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皮母公司、新加坡冬海集團(Sea),靠著家庭主婦、學生及退休人員等組成的大軍,打造出物流網路「SPX Express」,達成難以辦到的重振任務:股價從低點暴漲400%以上。
新加坡常常能看到家庭主婦在電梯旁的臨時攤位整理包裹;退休大叔穿著拖鞋、揹著購物袋送貨。這些人是SPX Express的骨幹,蝦皮每年在當地的數十億個包裹,大多由他們處理。
蝦皮2021年面臨難題,疫情期間需求爆炸,運送管道卻不堪負荷。
當時蝦皮大多依賴印尼極兔快遞或新加坡郵政等第三方運輸業者,於是砸錢打造自身的物流部門。
冬海創辦人李小冬找來前醫院經營者哈魯相助。哈魯擅長在高風險、時間緊迫、顧客導向的環境中,協調地方團隊。他努力縮短運送時間、降低成本,建造出龐大的物流網路,在東南亞市占率從2022年的幾乎為零,2024年增至約25%。
如今SPX Express運作順暢,貨物半夜在分揀中心掃描,並透過輸送帶送到不同顏色的塑膠袋,每個顏色代表新加坡的不同地區。像這樣的分類設施,每天可以處理超過40萬個包裹。
新加坡的SPX Express包裹,九成能隔日送達;在亞洲其他地區,近半數能在兩日內送達。
SPX Express優勢在於親切,貨件可能會由退休鄰居、或隔壁想賺零用錢的小孩送達。星國原本就有請鄰居代收貨物的習慣,蝦皮以此為基礎,打造收貨點,如今有超過3,500個據點,包括公寓、店鋪、鎖店等。
至去年秋季為止,冬海集團大部分自家包裹都由自家物流部門運送。華爾街注意到蝦皮的成功,促使冬海市值突破1,000億美元。冬海在紐約證交所掛牌的股票,從去年1月的低點,暴衝454%。
馬來亞證券的股票研究分析師沙里說,冬海的強力復甦,主要由電商業務的成長驅動,在疫後時期的執行成效極佳。
但SPX也並非完全沒有引起摩擦。居民抱怨業者利用公共空間來分揀包裹,星國的市鎮理事會往往要求SPX從一個街區轉往另一個。
SPX一般每件包裹支付0.50星元(約新台幣12元),意味著工人總是長時間奔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