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昨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拍板電價十月一日起調漲,經濟部次長賴建信表示,由於產業電價已足額反映成本,但民生電價長期低於供電成本,因此審議會決議,產業電價不調整,但民生電價調漲百分之三點一二,平均電價漲百分之○點七一。
國民黨立委許宇甄稱,這次調漲影響多達一四五○萬戶住宅與小商家,對廣大基層家庭與庶民經濟無疑是沉重的打擊,尤其在高關稅衝擊造成勞工被迫放無薪假,調漲電價對人民來說根本是雪上加霜。許宇甄批,電價漲不停,賴政府死抱非核神主牌,人民被迫當提款機。
賴建信表示,此次調整的民生電價部分,大都採用累進電價,前三段級距電價長期低於供電成本,為反映成本及節約用電,決議微調各級距單價,其中住宅每月用電七百度以下,每度調漲○點一元、七百零一度至一千度,每度調漲○點二元、一千零一度以上每度調漲○點四元;小商家七百度以下每度調漲○點一元、七百零一度以上則不調整。
賴建信指出,本次調整要因為民生電價長期偏離成本,民生電價第一級距為每度一點六八元,幾乎是不到台電發電成本的一半,目前住宅平均電價二點七七元,遠低於平均售電成本三點八元,必須適度反映。
根據台電資料,住宅用戶約一千三百七十七萬戶,四口之家平均每月用電約七百度,每月用電七百度以下住宅戶數占整體百分之九十三;小商店則約一百零五萬戶,七百度以下用戶每月電費大約將增加七十元。
工商協進會表示,雖然產業用電未調整,電價調漲仍將直接影響廣大民生用戶與小商家,進而造成物價上漲壓力,這將直接影響民眾購買力,特別是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負擔。
對於物價的影響,台電副總經理蔡志孟說,這次調漲對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會有○點○一三三個百分點的影響。
電價調整過後,民生用電由每度平均二點七七元調整到二點八九元,產業用電則維持在每度四點二七元,平均電價由三點七六元上升至三點七八元。截至今年七月底,台電累積虧損仍高達四千一百七十九億元,財務壓力仍然相當沉重。
蔡志孟說,此次調漲電價,可為今年剩下的三個月增十五億元電費收入,完整年度會有六十四億元。由於國際燃料價格趨穩、新台幣匯率升值,截至七月,台電已有四十一億元盈餘,全年能否轉盈,要等年底決算。
由於電價調漲,經濟部是否持續幫台電爭取政府撥補,賴建信僅說,台電明年的預算已經提報到立法院,希望立院能支持預算案,但預算案中並沒有一千億元撥補。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稱,電價審議會在綜合考量關稅衝擊、民眾負擔能力及健全電價結構等因素,決定以影響最低方式微調民生用電各級距單價,調整後住宅電價仍低於鄰近日韓等國,政院表示尊重。