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教你保/利變型壽險 三族群理財利器


這一刻,科技發展又有什麼新發現?和【FIND科技報】一起在無遠弗界的資訊汪洋中遊走,盡情挖掘新知識! 【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9/01 第121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保險要聞 保險小百科/水稻收入保險 分基本、加強型
備戰開學季!新光人壽推保單借款優惠、利率最低探2.2%
投保教戰 專家教你保/利變型壽險 三族群理財利器
買分紅保單 留意收益浮動
眼睛保險挑合適商品 先看理賠項目

今日財經頭條
保險小百科/水稻收入保險 分基本、加強型
記者林勁傑/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為提高稻米產業競爭力,穩定農民收入,水稻收入保險自2022年起開辦,保障範圍涵蓋天災、疫病及蟲害。

農業部說明,水稻收入保險分為「基本型」及「加強型」,「基本型」保險為全面納保項目,農民無須繳納保險費,由農業部全額補助。為配合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調整稻米救助額度,自今年度起提高基本型保險理賠金額,與稻米救助額度一致,即當各鄉鎮市區平均產量減產超過二成,每公頃理賠金額由1.8萬元提高至2萬元。

「加強型」保險是當鄉鎮產量減產超過5%(1期作)即啟動理賠,今年起放寬繳售公糧者亦得投保。另農業部補助保費50%,部分縣市政府亦加碼補助,且農民最低只要繳交一成保費,保單即可生效。

 
備戰開學季!新光人壽推保單借款優惠、利率最低探2.2%
記者戴玉翔/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開學季即將到來,許多家長們將面臨子女學雜費及相關開支,考量民眾短期資金需求提升,為協助保戶緩解經濟壓力,新光人壽自今年8月26日至12月15日推出「貸就福II」保單借款專案,針對收費管道為非派員之保單,提供一年期台幣優惠借款利率,包括線上2.2%、線下3.1%;另提供90天期美元保單線上3.4%、線下4%優惠利率,希望保戶在開銷高峰期,也能妥善利用資金調度,讓生活更具彈性。

新光人壽保單借款具備手續簡便、撥款快速、毋須徵信、免擔保人、免開辦費等優點,對於有資金需求的保戶而言,專案固定期間的優惠利率,可節省可觀的利息支出。為推動ESG永續經營理念並提倡環境友善行動,新壽也特別提供會員專區線上借款最低2.2%的利率(限要被保險人同一人),保戶無須出門即可完成辦理,不僅省時又省力,還能享有更優惠的利率。

另針對有實體辦理服務需求的客戶,新光人壽與新光銀行合作推出ATM現貸卡,可於全台各大金融機構ATM提款機輕鬆辦理借還款,或委託新光人壽服務人員代辦,亦可親臨新光人壽各地客戶服務櫃檯完成保單借款程序。欲申辦「貸就福II」優惠專案的民眾,可至新光人壽會員專區線上申辦優惠約定作業,亦可填寫及繳回優惠專案約定書,同時提醒保戶,申辦前應仔細詳閱約定條款內容,以維護自身權益。

 
投保教戰
專家教你保/利變型壽險 三族群理財利器
戴朝暉/經濟日報

在全球化資訊快速流通之下,民眾資產配置已朝向多元化布局,為滿足客戶在保障、投資及財務規劃上需求,降低資產傳承的風險,利率變動型壽險已成為市場主流的財富管理工具之一,更是許多民眾重視的議題。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最新資料顯示,2023年國人平均壽命為80.2歲,較2022年增加近0.4歲;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2023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65歲以上國人平均年度消費支出約為新台幣62萬2,000元,等同於退休後平均每月所需現金流將近新台幣5萬2,000元。民眾想安心變老,擁有安穩無憂退休生活,提早預作風險規劃,刻不容緩。而建構完備了人生基本階段的保障,仍有餘裕資金規劃需求的民眾,可考慮納入利率變動型壽險。

有三類族群適合運用這個商品的特性,達成自己的財務規劃目標。第一種,希望參與市場成長機會者,手上有閒置可支配資金,但對於資本市場短期波動劇烈的風險承受度較低的族群,有機會藉由保險公司的投資績效,擴大個人資產。第二種,期望放大時間加乘效果者,對於人生有完整的規劃,願意利用充足的時間複利優勢跟進市場投資回饋,可利用利率變動型壽險所設計增值回饋分享金的特色,透過長期穩定的積累,為資產增值。第三種,有外幣資產準備需求者,有子女海外留學、旅遊、置產需求的民眾,可規劃購買以美元計價的利率變動型壽險,分攤未來可能出現匯兌風險,預先為自己多元資產需求安穩鋪路。

隨著美國啟動降息,美元保單買氣翻揚,美元利變壽險除了採美元計價,更能符合民眾保障、傳承等不同需求,短期內仍是民眾投保的優選之一。台新人壽推出的「美滿傳世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壽險」具備短期繳費終身保障特色,提供躉繳和2年繳兩種選擇,適合手上閒置資金較充裕,想快速建置傳承布局的族群。台新人壽「美滿豐收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保險」則是提供6、7、8年期分期繳費,在青壯年即可開始進行資產規劃。

此外,建議在選擇保單時需仔細考量自身短期、長期的資金配置與目標需求,同時評估風險承受度及財務狀況,詳細閱讀保單條款,從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保單。(本文由台新人壽總經理戴朝暉提供,記者戴玉翔採訪整理)

 
買分紅保單 留意收益浮動
記者 夏淑賢/經濟日報

隨著台灣步入高齡化甚至超高齡社會的趨勢,民眾對退休準備的重視日益升高,不少人將「分紅保單」視為長期儲蓄與退休金補充工具,除可享有基本保障功能外,還可以達到資產的累積與參與保險公司經營成果,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理財工具。中租保經副總經理蔡宏智提醒,分紅保單機制複雜,紅利並非保證,建議民眾投保前應充分了解,把握五重點審慎評估是否符合個人需求。

蔡宏智指出,想投保分紅保單,補強退休準備,應留意五大重點,即一、紅利非保證,收益浮動;二、紅利用途須審慎選定;三、解約有風險,宜長期持有;四、保費與保障要能符合需求;五、投保前詳閱紅利試算與情境分析。

蔡宏智表示,首先分紅保單要留意紅利並非保證,收益會浮動。因為分紅保單的紅利來自保險公司實際盈餘,包括死差益、費差益與利差益。紅利金額非固定,保單所示多為預估值,若公司經營不善、投資不利,紅利甚至可能歸零。

其次為紅利用途須審慎選定,蔡宏智表示,常見的紅利處理方式包括:現金領取、累積生息、增額保額或抵繳保費。民眾要注意部分的分紅保單一旦選擇後將無法更改,建議依退休財務規劃提早配置,例如選擇未來可領現的紅利方式。

另外,建議分紅保單長期持有,蔡宏智說明,分紅保單屬中長期的商品,短期解約可能導致解約金低於已繳保費的不利影響,也就是解約有風險。因此民眾若將分紅保單做為退休金規劃準備,建議持有十年以上,長期持有較有機會看見分紅保單所帶來的紅利效益。

第四點是保費與保障要能符合需求,蔡宏智說,與定期壽險或純保障型保單相比,分紅保單的保費較高,但保障可能不一定能符合需要。因此對於預算有限者,仍可考慮將部分資金用於純保障型商品,另搭配投資工具規劃來累積退休金。

最後一點是要詳閱紅利試算與情境分析。因為保險公司會提供樂觀、中性、悲觀三種紅利試算情境,對退休族群來說,更應關注其中的悲觀情境,留意悲觀情境下保單是否仍能提供足夠的現金流或價值累積。

蔡宏智表示,建議民眾購買分紅保單前,可詢問保險業務員,其紅利是否保證?若公司虧損則是否就沒有紅利?如果中途解約估算損失金額多少?保單紅利用途是否可再調整?還有哪些退休準備商品可以搭配?

蔡宏智表示,要提醒民眾的是,分紅保單可做為退休準備的補充選項之一,但並非主力方案,應適時與其他保障型商品搭配,讓退休財務計畫可以更為穩健。

 
眼睛保險挑合適商品 先看理賠項目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眼睛保險」主要針對眼部疾病的醫療費用提供保障,透過保險方式轉嫁因眼疾手術或治療造成的相關醫療與經濟負擔,並提供失明等更嚴重的眼疾保障。至於如何選擇合適的眼睛保險?壽險業者表示,可以三個評估原則來挑選。

依據國健署2021年發布的《世界視覺日衛生福利統計通報》,台灣民眾視力健康問題,以近視與散光居多,成因多與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有關。就年齡階段區分,24歲以前,罹患近視與散光的比例與年齡增長成正比,18至24歲者,每100人有73人近視、42人散光;40歲以後,半數以上民眾開始有老花眼;65歲以上,28.4%民眾有白內障。

壽險業者指出,在挑選眼睛保險時可以掌握三原則,第一是眼睛疾病的發病風險,民眾可依據自身狀況進行簡單的眼疾風險評估,例如工作型態是否需要長時間緊盯螢幕或近距離視物,家族是否有高度近視的潛在基因,或是目前已有高度近視的傾向也需要納入考量。

第二是眼睛保險的理賠項目,國人常見的眼疾多為青光眼、白內障、黃斑部病變與視網膜剝離等四項,在購買眼睛保險時,要特別留意理賠項目是否足夠,除了手術理賠外,是否還兼具眼疾處置療養理賠金、雙目失明是否也列入保險理賠的範圍。

第三是眼睛保險的保障期,每張眼睛保險所提供的保障區間都不盡相同,也會有可投保的年齡限制及保費額度調整。

壽險業者提醒,因「近視雷射」目前仍不屬於健保給付範圍,需要民眾自費執行,對於其是否有列入保險範圍,需要依據保單細項而定。

 
如何安排工作的優先順序?
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上班時間常常被各種任務塞滿,如會議、專案、檢查電子郵件、日常例行事務等。此時,若沒有一套有效的優先順序安排方法,很容易被瑣事牽著走,導致重要任務延誤,長期以來會造成壓力高漲,自然工作效率就會受到影響。本文將探討如何在忙碌的環境中,清楚判斷並安排工作的先後順序,提升效率與成果。

從孤立到整合:MCP如何改變AI應用生態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是一種開放標準,目的在於為AI模型與外部系統之間的互動提供統一介面。就如同 USB-C 為電子設備提供了通用連接標準,MCP讓各種AI模型、外部工具與資料源能夠「即插即用」,解決過去繁瑣且不一致的整合方式。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