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殺人?在他們成為加害者與被害者之前,發生了什麼?


全世界最厲害的頭腦、最捉摸不透的管理動向、不知何去何從的地球命運,都在【世界公民電子報】。 【橘世代電子報】為讀者提供面對人生下半場所需七個面向的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11/28 第135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白人尚未殖民進入的斯里蘭卡,跟隨旅行家的腳步認識斯里蘭卡
獻給下一個世代的非暴力運動人士,你就是力量!
為什麼殺人?在他們成為加害者與被害者之前,發生了什麼?

新書鮮讀
白人尚未殖民進入的斯里蘭卡,跟隨旅行家的腳步認識斯里蘭卡
圖/馬可孛羅
書名:《在斯里蘭卡看見伊本.巴圖塔:肉桂、珍珠、紅寶石國度追尋中世紀最偉大旅行家的足跡》

內容簡介:追隨中世紀最偉大的旅行家伊本.巴圖塔的足跡,探索香料、路上絲路交會處斯里蘭卡的神秘面紗,在西方殖民者踏足前,這裡已經有香料的存在和交易。白人尚未殖民進入的斯里蘭卡,為什麼伊本.巴圖塔到這裡?

「這是伊本.巴圖塔迷會愛不釋手的一本書,也是一本精彩無比的遊記。」——作家提姆.麥金塔—史密斯(Tim Mackintosh-Smith)

十四世紀,伊本.巴圖塔完成一條長達十一萬七千公里的旅途,經過了現在四十四個國家的國土,他的旅程記錄在《遊記》(台灣譯《伊本.巴杜達遊記》,由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中。在三十年的旅途過程中,他經過了大部份著名的穆斯林世界,也到了許多非穆斯林的地區,旅途包括北非、非洲之角、東歐、中東、南亞、中亞、東南亞及中國等地。

當時,穆斯林的商貿勢力達到巔峰,不僅在陸上是如此,也在海上稱霸。遊歷過四十個國家,走過十二萬公里路,中世紀摩洛哥旅行家伊本.巴圖塔靠的正是,正值伊斯蘭世界橫跨陸地與海洋之際,不論走陸路或海路旅行,沿路都能找到殷勤款待和人脈關係。當伊本完成伊斯蘭的五功之一:前往麥加朝覲後,她還在穆斯林世界的中心修習神學。學成後,他大可返鄉,當個受人尊敬、學養深厚的宗教學者。究竟是什麼促使他加入商隊行列,跳上船隻,獨自穿越危險地區,讓性命多次危在旦夕?

他走過非洲、中東、中亞,最後到印度達德里。當地蘇丹任命他為伊斯蘭法官,隨後等到另一項期盼已久的任務,在一三四二年出使中國,謁見蒙古皇帝。在前往中國的路上,他經過了斯里蘭卡,本書的地點。

時間回到二十世紀的現在,作者阿米娜.胡賽因在斯里蘭卡普塔勒姆的一面髒汙街牌看到伊本.巴圖塔的名字,她許下心願,尋找他在斯里蘭卡的蹤跡。身為斯里蘭卡知名慈善家阿布杜爾.嘉福爾(N.D.H. Abdul Ghaffoor)的後裔、伊本.巴圖塔的虔誠信徒,她思考為何伊本來到這裡?以及他來到斯里蘭卡時,當時白人尚未殖民,蘭卡是什麼樣的地方?循著伊本的遊記部分與作者的追索,我們一起進入十四世紀的斯里蘭卡。

跟隨伊本.巴圖塔的腳步,我們更加認識斯里蘭卡的宗教、貿易、社會文化。他探查了當地的特產:寶石、肉桂、椰子等,這些商品通過貿易流向世界各地,也吸引了阿拉伯商人和其他國家的商人來到斯里蘭卡。當時他採訪了採珠的過程,認為當牡蠣的肉與空氣接觸就會變成珍珠,反映了當時對於珍珠的產出過程的想像。透過當地的肉桂生意,可以看出當時斯里蘭卡的貿易的繁榮程度。

他也特別去亞當�腄A朝聖「亞當的足跡」。因為是穆斯林的緣故,在斯里蘭卡遇到了佛教徒、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特別紀錄觀察到不同信仰的人們之間的互動,例如一則穆斯林朝聖者得到當地印度教祭司的幫助的神話故事,導致當地儘管佛教鼎盛,也非常歡迎異教徒穆斯林。甚至對修行的苦行僧相當尊重,會邀請他們到家裡住下,提供他們食物。與統治者阿利亞.查克拉瓦提的會面下,他仔細描寫這位君王的非凡氣質,他寫下的紀錄,對世界留下了一定程度的斯里蘭卡的印象。

在二十一世紀的斯里蘭卡追索伊本.巴圖塔的足跡。從蘊藏珍珠的西北海岸,越過聖足�蓱帣釧狻P知的蘭卡山,南下位於德維努瓦拉有舞姬和婆羅門僧進駐的華美廟宇,繼而前往可倫坡;她追隨他的遊蹤,航海時代已經夠艱難的了更遑論中世紀,從他的起點普塔勒姆出發。一路上,她尋找在記憶裡的伊本.巴圖塔,發現了那土地充滿神話與傳奇,跟那位旅人本身一樣多采多姿。

作者介紹:阿米娜.胡賽因,社會學家,文章散見於各種國際文選和媒體,包括《紐約時報》。她的作品往往反映、讚揚或批判斯里蘭卡穆斯林社群鮮為人知的面向。身為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的成員,她擔任該計畫夏日寫作課「字裡行間」的講師。她目前若非住在家鄉可倫坡,就是在斯里蘭卡西北部海岸普塔勒姆沒水沒電的隱居處。

搶先試閱:〈身為斯里蘭卡人,我最感興趣的是他提供了一個視界〉

在讀伊本.巴圖塔的敘述時,你不由得會對他決心、毅力 和專心致志, 充滿佩服和驚嘆。當旅行路線可能發生戰爭,他繞過區域衝突,一旦得罪了統 治者,他逃往他處,惡劣天氣冷不防襲來他耐心等待它過去。他走過馬木留克蘇丹國、東非海岸小亞細敘利巴勒斯坦金帳汗國的土地,最後到達德里。穆罕默德.圖格烈(Sultan Muhammad Tughluq)蘇丹任命他為伊斯蘭法官。然後九年過去了,當前往中國的可能看似渺茫,他在逆境中纏鬥,堅持到底,甚至 辭去官職,最後他又重新得寵。穆罕默德.圖格烈蘇丹交付他特別任務,擔大使在一三四二年出使中國,謁見蒙古皇帝。此前大約一百年,蒙古勇士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土耳其,改變了伊斯蘭的地景。蒙古軍聲勢浩大,老百姓聞風喪膽,但與此同時,伊斯蘭文化、蘇菲主義和密契主義在他們的統治下蓬勃發展。順蒙古人的意,才符合穆罕默德.圖格烈的最大利益。

他以大使身分啟程,依舊展現巴圖塔式的典型漫遊,行經馬爾地夫群島、 斯里蘭卡、蘇門答臘,最後抵達中國。回程則經由馬拉巴爾海岸(Malabar),越過波斯灣到巴格達,再前往敘利亞波斯灣到巴格達,再前往敘利亞,在那裡 他目睹了於一三四八年肆虐的黑死病,商道沿路的景況宛如煉獄。他繼續前往埃及,從亞歷山大港到突尼西亞,從突尼斯經過薩丁亞島前往阿爾及利再經由陸路前往非斯(Fez)。此時他幾乎已經到家了。你不免會想,這人厭倦飄盪遊移了吧?但顯然沒有。他回到家鄉丹吉爾(Tangier),反倒再次收拾行囊,越過 直布羅陀海峽,造訪安達魯西亞和繁榮昌盛的格拉那王國,又穿越摩洛哥去造訪位於尼日(Niger)的穆斯林曼丁戈 (Mandingos)帝國,然後越過撒哈拉沙 漠,最後返回非斯安頓下來當時是馬琳王朝(Marinid Dynasty)的皇都。

這是一趟精采絕倫的旅行,而且他能夠記住大量細節非常驚人。不過,還是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很多學者懷疑,伊本.巴圖塔杜撰了在中國地區的遊歷。他們的質疑在於,那趟旅程路線很模糊,日期和年份要不闕如、要不語焉不詳,地點和事件的描述也很不精確或者凌亂。還有疑似抄襲的種種指控,總之,伊本.巴圖塔的見聞並非可靠。事實上,對伊本.巴圖塔最不利的人,恐怕是他自己。當考慮到他早年在波斯、非洲和小亞細亞,以及待印度和馬爾地夫群島那幾年的遊歷,都記載了相當豐富的細節,比起他後來在遠東地區的旅行,也 記憶得更清楚。我們先姑且不下定論,也許他講述自己的遊歷時,一開始興頭很熱,後來就愈說不起勁了也未可知。論如何既然沒有人能證明他沒去過中國,我們應該把他的書視為對十四世紀穆斯林界的一種映照,而不是他遊歷過的每個國家寫實描述。

幸好沒有人懷疑他來過斯里蘭卡。身為斯里蘭卡人,我最感興趣的是他提供了一個視界,讓我們洞察這個國家在十四世紀的模糊歷史,當時白人殖民主義尚未進入此地,尚未引入記錄保存的狂熱,雖然那些記錄是從西方觀點出發的。他確實來到斯里蘭卡,儘管他的描述有一些落差,仍舊捕捉到很多真實!他記載了荔枝、大象、猴子、肉桂和泰米爾國王,以及僧伽羅國王的存在,詳細描述了亞當峰的杜鵑樹,說到通往聖峰的鐵鏈和臺階、德維努瓦拉(Devi Nuwara)的印度教寺廟、可倫坡港等。

***

他的紀錄,也顯現中世紀旅人的特性。在整本書裡,讀者會看到一位宗教上層階級的後代長年旅行中對於切遭遇的看法和反應。伊本.巴圖塔在二十出頭的年紀就是個專心致志、雄心勃勃的人,有一渴望認識世界的旺盛好奇心。 他是正統伊斯蘭教出身,但對於密契路線(蘇菲主義)也真心感興趣,通常會把兩者融合起來。伊本.巴圖塔在穆斯林環境裡最是如魚得水,因此他大膽地浸淫在他所居住的穆斯林國家。他參與戰爭、涉入政治、締結婚約、生兒育女。然而,什麼也無法把他永久留在某個國家,這也許透露出,他某種程度上的情感疏離,這個特質對於那年代商人、朝聖者和旅十分重要。

他收藏貴重禮物和服飾,見識各地的奇珍逸品。在大布里士(Tabriz),琳 瑯滿目的寶石令他眩神迷,男奴穿華美衣袍腰纏絲帶,捧著這些珠寶對著突厥婦女展示兜售。他詳細列出中國皇帝送給德里蘇丹以及後者回贈的禮物 ,包 括絲絨、綢 、麝香、 鑲嵌寶石的長袍、兵器馬匹金銀燭台織錦服帽子、箭囊刀劍珍珠繡飾手套。他抵達德里時帶著在旅途中收受的華服、香水馬匹奴隸和一行僕從護衛。在德里,他獲贈更多禮物一千枚迪納爾銀幣、繡金線的亞麻長袍,以及一筆津貼。

他對食物的態度可以說是過火。始終善於鑑賞美饌佳餚,而且煞費苦心地描述為他所舉辦的,或者他為當地賢達舉辦的宴席。他鄙視粗茶淡飯,假使端上來的不是美食,他往會感到受辱。在《遊記》這整本書裡, 他一絲不苟地描述他的飲食,有時還因為食物不佳譴責某個統治者或國家。他對肉類的來源和準備方式很挑剔,時常不吃紅肉,以海鮮過活,或者茹素一段期間。在《遊記》裡更奇異的風味餐包括燕八哥、海鳥鴕羚羊,以及野驢、鶴鑲餡蜥蜴和蝗蟲。他收到的很多餽贈是以食物形式呈現,把最高評價留給了他在中國看到的農產品。

⏩⏩閱讀更多 馬可孛羅出版 阿米娜.胡賽因《在斯里蘭卡看見伊本.巴圖塔:肉桂、珍珠、紅寶石國度追尋中世紀最偉大旅行家的足跡》

 
獻給下一個世代的非暴力運動人士,你就是力量!
圖/本事出版社
書名:《非暴力抗爭:修復支離破碎的世界,這是唯一的方式!》

內容簡介:從不合作運動、公民不服從,到反氣候變遷運動……,這些人面對不公不義,選擇捍衛自身權益而抗爭,他們創造了歷史,也改變了世界,讓我們知道,原來每一個人都是力量!

「這是一本振奮人心的非暴力抗爭簡史,內容從美國婦女參政權運動,一路涵蓋到全球規模的反氣候變遷運動。非暴力抗爭可能是二十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比核融合或基因序列更重要,讓我們得以打造一個更美好的二十一世紀。由於這場奮鬥將由青少年領軍,而這本書就是最佳獻禮!」──比爾.麥吉本/氣候運動人士&《衰退:人類的賽局是否已經走向耗竭》(Falter: Has the Human Game Begun to Play Itself Out?)作者

什麼是非暴力抗爭?在不使用武力的前提下,運用破壞性、高風險的策略挑戰權力,打斷正常的社會運作模式。

本書介紹六個舉足輕重、影響全球的抗爭故事,這些故事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非暴力運動人士選擇對抗不公不義,拯救遭受壓迫的受害者。或許你會以為信守非暴力信條的抗爭者厭惡衝突,但事實正好相反。非暴力運動人士是勇於挑戰對手的鬥士,只不過他們發動的戰爭與戰場上的看起來很不一樣……

作者相信,非暴力手段越不和平越好,拒絕暴力但歡迎衝突,他認為這是比較理想的抗爭方式,甚至可能是修復這支離破碎世界最好的方式。希望讀完本書後,讀者也會同意這個觀點,並在這些故事的啟發下,加入正在努力以非暴力手段改變世界的鬥士。

作者介紹:托德.哈薩克-洛威 ,為加州柏克萊大學博士,目前於芝加哥藝術學院擔任通識教育系教授。與妻子及兩位女兒定居於伊利諾州埃文斯頓。

搶先試閱:〈一個即將身陷囹圄的人,為何還想接受更重的處罰?〉

南非的印度裔社群原本就對甘地十分敬重。十多年來他都勤奮地為同胞辯護,竭盡各種法律手段幫助他們對抗經常性的歧視。甘地原本就是一位對抗不公不義的抗議人士,只不過他的武器是殖民地法,戰場則是法庭。他以這種方式抵抗,是因為相信他的同胞能透過法律,證明自己是大英帝國順從的榮譽子民。這就是為什麼他遠赴倫敦學習法律,並身穿與西方統治者相同的打扮。

但在一九○六年九月十一日這天,甘地對同胞抗爭的態度出現了劇烈轉變。如今他看到法律本身才是問題,因為立這條法案的南非白人,認為他的同胞不值得享有基本尊重及平等權利。突然間,順從顯得愚蠢,而且必將摧毀整個族群的未來。因此,他這位律師向同胞社群提出一個建議:執行公民不服從,也就是刻意不遵守這條不公義的法律,以示抗議。

為了證明自己的信念,他立誓將與大家同進退,即使為此失去性命也不足惜。幾千隻手同時舉起立誓後,群眾高聲歡呼,甘地也隨之成為性質截然不同的領袖。這位律師拋開原本使用的法律工具,開始踏上非暴力抗爭之路。

所有的非暴力抗爭故事情節都不同,卻有一些共通點。

遭受強大勢力—例如不公不義的政府、入侵家園的境外勢力,或者貪得無厭的老闆—壓迫時,弱勢的一方似乎只有兩種選擇。

第一種:服從,投降,聽從壓迫者的要求,或說得更精準點,命令。按照壓迫者加諸於自己身上的不公平規則行事。

第二種:拿起武器,激烈抵抗。

這兩種選擇看起來都不太吸引人。若是選擇投降,就等於接受自己無力的事實而向壓迫者屈服,按照那些以自己注定失敗為前提所制定的規則行事。若是選擇激烈抵抗,由於對手是強大勢力,自己很可能會失敗,而且此失敗注定會讓自己付出極端痛苦的代價,因為一旦選擇採取暴力手段,就給了對手採取同樣手段回應的理由。

這兩種不吸引人的選擇可能造成的後果,就是甘地在初次讀完黑法令後沮喪地稱之為「銅牆鐵壁」的原因。但就在此時,他幾乎是反射性地發現了第三種選擇。

也就是非暴力抗爭。

第三種選擇既不必屈從,也不必訴諸暴力。更重要的是,它還讓弱者不必承認自己缺乏力量。它勇敢面對衝突,同時也相信自己一定能打贏這場仗。第三種選擇,讓帝國劇院台下的三千名「弱者」在不服從惡法並隨時準備犧牲自由的誓言下團結一心,感受到了眾志成城的強大力量。

這個表態自己寧願坐牢也不願登記的突發性立誓,讓甘地得立刻為如何帶領大家實踐誓言做出決定。起初,他以既有的英文詞彙「消極抵抗」(passive resistance)稱呼自己的策略,但甘地並不喜歡這個字眼,理由至少有三個:第一,他們並不「消極」,即使不採用暴力手段,對抗一個不公義的政府也完全稱不上「消極」。到了這條例開始生效四個月後的一九○七年盛夏,已有許多南非的印度裔刻意地、積極地出庭受審並入獄服刑,便可清楚看出這一點。

第二,甘地希望能使用印度語的詞彙,因為對自己和其他參與這場抗爭的同胞而言,「尊重自己的語言,把母語說好,盡可能少用外語詞彙」是非常重要的。這場運動形同印度人對南非白人攤牌,務必擺出和對方地位平等的姿態。如果還得借用其他人的語言來稱呼自己的運動,他們能有多少機會打贏這場仗?

第三,甘地相信就連消極的抵抗者也能以不帶仇恨的方式抵抗,同時也能在經歷內部暴力的情況下抵抗。在這段期間,甘地對宗教變得益發虔誠,認為這個新方向不僅是政治策略,還是一種完整的生活哲學,因此需要一個不同的名稱來呈現這種抵抗方式的正向性質。但他實在想不出什麼好點子,因此便借他自一九○三年開始發行的報紙《印度輿論》(Indian Opinion)舉辦一場徵名活動,獲選者可獲得黑法令簡介小冊十本。這則活動訊息在該報一九○七年的最後一期發布,當天甘地正好因拒絕登記而受審判刑。

獲選名稱在一月初出爐,不過還需要些許修飾。脫穎而出的名稱是「不合作運動」(satyagraha)。「satya」是梵語的「真理」,「agraha」則是「堅持」之意,全意就是「堅持真理」。有時也被譯成「真理之力」(truth force)或「靈魂之力」(soul force)。值得注意的是「真理」與「愛」的關聯;甘地曾解釋「不合作運動」就是「源自真理、愛,或非暴力的力量」。

甘地將餘生完全奉獻給不合作運動,探索它的用途,學習如何將它的威力發揮到極致。就連他的自傳,書名也叫 《我對真理的實驗》(The Story of My Experiments with the Truth)。

一九○八年一月十日,甘地因於一九○七年底拒絕登記,被勒令於四十八小時內離開川斯瓦殖民地,但他又拒絕遵守,並出庭接受法官判決。此時已有許多印度人被逮捕並受審,如今輪到他自己以被告身分出庭。

甘地認罪,並提出了一個很不尋常的要求:他希望法官能依法判處他「最重的刑」。一個即將身陷囹圄的人,為何還想接受更重的處罰?

⏩⏩閱讀更多 本事出版 托德.哈薩克-洛威《非暴力抗爭:修復支離破碎的世界,這是唯一的方式!》

 
為什麼殺人?在他們成為加害者與被害者之前,發生了什麼?
圖/寶瓶文化
書名:《有罪推定》

內容簡介:──「為什麼殺人?」──

在他們成為加害者與被害者之前,發生了什麼?當生命混沌失序,司法的天平,如何堅守平衡?

毫無動機的犯罪並不存在。誰也想不到哪時、哪刻,哪一個環扣鬆脫,崩潰的靈魂,就此失速墜落。要令一個理性之人墮入瘋狂深淵,或許只需要那麼惡劣的一天……

六名被告,六樁證據確鑿、不容置疑的犯行。身處千夫所指的究責風暴之中,一位辯護人卻為何執著於叩響那無人知曉,卻也無人聞問的罪後真相……?

● 無暴力史、無精神障礙、素行良好的青年,犯下三死十八傷的隨機殺人案。

● 一句「生不如死」震碎女人的世界,吞滅了一切過往,包括罪行。

● 爸爸被控凌虐、姦殺媽媽,十多歲的小兄妹卻落淚求情:「我爸爸不是壞人……」

專精司法心理學、不按常理行事的刑事辯護人黃粱穿梭案件之間,面對暗潮洶湧的犀利法庭攻防,進行抽絲剝繭的辯證追索,無盡叩問著:這一切為什麼發生?

黃致豪首部小說創作,直探人性本質,揭露罪與罰的背後,原來並非斷然二分──那是讓所有悲傷的靈魂,都值得被認真地凝視一回的世界。

作者介紹:黃致豪 ,一位在台生長,美國教育,專精刑事、家事、智慧財產權事件的台、中、英三聲道資深執業律師。東吳大學法律專業研究所碩士,美國紐約大學(NYU)心理/政治雙學位(BA)優等榮譽生。是美國國家詰辯學院NITA法庭詰辯教師,也是司法心理學的研究與實踐者。曾任司改國是會議委員、律師訓練所教官,也曾義務為多起重大案件辯護。

搶先試閱:〈刑法第五十七條〉

連出左刺拳、右直拳,露出左臉空檔誘敵後,他眼角餘光瞥見對方右肩上聳,心知右勾拳即將隨之猛擊而入,於是搶先踏出左腳矮身往左前滑步,讓右勾拳從頭上掠過,乘機鑽入對方右翼下空檔;時機之巧,看來竟像是雙方事先套好招的演示動作。

此時他自左足尖發力扭動腰身,一個左勾拳擊中對方右肋;但對方實戰經驗不俗,右肋雖然挨了一記,身體卻也藉著挨打收縮的力道,立刻將打出去的右勾拳轉成肘擊姿勢高舉,同時右膝彈起,企圖上下合擊他的腹背。

不過,把已經全力擊出的右勾拳舉起後再以肘部高處下擊,動作上略屬多餘,而已被黃粱左勾拳破壞身體平衡的軀幹,縱使彈起右膝企圖對黃粱的腹部進行膝撞,也已失去先機。

在對方的上下合擊到位前,黃粱已沿著原本往左前方滑動的弧形,將重心移往左腳,身體再往左前方滑動,呈現自己右側身半貼住對手右後側背的狀態。隨著對手上下合擊落空,他的右手擒抱住對手腹側,伸出右腳卡在對手雙腳重心足後側,以腰部為支點,用了浮腰式將對手往後推落。對手頓時失去重心,身軀騰空,雙足離地。

「停!」教練的語音響起時,對手的身軀已因失去重心加上黃粱用力下推,而重重落地,撞擊吸震地墊,戴著護具的後腦也隨之撞在墊上,發出「砰」一聲悶響。

在教練喊停後,黃粱並未追擊,只是抱持殘心,靜靜地以左膝輕輕壓制對手的右臂,自己的右肘則是保持壓制對手的喉部,同時預防反擊的姿態。

教練揮動雙手,做出結束的姿勢,「可以起來了。」黃粱這才從壓制姿態起身,隨後右手拉起在地墊上的對練夥伴,並向對方注目鞠躬,行禮致謝。

他轉身,默默擦著汗,一邊調整呼吸,走到伸展墊區域,一邊卸除護具,開始緩和伸展與靜坐調息。喜悅、得意之類的情緒,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出來,因為那本不是黃粱訓練的目的。

之所以回到格鬥練習場進行搏擊訓練,是為了讓自己被各種雜役所拘困的身心,可以得到一絲清空歸零的機會。只是沒想到:隨著練習結束,開始進行伸展,黃粱腦中竟又浮現了那少年的臉。

那是一張十四歲的面龐;原本應無憂無慮的臉,現在卻承載了無限重量。

他的父親,被控性侵並殺害了他的母親。

/

軀體已經微沁出汗珠的她,在以口協助丈夫後,隨即習慣性地坐上已轉為躺姿的丈夫身上。用手將丈夫納入體內後,她冒著汗的軀體開始在上微微地前後晃動。隨著幅度加大,她將他的面孔緊按在自己胸前,感受到他笨拙的舌──至少可以不用看見他的臉。兩人的鼻息,也隨著相互動作,越發粗濁。

這不是過去她跟丈夫在一起時所慣用的互動方式。她當然也沒有說出口。光想到他笨拙、黝黑的面容形貌,還有家裡的小孩、學校這些瑣事,就令她無限煩躁不耐。

她是結了婚之後,才真心理解到自己並不適合婚姻與家庭。錯就錯在,當初家人誤以為夫家也算地方上受到尊重的門戶,應該可以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便不斷施壓逼婚,自己也未多作堅持。誰知,夫家竟跟丈夫一樣,之所以受到尊重,只不過因為處事溫和、樸實,待人和藹,並非因為家有恆產或勢力,可以在地方上呼風喚雨。更糟的是,夫家的環境一如面目扁平的丈夫一般,平淡至極,毫無樂趣;什麼也沒能給她,什麼也沒能滿足她。

但她終究是犯了許多踏入婚家者慣犯的毛病,以為感情關係本質的歧異可以用婚姻來弭平,更以為婚家的裂縫可以用孩子來填補。大錯特錯──她終於理解到:大錯特錯;但那已經是為駱家生了一男一女之後的事了。

她根本不喜歡小孩,也沒有想要過小孩;尤其那個小的──黝黑的外表,看似溫和的外貌下藏著固執的脾性,就如同那張顴骨與下巴骨特別明顯的圓臉,不知怎麼就是讓自己格外厭恨。是因為長得特別像丈夫嗎?「為你們駱家生的。」她厭厭地想著;覺察到現在在自己體內的是丈夫,令她的憤恨之情再次湧上心頭。「為你們駱家生了一男一女,難道我做得還不夠?」隨著忿忿不平的情緒,她加劇了下身的搖晃動作,更用力地將丈夫的頭壓在自己的雙乳之間,不去理會他能否呼吸、感覺如何,只希望丈夫趕快了事。

隨著下身搖晃越發劇烈,她全然無視丈夫的喘息,以及讓她慢一點的哀求。由忿忿不平轉為不屑的她,嘴上隨口發出應付的嗯嗯聲,下身擺動的幅度與頻率卻愈來愈劇烈。「這是他最愛的姿勢,你連他一半都不如。憑什麼碰我!」隨著心念,她雙腿用力鉗住他的下背,手指狠狠抓著他後腦的頭髮,身體用力收縮。

他大叫一聲後頓時癱軟,雙手環抱她的軀體,在她懷中不斷喘氣。心裡雖然有少許不解,但他臉上卻微泛起笑容,也不去管後腦頭髮被她用力拉扯的疼痛。他滿心以為:她最後那一下是因為與自己一起到達了頂點,而用力拉扯是愛的表徵。

這質樸的丈夫霎時間仍未能理解:過去房中一貫保守、冷淡,甚至交差了事的她,何以這一次互動方式與過往全然不同;還沾沾自喜地以為這次自己北上作勢談判離婚的任務,有機會喜劇收場,給孩子們帶回媽媽。他當然無從得知,自己的太太已經以一貫跟男友做愛的體位,直接地表現出對他最大限度否定的心意。

「孩子們可以有個完整的家庭,不要離婚還是比較好……過去就算了,以後不管怎麼嫌我,我再盡量努力看看……」他癱軟在地,心裡略帶滿足地這樣想,頓時對自己今天早上與妻子爭執外遇與要求離婚的強硬語氣,感到有點愧疚。

「那個……阿君……還舒服嗎?」他剛開口小小聲地問道,妻子已從他身上逕自抽身站起,一邊拿衛生紙揩著下身,走向浴室,全無要搭理或回話之意。

他以為自己聲量太小,她沒聽見,又或者是不好意思回答;於是也不介意,緩緩坐起身,一面清理自己。之後一陣倦意襲來,想著或許今晚可以跟許久未曾同床的妻子同寢,培養一下感情,明早商量一下讓妻子搬回家裡的事。

床頭桌上「叮咚」聲響起,妻子的手機螢幕同時亮起。是一則圖片訊息,預覽圖片中,勃起的男性性徵赫然入目。緊接著又是一聲「叮咚」,文字訊息預覽顯示:「給你愛吃的。什麼時候過來?」兩則訊息來自同一人,顯示「親親老公」的名稱。

他心頭頓時一涼,直沉到底。拿起了妻子的手機,走向浴室,開始用力敲起浴室的門。一下又一下;他心中的憤怒與絕望,無可名狀。

浴室門「轟」一聲地打開,只裹著一條浴巾,全身濕答答的妻子明顯帶著怒氣與不耐的聲音大吼:「敲敲敲,你敲什麼敲啊!」目光一轉,「你拿我的手機幹麼啦!」

他再也按捺不住,雙眼已因淚而模糊,拿著手機的右手卻直接往妻子的腦門敲下,左腳順勢往浴室內踩進一步……

⏩⏩閱讀更多 寶瓶文化出版 黃致豪《有罪推定》

 
職場標配!逾9成上班族認為AI是必備技能 這三行業接受度高
根據人力銀行AI世代職場技能調查顯示,AI不但普遍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更開始成為職場標配,有超過9成3的上班族認為,AI是職場的必備技能,其中對AI接受度最高的產業是科技業、金融業以及大眾傳播業,另有5成1的上班族已經在職場上運用AI。

瑞典週六糖果日
上個月,我受邀到瑞典演講時,有件事讓我很驚訝:我看到的每個小孩牙齒都很健康,然而,當地糖果店一到週六就人山人海。為何這些孩子吃這麼多甜食,卻還能維持牙齒健康呢?我請一位瑞典同仁解釋,而他說這是因為瑞典有個名為「lordagsgodis」的傳統,也就是「週六糖果日」。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