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陸電商熱戰重頭戲「雙11」戰線高達26至34天,戰役更早啟動且跨時最長。然而,今年雙11已靜悄悄地接近尾聲,不少消費者感受到「雙11味更淡了」,甚至有人認為電商平台的戰略重心已逐漸轉為一種「例行公事」。
實際上,各平台爭搶「全網最低價」的瘋狂在這一屆雙11退潮,帶貨主播間爭奪流量、價格機制的「罵戰」也鮮少在大促期間出現,連天貓雙11晚會都在這一年停辦了。
一家電商市場營銷總監對媒體表示,今年雙11,一個變化是在價格管控上,品牌會更注重毛利跟折扣力度之間的平衡,許多品牌無論漲跌,都要控毛利,降低折扣力度。
大陸的雙11購物節走過16個年頭,時間的跨度更從一天延長到11天,近年甚至再延長到20天以上,而今年天貓、京東、小紅書等平台的時間跨度則分別為28天、33天、30天,還有最長的估計達到34天,成為「戰線最長」的一屆。
從微博上觀察,可見不少網友吐槽道,「後面的雙11乾脆提前到十一假期,年年提前、年年史上最長」;「現在對雙11平台的活動,早就麻木」等言論。
上海浦東翁小姐表示,雙11活動拉長成26至34天,對她而言「沒啥好壞處,因為延長也說明買東西的人少了」,「效果好不好,我覺得未必」,至少身旁的人目前可以說買的人明顯不多。她進一步說,「啥玩意兒都沒特別便宜,300減50的優惠券作用不大」,只是雙11活動買東西會送些贈品,但其實也都沒什麼用,電商業者還不如直接把價格打下來更實際些。
北漂從事消費性產業的蔡小姐表示,商家在雙11前先漲價,之後再降價,「氣死我,一看比平常還貴了一些」,實在是降了個寂寞。在上海工作的何小姐則坦言,沒有買東西,「平常就有優惠,不需要這時候買了」。
另有北京文字工作者馮小姐表示,「現在(大陸)經濟不好,很多公司都在降本增效」,很多人沒有錢了,當然不會想買東西,消費自然少了。
有數據顯示,有33.11%受訪者表示今年收入減少,需要降低消費支出,這直接導致他們在雙11的購物意願。同時,有30.14%受訪者認為今年雙11優惠規則依然複雜,浪費時間和精力。複雜的滿減、領券等規則讓消費者感到疲憊不堪,許多人覺得為了一點優惠而花費大量時間去研究規則不值得。
上游新聞引述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分析指出,今年雙11提前開打並拉長戰線的原因有多方面。隨電商競爭日益激烈,各大平台希望透過提前啟動雙11活動,搶占市場先機,吸引更多消費者注意。拉長戰線可提供消費者更多的購物時間和選擇,同時也有助於平台更好地分散物流壓力,提升使用者體驗。
然而,王鵬認為,電商平台此舉「也可能導致消費者疲勞和購物熱情的提前消耗,對後續銷售產生影響。」分析認為,最長雙11消費者的不買單,背後原因有三:一、消費理念的轉變;二、經濟情勢轉變的影響不可忽視;三、優惠規則的複雜性也是消費者購物意願下降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