」的手板,甚至前往賴惠員國會辦公室找人,結果賴不在辦公室。

直到委員會法定會議時間下午五時卅分,賴惠員仍未現身,也沒有任何一位民進黨立委到場,最後會議自然「散會」。王鴻薇痛批,昨天本來是要審查災害預備金、第二預備金、地方災害準備金,民進黨不是說「救命錢一刻都不能等」?現在卻為了奪權,不顧人民、百姓。

試院大法官人事案 今協商

朝野除財劃法修法爭議,還有考試院、大法官人事同意權等爭議待解,立法院長韓國瑜今天下午將召集黨團協商,研商議題還包括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追加預算案、民眾黨團建請院會作成決議成立「國家發展基金不當投資暨管理失職調查委員會」等。

綠列4程序瑕疵 點名韓國瑜處理

民進黨立院黨團昨羅列四大程序瑕疵,主張會議無效,議事錄應不予確認,應交由立法院長韓國瑜召集協商討論後續處置。

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瑕疵一是陳玉珍直接宣讀條文,完全沒逐條討論,還只給每個立委一分鐘時間討論;瑕疵二,任何會議若要停止討論、進行議案處理,須經表決,陳玉珍食髓知味且變本加厲,沒有停止討論就直接處理。瑕疵三,宣讀條文後要進行議案不復議表決,財委會共十七名立委,過半數是七位至八位,陳玉珍卻只唱名六名藍委姓名;瑕疵四,議事錄完全沒有登載上述會議瑕疵,「這種議事錄當然無法確認」。

 
TOP
觀察站/朝野天天過招 官員整日虛耗
本報記者唐筱恬聯合報
立法院財委會昨天上演確認議事錄大戰,民進黨立委一開會即出招提案「審查無效」,民進黨籍召委賴惠員自知少數,遲遲不肯表決,最後更神隱一整天,讓藍營立委苦守財委會。國會三黨不過半,議事攻防諜對諜,快成立院日常,苦的是大批官員也在立法院空轉一整天。

國民黨籍財委會召委陳玉珍上周排審「財劃法」修正草案,由於一開始發出的會議通知為「三天一次會」,因此朝野上周一爆發肢體衝突後,藍營緊急清理戰場,在第二天會議時僅花三分鐘闖關法案,隨即宣布散會。除了議事衝突,也留下議事錄待確認。

依「立法院議事規則」第五十四條,每次院會的議事錄於下次院會時宣讀,出席委員若認為有錯誤、遺漏時,再以書面提出。按照程序,本周輪值召委賴惠員理應確認議事錄,就算有提案,也應表決處理。結果,綠營立委自知少數,甚至不願表態留下紀錄,而擱置議事錄;朝野爾虞我詐,藍營立委為防止被突襲,苦守財委會一下午,直到會議自然散會。

在國會三黨不過半生態下,藍綠召委經常大玩議事攻防戰,不乏以故意「神隱」鬧失蹤方式突襲。例如上周一審查財劃法,陳玉珍也一度宣布休息、晚間八時才回到會議室,綠營立委等到一肚子火大,朝野爆發肢體衝突;賴惠員昨天鬧失蹤,恐怕也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後續攻防,預料明天還會再上演一次議事錄大戰;藍營也可提出「散會動議」反制,以免綠營聲東擊西,封殺議事錄。只是,朝野頻頻過招,已成國會日常,苦的是立院議事人員與受邀備詢的行政官員,陪立委諸公虛耗一整天,最後一事無成。

 
TOP
焦點新聞
少子化延燒 18國立高中職減招
記者許維寧/台北報導聯合報
少子化衝擊,近期數間國立高中職聯合向教育部提出一一四學年減招,教育部證實,本學年有十八校提出調降班級人數,近期已依少子化調整班級人數原則核減一至二人。

本報記者了解,因人口外流且嚴重少子化,花蓮縣數間高中職均向教育部提減招,除花蓮高中、女中仍是滿招學校,國立技職體系已無法招滿,導致花蓮高工、高農本學年註冊率跌至五成多,更偏遠的光復商工、玉里高中註冊率更僅三成。

花蓮高中表示,花蓮免試入學缺額已逾五成,預估明年國中畢業生較今年會再少三百人,屆時一一四就學機會將高達百分之一七○。花蓮女中校長詹滿福證實,花蓮多所國立高中職提出共同減招,希望一班人數從卅四減為卅人,若國立高中不減招則工校、農校都很難招滿,幾所私立學校則更困難,盼彼此共存共榮,不希望有朝一日有學校因此消失。

詹滿福談到,一班減招四人,以花蓮女中為例一屆約少卅二人。明年花蓮國中畢業生僅剩約二千四百人,但公私立高中職要滿招需四千八百人。學校向教育部反映地方狀況,教育部若有其考量,稍減一兩人也可以。

全教總政策部副主任巫彰玫指出,本學年嘉義中學已每班減一人,嘉義女中則在評估。教育部八月發函學校,一一四學年國立高中普通班新生一班核定數減為卅四人,偏遠學校可再額外申請增減。

巫彰玫說,教育部認為龍年子女入學人數有望成長,如果近年允許一班人數大幅減少,屆時恐怕還要增班。

全中教理事長史美奐則談到,國立高中職減招是全國性議題,地方減都會區學校也可能想減,影響學生入學權益。但少子化也是全國性的難題,尤其一○八課綱下更應走向精緻教育,減班級學生數但不減班其實也不影響教師員額,建議教育部應讓地方學校可因地制宜減招應對。

教育部回應,已於八月發函轄下國立高中每班班級人數調降一人,竹苗區因人口成長班級人數維持不變。另學校因應招生提出班級人數減招,近期審核完畢將個別函覆學校。

 
TOP
藥害藥品前10名 抗生素占7成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聯合報
藥害救濟基金會最新統計發現,一○八年至今年九月,藥害救濟前十名排行榜中,抗生素就占了七名,遠多於抗癲癇藥物,其常見副作用為皮膚過敏、過敏性休克等。

藥害救濟基金會統計,一○○年通報件數達到歷年最高,達二八四件,後續通報案件數逐年遞減,近年又開始攀升,去年一六二件,今年統計至十月,已達一七五件。

廿五年來藥害救濟案件累計近四五○○件,給付金額超過六點五億元,近五年藥害救濟案例中,死亡四九○人,一一二年一○四件、一一一年一二五件、一一○年一一三件、一○九年一二一件、一○八年二十七件。

藥害救濟基金會執行長陳文雯表示,一○八年至今年九月藥害救濟給付案的可疑藥品前十名,抗生素就占了七名,第一名的立汎黴素/異菸酸醯□/□醯胺(單方或複方),其次為第二名複方新諾明、第五□拉西臨/他唑巴坦、第六名安蒙西林/克拉維酸、第七名安蒙西林、第九名頭孢曲松、頭孢氨芐。

近年抗生素藥害通報個案看似增加,但原因在於抗癲癇藥物藥害案件大幅下降,死於史蒂芬強生症候群的患者也明顯減少。另一個原因為濫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的患者愈來愈多,當然藥害事件風險就會變高,不適症狀為皮膚過敏、過敏性休克等。

超級細菌威脅全球,濫用抗生素助長抗藥性,行政院預計明年投入二億元,盼五年內達成年人抗生素用量減百分之五、超級細菌CRAB感染下降百分之十目標。陳文雯說,如果抗生素用量減少,就可間接減少藥害事件,另針對高風險藥品加強風險管控,例如,在說明書、仿單上加註警語等,並提升民眾、醫事人員等用藥警覺,才能大幅降低藥害事件。

 
TOP
史無前例! 天兔颱風生成 66年來首次11月4颱共存
記者胡瑞玲/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根據日本氣象廳颱風情報,在關島西南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TD29,已於今天凌晨2時增強為輕度颱風「天兔」。

中央氣象署今天清晨4時35分發布颱風生成訊息,原位於關島西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於今天凌晨2時發展為輕度颱風,編號第25號(國際命名:USAGI,中文譯名:天兔),預測朝菲律賓東方海面移動,氣象署將持續留意最新動態。

目前洋面上4個颱風,中央氣象署技正林秉煜昨天表示,11月4個颱風共存,是過去歷史上沒有的,這是1958年有記錄以來第一次。

林秉煜表示,天兔颱風持續向西移動過程當中,周四、周五接近菲律賓呂宋島北部之後,路徑變數相當大。有資料預估它持續向西移動到南海,但也有資料預估它通過呂宋島,接近巴士海峽,到台灣的南部海面或東南部海面。目前預報資料都還是很分歧,下半周的時候它可能接近到台灣,屆時天氣風雨影響不同,持續密切觀察。

林秉煜說,輕颱天兔明天還在接近過程,周四、周五會逐漸接近到台灣南部,來到巴士海峽的時候,外圍雲系可能對東半部地區帶來局部降雨,周六來到台灣南部或西南部外海,東半部和南部地區雨勢可能會比較明顯。周五至周日隨颱風接近程度,整體降雨變化相當大。

天兔颱風是否無論怎麼走都會影響台灣?林秉煜表示,如果天兔颱風持續往西進到南海,外圍雲系對東半部會帶來比較明顯雨勢,影響時間會是周五至周六。另外,如果從台灣附近接近,走台灣南部海面的話,台灣的東半部和南部地區要特別注意。從台灣東部海面北上的話,目前資料顯示它形成颱風之後並不是算太大,要視接近東半部陸地的程度是如何,同時要注意風和浪的情況。

目前不管是各國客觀模式或AI資料,各國資料非常分歧。林秉煜表示,秋天的颱風,北邊的系統通過和太平洋高壓強度如何,預測時間大幅縮短到3天之內,氣象署持續觀察它的動向才會相對準確,建議到今天、明天的資料才會更穩定一點。

 
TOP
政治新聞
柯文哲延押不提抗告 白營批北檢押到飽
記者林銘翰、蕭雅娟、張睿廷/台北聯合報
台北地檢署持續偵辦京華城案,民眾黨主席、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遭台北地方法院裁定延長羈押兩個月,昨決定不提抗告。民眾黨表示尊重柯決定,再呼籲北檢「有證據就起訴、沒證據就放人」,別再對柯文哲進行人格抹殺。

北院延押裁定,昨天是抗告最後期限,柯文哲律師團表示,「經過與當事人柯文哲討論過後,決定不抗告」。

民眾黨指出,從台北地檢署收押柯文哲,兩個多月以來押人取供,直至此時此刻,仍然提不出明確證據,更不時讓特定媒體放消息,製造輿論企圖操縱風向,北檢從「押人取供」到「押人還取不了供」,最近更是「押到飽」,民眾黨對此嚴厲譴責。

柯文哲決定不抗告,是否有其盤算?民眾黨人士說,抗告與否,尊重當事人決定,不過依照柯文哲的個性,沒有做的事情硬要押人取供,甚至被進行入罪式的人設摧毀,「他的抗壓性很強」,當初先是被羈押兩個月,現在檢方找不到直接證據,媒體還用旁門左道引導,柯文哲大概認為「司法已死」。

該人士也表示,民眾黨期待柯文哲提出抗告,最終還是要尊重本人的決定,單就以柯文哲的個性來說,「沒有做的事情,連抗告都不會抗告」,民眾黨對司法有點失望,但是仍然抱有一絲期待,檢察官有證據就速審速決辦到底,沒有證據就不要再繼續押人取供。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認為,柯不抗告主要有三個理由:首先是抗告駁回機率高,其二是可以「自囚」方式延續政治實力,最後在訴訟策略上也是給北檢更大壓力,現僅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兩個月後情勢可能出現變化。

 
TOP
二度傳喚 黃珊珊仍請回
記者蕭雅娟、王聖藜、林銘翰、林麗聯合報
台北地檢署偵辦京華城案,上周五首度以證人身分傳喚民眾黨立委、台北市前副市長黃珊珊,昨二度傳喚黃到案,釐清政治獻金金流,訊問三小時後仍請回。曾找遭收押的台北市議員應曉薇陳情的鼎越開發執行副總張嘉文同樣二次約談後請回。

黃珊珊本月八日首度以證人身分接受廉政署約談,在立法院院會結束後應訊五小時,移送北檢再複訊一小時後請回,當時神態輕鬆自信微笑;昨天黃再度被約談作證,經近三小時訊問後請回,黃面對媒體詢問不發一語,面無表情。

黃珊珊上周首度被約談後,在臉書發文表示自己應檢廉要求以證人身分調查,「對於檢廉所詢內容,為配合偵查不公開原則,恕我無法轉述」,希望檢調能夠盡速查明真相、釐清案件事實。但昨天訊後並未多作說明。

針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政治獻金案,民進黨北市議員林延鳳昨質疑,柯文哲任內聘端木正任富邦獨董,依規端木應將分紅利潤四百多萬元回捐市府或公益單位,但若端木正捐給柯文哲的民眾黨、或他自己的扶輪社,是否涉對價性,要求追回。北市財政局長胡曉嵐透露,檢調十一日有來調取資料,都會依法配合調查。

林延鳳昨天在議會財政部門質詢胡曉嵐,前市府富邦獨董端木正的捐款回捐,三年任內算領了一○三七萬元,分紅利潤四二二萬元依照規定必須捐出,之前也有其他議員爆出端木將部分捐給他的扶輪社,財政局有無掌握?

胡曉嵐表示,依照約定及獨董的承諾,必須將捐款明細提供給財政局。議員追問捐到哪裡?有沒有捐給扶輪社?胡僅表示,依照規定獨董必須贈給本府或與公益相關。林延鳳追問,如果端木正捐贈的單位是他自己的扶輪社,是否符合公益單位規定?是否有對價關係?胡表示都有掌握。

 
TOP
藍黨魁明年改選…被拱整合反朱派?王金平:沒這回事
記者鄭□/台北報導聯合報
國民黨主席明年改選,呼聲最高的人選之一台中市長盧秀燕遲未表態,傳出「反朱(現任黨主席朱立倫)派」轉向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討救兵,盼王出面整合反朱聲浪;王金平昨被問到,直稱「沒這回事」。朱立倫則表示,此時製造任何黨內紛擾或每周作文章,都非黨內之福。

朱立倫、王金平昨先後出席幸福企業頒獎典禮,王金平到場後與朱「強碰」,兩人握手簡短寒暄後,朱立倫婉拒致詞,接受媒體訪問後就快閃離開。

媒體詢問,稍早與王金平互動,氣氛是否略顯尷尬?朱立倫說,他要恭喜王金平,最近擔任榮譽講座教授,周三還有一個聯盟成立,國民黨秘書長黃健庭會去恭喜,這都表示黨內是很正面的態度,任何的製造紛擾都不是黨內之福,也不會來討論這些議題。

傳出朱立倫開始布局二○二六藍白合,被問及是否擔心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案的後座力?朱立倫說,現在講兩年多以後的事情,不如把現階段的事情做好;有人做文章提特定人選或特定目標,沒有這回事,現在就是一切為市政打拚、為國政努力。

王金平被問及地方人士近期是否串聯,力拱整頓黨主席亂局,直斥「沒有這回事」,「有誰來討教?我不知道。」並強調自己沒特別立場。被問到黨內是否有「反朱派」集結?王說,要去了解各界的意見,他沒辦法做結論。媒體詢問,黨內本土派想改推王金平參選黨主席,王表示,「沒有這回事」。

 
TOP
社會新聞
彰化、雲林綠能弊案 起訴14人
記者林宛諭/彰化報導聯合報
彰化縣竹塘鄉長蔡碩任、代表會主席林淑女,雲林縣二崙鄉長鍾東榮、代表會主席楊世彬等人,涉接受行賄,護航光電業者取得竹塘、二崙公所綠能標租案;彰化地檢署昨依貪汙罪嫌起訴蔡碩任等十四人,求處八至十二年重刑。

彰化地檢署接獲檢舉,竹塘鄉公所推動第二、第六公墓及幼兒園屋頂太陽光電標租案有弊端,調查發現林淑女丈夫蔡男與開發公司負責人江男、李女充當光電掮客,遊說蔡碩任讓指定光電業者得標;蔡碩任再指示公所課長、承辦員配合,違法洩漏標租地目、公墓遷葬清冊等資訊。

蔡碩任在鄉代會提案,將標租案租期延長至廿年,林淑女裁定「照案通過」,公所也設下投標廠商資本額一點五億元以上要求,汰除其他廠商投標。

檢方查出,該廠商二○二一年得標,可收取廿年台電再生能源躉購電費四點二億餘元,光電業者將賄款一八六一萬元給李女,李女扣除酬勞後,將一四四七萬元給蔡男,蔡再將其中六百萬元存入妻子林淑女帳戶。

業者同年再遊說蔡碩任將公有零售市場屋頂、竹塘公園風雨球場屋頂等,供設置光電系統,可售電台電獲二七三四萬元,業者再支付蔡男七十七萬多元。

蔡男、江男去年又遊說鍾東榮、楊世彬,將二崙自強果菜市場、垃圾掩埋場太陽光電標租案讓指定業者得標,約定設置發電容量每峰瓩賄款二千元,因有競爭廠商,鍾要求提高到二三○○元;得標後,李女將九二○萬元由江轉交鍾的劉姓司機;另約定楊世彬每峰瓩賄款一七○○元,三掮客每峰瓩開發費三○○至一七○○元。

蔡碩任、林淑女、楊世彬等人否認犯行,日前交保;原在押的鍾東榮昨坦承部分犯行,檢方以一百萬元交保,掮客蔡男以八十萬元、李女一五○萬元、江男一二○萬元交保,鍾東榮劉姓司機十萬元交保,均限制住居及出境出海。

檢方昨依貪汙等罪起訴十四人,以林淑女惡性重大無悔意,向法院求處十二年以上徒刑,鍾東榮、楊世彬求刑十一年以上,蔡碩任求刑八年以上。

 
TOP
肉商吸金30億交保20萬跑路 法院挨批縱放
記者周嘉茹/桃園報導聯合報
冷凍肉品業林姓男子三年多前招攬投資發紅利,今年九月傳出周轉不靈,卅名受害者提告;檢方估計受害者達三百人,吸金恐達卅億元,以詐欺罪聲押,但法院裁定廿萬元交保;林男獲釋後銷聲匿跡,受害者痛批縱放,檢方昨已發布通緝。

桃園地方法院昨表示,檢察官聲押時,經詢問後詳閱卷證,資料尚不足確認犯罪事實,交保後限制住居;檢方抗告後,高等法院十月十一日撤銷裁定發回,桃園地院十月十四日傳喚林未到庭,經拘提也未到,將沒收保證金,程序無不合,無縱放嫌疑。

警方調查,林姓男子在林口、龜山有冷凍肉品工廠,對外稱招攬投資,投資者聯絡後,林男自稱從事現金生意,承諾每月結算分紅,直接開本票抵押,簽署借貸契約書,取信對方。

據了解,林男初期分紅穩定,吸引更多人投入,今年七、八月,林拖欠二個月分紅,宣稱中秋節肉品需求變大,需現金周轉才延遲發放,投資者未懷疑,有人還加碼投資,九月中旬卻傳出林男周轉不靈跑路。

投資者聚集林男工廠找不到人後,集體提告詐欺,警方循線逮捕林男,林拿出當初開立本票、借貸契約,聲稱是民事債務糾紛,否認詐欺,檢察官訊後聲押,法官裁定廿萬元交保。

檢方初估,全台受害者多達三百人,林男不法吸金恐達卅億,由於全案涉及金額龐大,受害人數還在清查,檢方昨已對林男發布通緝。

警方說,目前有卅名被害人報案,最早投資者在三年多前參與,推測林男以高報酬率吸引投資,把前手投資者的錢當成紅利發給後手,「錢滾錢」最後越補越大洞,呼籲民眾應循正常管道投資,避免誤入詐騙陷阱。

 
TOP
經濟新聞
傳美也禁三星供陸晶片 新一波半導體大戰蔓延
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聯合報
美國切斷陸企尋求七奈米以下AI晶片代工議題延燒,繼台積電即日起停供受規範的大陸客戶之外,傳出南韓科技巨頭三星電子同受美禁令限制,無法為大陸廠商提供相關晶圓代工服務。

業界預期,「純美系色彩」的英特爾也會加入遵循美方規範行列,意味大陸發展先進自研AI晶片之路遭美方全面封殺,新一波美中半導體大戰戰火正在蔓延,台積電身陷其中之餘,也將再次牽動全球半導體勢力消長,台灣因在全球半導體業居重要地位,同受波及。

受美中新一波半導體大戰開打衝擊,市場憂心台積電來自大陸AI晶片先進製程客戶訂單恐隨之流失,導致台積電昨天股價未隨十月營收衝上新高利多起舞,一路在盤下游走,盤中一度跌逾百分之二、下探一○七○元;終場跌五元、收一○八五元。

全球目前能提供七奈米以下晶圓代工服務的廠商為台積電、三星、英特爾等三家,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雖然號稱有七奈米量產能力,但不具經濟規模與效益。

業界認為,隨著三家主要晶圓代工廠都受美國限制,阿里巴巴旗下AI晶片設計商平頭哥受創最重,比特大陸、寒武紀等大陸本土AI晶片新秀也將受影響。

在受創的大陸AI晶片業者當中,以成立於二○一八年九月的平頭哥最受矚目。平頭哥挾「富爸爸」阿里集團百分之百持股優勢,在先進製程晶片研發速度飛快,旗下「倚天」系列自研晶片製程技術能力達五奈米以下,平頭哥官網提到,該公司開發技術支持AI於汽車、遊戲、科學研究等各領域廣泛應用。

隨著陸企自研AI晶片之路受創,意味後續大陸要取得AI晶片,勢必得靠外購輝達、超微等美企符合白宮規範的降規版產品支援,「總之要看老美臉色」,原本北京要靠自研AI晶片突破美方包圍的美夢隨之破碎。

美方這一波規範陸企七奈米以下AI晶片代工新禁令起源於上周傳出台積電發出通知,本月十一日起將暫停供大陸所有AI客戶七奈米以下技術,後續外媒持續爆料美國商務部已正式發函給台積電,證實相關傳聞。台積電八日對此強調,「台積公司作為一家守法的公司,一向致力於遵循所有可適用的法令與法規,包括可適用之出口管制法規」。三星晶圓代工事業單位向大陸客戶發布通知。不過,三星發言管道昨回應不評論傳言。

 
TOP
台積停供陸晶片 外資估影響有限
記者簡永祥、崔馨方/台北報導聯合報
針對美國商務部發函要求台積電即日起停止供應中國客戶應用於人工智慧(AI)的七奈米製程或更先進的高階晶片,集邦科技昨天發布報告指出,這項禁令將衝擊中國AI產業發展前景,影響台積電營收約百分之五至八,但有外資評估台積電可透過調漲先進製程晶圓代工價格,影響程度可能更低。

集邦指出,台積電前三季先進製程占比百分之六十七,已成為其主要營收來源。不過,台積大部分七奈米以下製程主要客戶皆為歐美系及台系,即使相關禁令發酵,可能流失部分中國客戶,但預期可透過其他客戶彌補,對其先進製程產能利用率的影響有限。

此外,集邦表示,台積電去年全年和今年前三季來自中國的營收占比百分之十一至百分之十三,若這次先進製程審查擴大或有客戶遭列入實體清單,影響中國AI相關IC設計公司、IP公司,甚至第三方設計服務或其他在台積先進製程開案、流片及量產生意,預估可能影響台積整體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八的營收表現,但因全球AI晶片需求強勁,加上台積電對先進製程客戶的漲價即將生效,可望能稀釋部分衝擊。

大摩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表示,台積電營收中,來自中國雲端AI半導體的收入占比僅約百分之一;此外,中國的雲端服務提供客戶仍可透過其他途徑進口美國晶片供應商的產品,如輝達的H20和英特爾的Gaudi 3等,此事件對台積電的潛在影響應也極為有限,仍維持台積電「優於大盤」評級、目標價一三三○元不變。

花旗半導體產業分析師陳佳儀也說,統計整體中國客戶僅占台積電營收貢獻約百分之十一,且多為智慧型手機與加密貨幣晶片等非AI應用。隨著對高效能運算晶片向中國出口的進一步管制,部分訂單可能轉向受管控的晶片,如輝達的H20等,對台積電而言,仍將帶來正面效益。因此仍對台積電長線前景保持樂觀,並預期明年將迎來更強勁的增長動能,重申對台積電的「買進」評級、目標價維持一五四○元。

 
TOP
兩岸新聞
河南數萬大學生夜騎 中共急封禁
記者陳宥菘/綜合報導聯合報
起於鄭州大學生為嘗上一口灌湯包而決定「夜騎開封」,近日意外掀起大陸年輕人夜騎風潮,一度帶動數萬名大學生跟進上路,各地青年也紛響應。然而,青年集體行動似碰觸北京敏感神經,官方出手制止,河南多所大學祭出封校令,禁止學生自由外出。

這是大陸二○二二年十一月因疫情封禁引發白紙運動後,再次「學潮」湧動。在當前大陸經濟復甦疲弱、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之際,此次青年行動是否持續發酵,備受關注。

「夜騎開封」 引多地仿效

事件源於四名鄭州大學學生為了品嘗開封的灌湯包,當地沒有到開封的巴士,坐高鐵又感到奢侈,靈機一動冒出騎共享單車去開封的念頭。消息本月初在網上流傳,隨即成為風潮。

十一月第二個周末,鄭州大學生「夜騎開封」規模更勝,甚至引起其他省市學生仿效。綜合網上消息,上周末,許多南京大學生騎著共享單車,一路朝著西南方的安徽省馬鞍山前進;成都大學生揪團夜騎至都江堰;武漢大學生夜騎至東湖凌波門;西安大學生夜騎前往咸陽山西,以及北京周邊大學生開始夜騎前往天安門等等。

禁騎車、輿論戰 多方打壓

然而,這次青年集體行動規模遠勝疫情期間的白紙運動,加上部分熱血的大學生夜騎時還高舉「自由者無畏」「自由!我踏馬來辣!」等大旗子,可能觸動中共敏感神經,官方從九日起開始出手制止,網上輿論風向也出現轉變。

鄭州與開封兩地政府九日開始採取行動,鄭州公安局公告,由於市內多處路面被共享單車占用,為了交通安全,九至十日禁止單車在市中心多條主幹道行駛。當地媒體也開始帶風向,聲稱學生夜騎造成交通亂象、共享單車在開封堆積如山,引發調度困難等問題。

三大共享單車公司美團、哈囉、青桔也作出緊急應對,禁止共享單車跨區騎行,否則會遙控鎖車,同時喊話希望大學生能夠慎重考慮並減少跨區騎行。

河南多所大學也相繼發文為夜騎開封降溫。河南大學指出,青春雖無價,但安全不能落下。鄭州大學也發文稱,青春不只駛在鄭開大道上,讓我們在「校園裡」用passion點燃生活。

徒步也不行 大學嚴管進出

面對共享單車「拒做生意」,鄭州大學生改變策略,決定徒步出遊。大批年輕人走上街,網上有留言說:「車能鎖,路能封,可年輕人的心是鎖不了,封不了的。」

河南多所學校則祭出更嚴格的「校園全封閉管理」。例如在聚集十多所高等院校的龍子湖高校園區內,河南女子職業學院要求學生因特殊理由離校,須通知校方。另據「X」平台「李老師不是你老師」消息,河南工程學院要求學生持「臨時出門證」才能離校。網上流出的省教育廳會議明確要求,不允許學生騎行開封。

這波行動或許離學潮仍有距離,但時政評論員蔡慎坤指出,年輕人能夠組織起來,就足夠讓中共緊張了。大學生夜騎集聚,看似無厘頭的窮遊,背後卻隱藏著更複雜的社會和政治問題。

 
TOP
陸漁船翻覆案 監院糾正海巡署
記者張睿廷、李奕昕/台北報導聯合報
海巡署艦艇今年二月十四日在金門海域取締大陸三無船越界,過程中發生碰撞,致大陸發生漁船翻覆兩死事故,因疑未全程蒐證錄影而引發責任釐清爭議。監察院立案調查,本月七日審議通過調查報告,監院認為海巡署在取締過程中明確違反「海岸巡防機關海域執法作業規範」等規範,有重大違失,通過糾正海巡署。海巡署昨表示尊重,全面檢討相關執法作業程序。

本案是由監委賴鼎銘、郭文東、浦忠成啟動調查。監委表示,海岸巡防機關海域執法作業規範、岸海聯合勤務巡防區指揮部勤指中心實施計畫及海岸巡防機關狀況通報作業程序對於全程蒐證及通報都有明文規定,但海巡署於本案卻沒有確實進行錄影蒐證及通報,明顯違反多項規定。

監委指出,調查時發現本案海巡多功能艇(CP艇)是單獨執勤,未遵循子母艇共勤原則;海巡署當初採購CP艇時,每艇配有四具密錄器,二○二二年檢討汰換時未及時籌補,導致值勤人員無從落實執法作業規範,也有違失。

 
TOP
國際新聞
前進2024 COP29/氣候峰會開幕冷清 大國領袖缺席
記者陳熙文、王惠英/巴庫報導聯合報
第廿九屆氣候峰會(COP29)昨正式開幕,峰會主席穆赫塔爾.巴巴耶夫在開幕致詞強調,氣候行動一定要取得必要的融資,COP29將議定新的氣候融資目標,需求高達上兆美元,然而再大的數字也比不上無作為的代價。

COP29昨舉行開幕式,由主辦國亞塞拜然生態與自然資源部長穆赫塔爾出任氣候峰會主席。COP29對外宣傳有上百位國家元首及代表到場,但大國領袖卻多數缺席,包括法國總統馬克宏、德國總理奧拉夫﹒肖爾茨、俄國總統普亭等,美國總統拜登也因總統大選連續第二年缺席,改由國際氣候政策高級顧問約翰﹒波德斯塔代表參加,讓COP29失色不少,盛況不比往年。

COP29今年聚焦氣候融資,COP29更被視為是「融資峰會」。過去的氣候融資目標是二○二○至二○二五年間,已開發國家每年向開發中國家提供一千億美元,此次COP29則有意擬定新目標,規模預計每年從兆美元起跳。

穆赫塔爾指出,必須強化野心,創造行動,最重要的兩件事就是要有更清楚的氣候計畫,和取得必要的融資。「我們知道需求高達上兆美元,但如何取得資金存有不同的觀點。」

穆赫塔爾表示,大家都清楚有政治,和財務上的限制,「我們有許多要做的事,且必須在十二日內達成共識。」不過他也提醒,融資金額可能聽起來很高,但怎麼樣也比不上毫無作為的代價;他強調,這是大家要面對的問題,沒有什麼比全世界的福祉,與這顆星球的安全、繁榮更加重要。

穆赫塔爾也點出氣候變遷的急迫性,指最新的報告已顯示,全球二一○○年平均氣溫將比工業時代前水準高出攝氏三度,他並以西班牙的洪災、澳洲的森林大火,以及太平洋上升的海平面為例,認為氣候變遷的問題已經來臨,世界須投資今日來拯救明日。他也強調,作為碳市場基礎的巴黎協定第六條(Article 6)已經遲到很久了,需要各方展現決心和彈性來解決懸而未決的問題。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執行秘書斯帝爾也呼應穆赫塔爾表示,必須要有一個嶄新的氣候融資目標。他表示,假如三分之二的國家均無法負擔快速減碳,那世界各國都將付出慘痛代價。

他並指出,潔淨能源的相關投資將在今年達到二兆美元之譜,幾乎是化石燃料相關投資的兩倍,他認為這個趨勢不會停止,現在的工作就是繼續加速這個發展方向。

 
TOP
前進2024 COP29/拚淨零或經濟 亞塞拜然的兩難
記者王惠英、陳熙文/巴庫報導聯合報
亞塞拜然的首都巴庫以北,有一座終年冒火的山,源源不絕的天然氣,透露亞塞拜然的經濟動脈。

亞塞拜然的國名來自古語中「火的國度」,象徵聖火之地,如今則可以解讀成石油與天然氣的盛產地,掌握著全國的命運。據了解,亞國經濟在千禧年後快速成長,現在近九成收入高度仰賴石油和天然氣。

然而,二○一五年油價大跌,嚴重衝擊亞塞拜然的經濟,總統伊利哈姆.阿利耶夫也意識到轉型的重要性,於二○一六年宣示轉型,亞國也在同年加入巴黎協定,展現減碳決心。根據今年預估,亞塞拜然將在二○三○年達到再生能源發電占總發電量卅%的目標。

不過亞塞拜然仰賴化石燃料仍是不爭的事實,國家更不可能在一夕之間轉換產業跑道。近年來,亞國經濟略顯疲態,直到俄烏戰爭開打,俄國對化石燃料需求大增,亞塞拜然才再度出現GDP高成長率。甚至,亞塞拜然雖名列巴黎協定,卻被氣候團體Net Zero Tracker批評,沒有設定明確的淨零目標。

Climate Action Tracker則給亞塞拜然打分數,認為亞國致力於減碳的政策努力是嚴重不足,甚至認為亞塞拜然已然放棄原來二○三○年的碳排放目標,是在走回頭路。作為COP29的主辦國,這顯然是有失顏面。

十日晚間,聯合報採訪團隊成功抵達亞塞拜然首都巴庫。這座號稱高加索最大的城市,將是各國代表、各方氣候專家、倡議者,以及媒體等,接下來為期兩周的家。街上隨處可見印有COP29的公車,以及廣告標示,對整座城市來說堪稱空前的國際盛事。

本團隊落腳首都鬧區,屋子怎麼看都像是「樣品屋」,推測是屋主為了賺COP29的人潮熱錢,臨時裝潢而成。據說,巴庫近幾個月的住宿租金大漲,全城都希望可以從中獲利。也許COP29對亞塞拜然的國民來說,與其說是扭轉氣候變遷的戰情會議,更似二○一五年的歐洲運動會。

今年COP29的會場巴庫奧林匹克體育場曾是歐洲運動會的主場,也為後來申辦二○二○年夏季奧運鋪路,可惜最後未被奧運委員會青睞。巴庫時隔近十年,因氣候峰會再度成為國際焦點,但氣候峰會的目標,與國家發展的主幹成平行線,不只凸顯出亞塞拜然的兩難,也揭露許多發展中國家艱難的抉擇。

 
TOP
前進2024 COP29/氣候金融 誰該出錢備受爭議
記者王惠英、陳熙文/巴庫報導聯合報
COP29被稱為「金融COP」,今年大會預計將通過新的「氣候金融集體量化目標」,同時希望促使氣候金融貢獻與全球預估需求一致化。不過,新目標到底需要多少錢、由誰出錢,以及「巴黎協定」條文等內容都備受爭議。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劉哲良表示,二○○九年提出每年需要氣候金融資金為一千億美元,新目標可能至少一兆美元起跳,或甚至高達二點四兆美元,因為不管是用於減緩(如投資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調適(如因應極端天氣事件問題)、損失與損害(支持開發中國家應對氣候變遷造成的損失和損害)等都需要很多錢。

劉哲良分析,籌措氣候資金不外乎有三大來源:一、要求已開發國家捐款給開發中國家進行減緩、調適和損害賠償;二、各級金融單位透過氣候融資協助開發中國家取得所需資源;三、透過全球碳交易機制,讓已開發國家願意到開發中國家投資減量。

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范建得指出,世界經濟論壇和國際智庫都強調私部門參與的重要性,最好快速且有系統地引導私部門的資金投入,可望更積極促成氣候行動。

世界經濟論壇提到,近年來碳市場已成為世界氣候政策的熱點,主要是因為其結果可能好壞參半。一方面,碳市場展現非債務方式的潛力,將資金從重度碳排放者轉到有前景的清潔或綠色專案;另一方面,缺乏嚴謹的規範,則不會真正的減少碳排放,反而可能帶來漂綠的後果。

范建得說,巴黎協定第六條為碳市場制定原則,以及各國實現氣候目標的合作方式,今年COP29大會還需要進一步談判與協商,以制定具體的運作規範。

隨著世界各地極端氣候事件成為新常態,「損失與損害」也是一大焦點。此一概念最早在一九九一年由小島國家聯盟提出,雖是每年氣候峰會必談的議題,卅多年卻始終難有具體進展。

COP27做出設立「損失與損害基金」的歷史性決議,並於COP28會期募到七點九二億多美元,宣告正式啟動,援助遭受氣候變遷嚴重衝擊的國家及地區。

「但這與發展中國家到二○三○年可能面臨五千八百億美元的氣候相關損失相比,顯得相形見絀。」劉哲良說,COP29會不會有進一步的決議,也是一大觀察重點。

 
TOP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